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探索高校毕业生流动性规律是解决我国区域人力资源失衡、缩小区域经济发展差距的重要步骤,也是解决就业结构性矛盾的关键所在.采用2012年高校毕业生就业情况调查数据,通过构建区域流动性综合指数,定量测度高校毕业生在生源地和初次就业地之间的流动强度,并采用多元LOGIT模型分析区域经济特征、个体异质性特征等因素对高校毕业生流动选择的影响.研究发现:(1)我国高校毕业生初次就业流动表现出很强的区域特征和粘性;(2)女性高校毕业生特别是中西部女性生源具有更强的“滞留”性;3)高学历和研究型院校的生源具有更强的流动性,但是对于中西部来说这种“高级”生源的出逃将对本地人力资本的形成造成阻碍;(4)稳定就业对中西部生源的本地就业并没有形成吸引力.文章为指导高校毕业生就业区域选择以及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政策制定具有一定的启示.  相似文献   

2.
高校毕业生就业政策是我国就业政策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厘清高校毕业生就业政策建构的历史脉络,从宏观(总政策)、中观(具体政策)和微观(特殊政策)政策变化情况入手,把握高校毕业生就业的三个主要环节——"去哪里"、"凭什么去"、"怎么去"的动态,对于当前我国就业工作具有一定的指导和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3.
《商》2015,(31)
随着高校毕业生人数的进一步增加,一线城市对毕业生落户政策的紧缩。高校应届毕业生在一线城市的生存压力越来越大。在这种情况下,高校毕业生回原籍就业成为越来越多人的选择。究其原因,除了国家政策和社会舆论的影响,独生子女家庭越来越多也成为重要因素。此外,高校毕业生的先就业后择业的就业观念逐渐形成;大城市意识淡化,自身定位趋于合理;就业价值取向多元化;自主创业意识逐渐增强也是大学生回原籍就业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4.
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政策演变及其特点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崔苏菁  张婷婷 《消费导刊》2009,(19):121-121
高校毕业生就业政策是就业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历史演变经历了三个阶段,每个阶段都有各自不同的特点。本文着重梳理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政策的发展历史和各个阶段的特点。  相似文献   

5.
为了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广东省政府近十年来依照国家的有关就业政策,并针对当地的实际情况,不断出台新的就业政策。论文按广东省就业政策本文编码体系对广东省毕业生就业政策进行文本研究,有助于全面了解广东省毕业生就业的机制体制,对解决就业这个民生问题,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就业是国之大略,是民生大计。高校毕业生就业因其重要性、特殊性,多年来是社会关注的热点。本文研究分析了运城市高校毕业生就业现状、存在就业问题的主要原因,并从完善政策、优化环境、畅通渠道、搭建平台等方面,积极探索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新途径、新方法,为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7.
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是全国各层面都非常关心的问题。由于扩招的膨胀因素等诸多方面,构成了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的困难。要解决这个问题找到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创业出路,除国家政策、社会关注外,最基本途径是改革高等教育体制,调整高等教育结构,加强创业教育,强化高校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提高高校毕业生自身素质,方能缓解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难问题,达到提高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率的目的。  相似文献   

8.
为解决经济欠发达地区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笔者通过调查与分析,对高校毕业生社会就业环境与政策进行了探讨.通过探讨给出了高校毕业生社会就业环境与政策的基本内涵,为解决就业难的问题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9.
张晓 《消费导刊》2013,(12):169-169,171
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日益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文章针对运城市高校毕业生就业现状、存在就业问题的主要原因,从完善政策、优化环境、畅通渠道、搭建平台等方面入手,积极探索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新途径、新方法,为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以人力资源为视角,通过对近6年内蒙古地区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情况进行分析,得出现阶段内蒙古地区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形式依旧严峻的结论。最后对于解决就业难题,提出相关政策建议并指出高校毕业生自身应努力的方向。  相似文献   

11.
高校毕业生就业信息获得机制的建立,不仅受到个人因素的影响,同时也受到了社会因素的影响.高校在国家与地方就业政策大背景下,采取相关的就业政策和指导,如高校就业宏观指导、订单式培养模式、就业信息的指导、法规介绍等,影响高校毕业生对就业信息的获取、筛选和决策的过程.  相似文献   

12.
随着就业压力的增大,高校毕业生就业体系中政府的职能角色问题日益凸现出来.本文以新公共管理理论为逻辑基础,提出政府实现从单一的就业政策制定者向就业体系平衡的维系者转变,是长效缓解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的重要取向,也是对就业市场化规律逻辑终点的回归.  相似文献   

13.
自我国的高等教育步入大众化时代,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问题成为社会各界的热点话题,同时,也成为了教育学术界的研究课题之一。本文依据激励理论,应用理论研究与实际研究相结合的方法,系统地总结了东莞市目前制定的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的政策内容,提出在现行的就业政策下,高职毕业生就业存在的问题,分析实施激励型政策所需的前提条件,从东莞市政治经济环境进行研究,提出激励型政策的可行性,并开展地方激励型政策对促进高职毕业生就业的可行性开展实证研究。最后,根据调查内容,对我国制定激励型政策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高校毕业生就业压力不断增大,为了了解毕业生择业状况,以调查问卷的方式在义乌工商学院对随机抽取的毕业生进行调查。一半以上的毕业生对浙江省的就业创业政策有一定了解,毕业后大多选择就业或自主创业,希望未来能在家乡的政府或学校工作,对薪资要求切合实际,注重个人发展空间。为了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高校应注重毕业生能力的培养,提高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加大创业宣传教育,鼓励创业,政府要尽可能的为毕业生就业提供切实服务。  相似文献   

15.
仝欢欢 《商》2014,(48):41-41
2014年,我局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面对高校毕业生数量创历史新高以及经济增速放缓和结构性矛盾突出的压力,坚持把高校毕业生就业摆在就业工作的首要位置,大力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大胆创新政策,夯实工作基础,强化就业创业服务,力促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2014年我市生源高校毕业生6.4万人,回我市54225人,实现就业53499人,就业率达98.7%,登记失业率保持为零。  相似文献   

16.
孟庆瑞 《华商》2008,(10):77-78
欠发达地区为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相对后发地区,其发展是我国全面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没有欠发达地区的全面现代化,就没有全国的全面现代化。高校毕业生作是宝贵的人力资本,是一个地区发展的强大动力。近年来,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严峻,但仔细分析,毕业生就业的最大的难题在于结构性矛盾,大量高校毕业生涌向发达地区,造成了欠发达地区吸引不到发展急需的高校毕业生,长此以往,对欠发达地区的发展是相当不利的。在这种情况下,加强对促进高校毕业生到欠发达地区就业对策的研究,对于促进欠发达地区的发展,实现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7.
高校毕业生的就业质量,是衡量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坐标,事关党和国家事业兴旺发达和后继有人的长远大计。高校辅导员作为高校就业指导工作的中坚力量,应深刻分析大学生群体求职就业的现实困境,从工作全局出发,加强统筹安排,强化政策引导,形成“就业动员—就业调研—就业指导—就业保障—就业服务”五线贯穿的工作思路,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  相似文献   

18.
随着高校扩招政策的推行,高校毕业生数量逐年不断攀升,学历严重贬值,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形势严峻。文章仅从高职院校的角度出发,结合基于模糊层次分析法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困难影响因素的研究成果,根据就业困难影响因素权重分析数据,对主导因素采取一定的应对措施,为解决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困难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9.
高校毕业生就业政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校毕业生就业政策经历了从"统包分配"制度到人才市场自由择业机制的变革过程,在此过程中,大学生就业难成为一个社会问题。围绕这个问题,从自由与选择价值理论角度分析了当前高校毕业生就业政策中政府调控缺位、人才市场割据等阻碍就业的因素,提出政府就业政策改革的目标。  相似文献   

20.
高校毕业生就业政策经历了从“统包分配”制度到人才市场自由择业机制的变革过程,在此过程中,大学生就业难成为一个社会问题。围绕这个问题,从自由与选择价值理论角度分析了当前高校毕业生就业政策中政府调控缺位、人才市场割据等阻碍就业的因素,提出政府就业政策改革的目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