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服装是世界消费支柱产业之一。产业升级是服装业目前面临的重要主题。要实施名牌战略、实现优质成衣化战略,服装CAD/CAM系统的应用及推广是行之有效的途径。本文重点分析了世界服装CAD/CAM技术发展的现况,并提出不同的服装生产企业要根据各自的实际情况需求,选择适宜的服装CAD/CAM系统。  相似文献   

2.
《机械CAD/CAM》是一门技术性、实践技能性强的课程,是数控专业、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专业和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等专业学生必修的一门课程。文章对当前《机械CAD/CAM》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了促进《机械CAD/CAM》课程教学质量的几点措施,大大提高学生专业实践能力,提升高职院校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3.
最近,致力于将传统纺织服装专业市场运营方式全面升级、将有形市场转化为无形市场,推动纺织服装专业市场电子信息化发展的盛世商朝(中国)有限公司安徽分公司落地合肥,此举标志着安徽纺织服装行业信息化建设已经全面启动,安徽纺织服装行业已经全面步入以网络为主体的新型经济时代。快速发展的电子商务及服装企业信息化建设催促安徽纺织服装公共信息平台的诞生。同时,安徽本土纺织服装行业发展现状及特点也为平台的建设充满了意义和可行性。安徽是服装生产和消费大省,全省共拥有纺织服装企业  相似文献   

4.
中国服装产业升级的核心在于信息化,信息化的核心技术是“集成技术”,在今天来说,“集成技术”的关键又是“跨系统数据交换”。因此,创新研发“服装IT跨系统数据交换平台”这一前沿技术,是摆在国内外软件权威研发机构和服装企业面前的重要课题。CAD/CAM(ComputerAidedDesign/Co  相似文献   

5.
《中国机电工业》2012,(10):108-108
三维CAD/CAM软件中望3D作为大赛指定比赛使用软件,在大赛中以流畅的设计体验和完善的技术支持得到了来自全国多个省市选手及指导老师的交口称赞,他们一致认为中望3D设计软件是参与大赛的首选利刃。2012年7月27~28日,第42届世界技能大赛机械设计——CAD赛项选拔赛在北京工贸技师学院进行,广州中望龙腾软件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中望软件")作为支持单位全程参与了大赛。三维CAD/CAM软件中望3D作为大赛指定比赛使用软件,在大赛中以流畅的设计体验和完善的技术支持得到了来自全国多个省市选手  相似文献   

6.
中国服装行业的飞速发展世界瞩目,在国际市场上的地位不断提高,中国服装行业对当今专业设计人才的质量要求也在不断提升,市场对服装设计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具有销售般眼光的服装设计师。设计师们必须对其所服务的市场目标了解得非常清楚,懂得目标群体的需求,满足其需求,但并不能只是一味地跟风满足,而更需要正确引导并扩大这些需求。因此正确把控市场的能力成为了服装设计师的核心竞争力。  相似文献   

7.
我国是名副其实的服装大国,然而在服装生产企业对信息化建设需求日益强烈的同时,服装行业的信息化建设却举步维艰。在少数服装生产企业的经营者眼里,信息化处于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甚至不要的尴尬位置。众多  相似文献   

8.
近日,由圣得西联合苏州大学等机构共同研发的"面向敏捷制造的服装CAT/CAD/CAM装备集成技术研究及产业化"项目,荣获"纺织之光"2011年度中国纺织工业协会科学技术奖二等奖。这是圣得西多年以来坚持产学研互动取得的重大成果。  相似文献   

9.
随着企业的快速成长,以及终端渠道的快速反应要求,服装行业的信息化发展已提上了日程。但服装企业的业务流程非常复杂、繁琐,许多企业每天需要处理成百上千的库存,并且需要管理无数的款式、号型、客户标识甚至更多的数据。在这种极为复杂的经营管理中,以精确预测、采购管理、生产计划和分销管理为重点的供应链管理就显得尤为重要。服装企业信息化的实质就是实施动态化管理服装企业的各个流程,如订单、进仓、分配、收集资料、分析信息等。那么,不同的服装企业该如何应用好这个动态化管理?服装企业该从哪个环节下手?如何让ERP软件为自己的企业插上腾飞的双翅?本刊推出"探析ERP软件在服装行业的应用"专题,为您独家解读ERP在中国服装行业中的应用价值以及给产业带来的效益。  相似文献   

10.
该系统是以服装产品为对象,SQLServer为后台数据库,VC++为前端开发工具,将产品生命周期内与产品相关的所有信息(如CAD/CAM/CAPP的文件、BOM等)和过程(如工作流程、工作周期等)集成起来,为企业内的数据流通和协同工作提供了便利,提高了企业生产效率。服装PDM系统是依托IT技术实现服装企业最优化管理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1.
智能化服装目前已经渐渐进入了人们的生活,并且以其新颖、个性化的特点,更加符合人们的需求,尤其是特殊行业对服装的要求,世界服装业将掀起研究特种服装技术的高潮,以给人类生活带来更大方便。智能服装设计存在着一定的难度,目前我国的智能服装设计仍处于发展阶段,本文分析了智能服装的设计模式和发展趋势,志在为智能服装行业的发展提供有利帮助。  相似文献   

12.
2008年12月19日下午,第七届普宁国际衬衣节暨纺织服装交易会举办期间,主题为"信心·发展·市场升级"的粤东服装产业升级峰会群贤齐聚。来自纺织服装行业、专业市场领域的各位专家,以真知灼见,让与会企业代表重新认识"粤东地区"纺织服装产业的整合发展思路。  相似文献   

13.
美国格柏科技与印度Geometric有限公司近日达成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格柏科技为服装和软性材料工业提供世界领先的自动化CAD/CAM及PLM解决方案。而Geometric  相似文献   

14.
随着服装产业网络经济发展时代的到来,服装业的设计、加工制造、营销和决策等过程管理均需借助企业信息化的实施来实现服装企业的动态规划与管理,推动着服装企业从传统的劳动密集型产业逐步向科技密集型产业转变。本文通过对我国服装行业内的整体现状以及服装信息化技术ERP系统的运用状况分析,重点论述了以ERP系统为基础的服装生产信息管理系统对我国服装行业实行信息化的意义,指出了实施ERP系统过程遇到的问题,同时依据我国服装行业的发展趋势,论证了服装企业运用ERP经营管理的可行性分析,提出了应用策略,对企业发展具有较强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在服装行业实施品牌战略的目标引领下,面对转型与升级的压力,企业对高职服装专业人才的规格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高职服装专业人才亟待由"单一技能型"向"复合技能型"转变。作为进一步思考、提升、完善高职服装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一种有效途径,以校内外专业工作室为主要形式的、校企"分段式"合作的项目课程建设,对推进工学结合的高职服装专业教学改革将发挥现实而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日前,在由广东省信息产业厅和财政厅联合下发的《关于下达2008年广东省现代信息服务业发展专项资金扶持项目计划的通知》中,虎门服装技术创新中心的服装行业移动信息化系统服装通项目喜获省200万元的专项资金支持。据了解,服装通是通过虎门服装技术创新中心与中国移动广东公司东莞分公司携手合作推出的专门针对虎门服装行业的信息化产品,旨在解决虎门目前服装行业信息标准不统一、信息化管理的关键核心  相似文献   

17.
随着第一夫人彭丽媛入选"名利场最佳着装",以"例外"为代表的中国本土服装品牌也以"高大上"的形象展现在世人眼前,中国不再只是第一大服装生产国和出口国,服装产业日益显示出其设计性和原创性。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我国加强创新,不断引进新设计理念、新技术、新工艺,新监管措施,力保服装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服装产业的发展大大增加了对服装设计类人才的需求,对服装设计的教育也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中国的高职服装专业作为服装设计人才的一大输出源,面临着巨大挑战。当务之急,必须对企业中的岗位进行详细分析,对专业进行重新审视,使专业和岗位做到无缝连接,这样才能真正培养出服装业的优秀设计与表演人才,为中国服装行业的蓬勃发展不断输入新能量。  相似文献   

18.
目前国产面料在流行色、流行风格以及舒适性的应用方面还不能满足服装设计的需要,不能充分贴近市场;有的面料经过整理后不能适应服装CAD/CAM系统加工的需求;国产面料在艺术、技术、质量上还不能满足服装业发展,特别是中高档服装发展的需要;在相关绿色环保服装、功能性服装和后整理能力的研究开发领域尚处于起步阶段,尽快改变这种局面,需要上下游联手,共同努力。  相似文献   

19.
本文通过分析目前高职"服装材料"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以课程内容、教学模式为切入点,探讨构建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服装材料"高职课程改革。在课程建设中,以服装行业职业岗位需求为依据设计教学内容;在教学环节上培养学生的主动性学习,切合实际地引入"任务教学"等教学法,开展市场调研、课堂教学、设计实践三维立体式教学。  相似文献   

20.
CAD/CAM在缝制品和软性材料行业在中国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已经有了更新的面貌,与之前很低的普及程度相比,无论用户还是供应厂商,都更加趋于理性。如何适合中国市场,成了大家密切关注的核心问题。目前,中国的服装、交通运输内饰、家具、箱包、运动休闲以及一些产业用纺织品和合成材料领域,无论从生产制造能力还是研发,都聚集了相当雄厚的能量。因而对于产品开发、自动化制造、信息化管理及沟通方面的需求也更为明确。以格柏为例:不只是在服装领域,包括交通运输内饰、家具、运动休闲及合成材料都有比较明显的增长,与前一年相比,格柏在中国的业务增长30%以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