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高职院校物流专业的人才培养必须从各方面强化对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考虑与就业需求的对接。本文从物流专业学生应具有的就业能力入手,分析了物流专业毕业生当前的就业现状,提出了高职院校物流专业以就业需求为导向的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方案。  相似文献   

2.
目前,我国劳务市场劳动力供求状况不容乐观,劳动力需求大大少于供给,从而产生就业问题。税收作为一个重要的宏观调控工具,应在就业问题上发挥应有的作用。本文从劳务市场需求现状出发,引入就业弹性系数这一概念,分析税收在宏观调控中的经济杠杆作用及其与劳动力需求状况的内在联系,探讨了提高我国就业弹性系数的税收政策。  相似文献   

3.
现代服务业是适应社会需求而发展的,我国目前面广量大而又紧迫的就业需求,对现代服务业既是发展的挑战又是发展的机遇。信息化现代服务业,面对就业的不同需求类型,以适应以创业带动就业的探索型就业需求为重点,发挥自己的特殊功能和比较优势,可以为促进就业和创业作出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4.
<正>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与人们对社区服务业需求的日益增长,社区就业逐渐成为下岗职工和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的重要领域。为了解目前我省社区对职工就业的需求,加强职工就业引导,分析研究我省的就业问题,河南省企调队对全省辖区内13个城镇社区进行了一次就业潜力专项调查。  相似文献   

5.
"互联网+"时代背景下高校大学生就业创业能力培养不仅仅是现代企业用人需求,更是社会发展需求,高校面对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无法避免的选择。本文阐述了培养大学生就业创业能力的重要性,并提出了"互联网+"时代背景下高校大学生就业创业能力培养策略,以期为高校培养更多就业创业人才提出一份参考。  相似文献   

6.
中国经济中存在着高增长与低就业并存的现象.从宏观总量的角度看,消费需求较投资需求具有更高的就业提高作用,且长期最终消费支出的就业弹性要高于资本形成总额,这种现象主要源于经济增长方式对投资需求的依赖.投资驱动型经济增长方式的内在缺陷在于经济增长依赖投资需求,但消费需求的拉动作用却大于投资需求.正是这种投资驱动型经济增长方式的陷阱,导致经济需求无法持续提供就业需求,从而在长期形成高增长与低就业并存的局面.为改变这种高增长与低就业并存的增长方式,从政策层面来看,应该考虑的是采用更高工资水平的经济增长方式,以提高最终消费需求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从而形成新的就业需求.提高普通职工工资水平,在短期内可能形成对利润的挤出,但是从长期来看,必将形成收入分配差异的优化,扩大消费需求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而且形成持续的就业需求,在经济增长与就业之间形成良性循环,保持长期经济增长的动力.  相似文献   

7.
李婷  ;雷良海 《商业科技》2007,(2X):360-361
目前,我国劳务市场劳动力供求状况不容乐观,劳动力需求大大少于供给,从而产生就业问题。税收作为一个重要的宏观调控工具,应在就业问题上发挥应有的作用。本文从劳务市场需求现状出发,引入就业弹性系数这一概念,分析税收在宏观调控中的经济杠杆作用及其与劳动力需求状况的内在联系,探讨了提高我国就业弹性系数的税收政策。  相似文献   

8.
就业市场对英语专业人才有着强烈的需求,几乎所有高校都有这个专业,但是毕业生的就业情况不容乐观。通过分析商务英语专业岗位需求方向、学生的就业现状,针对当前的就业问题提出改善的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9.
工商管理专业就业困惑与途径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郭四代 《中国市场》2009,(36):81-82
根据当前我国高校工商管理专业需求旺盛与实际就业不尽如人意的分析下,剖析了供给与需求矛盾的原因,在此基础上探讨提升工商管理专业学生就业竞争力并提供了一些建议与对策。  相似文献   

10.
就业是民生之本,当前严峻的经济形势,使得应届高校毕业生就业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本文探讨了影响大学生就业的因素,提出高校应克服这些问题,结合人才市场需求信息,提高大学生就业对策,促进大学毕业生就业。  相似文献   

11.
农民工能推动社会的发展,新生代农民工作为农民工的主体部分,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政府应根据新生代农民工的就业需求及发展,采取有效的就业培训,使其更好的服务于社会。该文通过实证分析了新生代农民工就业培训的需求与供给问题,以便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12.
构建一个扩展的劳动力需求动态计量模型,并利用系统GMM方法对2001—2008年中国制造业28个细分行业面板数据进行估计,检验国际贸易对制造业行业就业的影响效应。结果显示:出口、国内需求对制造业就业有显著正的影响,出口的就业影响效应大于国内需求;进口渗透以及出口导向引起的生产率变化对就业有消极作用,但都不显著;劳动力市场刚性对就业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3.
需求的地区性不平衡和体制障碍、需求学历的不平衡和大学生扩招、需求能力的不平衡和大学僵化教育、需求阶段的不平衡和待业队伍的扩大等方面的因素造成大学生就业困难。大学生应改变就业观念,积极到西部、到基层工作:为自己充电,增加就业的砝码;提高心理素质,树立正确的择业观。  相似文献   

14.
朱艳华 《消费导刊》2009,(20):253-253
本文从调研往届艺术设计专业毕业生及其所在就业单位入手,分析了近几年艺术设计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状况和就业单位对毕业生的需求情况,并在此基础上对艺术设计专业的人才培养进行了讨论,最后提出人才培养的改进建议,以便更好地推动就业。  相似文献   

15.
胡芳 《现代商贸工业》2008,20(3):232-233
从我国劳动力市场上存在的劳动现象入手,着手分析了就业歧视的内涵及其分类,并从国内和国外对就业歧视的分析以及法律的发展趋势论述了就业歧视的危害,从危害和立法需求的方面对解决就业歧视这一现象做出了分析。  相似文献   

16.
《品牌》2015,(4)
高校扩招以来大学生就业岗位需求大与社会容纳量不足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政府和高校作为大学生能够顺利就业的两大助力,在促进大学生就业工作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政府作为市场的宏观调控者,具有规范劳动力市场及提供就业服务等方面的重要职能。高校作为培养人才的基地,要不断探索人力资源培养途径和方法,转变大学生就业观念,适应社会需求,以促进离校毕业生顺利就业。  相似文献   

17.
近些年,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引起了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成为人们最为关注的热点话题之一。就业形势严峻,就业率持续偏低,究其原因,主要还是大学生的综合能力与用人单位的实际需求脱节所导致的。因此,如何提高大学生的就业能力成为各大高校进行教学改革的首要任务。文章将简述就业能力的基本概念,对用人单位的具体招聘需求进行阐述分析,并提出提升高校生就业能力的合理建议,旨在为相关工作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18.
《商》2015,(19):41-42
当今社会就业形势日益严峻,如何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成为现阶段我国高等学校值得关注的理论和现实问题之一。高校人才培养模式与社会需求严重脱节,导致大学毕业生就业问题凸显。本文设计面向大学生和企业的问卷调查,用以获取对于大学生就业能力构成要素的大学生认可度、企业认可度以及对于就业能力的大学自评成绩和企业测评成绩。利用各项测评数据的平均值进行聚类分析,得到三类基于就业能力与社会需求不同差异性的就业能力构成模型。  相似文献   

19.
公共就业服务是政府解决就业问题的一个重要途径,同时也是干预我国劳动力市场的一项重要手段。目前,陕西省农村富余劳动力是一个庞大的群体,就业压力巨大。公共就业服务机构通过为农村劳动力提供用工信息、职业介绍、就业培训等工作来提高农村劳动力的就业水平。据此,从供需的角度分析了陕西省农村公共就业服务的供给现状、需求现状,并提出了完善农村公共就业服务的对策。  相似文献   

20.
郑中华 《中国市场》2009,(32):73-74
近年来,随着现代物流的逐步升温,全国各地高校、高职院校以及中职学校纷纷开设了物流专业,但是许多中职学校物流专业毕业生从事物流及相关专业的比例较低。通过对重庆市某中职学校物流专业以往毕业生的就业情况、在校生的就业需求以及人才市场对中职学生的能力要求等情况的调研,发现中职物流教学在课程设置与职业能力需求、教学与学生就业需求、教学与企业联系等方面存在一定差距。提出中职学校物流专业应进行以就业为导向,以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和多种技能为目标的教学改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