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年来,中朝关系在冷热交替中曲折发展,中朝贸易额往来也随之起伏。但中国与朝鲜是亚洲地理位置紧邻的两个国家,中国与朝鲜所处的不同经济发展阶段,决定了中国具有支持朝鲜经济发展的产业转移和贸易结构优势。而朝鲜现有的人口规模,丰富的矿产资源,和目前的经济发展趋势则会驱动两国进行更深层次的贸易往来。文章通过数据分析预测未来贸易趋势。  相似文献   

2.
<正>1949年10月,中朝两国开始建交。几十年来两国一直是友好邻邦。中朝经贸发展在两国对外经济贸易关系中都是重要的组成部分。朝鲜交汇于中国东北三省,对中国东北地区的外贸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而我国是朝鲜最大的贸易国,2012年,不包括朝韩贸  相似文献   

3.
甲午战争前朝鲜是中国最稳定的外藩,与中国保持了稳定的经贸往来。明清两代,中朝两国通过以朝贡贸易为主的经济贸易关系,强化了政治上的宗藩关系,朝鲜成为这种关系的典范,因而备受中方在政治上和经济上的优待,军事上也会给以支援。此外,中国文化还通过茶、瓷、书等载体和渠道,传播到朝鲜,推动双方的文化交流。分析其历史影响,对于今天的中国与朝鲜和韩国之间的经贸合作,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中朝合作开发罗先经济贸易区的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中朝合作开发研究的回顾中朝两国是传统友好国家,中国一贯坚持维护朝鲜半岛的和平与稳定。随着东北亚地区国际环境的变化,中朝加强经济合作符合双方的利益。2010年,中朝两国政府达成共识,共同开发和管理罗(津)先(锋)经济贸易区和黄金坪、威化岛经济区(简称"一区两岛")。中朝合作开发"一区两岛"的实质是,朝鲜希望借助中国的实力建立本国的经济试验区,同时学习中国改革开放的经验;中国则希望利用朝鲜的地理优势和丰富的资源发展地区经济并探索新的国际合作模式。"一区两岛"的  相似文献   

5.
21世纪,中国与朝鲜在巩固传统友谊的基础上,建立了新的互利互惠合作关系,两国的经贸合作也进入了深入快速发展的新阶段。从中朝经贸合作的发展现状出发,分析了新时期促进中朝经贸合作快速发展的几点原因。  相似文献   

6.
聂蒲生 《北方经贸》2001,(10):117-118
中朝两国,山水相连,唇齿相依。自古以来,中朝两国在政治、经济和文化方面的交往连绵不断,从而为两国经济、技术和文化的交流打下了坚实基础,也为两国边民的友好往来和发展边境贸易创造了有利条件。文章主要探索中国唐朝与新罗、北宋与高丽的官方贸易和民间贸易,探索中国明朝、清朝时期与朝鲜的边境贸易概况。  相似文献   

7.
发挥优势开发和拓展朝鲜商场黑龙江省民族经济开发总公司崔秀镇纵观历史,中朝两国在政治、经济、文化交流方面,因地理、人种和社会因缘,建立了不可分割的关系,特别是在朝鲜战争抗美援朝中,双方在争取自由、独立解放的斗争中结下了血肉情谊。两国处于唇齿相依、休戚与...  相似文献   

8.
<正>经济全球化是一种新的国际关系体制,是当今经济发展的大势所趋。在此时代背景下,抓住国际间的经贸合作和区域合作的机遇,将推动国内对外贸易和经济发展跃上一个新台阶。国际合作方面,朝鲜作为中国的友好邻邦,中朝经贸发展在两国对外经济贸易关系中都是重要的组成部分。中朝经  相似文献   

9.
《商》2015,(6)
中泰两国自1975年7月1日建交至今,在和平共处、互惠互利的基础上两国关系日趋密切,作为国家与国家关系的具体表现是政府间的关系不断扩大,为促进彼此间的关系,两国政府的高层领导频繁互访和民间不断往来,同时两国还经常就双边关系及区域形势进行协商沟通,双方在政治上的交往带动了经济、文化、科技等方面交往与合作。中泰建交40周年关系回顾与探究对两国继续保持传统友谊,促进两国及区域经济发展,维护区域和平、稳定、健康发展有着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0.
黄志君 《商》2013,(3):135-135
在以和平与发展为主题的国际关系下,中日两国之间的经贸关系得到迅速发展。与此同时,双边政治关系却举步维艰,趋于冷淡。中日两国的政治关系如果无法得到改善,反过来也必将对经贸关系有巨大影响。尽管两国极力谋求改善双边关系,但迄今为止,中日关系仍是一个敏感话题。"政冷经热"逐渐成为代表中日双边关系的代名词。本文在对中日两国经济和政治关系发展特征进行概括的基础上,来分析导致中日关系至此局面的主要原因,以及在今后如何正确对待和处理中日关系。  相似文献   

11.
边境贸易一直是中朝两国经济贸易中最重要的贸易方式。在丹东对朝边境贸易发展状况以及边境贸易发展存在问题分析的基础上,探析了在朝鲜对外开放预期下,中国应当通过进一步加强服务贸易发展;进一步深化加工贸易层次;进一步加快发展跨境电子商务;进一步优化出口商品结构;进一步加强对朝贸易政策支持等措施不断深化中朝边境贸易发展。  相似文献   

12.
夏宗有 《商》2014,(43):102-102
世界头号的美国和世界第二的中国之间的关系是全球最重要的双边关系,中美实力对比的变化导致两国间的战略疑虑不断加深。构建新型大国关系是两国处理双边关系的最好途径。  相似文献   

13.
李明 《商》2015,(3):97
从2000年以后,中朝贸易在其贸易规模、贸易结构、区域分布等多方面发生了一系列变化。这些变化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最重要的原因是中国企业对我国投资的扩大,而且两国政府大力推进中朝贸易往来使得两国之间的贸易量逐步增加。从而,中国成为朝鲜的最大贸易伙伴,随着两国之间的贸易活动活跃,两国之间的贸易量确实增加了,贸易活动区域也比以前扩大了不少,但贸易结构依然局限在传统产业,初级产品,劳动密集型行业的产品上,贸易额增加带动的是两国外贸企业数量增加,而没有改变质量上的问题,两国贸易局限在中国东北几个省区域。文章通过朝鲜经济贸易和中国经济、贸易量、贸易结构比较进行分析和研究,并分析存在的主要问题,进一步提出两国政府大力推进中朝贸易、投资、中转贸易的规模,加强两国的加工贸易形式,外贸企业产品的多元化,加强技术产品类的贸易措施,从而改变目前的贸易结构,区域局限性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寻求更加生机勃勃的合作——中美经贸关系评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1979年中美两国建立外交关系以来,两国间的经贸交往一直保持着增长的势头。两国间在经贸合作中的巨大潜力和互补互利性始终是维持和推动双边经贸关系发展的原动力。 中美两国发展长期、稳定、健康的贸易关系符合两国人民的根本利益。去年11月中国国家主席江泽民对美国的成功访问,使双边关系出现了多年未有的积极发展势头。今年6月,美国总统克林顿将访问中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我国与朝鲜的关系依旧保持着良好的发展势头,两国的企业合作得到蓬勃发展,且随着互联网的普及与完善,再加之中朝边境城市之多,旅游资源丰富,使得旅游业的发展更为迅速。因此,以"互联网+"为背景,在探究中朝边境旅游现状的基础上,揭示了其存在的问题,从而提出中朝边境旅游发展的思路和可行性策略。  相似文献   

16.
对中国与智利双边贸易现状进行分析,并对两国FTA正式实施后的贸易竞争性与互补性进行实证分析,得出两国出口竞争力优势分别体现在不同产品部类,双边贸易互补程度较高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的结论。提出将中智双边关系提升为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加快贸易结构优化调整,正确处理两国贸易竞争,促进贸易平衡发展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魏静 《商》2014,(43):74-74
自二战结束朝鲜半岛被人为的三八线分裂,该地区的冲突就一直存在,朝美关系、朝韩关系等东北亚各方使得局势难以解决,朝鲜核试验更是将朝鲜半岛推向战争的边缘。但是相关各方仍然在寻求和平解决问题的途径,停战机制、四方会谈机制、六方会谈机制都是构建和平机制的积极尝试,给将来朝鲜半岛构建一个和平的机制提供了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8.
俄罗斯独立后,俄朝两国的经贸规模与苏联时期相比出现大幅度下降,两国的贸易额曾连续几年徘徊在几千万美元.近年来俄朝经贸关系得到全面恢复和发展,但两国在对方的贸易额中所占比重都很低.目前,俄朝经贸关系的主要障碍———朝鲜所欠债务问题已经得到有效解决,俄朝经贸合作中的铁路运输大通道建设、俄罗斯与朝韩天然气管道建设是具备发展前景的项目,双方经贸合作正朝着有利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9.
宋代中国与朝鲜的贸易往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元960年,宋太祖赵匡胤推翻后周,建立宋朝,结束了五代十国时期的封建割据,中国重又归于统一了。宋朝建国后,即从海路展开对外贸易,987年,太宗派遣宦官8人,分四路出发,到南海诸国招徕商人。这时,位于鸭绿江彼岸的朝鲜高丽王朝同中国的传统贸易也进一步发展起来。中朝两国山水相连,最早的贸易往来可以追溯到我国的春秋战国时期。当时,齐国通过海路从朝鲜输入了“文皮”(虎皮)等特产;而燕国的明刀钱和各种金属工具也大量流入朝鲜。到了宋代,朝鲜为高丽王朝所统治,由于两国政府对双方经济文化交流的重视,因此,中朝贸易发展到一个新水平。当时,宋与高丽的贸易方式主要有两种:一是以“朝贡”、“回赐”为  相似文献   

20.
中朝经贸关系与东亚区域合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编者按:中朝经贸关系是东亚区域合作的组成部分.中朝两国进一步发展经贸关系、加强双边的合作力度,有着经济、政治及外交等方面深远的战略意义.本文作者针对朝鲜国内的最新发展动向和中朝经贸关系与东亚区域合作的意义,提出了相关意见和建议,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