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分析了福建自贸区建设对南平经济发展的影响,指出南平必须结合自身的资源禀赋和产业特点,积极跟踪、研究福建自贸区相关配套政策,打造提升对接福建自贸区载体,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承接自贸区"溢出效应",积极化解自贸区"虹吸效应"、"挤出效应",推动南平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随着市场经济的全球化发展步伐的加快,各地经济呈现紧密联系,我国沿海自贸区的建立有利于促进沿海地区的经济繁荣,加快与台湾自由经济示范区的对接合作,有助于大陆地区借鉴台湾企业有利因素,推进两岸互助合作,新海上丝绸之路是两下两岸经济贸易区的主要范围,福建与厦门自贸区已经为大陆与台湾两地带来了资金、资源、人力、市场等多方面的发展优势。因此,进一步深化海峡两岸产业合作势在必行。本文对自贸区的概念进行了阐述,同时对海峡两岸自贸区建立的可行性进行了研究,最后针对促进两岸交流合作,推动两岸经济繁荣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3.
随着我国全面深化改革进入攻坚期,上海自贸区的建立在贸易、金融、管理等方面积累了宝贵的经验,福建自贸区肩负着探索两岸经济贸易交流新模式、政府管理职能转变等使命。基于此,本文纵观世界自贸区的历史,立足于福建自贸区的现实情况,对自贸区作进一步的解读和思考。  相似文献   

4.
福建自由贸易试验区(以下简称“福建自贸区”)的建立,是加快我国对外贸易转型和实施简政放权的重要举措,同时给福建区域经济转型升级带来了重大机遇。本文以福州片区自贸区的建立对福建省对外贸易的影响为研究视角,除了分析研究福建自贸区设立的背景,指出福州片区对福建省对外贸易带来的机遇,还将简要探析创建自贸区对福建进出口贸易的挑战及其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5.
错位发展在经济领域是指经济发展水平不同、或产业发展阶段不同、或资源禀赋不同的地区采取各自功能定位的行业发展模式。实施错位发展战略有利于防止各区域产业的恶性竞争,促进各区域经济转型升级,构建协调有序的总体发展格局。广东和海南相继成立自贸区以后,两地在产业优势、发展阶段、人民币国际化路径、开放模式上存在错位发展的空间。广东自贸区和海南自贸区地理临近、产业互补,通过协调两地发展规划、海南自贸区借鉴广东自贸区基础设施建设以及体制机制建设经验、海南自贸区发展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和建设自贸区联席会议等方式,实现两地错位发展与深度合作,对于两省自身、所在区域及国家整体发展层面都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针对福建自贸区运行以来的一些问题,文章尝试从价值链管理的角度,分析福建自贸区内产业集群的价值链协同效益,并以促进价值链协同优化为目标,探讨应用云计算技术促进自贸区价值链协同管理的新模式和新方法。  相似文献   

7.
上海自贸区的设立致力于打造中国经济的升级版,以发掘改革红利,探索一条支持中国经济转型升级、实现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新道路。而作为经济改革的试验田,上海自贸区产生了诸多经济效应。所以,如何承接上海自贸区的溢出效应已成为周边地区的重要课题之一。但是,对于欠发达地区而言,在承接溢出效应,配套自贸区发展进行自身经济的转型和升级的过程中,其存在着配套基础设施不健全,难以承接转移出的产业;原有产业粘性大,放弃困难;被锁定在低端产业等问题,从而产生承接风险。最后提出规避风险的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一方面,由于产能过剩,我国经济正面临越来越大下行压力[1],另一方面,经济全球化及区域经济整合加速,让中国政府积极应对,提出建立"自由贸易试验区。"本文通过分析福建自贸区跨境电商优势,提出如何通过自贸区跨境电商助力推动民企外贸转型升级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我国设立的自贸区本质上是以更大的开放促进更深入的改革。上海、广东、天津和福建四大自贸区在战略定位上各有侧重。上海自贸区重在金融创新和科技创新以及推动长三角乃至长江经济带协同发展;广东自贸区以制度创新为核心,促进内地与港澳经济深度融合;天津自贸区承担着贯彻落实京津冀协同发展国家战略的重任;福建自贸区以“对台湾开放”和“全面合作”为方向,进一步深化两岸经济合作。对于自贸区的未来发展,我们建议在国家层面成立强有力的协调机构,尽快制定《中国自由贸易区促进法》,与“一带一路”战略紧密对接,进一步推动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深化金融体制改革。  相似文献   

10.
卢文胜 《商》2014,(9):147-148
信息产业是我国第一大支柱产业,它带动着产业结构的优化和科技水平的提升。当前,福建省的信息产业发展存在着诸多弊端,但台湾则是全球电子信息产业最发达的地区之一,大陆与台湾产业合作的意义重大。文章描述了两岸信息产业发展状况和福建信息产业发展状况,进而从走向海东投资并购、返程福建投资发展、打造两岸产业链条、产业与金融相互融合、发挥国有企业带头作用以及政府加大扶持力度六个方面提出闽台信息产业深度融合对策,以期推动两岸信息产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福建自贸区的设立既顺应世界经济发展的需求,也是我国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的重大举措。鉴于福建自贸区对台的特殊地理优势,作为国内新的自贸区,其作用和意义重大。采用SWOT分析法,研究福建自贸区具有的优势与劣势,面临的机会和威胁,并提出相关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12.
自2015年4月福建自贸区正式挂牌成立以来,优越的区位条件、良好的宏观经济环境和贸易模式的大胆创新促使福建省成为我国发展出口跨境最快的省份之一。本文基于中小型企业的现状及福建跨境电商的发展概况,分析跨境电商发展对福建中小企业外贸转型的重要性,有针对性地提出中小企业外贸转型升级路径。  相似文献   

13.
福建自由贸易区设立后,海峡两岸经济往来日益紧密,两岸间的税制协调显得越来越迫切。基于自贸区建设对于海峡两岸财税人才的迫切需求,借鉴台湾租税人才培养的经验,对海峡两岸财税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探析,提出应重塑"复合型、应用型"两岸财税人才培养目标,由"校校企"三方共同制定培养方案,优化课程模块化设计、建设高质量实践教学、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等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中国自贸试验区正在进入"差异化试验"加速升级的阶段。本文以上海自贸区临港新片区为例,结合《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临港新片区总体方案》和国际经验,系统阐述了"差异化试验"的基本要求,初步探讨了"特殊综合保税区"与"特殊经济功能区"的制度内涵差别和联系,提出了差异化试验下的自贸区产业升级动能塑造,即通过改造传统产业、发展新兴产业、深化改革、创新驱动、扩大开放和制度创新等塑造产业升级新动能;同时提出了与产业升级动能塑造相应的"特殊综合保税区"重点制度突破领域与实现路径,包括确立"境内关外"的地位、允许更多形式和更大范围的自由贸易、进一步提升贸易便利化水平、塑造有国际竞争力的税收政策、拓展FT账户功能以及探索开放资本账户等。  相似文献   

15.
广东自贸区自挂牌运营以来,在制度改革和创新上取得了许多新突破,积累了丰富的自贸区建设经验。区内逐步聚集了高端产业、投资便利化体系得到完善,促进了对外贸易的自由化。在"一带一路"战略和广东自贸区建设的背景下,广东经济贸易领域正面临着良好的发展契机,与港澳及海外有更多合作的机会,有利于促进广东产业升级转型、打造国际货物航运枢纽中心。为了更好地把握机遇,使广东经济实现一个阶段性的飞跃,现最后提出了相应的发展策略及建议。  相似文献   

16.
在生态省建设、美丽福建和“一带一路”倡议的大背景下,随着产业转型升级不断推进,尤其受到绿色发展、低碳经济和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福建省林业产业蓬勃发展,呈现出迅速增长和不断转型的态势,林产品进出口贸易在全省进出口贸易的比重越来越重,逐步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与此同时,对林业产业结构调整也提出了新的要求。通过分析福建林产品贸易的发展现状,进而剖析产业转型升级后的林产品贸易结构对福建林业产业发展的影响,提出有利于林业产业发展的相关举措。  相似文献   

17.
历史经验证明,上海及其他自贸区的设立,给长三角地区带来诸多机遇和挑战。镇江地处自贸区腹地,面临苏南现代化示范区和长江经济带发展的叠加机遇,需要从转变职能、机制创新、产业转型升级、政策配套、人才建设等全方位与自贸区对接,方能抓住自贸区的"溢出效应",推动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与腾飞。  相似文献   

18.
后ECFA的中国经贸多赢战略新思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颜明健 《中国市场》2010,(37):66-71
两岸签署了《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ECFA),各界认为这迈出了两岸经济关系正常化、制度化、自由化的重要一步,开启了两岸经济共创双赢的大局,为两岸产业深入合作注入强大的动能。这也标志着Chiwan(China+Taiwan)新时代的来临,在相关议题的探讨中,提及两岸签署的得失及动机时,多半环绕大陆"让利"说与"统战"说。本文拟尽量以长远务实的客观角度提出后ECFA时期,尤其面对崭新的"十二五"规划,在两岸新形势下中国可以主动采取的多赢战略新思维,包括:扩大内需市场、增加投资契机、产业升级与整合、刺激自主研发与改变区域发展、共创更多的世界名牌、提升国际竞争力、主导亚洲经济发言权、积极进行多边FTA谈判,引领G2新纪元。  相似文献   

19.
以外商直接投资为主体的国际产业转移有力地推动了福建产业结构的升级。但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际产业转移"北上"趋势明显,该区域产业结构升级面临严峻挑战。在新的国际产业转移背景下,福建产业定位的关键在于强化产业分工和专业化。  相似文献   

20.
为考察中国自贸区对地区经济增长的效应,结合1995~2018年省级面板数据,采用双重差分法实证评估了自贸区带来的经济增长效应,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用合成控制法检验了自贸区经济增长效应的地区异质性,研究发现:第一,自贸区对区域经济增长具有显著持续的推动作用,且设立时间越久,推动作用逐渐增强;第二,影响机制检验结果表明,自贸区主要是通过扩大贸易水平和吸引外商投资的方式促进经济增长,通过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途径还未得以充分发挥;第三,自贸区经济增长效应存在地区异质性,上海、广东、福建的自贸区对地区经济增长推动作用显著,天津自贸区的经济增长效应相对不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