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农村剩余劳动力逆向流动的经济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中国农村尚存丰富剩余劳动力的背景下,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逆向流动自1997年以后悄然出现,到2011年初更趋明显.本文以四川高县为例,在调查的基础上,试图用经济学基本原理解释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逆向流动这一劳动力异常流动趋势.  相似文献   

2.
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镇流动已成为我国发展面临的一个重大历史课题,是解决我国"三农"问题的关键所在,也是实现我国工业化、城市化的根本保障.农村社会资本是促进劳动力流动的有效措施,通过农村劳动力自我投资以及公共投资等方式来提升农村劳动力的社会资本.  相似文献   

3.
本文采用引入财产性收入的托达罗人口转移模型分析城乡预期收入差距与流动意愿的关系,利用绥棱县农民工流动影响因素调查问卷数据建立logit和probit回归模型,结果表明本次实证分析得到的结果与引入财产性收入的托达罗人口转移模型分析得到的结果基本一致。其中,财产性收入对农村劳动力转移具有正向作用,但在转移成本、外出打工收入、财产性收入三个影响因素排序上,财产性收入最小。这说明托达罗人口转移模型的分析范式仍然基本符合目前我国劳动力转移的实际情况;但从动态的角度看,随着农民财产性收入的增加,其影响程度和作用方向上可能发生变化。  相似文献   

4.
农业剩余劳动力是我国劳动力流动的主体,农业剩余劳动力流动是城市化、工业化和劳动力市场完善的推动力,是一个帕累托改进的过程;农业剩余劳动力流动的制约因素包括社会观念转变难、社会保障供给滞后、制度因素和劳动者个人因素;从社会氛围、“三化联动”、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和开拓国际劳务市场四个方面推动农业剩余劳动力的流动。  相似文献   

5.
本文首先把人口流动模型进行简单地分析,然后在此基础上对农村剩余人口流动对经济发展作用进行利弊分析,得出结论即应顺应劳动力流动的客观规律,建立城乡一体化的劳动力市场。  相似文献   

6.
长期以来,人们一直认为托达罗模型是解决二元经济结构下人口流动问题的有效措施.但是,我国人口流动的实践证明:托达罗模型没有考虑到农村剩余劳动力的供给不断增加的问题;也没有看到随着第三产业的发展时劳动力的大量需求.托达罗提出的控制农村人口向城市迁移的模型,只是控制了城市人口不会大量增加,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农村人口的增长趋势,把城市中的失业问题转移到了农村,并没有从根源上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托达罗模型自身的理论缺陷,不仅不能解决我国的农村问题,反而对城市经济发展产生极为不利的影响.应从托达罗人口流动模型中吸取经验教训,取消户籍制度,打破城乡二元劳动力市场分割的局面,建立全国统一的劳动力市场,允许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迁移,降低劳动力迁移成本,加快我国城市化进程.  相似文献   

7.
从托达罗人口流动模型看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农村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是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然趋势,也是解决我国“三农”问题的关键因素。因此,如何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有效转移,同时在转移方向、转移速度和转移规模上符合中国国情,是我们面临的一项重大而又紧迫的研究课题。  相似文献   

8.
试论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内部转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我国经济改革的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越来越突出,并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增长的制约因素。本文通过对刘易斯二元经济模型和托达罗人口流动模型的简要分析,结合我国实际,试论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内部转移模式。  相似文献   

9.
《致富天地》2002,(11):12-13
在我国的铁路、公路运输中,每年的“春运现象”最引入注目,而令人注目的焦点是“民工潮”。政府各部门为使千万民工能按时回家与亲人团聚,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既稳定社会,又方便了广大民工。“民工潮”的出现,就是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表现形式之一。  相似文献   

10.
文章通过建立一个劳动力市场与资本市场的均衡模型,对国际资本不流动与国际资本不完全自由流动两种情况下的分析表明,国际资本流动加剧了国内劳动力市场的就业风险,并且国际资本流动对就业水平影响与本国资本市场的开放度有关,增加开放度有利于提高本国的就业水平.我国应在采取有效措施减小国内劳动者就业波动的同时,逐渐提高资本市场的开放度.  相似文献   

11.
从托达罗人口流动模型显示,现阶段影响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主要因素是城乡间居民收入差距不断扩大。东中西部农民收入差异明显,特别是西部农民增收速度缓慢,农村劳动力大量进入中东部,不仅造成西部土地荒置,还引发了城市就业压力和失业问题。政府应进一步加强对西部产业调整和资金投入力度,促进劳动力密集型企业向中西部转移,尽快减小城乡收入差距,实现劳动力就地转移,加快农村现代化进程。  相似文献   

12.
农村剩余劳动力是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他们已成为城市建设的中坚力量,但长期以来他们一直缺乏相应的社会保障,如何解决这一问题,直接关系到社会能否健康快速发展及整个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相似文献   

13.
农村人力资本投资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蒋国平 《商场现代化》2005,(36):302-304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是关系到农业乃至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的重大战略问题.由于我国农村劳动力受教育程度偏低,农村劳动力的低素质乃是制约其转移的瓶颈.加大农村人力资本投资,发展教育不仅能提高农村人口的整体素质,而且是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最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4.
农村人力资本投资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是关系到农业乃至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的重大战略问题。由于我国农村劳动力受教程度偏低,农村劳动力的低素质乃是制约其转移的瓶颈。加大农村人力资本投资,发展教育不仅能提高农村人口的整体素质,而且是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最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5.
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理论研究及模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中国的"农民工"现象,国外经典的人口流动理论无法对此作出合理的解释,其原因是国外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在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中基本上是一次性的转变成为城市市民.而中国由于制度的约束,这个过程需要分成两步来完成.本文在对国内学者针对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两阶段"转移理论研究述评的基础上,引入权益保护与家庭迁移因素,将托达罗模型分成两个阶段,从而完成"两阶段"转移理论的模型化构建,该模型能够很好的解释中国的"农民工"现象.  相似文献   

16.
付红丹 《现代商贸工业》2010,22(12):158-159
从城市化发展规律看,当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城市化水平达到30%左右的时候,城市化进程速度将会加快。从经济发展水平看,世界银行对133个国家的统计资料表明,当人均GDP达到1000到1500美元时,城市化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将达到40%到60%。由于我国人口数量庞大,农业人口占大多数,城市化水平提高一个百分点就意味将有1000多万农村人口转移到城市。  相似文献   

17.
王欣 《现代商贸工业》2011,23(18):130-131
安徽省是一个农业大省,亳州市的经济发展主要一部分也依赖着农业,由于农业比较利益的下降和城乡差别的不断扩大拉大,农村剩余劳动力正以空前的规模在全国范围内流动。  相似文献   

18.
论文对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进行了分析,首先指出了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概况,并分析了其转移的趋势。然后,从各个方面对有关的利益层进行了深入的分析,从各个利益团体的博弈看到了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所遇到的重大问题,给有关研究者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19.
东北地区农村剩余劳动力能否有效转移成为振兴东北经济的关键。创新管理是实现农业跨越式发展和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现象最佳途径。以创新的视角去解决和完善农村产业结构调整 ,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 ,创造农村劳动力就业机会和优化资源配置 ,以有效实现农村劳动力的转移。  相似文献   

20.
吴印佳 《商》2014,(18):120-120
三农问题是党和国家的当务之急,"十二五规划"秉承了"十一五规划"的纲要,继续推进农业现代化,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而我国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阻碍了新农村建设的进程。当然,对于传统农业大市的湛江市来说,任务更为艰巨。本文针对湛江市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现状特征、障碍及路径进行了浅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