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1CBR:日系家电去年出现大规模亏损,除了日元升值以及大地震等原因外,还有哪些因素促成这一局面形成? 杨东文:日系家电集体出现大规模的亏损,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在技术标准出现变更时,日系企业过分沉迷于模拟时代的辉煌,导致其在模拟转向数字的过程中被三星超越;第二,日系企业的封闭性,等离子一度是日系企业最具竞争力的技术,拒绝产业化和开放使得售价高企,  相似文献   

2.
马飞 《国际市场》2002,(9):42-43
2001年国内家电业一片凋零:康佳亏损7个亿,万家乐亏损10个亿,而换了新主的科龙更是因为亏损15个亿而不得不戴上"ST帽子",美菱电器、小鸭电器、厦华电子等日子也过得比较艰难.从2001年4月1日到2002年3月31日这个财政年度,日本著名的家电企业除索尼外几乎全部陷入亏损的境地,第一大家电企业松下电器出现48年来的首次亏损,亏损额高达4310亿日元.昔日的制造业帝国日本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困局.作为应对措施,日本企业的制造基地正在向发展中国家大举外迁,这将势必对中国的制造业,尤其是家电产业形成强大冲击.  相似文献   

3.
经过三十年的高速发展,中国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家电生产国,全球超过一半的家电都来自于中国。近几年来,中国家电企业的出口发展出现出口增长率和利润额逐渐下滑的问题。文章首先分析了国内家电企业出口发展的总体现状,其次针对现状并结合实际情况以佛山家电企业的出口发展情况进行分析,最后以完善当下企业出口发展的策略的不足,为佛山市家电企业的出口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4.
实现品牌国际化是提高企业竞争力的重要途径之一,企业在进行国内品牌国际化的过程中需要实施正确的经营战略。外资较早地进入我国家电行业,并且在我国国内发展得较为成熟,但使得我国市场的家电品牌大量减少,消费降低,通过降价来争夺市场,严重影响了我国家电企业的正常发展。因此,我国家电企业需要寻找正确的战略对策,实现我国家电品牌国际化。文章将从我国企业实施品牌国际化中存在的问题以及提出的对策这两个方面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5.
当中国的家电企业还为自身唯一品牌树立形象而不断努力的时候,国外部分知名的家电企业已经在中国市场推出企业的第二品牌或是第三品牌,比如博西家电集团在中国不仅推出了西门子家电,还推出了博世和嘉格纳品牌家电。著名家电跨国企业是如何运用品牌策略的,本文将就此问题进行初步的研究和分析。  相似文献   

6.
家电零售业在我国取得飞速蓬勃的发展,处于调整变革期的家电零售业如何满足顾客个性化、多样化的消费需求已成为企业亟待考虑和解决的问题。目前家电企业应根据国内外市场环境的变化,对企业的预算管理现状进行全面的分析,同时将平衡计分卡运用其中,积极创新,从多角度多层次改善企业的经营状况,才能不断提升企业在零售业市场的地位,形成自己独特的战略优势。  相似文献   

7.
随着我国家电市场竞争日趋白热化,多数企业的产品价格都有较大幅度的下降,家电企业利润水平也逐年降低,有的甚至出现亏损。各家电企业发现原有传统的分销渠道已经越来越不适应激烈的市场竞争需要。本文基于此,从家电分销渠道的重要性出发,剖析分销渠道需要优化与创新的原因,在分析现有渠道弊端的基础上,针对存在问题,总结出其优化与创新的策略。  相似文献   

8.
《中国电子商务》2005,(4):43-45
中国家电业在风雨飘摇中又走过了一年。2004年,家电业所表现出的“众生百相”,令人惊叹,一幕幕并购、上市,原材料价格上涨,产品价格下跌,出口退税率降低,行业增长速度下降……2004年,传统家电产品国内不景气早已是不争的事实,激烈的市场竞争令许多家电企业倍感艰辛。家电巨头们纷纷进行资本转移,寻找新的“奶酪”。借助资本的力量,企业纷纷横向发展,海尔和TCL的国际化就是如此。从跨国家电企业来看,松下、东芝等日系巨头纷纷大规模投入,以期在中国市场上重新占得一席之地。我们也看到,许多中小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难以生存,不得不相继退出。家电业艰难走过的每一步,着实令人感受到家电巨头们掌管大局的不易。  相似文献   

9.
李泳楠  郭雪 《对外经贸》2016,(11):75-76
通过对互联网企业并购相关文献进行梳理与分析,结合当前互联网发展变化,提出要充分分析互联网企业的类型,紧跟互联网发展的步伐,将小型互联网企业纳入其中进行研究,以期为我国互联网企业并购打下更坚实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0.
李溯婉 《大经贸》2002,(7):72-73
2002年,家电企业似乎愁云密布,日本7大家电巨头,除了索尼一家稍微赢利之外,松下、日立等六大著名品牌皆宣告亏损。中国也不例外,不少家电企业在价格战中伤痕累累。而华南最大的家电零售商东泽电器在理直气壮地喊出"便宜才是硬道理"口号后,前不久又在广州推出"差价补偿"活动:东泽电器店内销售的空调、冰箱,洗衣机、彩电等四种家电将全面降价至广州最低,如果发现同品牌、同型号的相同产品在其他电器店的价格低于东泽时,东泽愿意把差价那部分返还消费者。这大有将价格战进行到底之势。  相似文献   

11.
<正>随着日、韩、美、欧等发达国家的跨国家电企业将生产基地加速向中国转移,中国市场已经成为跨国家电企业全球家电版图争夺战中的战略性中心。除了本土家电企业外,以日、韩、美、欧为代表的四大外资家电军团,已成为中国家电市场一支重要的生力军。在这支生力军中,要数欧洲西门子最具代表性,它创造了家电中唯一一直盈利的记录。  相似文献   

12.
姚定康 《浙商》2005,(12):112-113
家电业是中国发展最为成熟的产业,伴随产业的高速发展,产能过剩日益严重,开拓国际市场自然成为许多家电企业,尤其是名牌家电大企业的重要战略,美国作为世界最大的市场,也就成为中国众多家电企业的主要目标。[编者按]  相似文献   

13.
在智能家电这个朝阳领域,Intertek致力于提供专业高水准的认证和测试服务,协助国内家电制造企业克服技术壁垒,顺利开拓国际市场2014年对家电企业而言,并不平静。全球经济环境的不景气,导致市场需求的下滑,来自互联网行业跨界的冲击,使得家电企业必须加快转型步伐,探索智能化道路。而在全  相似文献   

14.
在家电连锁渠道中,不平衡的依赖导致了权力倾斜,在这个倾斜的关系中对资源和利益进行分配时,家电企业受到家电连锁企业的"剥削"。本文利用渠道权力理论,对家电营销渠道权力结构进行了一个理论分析,并结合渠道权力产生的基础与渠道关系中的依赖关系,为家电企业提出一些可以用来抵消家电连锁企业影响的策略。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随着俄罗斯居民实际收入的不断提高,俄罗斯居民对家电的需求日益增加,俄进口家电产品逐步增多,且以欧、韩、日等国家和地区为主。目前,我国出口到俄罗斯的家电呈现金额逐年增加。品牌产品出口增多,且企业合作方式多样化等特点。在此分析基础上提出我国家电企业开拓俄罗斯市场在出口地区和产品上应具针对性,并且要树立中国品牌形象,有条件的企业可在俄投资办厂。  相似文献   

16.
中国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家电制造中心和供给中心,在国内市场已经饱和的情况下,中国家电积极走向海外,出口总量逐年上升。但在复杂的国内国外背景下,近年来中国家电企业也开始出现出口增长放缓、利润率下降等问题。实现家电对外贸易"高速"发展向"高质量"发展的转变变得越发紧迫,而自主创新为我国家电企业提供了全新思路。文章从自主创新视角下探讨如何促进中国家电企业外贸高质量发展,首先对当前我国家电外贸的发展现状进行分析,从自主创新的角度发现存在的问题;然后针对问题,从自主创新角度提出促进我国家电企业外贸高质量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自营物流——海尔物流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予一 《市场周刊》2006,(8):34-34
2000年家电全行业亏损。有关专家认为,没有解决好物流环节是导致这一状况的重要原因。由于国内物流服务市场不完善,物流号称是制造企业最后的也是最有希望的降低成本、提高效益的环节。零库存、低损耗、及时准确送抵目的地,成了家电企业共同追求的目标。因此,国内家电企业从自身的发展战略出发,尝试组建物流公司。海尔物流就是海尔集团顺应市场需求做出的一项重大决策,成为家电行业自营物流的典型模式。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中国城市居民消费升级,城市高端家电市场空间巨大。中国本土家电企业历经20多年的发展,技术逐渐成熟,逐步加强打造高端家电产品系,直指高端市场,与外资企业展开正面竞争;同时,农村家电消费的日益成熟使得诸多企业挥师进军农村市场,拉开农村市场拉锯战的序幕。本篇2006--2007年家电行业广告主营销传播报告聚焦2006年家电企业营销传播现状,把握家电企业营销传播动向以及面临的挑战,并为家电企业赢得市场、提高营销传播效益提出策略性意见建议。  相似文献   

19.
张世军 《商场现代化》2007,(22):191-192
中国家电企业是目前国内行业中竞争中最激烈,市场化程度最高的行业之一;随着家电行业的发展,家电生产企业无论在产品,价格还是促销方面越来越呈现出同质化的现象,营销渠道的选择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主要是对中国知名的家电企业海尔与格力的营销渠道模式进行分析,以及对其未来发展方向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20.
本文通过对我国家电企业遭遇到的贸易壁垒的分析,以及对我国企业进行对外直接投资与其品牌价值的建模数据分析,得出:走出国门、进行对外直接投资是我国家电企业在国际市场上站稳脚跟的重要战略;同时对我国企业进行对外直接投资的方式进行分析,最后得出我国家电企业应该采取跨国并构方式进行对外直接投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