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前不久,财政部发布了《企业会计准则——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企业会计准则——金融资产转移》、《企业会计准则——套期保值》和《企业会计准则——金融工具列报和披露》(以下简称“四项准则”) 征求意见稿。这四项准则各有侧重、相互关联,对目前商业银行等涉及到金融工具业务的会计处理提供了完整的指引。在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的大背景下,衍生金融工具会计已成为国际性的会计难题。本文从衍生金融工具的确认、计量和披露等方面介绍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I- ASC)和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 (FASB)对衍生金融工具会计的研究成果,并与四项准则加以比较,以便更好地理解四项准则。  相似文献   

2.
会计监管是衍生金融工具监管体系中的基础环节,在控制风险的积聚和传播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为有效地对衍生金融工具风险进行会计监管,我国应完善会计准则以降低会计理论与衍生金融工具的冲突;推进针对衍生金融工具会计的审计准则体系建设;建立衍生金融工具的会计实时控制;强化政府在衍生工具监管体系中的作用;构建会计专业技术和会计职业道德教育体系。  相似文献   

3.
潘蓓 《商业科技》2014,(31):232-233
随着企业的发展和金融事业的深入,企业金融家为了规避市场上的风险,获取更大的利润,金融工具模式也逐渐由基本的金融工具发展成衍生金融工具。衍生金融工具作为一种较为新型的金融工具,具有衍生性、契约性和未来性、杠杆性、创新性以及风险转移性等五大基本特点,这就意味着衍生金融工具的会计处理和会计风险方面必将不同于原来的金融工具。本文首先对衍生金融工具的基本知识进行简单概述,然后从会计确认、会计计量和会计披露等三个方面分析衍生金融工具的会计处理内容,最后对衍生金融工具三个方面的会计风险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4.
2006年我国财政部颁布了四个衍生金融工具会计准则来统一规范企业衍生金融工具的套期会计处理,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这些准则在使用中仍存在着一些不足.本文分析了其目前存在的问题及其发展前景,并提出我国衍生金融工具套期会计在政策选择方面改进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5.
欧心远 《商》2013,(23):149-149
本文对衍生金融工具的会计定义分类进行了归纳总结,并在此基础上对我国衍生金融工具会计的现状进行了分析,通过分析进而对我国衍生金融工具会计处理的现有问题进行剖析,指出其在会计核算、披露等方面的缺陷,并基于现状提出了理论思考和建议。  相似文献   

6.
衍生金融工具是在原生金融工具基础上派生的金融产品,具有高风险特点,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衍生金融工具会计处理的复杂性和困难性。本文对衍生金融工具会计确认与计量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建议,期望对企业合理处理该项业务,降低会计核算风险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7.
杨灵统 《北方经贸》2001,(12):65-67
衍生金融工具的出现,向传统的会计模式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国际会计委员会(IASC)试图为衍生金融工具制定统一的准则以规范指导衍生金融工具的会计实务工作,并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在借鉴IASC和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实际,以衍生金融工具会计中涉及的衍生金融工具的确认、计量和披露等具体问题进行探讨,具有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20世纪70年代,随着布雷顿森林体系固定汇率制的终结,衍生金融工具出现.衍生金融工具在国际金融市场上的大量涌现,虽然丰富了金融市场上的金融产品,但却对传统会计理论产生了极大的冲击,衍生金融工具的产生对会计要素的确认、计量和披露等方面提出了全面的挑战.事实上,上述问题己经引起国际会计界的普遍关注.国际上比较有权威的会计组织和团体,如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和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都己采取积极的措施,制定并颁布了一系列有关衍生金融工具的会计准则,来讨论和发布与衍生金融工具有关的会计问题研究成果.我国会计界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投入到衍生金融工具会计的研究中去,但大多理论仅局限于对确认、计量、报告等问题概念上粗略的探讨.  相似文献   

9.
一、衍生金融工具对传统会计理论的挑战衍生金融工具的会计处理一直是会计理论界讨论的热点问题之一。要对衍生金融工具进行有效的管理,同时发挥其对资本市场运行和风险管理(如套期保值)的积极作  相似文献   

10.
衍生是演变而产生的意思,即意味着其是一种新的事物。新事物的产生就会带来新的机遇与挑战。在本文中主要通过衍生金融工具的概述进行简单介绍,然后结合会计计量等基础工作的会计处理内容,对衍生金融工具给会计业务带来的风险进行研究,从而简列出衍生金融工具对会计业务带来的风险的防范措施。  相似文献   

11.
本文对衍生金融工具在会计处理所面临的会计风险进行了分析,提出了一些在我国金融市场对衍生金融工具进行会计处理时可能出现的问题和面临的会计风险.  相似文献   

12.
张星文  陈庆保 《商业研究》2005,(19):186-188
19世纪70年代以来,衍生金融工具的迅猛发展及广泛应用在给整个金融市场带来深刻影响的同时,也对金融监管机构及现行会计理论提出了新的挑战。了解衍生金融工具定义及特点,并结合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IASC和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的最新成果,提出适合我国国情的衍生金融工具会计确认、计量和披露的的原则和方法,以推动我国的衍生金融工具会计的发展和完善。  相似文献   

13.
对衍生金融工具会计准则(征求意见稿)的认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前不久,财政部发布了《企业会计准则——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企业会计准则——金融资产转移》、《企业会计准则——套期保值》和《企业会计准则——金融工具列报和披露》(以下简称“四项准则”)征求意见稿。这四项准则各有侧重、相互关联,对目前商业银行等涉及到金融工具业务的会计处理提供了完整的指引。在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的大背景下,衍生金融工具会计已成为国际性的会计难题。  相似文献   

14.
衍生金融工具是金融创新衍生出的一种投资工具。本文从会计要素定义会计计量基础、会计确认基础、财务报告四个方面分析了衍生金融工具对传统会计理论的冲击。并且通过分析提出当务之急是制定适合我国国情的衍生金融工具会计准则,以及制定准则时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15.
随着全球金融业的快速发展,新型的衍生金融工具不断涌现,规范衍生金融工具的会计处理,对加强衍生套融工具风险管理,稳定金融市场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阐述了衍生金融工具的概念、本质及特点,分析了衍生金融工具对传统会计理论的冲击,提出了完善衍生金融工具会计处理的建议.  相似文献   

16.
衍生金融工具得以迅速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它能给企业控制和防范风险提供一种有效的途径和手段.企业利用衍生金融工具进行套期运作需要管理层进行一系列的策划和运作,其结果将会使企业产生各种不同的经营业绩.这些套期运作的管理活动及其相应的不同经营业绩应该在会计和财务报告中得到反映,这是衍生金融工具套期会计研究的主要内容.本文在对有关国际会汁准则、以美国为主的西方国家衍生金融工具套期会计实务进行研究和在我国进行调研的基础上,探讨衍生金融丁具套期会计的相关问题,并归纳我们在研究和调研中得到的启示和提出我国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不断深入.衍生金融工具也在我国企业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根据不同衍生金融工具进行套期,能为企业控制和防范风险提供有效的手段,但不恰当的使用会为企业带来沉重的负担.本文吸取国外在衍生金融工具套期会计处理方面的理论和实务,研究如何在我国2006年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下,运用套期会计将企业真实经营结果反映到财务报告中以满足会计决策有用性理论的要求.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随着中国金融市场的蓬勃发展,衍生金融工具的作用也越来越引起企业的重视.为防范经营环境变动所引起的价格风险、现金流风险、汇率风险等,企业纷纷采用各种衍生金融工具来进行套期保值.新会计准则不仅将衍生金融工具纳入报表核算,还首次引进套期会计核算体系,跨越式地实现了与国际会计准则的趋同,从而使衍生金融工具的会计处理得以透明化和规范化.  相似文献   

19.
套期保值会计是依据被套期项目与套期工具之间的避险关系而采用的特殊会计处理程序。本文从现金流量套期的角度,解读我国《企业会计准则第24号——套期保值》(以下简称CASNo.24)的有关规定,并对照《财务会计准则公告第133号——衍生金融工具和套期保值活动会计处理》(以下简称SFASNo.133)、《国际会计准则第39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以下简称IASNo.39),对套期工具未实现损益处理上的差别,探讨现金流量套期的会计处理要点。  相似文献   

20.
虎月姝 《现代商业》2007,(21):100-101
近年来随着中国金融市场的蓬勃发展,衍生金融工具的作用也越来越引起企业的重视。为防范经营环境变动所引起的价格风险、现金流风险、汇率风险等,企业纷纷采用各种衍生金融工具来进行套期保值。新会计准则不仅将衍生金融工具纳入报表核算,还首次引进套期会计核算体系,跨越式地实现了与国际会计准则的趋同,从而使衍生金融工具的会计处理得以透明化和规范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