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作为当今全球第二大经济体的中国,其经济发展过程越来越受到广泛关注。中国如何由古代的领先、近代的波折走向当代的腾飞?无论是中国经济的历史表现还是近现代经济制度的变迁都吸引了诸多学者的关注,同时也存在一些争议。例如,伊懋可(Mark Elvin)、安格斯·麦迪森(Angus Maddison)等学者均认为中国经济在宋朝达到顶峰,然后陷入"高水平均衡陷阱",人均GDP增长率处于停滞状态,甚至有下降的趋势。(1)但李伯重并不认同中国经济明清时期停滞论,他认为江南地区在明清时期处于持续发展的态势,人均收入也并没有长期下降。(2)结论歧异的原因在于长时段经  相似文献   

2.
作为当今全球第二大经济体的中国,其经济发展过程越来越受到广泛关注。中国如何由古代的领先、近代的波折走向当代的腾飞?无论是中国经济的历史表现还是近现代经济制度的变迁都吸引了诸多学者的关注,同时也存在一些争议。例如,伊懋可(Mark Elvin)、安格斯·麦迪森(Angus Maddison)等学者均认为中国经济在宋朝达到顶峰,然后陷入“高水平均衡陷阱”,人均GDP增长率处于停滞状态,甚至有下降的趋势。但李伯重并不认同中国经济明清时期停滞论,他认为江南地区在明清时期处于持续发展的态势,  相似文献   

3.
从隋唐至明清的1300年间,科举制在中国政治、教育、社会、文化等各方面都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对当今中国社会的文化教育也还有深刻的影响。了解废除科举的历史以及废除之后人们对它的反思,可以帮助我们正确认识高考,进而启迪我们更好地进行语文高考改革。  相似文献   

4.
合理的土地分配是发展中国家实现工业化的关键问题,土地集中往往是贫富分化、社会动荡的根源.巴西土地分配高度集中,造成贫富悬殊、社会动荡、犯罪猖獗、经济停滞.以巴西为鉴,中国应该警惕"土地财政"刺激下的土地兼并.  相似文献   

5.
随着社会的高速发展,人们的价值观也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人们对成功的定义以及意义有着不同的理解,很多人开始根据自己的价值观和对成功的定义来规划自己的职业及人生道路.许多行业的人力资源出现了"停滞"现象,人力资源的"停滞"也存在于当今的公共部门.因此,如何解决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的"停滞"应受到重视.文章试图通过树立正确的积极向上的人生观、价值观,建立健全激励机制,完善绩效评估体系和指标建设等方面来讨论如何克服公共部门人力资源"停滞"现象.  相似文献   

6.
总论赵轶峰指出,用资本主义发生学障碍思想模式来分析明清中国历史演变的基本趋势是一种把明清史当作"变态"来看待的方法,带有强烈的西方中心论色彩.以"正常"的视点出发,可得出明代中国的趋势是演变成为一种帝制农商社会.[1]王亚民利用托马斯·孟的晚期重商主义考察明清时期的经贸增长,认为明清帝国在客观上不自觉地成为了"贸易差额论"特殊的实践者,其"生产人口与技艺对于财富增加与经济增长重要性"的理论,在明清江南地区亦得以证实.[2]傅瑞斯认为,"富国之所以富有是因为拥有市场的自由,穷国之所以贫弱是因为拥有官僚的专制"的观点并没有真实地解释中、西方在历史演化轨迹中所出现的"大分岔",作者对基于英国或其他发达工业国早期历史上的军国主义财政策略和中国清代以降所采取的悲天悯人的家长式农业制度进行比较研究,强调西方崛起或工业化并非自由市场竞争的结果,而是国家意志、海外贸易和奉行了军事财政体制造成的.[3]王秀丽以英国为参照,从资本、市场和劳动力三个方面阐释了明代经济缺乏有效拉动而落后的缘由.[5]李国运从产权经济学的视角对明代中国和欧洲的经济发展状况和产权制度进行了比较研究,论证14-16世纪的中国不可能出现资本市场的历史必然性.[5]余同元分期估算明中后期到清末民初江南传统工业从业人数,认为江南早期工业化社会形成于明代中后期的嘉、万年间,此后到清末民初是江南早期工业化社会的发展时期.[6]  相似文献   

7.
钞晓鸿教授<生态环境与明清社会经济>一书2004年由黄山书社出版,这是作者十余年来探讨明清社会经济及生态环境史部分成果的一个结晶,大体包括以下三个方面的内容.第一方面:明清时期陕西商人、陕西社会、人口、清末民国陕西雇佣、租佃等经济关系研究;第二方面,关于明清时代"奢糜观念"及其演变、关于乾隆时代商业合伙的研究;第三方面对20世纪以来中国生态环境史学术史的研究及以陕西南部为例对明清生态环境史的探讨.从研究理路看,有对史料的专门考察,有对概念、范畴的理论思辨及界定,主体则是对明清社会经济某一方面专门问题的实证研究.纵览全书,我们不但可以发现钞著中存在诸多扎实新颖的观点、颇具功力的考证分析,更能深切地感受到作者与时俱进[1]、关注新的学术增长点、关注现实的眼光和情怀.其学术价值大体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8.
明清以来华北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与特点是国内外学者较为关注的问题,近年越来越多的非经济因素被运用到对经济问题的分析中,并取得了一定成果。为了更深入地研究明清以来华北地区的经济发展状况,促进学者间的交流与对话,提升理论思考,南开大学中国社会史研究中心于2 0 0 3年11月2 8日到12月1日在天津举办了“明清以来华北社会经济研究”学术研讨会。明清以来的华北地区处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变的大背景下,在商品流通、市场发育、社会制度以及民众信仰等方面呈现出许多新特点。以长时段、多角度的眼光透视这一时期的经济发展与社会变迁乃是…  相似文献   

9.
我国自古以来就是多民族的国家,各民族共同缔造了祖国的历史与文明。明清时期多民族国家的统一得到进一步巩固和发展,少数民族地区的社会经济制度构成中国总体社会经济制度的有机部分。研究中国经济史不能不考察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史。明清两代数百年间,以地主制经济为主导的中国封建社会臻于鼎盛并走向晚期,某些地区和生产部门已产生了资本主义萌芽,各民族的社会经济皆有不同程度的进步和发展。但是相对而言,从总体来看,少  相似文献   

10.
明清浙东学术文化既是明清之际地域性的文化学派,又是当时在全国有重大影响的学派。其之所以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具有重要地位,不仅是因为这个学派在经学、史学等重要的学术领域有重大的成就.也不仅是因为这个学派中产生了像王阳明、黄宗羲等这样的大学者,更重要的是由于它在传承中华民族的文化传统方面有自己的贡献和历史地位。  相似文献   

11.
中国构建排污权交易市场的路径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胡民 《特区经济》2011,(7):16-18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开创科学发展新局面"以及"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提高生态文明水平"是"十二五"时期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两项重大要求,全面建立中国排污权交易市场是实现这两项重大要求的有效途径。文章从分析排污权交易制度的优势出发,通过在理论上探讨建立排污权交易市场的基本要求以及对实践中中国排污权交易试点地区的经验总结两个纬度,再结合中国经济社会现实,提出了中国构建排污权交易市场的路径及具体步骤。  相似文献   

12.
《明清徽州典商研究》,王裕明著,58万字,人民出版社2012年9月版。该著以徽州典商为研究对象,以徽州典商文书研究为出发点,全面探讨徽州典商诸问题。在此基础上,把握明清典当业和明清社会,重点认识徽商典铺的经营实态以及明清社会的变迁过程。  相似文献   

13.
正中国的优先股制度也应有社会主义特征千呼万唤的优先股面世了。但很遗憾,优先股与公众无缘,往往是作为一种私募产品,让大资本变成了唯一的享用者。笔者认为,这样的做法对于整个社会有失公平,既不符合中国现实情况,又有违金融"普惠性"的发展原则。证监会必须明白,优先股在目前这个时点问世的一个关键原因是:中国股权融资长期处于停滞或半停滞状  相似文献   

14.
正东北师范大学赵轶峰教授著《明清帝制农商社会研究(初编)》已由科学出版社于2017年6月出版。该书是作者探讨帝制后期,即明清时期中国社会的结构性特质及其与现代社会的关联问题系列著作中的第一部。全书近38万字,分为4个部分,16个专题。前言阐释明清帝制农商社会研究的基本视角与核心观点,其余内容  相似文献   

15.
本文认为国家能力对经济的作用反映在国家的不同角色里,在比较视野下,国家能力概念为理解明清经济变迁提供了学术可能。明清时期国家的财政有保守的一面,但并非其提供国内公共产品的主要约束;明清中国的经济制度未必是资本主义式的,但在保护产权、促进金融增长等方面也有值得重视的机制;它在政策上的合理性需要具体而论,但很难说是为特定理念所主导;它的向下渗透与社会的组织过程是相互强化的,形成了能与斯密增长相容的社会权力结构。因此,很难说国家能力构成了明清中国未发生现代增长或熊彼特增长的内部原因,但它所依赖的方式很可能对近代中国的发展路径有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16.
长期以来 ,西方学者把近代欧洲民族国家的形成和较早实现工业化归之于欧洲文化的特殊性和优越性 ,而认为明清时期的中国是处在停滞落后状态 ,鸦片战争以后中国发生的一些变化则是由西方文明的冲击引起的。这就是所谓“欧洲中心论”和“冲击—回应”模式。① 近二三十年 ,在美国兴起了一种反对欧洲中心论的思潮 ,在欧洲和日本也有响应 ,并渐形成巨流。其中主要的著作有 :1 984年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的P A 柯文教授出版《在中国发现历史》②,严厉批判了冲击—回应模式和把传统与现代完全对立起来的观点 ,认为人们夸大了帝国主义侵略的作用 ,鸦片…  相似文献   

17.
卷首语     
喘息换气并不意味着中辍停滞。中国经济经过10年卓有成效的宏观调控、深化改革,终于在世纪之交,由"春水弄漏谖"聚变成"洪流盘砥柱"。7月2日,朱镕基总理在布鲁塞尔向欧洲企业界、金融界人士。实际上也是向全世界通报:"中国经济出现重大转机"!这是一个足以"激起千层浪"的信息!中国经济的涨潮,不仅将给予许多国有企业推进改革的良机,而且也促使所有民营企业迈向发展的佳境。在实施中西部开发战略的过程中,借鉴东部地区,特别是广东深圳和浙江温州民营企业茁壮成长的经  相似文献   

18.
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与新发展理念紧密相关,是新时代解决社会主要矛盾的重大举措,是对现代化产业体系的进一步丰富。现代化经济体系由"六个体系一个体制"组成,其关键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发展实体经济以及完善"三有"经济体制。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提出丰富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相似文献   

19.
中国封建社会的长期延续,是中国历史研究中最重大问题之一,许多研究都有意无意地试图解答这一问题。其中,16世纪后已经发育成为社会重要力量的中国商人,却没有能够如中世纪晚期欧洲商人那般成为封建制度的瓦解者、资本主义制度的推进者,总让人扼腕长叹。本文尝试选取具有典型意义的明清福建商帮,分析其性格弱点与最终归宿,探究中国商人未能充分发挥社会变革主力军作用,并最终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中国社会演进过程的深刻原因。  相似文献   

20.
翻开中国漫长的历史画卷,不难发现,重义轻利的儒家文化和农耕经济的主流使得市场经济之花迟迟难以绽放。可事实上,人类社会一直就未曾离开过商人的活动。我国经商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商朝,但中国商帮的崛起却一直推迟到明清时期。明清之际曾引发了一场"商业革命",在这场"商业革命"中相继崛起了十大商帮,他们的贸易活动领域遍及全国各地,对当时市场经济的发展和我国近代对外贸易的兴起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