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本文以16家上市商业银行的股价为样本数据,选取2007—2015年为样本区间,建立GARCH-LaVa R模型,分析我国上市商业银行的市场流动性风险。实证结果表明:大型国有银行更易受到市场流动性风险冲击,且银行业的整体风险水平的波动与宏观经济的走势趋同。La-Va R模型的使用给商业银行的流动性风险监管提供了新的思路与方法。  相似文献   

2.
本文对金融危机以来中国商业银行资产方的市场流动性风险和负债方的融资流动性风险进行了详细分析,比较了大型商业银行、上市中小商业银行与非上市中小商业银行的市场流动风险与融资流动性风险差异.随着中国商业银行资产构成趋于复杂化,资产方市场流动性风险有所提高;同业负债的规模由于整体上处于一个增长趋势,导致负债方的融资流动性风险加大;大型商业银行整体的流动性风险水平相对其他两类商业银行较低.  相似文献   

3.
本文从商业银行流动性资产储备、负债结构和稳定性、期限结构错配程度、资产安全性和市场融资能力五个维度选择15个流动性风险的基础评价指标,基于因子分析法提炼出流动性风险的主要影响因素,构建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综合评价模型。论文以16家上市银行2011年的年末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结果显示:大型商业银行得益于市场地位的优势,总体流动性风险最低;城市商业银行由于积极进行流动性风险管理,总体流动性风险次之;其他股份制银行既缺少"主动负债"的优势,经营业绩也相对要差,因而流动性风险相对最高。  相似文献   

4.
流动性风险是商业银行面临的最核心风险。本文主要基于反映商业银行流动性状况的指标,对我国16家上市银行的流动性风险进行比较分析,研究发现,我国商业银行总体流动性达标,但有恶化趋势;与人民币相比,外币资产流动性较差;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结构需要进一步优化。与国有商业银行和城商行相比,股份制银行流动性状况有待提高。  相似文献   

5.
全球性金融危机过后,世界范围内的政策制定者、经济学家以及时评人士对加强金融市场监管、防范系统性风险基本达成共识。本文从流动性角度出发,对我国商业银行部门系统性风险进行了度量,同时衡量了我国上市银行的系统重要性程度。通过对商业银行个体的资产负债表数据分析,本文提出一种基于系统相对流动性剩余的概率分布来度量流动性风险,以及基于绝对流动性剩余的方差贡献度来衡量银行系统重要性程度的方法,并对我国上市银行系统性风险进行了实证分析。本文的研究结果表明,从流动性风险视角来看,部分银行对我国商业银行体系的系统风险贡献程度较高。  相似文献   

6.
<正>流动性风险作为结果性风险,是其他风险爆发的最终表现形式,一旦银行流动性风险不能得到有效控制,将有可能损害商业银行的清偿能力,发生挤兑、资不抵债而导致银行破产。本文在分析流动性风险的来源后,建立流动性风险计量指标体系,然后根据14家上市商业银行2013年数据对其进行流动性风险评级,评价其流动性风险。一、流动性风险的来源(一)资产负债期限结构的错位商业银行的经营模式简化来讲就是吸收存款,将流动性低的存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金融的高速发展,商业银行对于自身流动性风险的管理和控制能力的要求比以往更高。以16家上市的商业银行为例,自2009年至2018年每季度的相关数据,以流动性比例作为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的代表指标,从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两方面共选取9个变量作为度量指标,采用面板数据模型对商业银行流动性进行分析。结果显示M2增速与流动性比例关系不显著,资本充足率与流动性比例呈正相关,而通货膨胀则与流动性比例呈现负相关,基本与现阶段经济发展现状是相符的。  相似文献   

8.
流动性风险存在于商业银行经营的全过程,保持适度流动性是确保其安全性与盈利性的前提。当前,市场流动性充裕,正是商业银行完善优化流动性风险管理的最佳时机。文章通过分析中小商业银行的流动性风险管理现状,提出了完善优化中小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的对策,为促进金融系统长期稳定运行具有较强的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9.
“新常态”经济背景下,商业银行面临着诸多内外部因素冲击,监管机构和银行内部加对强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本文利用面板数据模型以流动性比例为度量指标对我国16家上市商业银行2006-2016年半年度财务数据和部分宏观经济数据从不同角度进行实证研究,实证结果显示,内部影响整体上因素对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的影响要相对大于外部影响因素,广义货币供应量对流动性风险的影响呈显著正相关,央行货币政策对大型及中小型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影响是不同的.  相似文献   

10.
流动性错配是流动性风险产生的根本,有必要从资产端和负债端研究和度量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在综合外部因素的基础上,通过理论和实证两个层面构建我国商业银行流动性错配指数(LMI),并对我国18家上市银行的流动性风险进行度量、识别和压力测试。研究表明:我国商业银行流动风险存在异质性和时变性,LMI的压力测试结果显示,不同类型银行压力测试和抵御风险的能力具有显著的异质性。为有效地管理和防范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需要严格控制流动性错配程度,密切关注宏观经济形势和资产价格的波动,并建立相应的风险监测和管理机制。  相似文献   

11.
商业银行的危机,不论深层次原因如何,最终的表现一般都是丧失流动性.一般表现为:存款人对市场信心不足,担心其存款安全,集中从商业银行提取存款,商业银行如果不能及时充分满足客户的提款要求,就会形成流动性风险.流动性风险以其不确定性强、冲击力大,可能触发支付危机,甚至诱发金融危机等特点,而被誉为"商业银行最致命的风险".可见,加强商业银行流动性管理,及时、准确评估商业银行流动性至关重要,本文就如何评估商业银行流动性谈点浅见.  相似文献   

12.
流动性风险作为商业银行面临的主要风险类型之一,与信用风险、市场风险和操作风险密不可分,在一定条件下甚至会相互传递和转化,直接影响到商业银行的经营持续性。而且,流动性风险具有在系统内迅速传导的特性,部分银行的流动性风险可能导致整个市场流动性不足,进而引发金融危机。因此,流动性风险一直备受国内外金融机构与监管机构关注。2009年11月1目,银监会发布的《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指引》(下称《指引》)开始施行。“指引》并没有改变原有的流动性风险监管指标,而是着重明确了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所遵循的原则、管理体系、管理方法和技术等要求。其目的主要是提高商业银行对流动性风险的重视程度,确保商业银行的流动性充足和安全稳健运行。  相似文献   

13.
流动性是银行合理配置资产和应对债务到期的能力,是银行持续经营的关键。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BCBS)将流动性风险分为资金流动性风险和市场流动性风险。中国银行业监督委员会(CBRC)认为:流动性风险是指商业银行虽有清偿能力却无法获得或以合理成本取得充足资金应对资产增长或到期债务的风险。流动性压力测试是以定量分析为主的风险分析方法。通过某些假定小概率极端不利事件的存在测算商业银行可能发生的损失,对商业银行流动性管理体系的脆弱性作出适当评价和建议。压力测试本质是预测极端风险信息的工具,流动性压力测试为流动性风险管理做好风险预警,使银行及时意识到自身流动性风险管理的不足,做到未雨绸缪。  相似文献   

14.
流动性风险管理是银行经营管理过程中的基础性工作,无论是在宏观经济平稳发展时期还是经济大幅波动时期,流动性风险始终是金融市场关注的重要方面。目前我国宏观流动性较充裕,商业银行整体流动性风险可控,但也存在一定的风险隐患。本文根据我国商业银行的实际情况,对银行流动性风险进行压力测试分析,研究极端市场情况对商业银行流动性可能造成的不利影响。分析结果表明,在轻度压力情景下,商业银行流动性降低的幅度并不大。若经济不断恶化,市场环境处于严重压力情景时,银行流动性水平将急骤下降,银行将面临巨大流动性风险。  相似文献   

15.
商业银行流动性压力测试应用与实证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银监会自2007年年底加大了对商业银行的流动性风险管理力度,并于2008年年初下发了《商业银行压力测试指引》,要求各商业银行开展流动性压力测试。流动性压力测试有助于商业银行预测在市场最严酷的情况下自身的流动性风险承受能力,并通过主动改变管理策略防范流动性风险。本文系统介绍了流动性风险管理与压力测试及两者间的关系,并以某商业银行为对象进行了流动性压力测试的实证分析,最后对流动性压力测试的推广运用提出了一些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资本市场的发展与商业银行流动性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流动性风险是危及商业银行生存的致命风险之一,也是各国金融监管当局严密监控的重要指标.近年来,随着我国资本市场的发展,对商业银行的资产和负债结构带来了相当大的影响,也极大地改变了商业银行的运行方式和风险表现,资本市场与商业银行流动性管理的相关关系明显增强.如何进一步加强资本市场对流动性管理影响的分析和预测,尽快建立完善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机制,是商业银行加强经营管理的重要任务之一,也是一个十分紧迫和重大的课题.本文试就资本市场发展对商业银行资产和负债流动性的失衡影响及其相应对策作一探讨.  相似文献   

17.
在使用条件在险价值(ΔCoVaR)计算中国上市商业银行系统性风险贡献度基础上,运用格兰杰因果检验和PageRank算法测度每家商业银行的传染风险权重,并研究资本监管与流动性监管对传染风险权重的影响.结果表明:第一,资本充足率、杠杆率和流动性覆盖率有助于降低商业银行的传染风险;第二,资本充足率与流动性覆盖率、杠杆率与流动性覆盖率在同一监管框架下发挥了降低传染风险的作用;第三,资本充足率与流动性覆盖率、杠杆率与流动性覆盖率的运用表现出较差的协同效应.中国金融监管当局需要开发偿付能力监管与流动性监管的协同机制.  相似文献   

18.
目前,国内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体系尚不够完善,因而存在一定流动性风险隐患。本文根据我国商业银行的实际情况,选取影响流动性风险因素,建立流动性风险压力测试模型,并在此基础上,以中国银行为例,设计不同压力测试情景,模拟其流动性风险状况。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在轻中度压力下,中国银行流动性风险较低,处于可控状态;而在重度压力下,其流动性风险急剧上升,甚至引发严重流动性风险问题。  相似文献   

19.
近期受国际经济形势下滑的影响,我国商业银行也承受着世界经济下滑所带来的后果。面对当前银行资金流动性偏紧的市场情况,流动性风险管理的专业与否成为商业银行走出当前困境的重要出路。本文从流动性风险的表现形势与成因、我国现阶段流动性风险管理的现状、未来对流动性风险的化解与防范几个方面来阐述新形势下的流动性风险管理。  相似文献   

20.
活期存款作为银行流动负债的主要构成部分,其不稳定性一直没有得到相关部门的足够重视。本文利用面板VAR模型,分析了我国商业银行活期存款比率与上市银行风险承担之间的关系,以及流动性监管指标对活期存款的监管效果。结果表明:活期存款比率的增大会造成银行的风险水平上升;不同的流动性监管工具对于银行活期存款风险的监管效果不同:流动性比例无法提示活期存款风险变动,同时提高流动性比例不能有效地降低活期存款风险;存贷比与活期存款比率的相互反应并不明显;降低银行的流动性缺口能够抑制活期存款规模的过度扩张,因而流动性缺口率是目前控制活期存款风险最有效的流动性监管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