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丹  张振红 《冶金财会》2023,(12):39-42
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是建设中国式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重要支撑。本文选取2015-2021年间687家先进制造业企业为样本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一是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对当期和下一期的企业绩效影响显著。二是政策异质性因素实证结果表明:长三角东部地区激励效果更强;对非国有企业激励效果更强;在生命周期方面,成熟期企业绩效提升更显著;在企业所得税税率方面,享受组合式激励效果更显著。  相似文献   

2.
国家税务总局对企业研究开发费用税前加计扣除涉及的适用对象、项目范围、费用范围、报送资料以及企业集团研发、委托和合作研发等问题作出了具体规定。为充分利用此项优惠政策,石油石化企业财务部门应注意重点做好以下几项工作:一是加强企业内部协调,在项目立项、实施、验收等环节积累资料,力争在项目范围方面使大部分研发项目都能纳入加计扣除范围;二是加强与地方税务部门的沟通,力争使研发项目发生的所有费用都能够得到加计扣除;三是应努力实现集团总部组织的研发项目费用按受益对象在成员企业间进行分摊;四是委托外部机构完成研发项目时,应明确要求对方按时提供费用发生情况。  相似文献   

3.
《中国机电工业》2021,(4):38-39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延续执行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75%政策,将制造业企业加计扣除比例提高到100%”,用税收优惠机制激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对此,参会的企业界代表委员们表示,税收优惠政策为企业节省了研发资金,激励企业放心大胆地投入创新研发之中。全国人大代表李燕:税收优惠驱动老牌药企不断创新“‘十四五’时期是中国重要的发展机遇期,‘十四五’规划将创新放在了核心地位。”全国人大代表、齐鲁制药集团总裁李燕表示,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延续执行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75%政策,将制造业企业加计扣除比例提高到100%”,用税收优惠机制激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企业更有底气以科技创新驱动引领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4.
在我国,随着经济不断发展,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甚至到了残酷的地步。但有些企业,他们由于具有以科学技术作为支撑的核心竞争力,成为在市场竞争中的胜利者,并且能够轻易获得额外利润。而这种核心竞争力,主要是企业通过研究开发形成的。本文从企业"研究开发费用"可以得到国家所得税税收优惠展开论述,从优惠内容、优惠条件、优惠注意事项等方面详细进行了阐述,为企业能够正确取得这项国家鼓励政策提供了很好的参考。  相似文献   

5.
企业年金是企业为职工提供的一种补充养老保险。企业年金的发展无论是对国家、企业还是个人都起着积极的作用。鉴于企业年金的正外部性,我们应给予积极的税收支持。但我国目前的企业年金税收优惠政策还存在很多问题。我们应采取积极的措施改进企业年金税收优惠政策现状,促进企业年金快速稳步发展。  相似文献   

6.
张辛 《冶金财会》2007,(1):32-32
<正>一、目前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的现状1.涉及税种多,以所得税优惠为主。2.税收优惠方式多样,以直接优惠为主,但与国际通行的投资抵免、加速折旧和提取投资风险准备金等税基式间接优惠方式相比,后者更偏重于引导。3.实行区域化、产业化的税收优惠,以区域化的税收优惠为主,税收优惠更侧重于东部沿海地区,不利于地区间的协调发展。4.税收优惠面向各类型经济,以外向型税收优惠为主。外资企业税收优惠全面优于内资企业,不符合国民待遇原则。5.有些税收优惠政策的可操作性在实施中,对征纳双方来说都难以准确把握,加大了征纳双方的成本,容易形成新的税收漏洞。  相似文献   

7.
新税法下研究开发费用优化纳税模型的选择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新企业所得税法对研究开发费用加计扣除的优惠政策,结合《企业会计准则》对研究开发费用准予资本化和费用化的规定,建立科技型中小企业优化纳税模型,针对企业因选择费用化与资本化两种不同的会计处理方式而产生的纳税差异,在税收优惠期与非优惠期两种情况下进行费用化与资本化的对比分析,并在实务处理方面提出合法操作、关注税法新变化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本文从税收优惠与促进就业之间的关系出发,分析我国目前税收优惠政策在这方面的缺陷,提出今后应该的努力方向。  相似文献   

9.
我国上市公司研发费用披露现状分析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上市公司充分披露研发信息,将有利于信息使用者对企业的业绩和发展做出正确评价.本文以上海证交所2000-2006年度的所有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对上市公司研发(R&D)费用披露现状进行分析,并根据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10.
新的企业所得税法结束了内外资企业适用不同税法的时代,其对外商直接投资影响最直接的就是税收优惠政策.通过对税收优惠政策的分析及最新数据的比较得出,企业所得税法税收优惠政策的调整不会阻碍外商直接投资的流入,在目前甚至将来都会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1.
小议无形资产研发费用的处理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简要介绍了无形资产研发费用会计处理问题的研究背景,总结了国内国外对研发费用处理方法的比较,指出了现有理论研究和实际操作的不足,并结合分析我国现行法规提出了我国应该对研发费用的会计处理进行改进。  相似文献   

12.
<正> 近几年,随着我国法制建设的逐步健全与完善,税收方面也初步实现了“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立法宗旨。但是,由于不同地域、不同行业和不同体制的企业各有其自身特点,在执行税收法律法规过程中遇到了许多具体问题,产生了一些模糊认识和困难,亟待加以澄清和规范。  相似文献   

13.
研发费用是企业研究开发费用的简称。对于研发费用的处理,会计准则和税收法规都有相关规定,尽管有所兼容,但仍存在差异,而且各有偏向。很多企业会计人员对这些差异存有困惑,同时也面临着“研发费用如何处理”的问题。为帮助企业正确进行研发费用的会计处理和纳税申报,依据现行的会计政策和税法规定,就如何准确把握研发费用的会计实务操作和税法加计扣除政策规定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4.
杜美杰  李玉宝 《工业技术经济》2004,23(2):132-133,137
纵观会计政策选择的种种差异,无不缘于适用的会计原则和会计方法的多样性;而之所以对同一经济事项可采用不同的会计政策,则是因为经济实质定位弹性为不同假设提供了可能。本文将从研发活动的经济实质入手,对选择不同会计政策的原因和结果进行分析,并提出会计处理和信息披露的建议措施。  相似文献   

15.
房倩 《冶金财会》2015,(3):31-33
<正>为适应竞争日趋激烈、企业长期亏损的严峻形势,企业在积极转方式、调结构适应外部形势的同时,也在不断探索适合自身发展的新模式,调整产品结构,推动产业升级,开拓新市场,发展"绿色经济"、"环保经济"、"循环经济"将成为钢铁企业发展的目标。由此以来淘汰旧技术、开发新产品将变成企业新一轮发展趋势,从而导致钢铁企业的研发成本俱增,这就要求钢铁企业宏观把握税收制度产生的差别机制和行政裁量机制。本文针对"经济活动"多种形式  相似文献   

16.
工薪所得个人所得税费用扣除标准应以某年城镇居民最高收入家庭每一就业者负担的月消费性支出作为衡量指标,并充分考虑家庭人口和物价变动因素。通过计算1996年~2007年城镇居民家庭全国及分组每一就业者负担的月消费性支出,并对照2005年以来的两次工薪所得个人所得税费用扣除标准调整情况,发现两次调整均存在一定滞后性和扣除不足性,影响了居民的消费支出。在充分考虑家庭人口和物价变动因素条件下,通过构建我国工薪所得个人所得税费用扣除标准动态测算模型,测算结果是,我国2009年、2010年和2011年工薪所得个人所得税费用扣除标准比较的合理数值分别应为2,500元、2,650元和2,850元。  相似文献   

17.
企业研发费用的会计核算与税务处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陆燕 《冶金财会》2011,(8):18-20
<正>在知识经济时代,研发逐渐成为企业在激烈市场中保持领先地位的最重要的创新活动,研发的成功能给企业带来极大商业价值的实现,不断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为促进企业对科研经费的投入,国家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2006年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第6号——无形资产》对研究开发费  相似文献   

18.
中国对企业年金具有较强的现实需求:首先,发展企业年金是我国应对人口老龄化危机,缓解基本养老保险压力的重要手段;其次,企业年金是企业竞争人力资源的重要手段,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入以及WOT的加入,企业间的竞争将日益激烈,企业年金作为一种员工福利工具,有益于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吸引人才、稳定职工队伍,促进企业发展。  相似文献   

19.
吕延荣 《冶金财会》2008,27(1):13-14
当前,产品创新和技术创新已经成为企业发展的动力。其研究开发费用的支出也越来越大,因此对研发费用的会计处理就显得尤为重要。为此,在新会计准则中适时地修改了对研发费用的会计处理方法,由过去全部费用化改为有条件的资本化。  相似文献   

20.
随着我国资本市场的不断完善,上市公司在研发费用披露方面较初期有了很大的改善,但是仍然有许多的问题与不足亟待解决。本文以新会计准则为基础通过分析我国上市公司研发费用披露的现状,进而提出一些关于完善研发费用信息披露相关的建议与设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