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沿着制度需求、制度异化和制度替代这样一条主线,深入分析了中国改革开放取得成功的原因.认为市场经济和计划经济不是对立的,是存在相容的,是一种对立统一的共存.允许和承认这种共存,是中国改革取得成功的关键.中国改革开放取得胜利的最大优势是渐进性,允许对现有制度有新的需求并允许其异化,甚至政府有意地对其创新和改造,充分尊重民众意愿.  相似文献   

2.
王周来  张红 《财贸研究》1998,9(5):41-43
<正> 破产制度作为一项与市场经济有关的法律制度,是调节、规范和约束市场主体行为的一种正式法律制度供给,是和保障整个社会经济正常运行以及市场有序性发展的需求相联系的。从经济学的角度看,供给与需求,必然导致为此所发生的交易成本及支付行为。就供给成本而言,一般为创设、制订法律制度的一般工作费用和破产制度实施的监督费用。作为制度的需求(实际就是市场主体制度消费)成本,从制度交易行为来看,则远比供给成本要复杂得多。作为法制制度的需求以及实施所发生的成本支付,并非是完全经济学意义上的经济成本,还包括社  相似文献   

3.
制度均衡或制度非均衡是分析制度变革或制度创新的经典经济分析框架.制度非均衡既包括制度供给不能满足制度需求的制度供给不足型非均衡,也包括制度供给过多,超出社会制度需求的制度供给过剩型非均衡,一种制度安排和制度结构从制度均衡再到制度非均衡,进而发生制度变革,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制度变革就是制度非均衡到制度均衡的运动过程.制度非均衡是制度变革的前提和必要条件,制度均衡则是制度变革的目的和归宿,制度均衡意味着制度变革的一个过程完整实现.制度变革是制度非均衡和制度均衡的矛盾统一.制度非均衡是引起制度变革的动力,制度均衡是制度变革的现实目标,制度变革则是制度非均衡到制度均衡的运动过程.  相似文献   

4.
对我国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制度经济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谢玲  叶飞 《市场论坛》2004,(6):22-23
在制度供给一制度需求分析框架中,对社会养老保险的需求是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建立和发展的最原始动力,中央和地方政府则是该制度惟一的制度供给者。本文将从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变迁入手,通过对政府养老保险制度供给和实际需求的比较.找出制度需求与供给的不均衡点,从而指出构建我国可持续发展的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思路。  相似文献   

5.
农村经济发展离不开金融支持。当前,官方金融在需求甚旺的农村步步收缩,而民间金融则展现出独特的活力。对此,本文以新制度经济学为分析工具,从制度均衡的角度分析其存在的原因,从人格化交易向非人格化交易转化的角度分析其发展方向,从非正式制度向正式制度演化的角度提供一种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6.
刘务勇 《商业时代》2012,(28):90-92
制度均衡或制度非均衡是分析制度变革或制度创新的经典经济分析框架。中国政治改革的发生,是因为政治制度需求与政治制度供给出现了不一致,即政治制度的非均衡。这种非均衡主要体现为政治制度的需求旺盛,而政治制度的供给则相对不足,是一种制度供给不足型制度非均衡。政治制度供给不足,当前主要体现为政治制度化水平不高和政治制度增量不够。因此,继续推进政治改革,增加反映人民群众意愿的政治制度供给,已经成为当前我国民主政治建设的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7.
张斌君  刘勇 《现代商业》2012,(21):92-93
土地储备制度是供应和调控城市各类建设用地需求的一种土地管理制度,其先进与否关系到土地市场、建筑业和房地产市场的发展。本文综述了我国土地储备制度的发展,归纳了当前我国城市土地储备制度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就相关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8.
肖良武 《商业时代》2006,(14):11-12
中国商会的产生是制度环境变化、制度变迁的结果。但本文通过分析后认为,这种制度变迁不是需求诱致型,而是政府供给主导型。政府对制度变迁的成本计算后强制实行了商会这一制度安排。  相似文献   

9.
论制度供给的滞后性与能动性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文在讨论"制度供给滞后"这一模型并对其进行检验考察与原因分析后,得出四个推论:第一,制度变迁是一个自然演进过程,人类理性在其中主要表现为认识需求、顺应需求而不应超越现实需求去一味进行具体的所谓制度"设计",防止在制度变迁过程中"人类理性的滥用"及其灾难性后果;第二,在制度创新中应自觉引入规范的公共选择以形成现代意义的政治文明;第三,滞后的制度供给依其稳定性而表现出维护其所代表的利益集团的显著能动性和成为短期社会活动态势的决定性因素,制度的创新与制度的维护,必然成为新旧两种力量激烈斗争的核心内容;第四,制度创新思路上的"少数理性"如能先导地、正确地反映制度需求的历史趋势,就会成为人类整体理性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推动力量.  相似文献   

10.
证券化源于美国,它是一种金融创新.所谓证券发起人,实际上就是指有融资需求的企业,通过它可以隔离高流动性资产与总体风险,在资本市场中,实施低成本融资.本文通过对证券化制度发展的国际经验进行研究,并分析其给我国所带来的启示.  相似文献   

11.
在制度供给-制度需求分析框架中,对社会养老保险的需求是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建立和发展的最原始动力,中央和地方政府则是该制度惟一的制度供给者.本文将从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变迁入手,通过对政府养老保险制度供给和实际需求的比较,找出制度需求与供给的不均衡点,从而指出构建我国可持续发展的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思路.  相似文献   

12.
公租房是解决我国住房问题的最佳途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住房问题已是成了我国当前的一个严重社会问题,尽管政府部门作了种种努力,房价上涨预期仍然强烈。究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不在政策与观念上有所突破是徒劳的。大力推行公租房(公共租赁房)制度不失为一种明智之举,因为这一举措不但能有效地解决绝大多数社会成员的住房问题,有效遏制投资需求,而且有于国民经济的持续稳定增长。  相似文献   

13.
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从五个方面阐述了人类的五种需求,由低级层次向高级层次依次不断提升。这种不同层次的需求理论也揭示了人们不断提升的精神需要和物质需要,这种理论已被广泛用于不同的行业。本篇文章主要是阐述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和现实的联系及其管理理论价值。  相似文献   

14.
常红生 《北方经贸》2000,(2):174-175
我国自改革开放二十年来,经济建设取得伟大的成就,但同时国内也存在着消费需求不足的问题,如不加以认真对待和解决,将对我国经济的进一步增长产生不利的影响.根据宏观经济理论,消费需求以及投资需求的不足,必将直接导致社会有效需求不足,最终导致经济增长处在低于充分就业的状态,因此,扩大消费需求从而推动经济增长是一项必须长期坚持的经济政策.本文试从当前国内消费需求不足的状况,消费需求不足的原因以及扩大消费需求的对策三方面来分析.  相似文献   

15.
严谷军 《商业研究》2004,(17):179-181
制度供给只有与制度需求相对应、相吻合,才能确保制度的顺利推行。对经济发达地区农村金融需求结构进行分析,可以认为推进这些地区的农村信用社从合作制向商业化经营转变是一种理性的选择。为有效实现农信社的体制创新,亦应注重配套制度环境的建设。  相似文献   

16.
投资环境新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投资环境是影响投资活动的各种外部境况和条件的总和。本文把投资环境当做是一种投资品,从需求与供给的角度看,招商引资带来的投资者就是投资环境的需求者,投资环境的供给者不能再局限于国家而应该是“国民”,“国民”也就是政府与人民。  相似文献   

17.
农户融资需求分析及农村金融制度重构探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分析农村中小企业融资需求的状况和特点以及融资难的原因,从农村金融制度必须适应农村中小企业需求这一视角,提出村金融制度重构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一、我国卷烟流通企业适度竞争问题的提出 (一)专卖体制下我国烟草行业适度竞争的战略导向因烟草产品损害消费者健康的特殊属性,政府利用烟草消费需求刚性获得税收的需求,烟草产品单一,使得我国烟草行业设立了专卖制度而且将保持较长一段时期。从严格意义上来说,专卖制度下的我国烟草行业并非是一种完全绝对意义的垄断行业,而是大部分环节存在较为强烈的竞争因素,从竞争主体来看,  相似文献   

19.
关于启动消费需求的两点看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我国启动内需首先从启动投资需求开始,这对于快速阻止增长速度下滑具有一定意义,但我国启动内需的目标最终要依靠启动消费需求来实现.因此,在投资需求启动之后,就要大力启动消费需求.启动消费需求的重点,一是完善社会保障制度;二是消除消费低迷的体制因素,即改革收入分配体制,调整国家、企业和居民之间的收入分配结构,改变居民之间的收入分配关系.  相似文献   

20.
我国汽车消费信贷业务发展的现状、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近几年,随着我国汽车消费需求的升温,各家商业银行、汽车经销商、汽车制造商,纷纷推出面向广大最终用户的汽车消费信贷,以获取汽车金融服务带来的丰厚利润。但直到现在,这种信贷消费方式在我国仍处于蹒跚起步阶段,从我国银行开始开展汽车消费信贷业务,至今比例不到汽车总销售量的10%。可以说,我国汽车消费信贷还远未发挥推动汽车需求快速增长所应当发挥的作用。那么我国汽车消费信贷业务发展的现状是什么?发展中遇到哪些主要问题?解决的对策是什么?这些都值得探讨。一、我国汽车消费信贷发展的现状我国汽车消费信贷是20世纪90年代初期在各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