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促进了生鲜农产品市场的发展,生鲜电子商务显示出巨大的市场潜力。但生鲜农产品配送过程中存在鲜活程度难以保证、配送成本较高等问题,使得物流配送选择成为关键问题。本文基于消费者角度,通过对影响消费者满意度的主要因素的研究,结合蚌埠市生鲜农产品发展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分析,权衡已有物流配送模式在实际运用中的利弊,探讨选择出蚌埠市生鲜农产品最佳物流配送模式并提出优化建议。  相似文献   

2.
通过分析生鲜农产品电商发展的必要性及中国电子商务的整体发展状况,对生鲜农产品电子商务物流配送模式发展存在的问题进行归纳,最终提出了改进生鲜电商发展模式和物流配送模式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浅析生鲜农产品电商物流配送模式的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国民经济的不断增长,网络信息技术的不断完善,电商物流行业发展得到了质的飞跃。生鲜农产品运送作为电商物流配送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想最大程度保障生鲜农产品的配送质量和效率,降低其配送综合成本,就必须必须积极创新电商物流配送模式,有效建立起适合市场生鲜电商企业发展的产品配送模式,优化改善生鲜电商与线下农产品销售之间的关系,确保创造出更多的社会经济效益。本文将进一步对生鲜农产品电商物流配送模式的优化展开分析与探讨。  相似文献   

4.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我国生鲜电商市场迎来新的发展机遇,但也面临着多重挑战,生鲜农产品的配送问题已经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解决生鲜农产品的配送问题对提高生鲜电商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和维持其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意义。这篇文章总结了我国生鲜农产品的配送现状和配送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分析了现有配送模式的优缺点,在此基础上提出新型物流配送模式来提高配送效率和对顾客满意度。  相似文献   

5.
随着信息技术的进步,我国的电子商务也有了突飞猛进的进展,并给各行各业的发展都带来了便利,生鲜农产品的流通与发展也不例外。电子商务给生鲜农产品拓展了销售渠道,为其发展提供了机遇。然而,我国的生鲜农产品电子商务的配送模式还不是很完善,存在着许多问题。因此,为了推动生鲜农产品电子商务配送的发展,必须制定出有针对性的对策,借鉴先进的经验,从而改善生鲜农产品的配送模式的现状。  相似文献   

6.
本文在分析目前生鲜农产品电子商务物流信息化中存在的现实问题的基础上,从农产品本身的自然属性、整体基础设施的完善程度、我国大环境下的冷链发展程度和法律法规的健全程度、第三方物流企业的滞后性出发进行分析,给出了相应的生鲜农产品物流配送问题的对策,着重从实现我国冷链信息化和农产品配送的三个"一体化"进行分析,初步地从理论上解决了现在生鲜电商物流配送中存在的普遍问题。  相似文献   

7.
频繁爆发的食品安全事故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关注,传统的农产品冷链物流配送很难满足农产品质量安全的需求。将物联网应用到农产品冷链物流配送中,能够大大改善农产品质量安全。本文通过分析物联网技术下的农产品冷链物流配送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建议,以提升生鲜农产品配送效率,同时确保生鲜农产品质量安全,优化生鲜农产品整体的物流过程。  相似文献   

8.
我国生鲜电商物流模式与配送中存在的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在介绍生鲜电商相关概念的基础之上,对生鲜电商企业常用的物流模式进行了分析,并对生鲜农产品电商配送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总结和分析,为后续提出解决生鲜农产品电子商务物流的相关对策提供了研究基础。  相似文献   

9.
生鲜农产品电子商务在全球市场规模的不断扩大,对各产业经济的带动作用越来越明显。从生鲜农产品电子商务在我国农业领域的实践来看,电子商务技术和平台的发展加速了农产品贸易流通效率,交易规模也大幅提高。然而,目前我国生鲜农产品电商仍处于起步阶段,消费者具有传统生鲜农产品购买观念,加之生鲜农产品质量安全、物流配送等制约因素,生鲜农产品电子商务的发展仍然较为缓慢。基于生鲜农产品电子商务用户体验的内涵,通过分析国内外生鲜农产品电子商务的现状,结合生鲜电商用户体验流程与存在问题,阐明了重点应从生鲜电子商务用户体验的六个要素:品牌、生鲜产品、生鲜电商网站、购物流程、物流和售后加以提升和控制。  相似文献   

10.
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农村电子商务的发展,大量生鲜农产品通过电子商务对外销售,促进了生鲜农产品电子商务企业的发展。生鲜电子商务领域竞争激烈,其中的电子商务和冷链物流应用两个关键领域协同发展很重要。本文通过对697家电子商务企业中的135家生鲜农产品电子商务企业,在电子商务和冷链物流应用这两方面的应用现状及问题进行调查研究,电子商务应用调查主要从产品信息更新、网络信息沟通、网络支付结算三方面进行,冷链物流应用则重在调查配送时效、配送方式、配送范围三方面。并提出相应建议以供有关生鲜农产品电子商务企业参考。  相似文献   

11.
任倩 《市场论坛》2016,(11):70-72
现阶段由于社会进步,生活节奏变快,对生鲜品的要求较高,很多年轻人不再选择到农贸市场购买果蔬类农产品,转而到超市购买,为顺应时代的进步和发展,苏果超市加大了生鲜区的投入.由于果蔬类农产品易腐烂和变质的特性,苏果超市宜采用共同配送的模式进行配送.本文着重分析果蔬产品的物流特点与苏果超市果蔬类农产品物流配送存在的问题,并利用夏普利博弈分析法,对苏果超市共同配送的利益进行重新分配.  相似文献   

12.
一、电商营销与冷链物流配送的现状 尽管生鲜电子商务具有巨大的市场容量,但生鲜产品不同于普通工业产品,它几乎无法通过普通物流分配,因此冷链物流已成为制约生鲜电子商务发展的第一个瓶颈.同样,新的电子商务系统也是这样的问题.目前,国内企业还没有完全建立起完整的生鲜物流配送系统,大部分生鲜产品的配送仍处于半冷链配送状态.由于高...  相似文献   

13.
戴雅香  吴市 《商业文化》2020,(10):44-47
本文基于O2O商业模式,主要针对福州地区生鲜农产品的发展现状,结合生鲜农产品同城配送存在物流配送及冷链技术的落后、从业人员综合素质普遍低下、信息化管理不完善等问题,提出了开展生鲜农产品同城配送的优化策略,包括配送技术信息化、加强配送人员的培训、建立完善的配送中心管理系统以及加强对生鲜农产品配送专业人才的培养。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关系到国计民生,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近年来,随着我国农业结构调整和居民消费水平提高,生鲜农产品的产量和流通量在逐年增加,在这种情况下,全社会对生鲜农产品的安全和品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相似文献   

14.
文章主要剖析了电子商务环境下,优化生鲜类产品物流配送的途径。首先讨论我国现存的配送问题,分析这些问题的根源,从而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相对应地也提出了优化策略,希望对以后电商生鲜产品物流配送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5.
本文分析了实现我国电子商务物流配送模式的对策,设计了我国电子商务配送模式,提出了我国电子商务物流配送模式的实现途径。  相似文献   

16.
本文采用SWOT战略分析法,揭示了电子商务环境下,生鲜品物流配送所面临的优势、劣势、机遇和挑战,提出了加快生鲜电商物流人才的培养、物流共同配送、共享智能生鲜自取柜策略,以提高生鲜电商物流配送的效率,降低物流成本,促进生鲜电商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田丽丽 《中国市场》2022,(32):184-186
新冠肺炎疫情出现以来,受疫情防控影响,生鲜农产品在电子商务层面发生了很大变化。文章以生鲜新零售为切入点,以生鲜农产品电子商务的物流服务作为研究对象,针对后疫情时代的消费特点,抓取非接触消费需求强大的市场特征,分析江苏省当前生鲜农产品电子商务物流服务发展现状,从冷链建设、流程监管、服务供给、末端配送等方面详细阐述了生鲜农产品电子商务的物流服务创新策略。  相似文献   

18.
生鲜电商是电子商务的"最后一片蓝海",发展生鲜电商是农产品企业解决物流配送瓶颈、扩大销售的有效手段之一。本文针对中国生鲜电商的发展现状,深入剖析四种主流生鲜电商发展模式的优劣势,并对国内生鲜电商发展模式进行横向比较,提出生鲜企业选择电商模式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9.
生鲜电商作为电子商务领域的蓝海,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但目前生鲜电商“最后一公里”配送环节成本高、损耗大,严重制约了我国生鲜电商的发展.随着共享经济的兴起,以众包为主要特色的众包物流作为新兴的社会化配送模式.实现了O2O的无缝对接和深度融合,具有优化资源配置、成本低、效率高的特点,能够有效满足消费者多元化、定制化的即时配送需求,成为解决短程物流配送瓶颈的重要手段之一.主要基于共享经济背景,研究分析了众包物流模式对于解决生鲜电商“最后一公里”配送的优势和风险,进而提出了可行性建议与对策.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农产品消费者对物流配送服务要求不断提高,传统的农产品物流配送模式已经难以满足消费者多样化的物流配送需求,日益暴露出农产品物流配送环节在农产品市场快速发展中的短板。为此,物流配送行业亟需构建起新型的农产品物流配送模式,以提高农产品物流配送效率,缩短配送时间,保证农产品的新鲜度。本文从现有农产品物流配送模式与农产品物流配送发展状况入手,分析传统农产品物流配送现状与存在的问题,提出基于物联网的农产品物流配送模式架构,阐述新模式的优势,并对新模式的实现路径进行详细论述,建议通过应用物联网技术、搭建农产品云端配送平台,以及优化农产品冷链物流配送等路径构建起智能化、高效率的农产品物流配送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