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龚丽 《商业研究》2012,(2):146-151
在利益相关者理论下,企业的本质是利益相关者之间达成的一组契约。企业的利益相关者通过向企业提供不同的要素资本,从而具有了分享企业剩余收益的权利。根据向企业提供的要素资本的重要性和对企业的贡献不同,通过集体选择决定哪些利益相关者最终参与企业的剩余分配。因此,利益相关者共享企业剩余收益不是一场空谈,而且经住了理论的分析和实践的检验,具有非常重要的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2.
土地是一种财产性生产要素,它与劳动、资本、技术一样作为生产的必要条件参与生产过程,存在利益的分配问题.通过对土地要素在收入分配中的现状以及土地产权制度改革历史进程分析,表明土地要素参与收入分配存在地租流失严重,地价考核体系不健全与不合理,失地农民利益受损与权利受侵犯等问题,并提出了我国征地利益关系调整的远期目标和近期目标.  相似文献   

3.
国有商业银行治理结构缺陷及改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一、国有商业银行治理结构的内涵 所谓企业的治理结构是指用以支配企业利益相关者之间关系的一整套制度安排,由一系列契约组成,它界定了权利、利益和风险在企业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分配.斯坦福大学钱颍一博士曾将企业治理结构的主要内容概括为:(1)剩余索取权和剩余控制权的配置;(2)对董事会、经理人员和职工的监督和评价;(3)激励机制的设计和实施.国有商业银行的治理结构指国有商业银行内部的组织结构和权利分配体系,主要也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基于产权关系的控制权、经营管理权和收益分配关系的基础框架,体现为权利结构;二是在基础框架下形成的内部各层次的治理关系,即委托代理关系和契约关系,体现为静态的组织结构;三是对经理人员和员工的激励和约束机制的设计,体现为动态的运行结构.  相似文献   

4.
市场经济条件下,商业企业的各项经济活动商品化成为不可逆转的趋势。企业本身的所有权也逐渐商品化了。企业的商品化最重要的方式是对企业的产权进行改革。在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过程中,企业的产权作为一种商品可以进行交易。在生产上,最经常的现象是企业并购。作为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自然规律在人类经济生活中的演绎,企业并购是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之间权利的角逐和利益的再分配。其实质是一个企业通过产权交易取得对另一个企业法人产权的控制。并购在中国的兴起有着深刻的宏观经济背景。  相似文献   

5.
真实经济中存在大量的大股东利益侵占现象,本文认为,这是股东经济权力天然非对等的必然结果.本文从放松股东为同一性质主体假定和股东间非对等经济权力入手,建立企业剩余分配的博弈模型,推演出大股东侵占中小股东利益过程和实现机制,指出通过控制权实现利益侵占是市场失灵的必然结果,市场机制本身无法解决.  相似文献   

6.
股票期权:基于人力资本产权的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认为,企业是一个由人力资本和非人力资本共同订立的特别市场合约,企业家根据其人力资本分享企业剩余,人力资本在产权上永远具有独特性,其产权要求是保证其使用过程中的排他性。文章提出,提高人力资本开发和使用经济效率的唯一有效的途径是满足人力资本的报酬要求,实行充分的激励制度,保证人力资本的全部价值实现。股票期权是公司给股票期权受权人按约定价格和数量在约定时间购买股票的权利,既可避免直接定价的市场效果,又能实现企业家的利益回报,有利于人力资本正态效应的发挥,尽可能地将企业家所创造的收益与其所得保持比较高的正相关关系,在一定程度上是对人力资本参与分配的一种肯定,是对企业家索取剩余权利的承认,是一种人力资本的有效激励方式。  相似文献   

7.
黄益新 《北方经贸》2001,(10):83-85
在涉及两种以上财产的企业联合生产过程中,人力资本所有者拥有两种不同的剩余控制权。因此,研究企业的所有权问题应该同时考虑人力资本的实际剩余索取权和自然剩余索取权。富有效率的企业所有权安排需要兼顾这两种权利并且有针对性地运用监督和激励手段。  相似文献   

8.
一、企业利益相关者财权及财务治理现代企业理论认为企业是利益相关者(要素所有者)之间签订的一组契约的联结。企业所有权的核心问题是各利益相关者之间权利与义务的界定,即企业剩余索取权与控制权的安排问题。企业所有权的有效安排是企业高效运行的基础和根本保证。从企业所有权安排的本质看,无论是企业的剩余索取权还是控制权,其核心都表现在企业的财务权利上。  相似文献   

9.
集群治理的根本目的是提高产业集群集体效益,获取集群经济剩余,因为"效益是人类生存、生活和生产所追求的最终目的,也是一切经济活动的最终目标"[3]。产业集群的群体共同发展特征迫使我们要超越企业视角看效益,集群剩余最大化是集群治理的最终利益诉求。  相似文献   

10.
现阶段我国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实证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刘扬 《财贸经济》2002,(11):64-68
收入分配是宏观经济运行中具有承上启下作用的重要环节."承上",它与生产相联,分配的对象是生产的最终成果;"启下",它引发并左右着消费和投资,是收入使用的前提,并对下一轮的经济循环起着决定作用.一定的收入分配关系确定了相应的利益群体及相互联系,一定时期的收入分配格局也必然反映现实的经济利益关系.因此,研究国民收入分配中各利益主体之间的分配格局,分析其演变的过程及原因,对判断经济形势和宏观调控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1.
<正> 分配历来是企业管理的重要内容,关系到国家、投资者、企业、债权人以及企业职工等的切身利益。如果分配不当,就会损害这些当事人的经济利益,影响企业的健康发展,严重情况下甚至会危及企业的生存。因此,建立科学合理的分配机制,对促进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乃至整个社会经济的发展至关重要。 一、我国企业分配机制的演变 理想的分配机制不会一蹴而就。我国在对国有企业的分配方式上,经历了统收统支、企业基金制度、利润留成、利改税以及税利分流等多种分配形式。 统收统支是指企业需要的资金由国家拨给,企业的利润则全部上交。在这一方式下,企业吃国家的大  相似文献   

12.
绿色,生命     
一个企业在发展、壮大的过程中承担的不仅仅是经济责任,追求企业经济利益和生产利润,更是担负着社会责任和环保责任一个企业在发展、壮大的过程中承担的不仅仅是经济责任,追求企业经济利益和生产利润,更是担负着社会责任和环保责任。企业要想实现未来可持续发展之路,就必须立足社会发展,为社会经济力量的增长和生态环境的保护贡献自己的绵薄之力。  相似文献   

13.
在世界经济发展体制成功转向区域化、全球化发展之后,世界范围内的企业面临着来自国内与国外双方面的挑战,同时也受到全球化经济市场竞争的巨大威胁。特别是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人口红利"带来的经济发展潜力已经剩余不足,全国各个生产行业内经营状况日益颓靡。我国企业发展重心转移受到来自政府与社会的关注,在当前全球经济环境下企业要在生产呈现富余饱和状态的逆境中立足并崛起,除了具备强劲发展经营规划实力之外,相关的金融政策对于企业在自主创新发展实践过程中影响力重大。文章根据经济全球化时代的金融特征,对比国内外金融政策对企业自主发展影响作用,强调金融政策对企业创新积极性的促进,最后针对我国企业以及整体经济发展状况,从政府、企业以及社会等多个经济活跃角度提出有利于金融系统规范和企业技术创新等指导性建议供给相关参考。  相似文献   

14.
在世界经济发展体制成功转向区域化、全球化发展之后,世界范围内的企业面临着来自国内与国外双方面的挑战,同时也受到全球化经济市场竞争的巨大威胁.特别是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人口红利”带来的经济发展潜力已经剩余不足,全国各个生产行业内经营状况日益颓靡.我国企业发展重心转移受到来自政府与社会的关注,在当前全球经济环境下企业要在生产呈现富余饱和状态的逆境中立足并崛起,除了具备强劲发展经营规划实力之外,相关的金融政策对于企业在自主创新发展实践过程中影响力重大.文章根据经济全球化时代的金融特征,对比国内外金融政策对企业自主发展影响作用,强调金融政策对企业创新积极性的促进,最后针对我国企业以及整体经济发展状况,从政府、企业以及社会等多个经济活跃角度提出有利于金融系统规范和企业技术创新等指导性建议供给相关参考.  相似文献   

15.
当今知识经济环境下,人力资本在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形成过程中起着越来越大的作用,企业的发展也越来越依赖于其所拥有的人力资本,这就必然导致要求在企业中确立人力资本的产权地位,使人力资本的所有者在更大程度上和更广的范围内参与企业剩余收益的分配。本文介绍了人力资本的概念和特征,主要研究了当今我国人力资本参与企业剩余收益的主要形式,并对每种形式作了相应的分析与评价。  相似文献   

16.
煤炭资源在我国城市建设发展中占有重要的能源地位,在国民经济建设中起着不可磨灭的作用,在当前工业经济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煤炭工业在国家工业发展过程中发挥着支柱产业的作用,煤炭经济发展取得了很大成效,但仍存在着开采工艺落伍,造成资源利用率低,环境污染严重,增长方式粗放和利益分配严重失衡等一系列问题,因此如何加强对我国煤炭经济进行发展战略规划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7.
随着我国矿产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利益分配不均所引发的社会矛盾日益增多。根据利益相关者理论,可将我国的矿产资源开发和利用过程中的利益相关者分为中央政府、地方政府、资源开发企业和地方居民(含移民)等,由于利益相关者之间存在着利益分配冲突和矿产资源开发的权利冲突,所以政府应该完善资源开发的产权归属政策,成立专门环境保护机构加强管理,建立利益相关者共同参与机制以及建立和完善矿产资源开发的补偿形式与制度,以改善利益相关主体间收益分配不均衡的现象。  相似文献   

18.
罗希 《致富时代》2015,(2):111-112
企业收入分配所涉及的公平问题关系到企业每一位员工的基本利益,在收入分配的过程中兼顾效率与公平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本要求。本文将从企业收入公平分配的现状、原因、措施、以及衡量标准这几个问题出发,借鉴经济发达国家收入分配理论和实践经验,提出适合现阶段我国企业特点的收入分配改革思路,建立收入分配公平体系,为我国企业能够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奠定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9.
文琪 《商业会计》2011,(24):56-57
企业业绩评价是为了实现企业的生产目的,运用特定的指标和标准,采用科学的方法,对企业生产经营活动过程做出的一种价值判断。传统的企业业绩评价主要采用"股东利益至上"、"企业经济利益最大化"等财务指标,忽视了企业经营活动对生态环境所造成的影响,忽视了企业的社会性。低碳经济发展模式要求企业在以经济利益为目标的同时,要更加关注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企业的绩效评价体系也应适应这一变化,作出调整。  相似文献   

20.
钟勇 《现代商业》2008,(2):148-149
在中国经济转轨的过程中,我国大部分国有企业薪酬分配体系基础还很薄弱;同时由于缺乏现代人力资管理理念的引导,企业薪酬激励机制内容比较单一,效果不明显。随着2008年国家新的《劳动法》的颁布,许多国有企业在薪酬分配体系方面进行了一些改革,在改善薪酬的结构、充分发挥其激励作用等方面进行了有益的尝试。但薪酬激励机制建设复杂的历史、社会文化、体制以及企业自身的原因造成了企业普遍存在原有薪酬激励机制作用不明显。特别是,国有企业在特定的发展过程,企业用工制度中明显存在着两种身份类别员工,即:所谓的“正式“与“聘用“员工;这种由于身份性质不同造成的政治及经济上待遇的千差万别,在相当程度上阻碍了所谓的“聘用“员工积极性的发挥,影响了企业生产经营的效果,严重的已直接影响企业的稳定、生存、和谐发展。本文以某烟草企业具体做法为例,探讨如何以淡化员工身份界限为切入点进行的薪酬体系改革,期许给正处在薪酬分配改革时期的国有企业提供一些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