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本文从失业和通货膨胀之间的关系出发,引出菲利普斯曲线的话题,进而总结学术界对于菲利普斯曲线的研究概况。然后使用菲利普斯标准模型,选取国家统计局公布的1978—2011年关于城镇居民消费指数和登记失业率的统计数据进行实证分析,最后对实证结果进行总结和分析。 相似文献
2.
中国的菲利普斯曲线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沫 《商业经济(哈尔滨)》2006,(2):15-17
我国菲利普曲线不规则程度加大及经济体制转轨与其进程密切相关。其经济体制转轨时期的菲利普曲线变化体现出中国特色的经济特点。研究菲利普斯发展斜率为负、自然率假说与斜率为正的菲利普斯曲线,弄清通货膨胀率和失业率之间的变动关系并逐步放开价格管制政策,对从所有制结构和产业结构着手解决我国失业问题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4.
价格稳定、充分就业和经济增长是市场经济体四大宏观调控目标中的其中三个目标。菲利普斯曲线清晰地给出了三者之间的内在联系,并成为近年来各国政府根据本国宏观经济形势制定政策的依据。然而菲利普斯曲线在现实中是否真的存在?或者仅仅是经济学家的一厢情愿?几十年来却一直是国内学者争论的焦点。结合1993-2008年中国经济增长率偏离与通货膨胀率的数据,运用图形结合实证分析,来检验经济周期型菲利普斯曲线在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之后的一段时间里是否成立,最后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5.
失业、物价与经济增长是经济理论争论的焦点,也是货币政策调控的重点,对三者相互关系描述即菲利普斯曲线。我国经济正处于经济转轨时期,经济增长、物价和失业也是我国经济可持发展必须协调的三个重要因素。本文对我国经济运行过程中菲利普斯曲线进行描绘,以期对我国货币政策目标选择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6.
本文是笔者对中国1982年到2012年失业率与通货膨胀的数据进行简单计量经济学实证分析,独立判断菲利普斯曲线在中国是否成立,并提出自己的一些质疑,笔者的结论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相似文献
7.
自菲利普斯曲线提出以后,西方各经济学派均对菲利普斯曲线进行修正,并提出各学派所认为的菲利普斯曲线形状,总结了八个关于菲利普斯曲线的不同论述,并作简要的概述。 相似文献
8.
基于菲利普斯曲线理论,以2000年~2007年的季度数据为样本区间,对世界石油价格、中国利率、中国产出缺口和中国通货膨胀率进行VAR实证分析,并计算短期和长期石油价格对中国通货膨胀的传递效应.结果表明,世界石油价格上升10%,在长期会导致我国CPI上升0.277~0.33个百分点.此外,研究发现,石油价格上涨导致消费者形成通货膨胀预期,扩大产出缺口,同时央行采取紧缩的货币政策是影响石油价格向通货膨胀传导过程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9.
10.
《中国商贸:销售与市场营销培训》2016,(20)
本文在对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的定义进行考察的基础上,对其衡量标准进行讨论,从当前国内和国际宏观经济形势来看,我国受保持稳健的货币政策、劳动力成本上升、国际大宗商品市场回暖以及食品特别是猪肉价格的上升等四方面因素的影响,未来一年内我国将保持低速通货膨胀,不会陷入通货紧缩。笔者通过构建包括GDP缺口、货币增长率和通货膨胀率这三个变量的菲利普斯曲线VAR模型,预测结果表明,未来一年内我国CPI增长率在2.48%左右。我国货币政策对物价水平的影响存在大约5个月的时滞效应,因此需要不断完善宏观调控框架,对我国宏观经济实施有效管理。 相似文献
11.
本文利用1985-2004年的CPI和GDP数据对中国现代菲利普斯曲线进行了检验和定量分析。检验发现,中国存在适应性通货膨胀,通货膨胀和通胀预期以及产出缺口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产出缺口对通货膨胀的影响更加显著。 相似文献
12.
13.
菲利普斯曲线在我国不适用的成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菲利普斯曲线是建立在西方发达的市场经济的基础之上的,由于国情和经济体制的不同,菲利普斯曲线在我国并不适用。现阶段通货膨胀与失业率不符合菲利普斯曲线所规定的负相关关系,也是菲利普斯曲线在我国不适用的另一个原因。要解决失业问题,简单地通过提高通货膨胀率来解决失业问题时就会失效。我国可以通过投资来刺激经济增长,实现降低失业率的目标。在实现这一目标的过程中,尤其要注意我国经济的结构问题,应加快第三产业的发展速度,有侧重的对第三产业给予支持,这将是我国解决就业问题的一个新出路。 相似文献
14.
《中国商贸:销售与市场营销培训》2015,(14)
本文以"失业—物价"菲利普斯曲线为基础,对该模型进行拓展式拟合,以探究理性预期的菲利普斯曲线对中国经济通货膨胀率预期的实用价值。通过对我国1978~2013年数据的实证分析发现:长期来看,我国通货膨胀预期并非基于理性预期,宏观经济政策在我国并非中性的。同时短期的菲利普斯曲线,失业率和通货膨胀的相互交替在我国有所体现。 相似文献
15.
遴选合意方法科学测度产出缺口是刻画中国经济增长特征、准确测定菲利普斯曲线形态的重要前提。为此,本文创设了一套系统的产出缺口适用性评价方法,详细评估了各类产出缺口针对中国数据的适用性,并据此重新估计菲利普斯曲线。通过研究发现:不同方法测得的产出缺口具有明显的性能差异。其中,利用Kalman滤波测得的产出缺口在计量评价中的综合表现最佳。随后,将Kalman缺口引入新凯恩斯菲利普斯曲线模型估计后发现,产出缺口系数高度显著,这充分证明了中国菲利普斯曲线并未消亡,依照菲利普斯曲线关系进行宏观政策的设计与调整仍然是化解通胀风险、稳定增长形态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6.
近几年我国经济高速增长、物价有上涨趋势,但失业率却高居不下,对此传统简单的扩张性财政政策已不能解决我国目前的失业问题。本文针对我国目前的就业情况来研究菲利普斯曲线失灵下的就业财政政策,希望能够实现经济高增长下的高就业。 相似文献
17.
国际外围环境对国内通货膨胀的影响主要通过资本项目和经常性项目两条路径,在经常性项目下,国际市场的变化会影响企业出口产品的利润加成,也会通过进口生产资料价格影响国内企业的边际成本,这都可能成为国外通货膨胀的输入路径。本文实证研究发现,人们未来的通胀预期对国内通货膨胀率的影响十分显著,同时国际市场的竞争与需求变化会显著的影响企业的利润加成并成为国际通货膨胀输入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18.
本文在传统的菲利普斯曲线基础上,增加国内外供给冲击,利用通货膨胀率、失业率水平、供给冲击和惯性等因素,形成扩展的菲利普斯曲线,并以1978-2009年度数据对扩展的菲利普斯曲线做计量回归分析,研究我国通货膨胀的形成机制。 相似文献
19.
《中国商贸:销售与市场营销培训》2017,(22)
本文旨在研究我国菲利普斯曲线的扁平化趋势与全球化的关系,通过建立考虑国际产出缺口的菲利普斯模型,以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为界,对比加入WTO前后的菲利普斯曲线。然后基于我国2002年~2015年的数据,探讨对于我国来说,使用什么参数衡量全球化对菲利普斯曲线的影响更为符合实际。 相似文献
20.
《财贸经济》2014,(10)
国内关于中国通胀-产出的研究较多,但大都缺乏微观机理的分析,且很少有文献对时变性菲利普斯曲线进行系统性研究。本文试图弥补上述研究中的不足,我们以传统菲利普斯曲线的估计为研究起点,结合新凯恩斯主义厂商定价的微观理论,实证考察中国通胀-产出关系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通胀-产出的关系并不一定是线性的。在平均通胀高企的时期,厂商往往会增加调价(涨价)频率,菲利普斯曲线斜率因此变得更加陡峭;相反,菲利普斯曲线则更加平缓。尽管有微观基础表明,通胀-产出关系也可能随着通胀波动性而发生变化,但我们的实证结果对此并不支持。上述结论一方面很好地解释了此次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中国通胀对产出更加敏感的事实;另一方面也预示着在物价低迷阶段,持续通缩可能会对产出造成较大负面冲击。因此,货币政策应注重通胀-产出的非线性动态变化,加强调整的前瞻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