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滇国是西汉时期云南最重要的方国。滇文化以造型精美奇特、纹饰细腻丰富的青铜器闻名于世。具有较强的写实性和极高的艺术价值。现藏于上海博物馆的“七牛贮贝器”.器盖以七头牛作为主题装饰.器内还盛装有二千多年前遗留下来的海贝  相似文献   

2.
滇藏贸易对滇藏间广大区域的经济发展有着重要而深远的影响,木氏统治该区域时,迁移人口、控制基层、扶持多教、兴修水利、修路铺桥、发展农业、开发矿藏、推崇商贸,为滇藏贸易的兴起做了大量基础工作,起到不可或缺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桥头堡”战略下滇越边境旅游发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良涛  李继云  冯万荣 《江苏商论》2012,(5):114-116,121
中越边界线云南段长1353公里,云南与越南山水相连,具有极大的区位优势。近年来,滇越边境旅游发展的如火如荼。随着云南"桥头堡"战略的实施,云南应充分利用其区位优势,大力发展边境旅游,发挥边境旅游在云南对外经贸合作以及对外文化交流等方面的积极作用。本文分析了滇越边境旅游发展的现状,对发展滇越边境旅游的优势和面临的机遇进行了深入分析,最后对加快滇越边境旅游发展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4.
就业问题是新疆最大的民生问题,探寻新疆族际就业差异及变动的影响因素,对促进新疆民族团结与社会稳定,推动新疆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意义。基于行业分布视角,利用第五、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采用偏离-份额法分析新疆族际就业增长的贡献来源及影响因素。结果显示,新疆族际就业总量及行业差异性不断扩大,少数民族和汉族劳动力分别在劳动密集型与资本、技术密集型行业中占有优势,结构因素是导致新疆族际就业结构差异扩大的重要原因。因而继续完善落实少数民族就业优惠政策,拓宽少数民族就业空间;加快少数民族教育投入力度,提高人力资源素质;加快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优化少数民族就业行业结构,是缩小族际行业就业差距,实现各行业劳动力均匀增长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5.
经过几个小时的峰回路转,终于来到历经千载沧桑的古城。这里是历史上西南大驿道通往云南和缅甸、印度、老挝等国的要塞,被誉为古代西南水陆交通的桥头堡,素有"滇头楚尾、入滇咽喉、  相似文献   

6.
一、分布特点重楼,在中国主要分布干西部的云、贵、川、藏和广西等省区。在云南,全省各地皆有分布,滇南以南重楼为主,滇中以北以滇重楼为主。重楼喜生长于有一定遮阴度、土壤含水量适中、富含有机质的砂壤土环境中,常分布于阔叶林、针阔叶混交林和松林的林下、沟谷两侧及阴坡。重楼属植物的种类分类尚存在一定白勺分歧,在《中国植物志》中,重楼属分为7种,外加8个变种;在《云南植物志》中,认为全世界有重楼属植物19种,中  相似文献   

7.
因为心中有一个做一回高原雄鹰的梦,因为梦中最美的是世外高原香格里拉,到了云南,我们选择了去迪庆藏族自治州。从昆明到迪庆,有近千公路的盘山公路。这公路,就是滇藏公路,历史上是著名的茶马古道。迪庆,是藏族同胞集中的地区,海拔为3288米。当年,他们组成马队,就通过这条山路,将山区的皮货、药材、牛羊运出了山外,换回了自己需要的茶叶。  相似文献   

8.
本文分别从社区、群体和个体层次对影响族际通婚因素做了评述。  相似文献   

9.
迪庆藏族自治州位于滇川藏三省区交界的滇西北高原,是大香格里拉区域的核心区,也是长江、澜沧江、怒江三江并流的核心区,历史上作为“茶马古道”重镇,不仅将内地与藏区联系在一起,还是我国与南亚地区开展商贸活动的重要节点。  相似文献   

10.
《致富天地》2013,(2):20
2012年9月,云南省科技厅在首届"中国·云南桥头堡建设科技入滇对接会"上,发布了16条新的政策措施,以吸引国内外高校、科研院所、科技型企业、科技人员到云南创新创业。这16条优惠政策包括:1.对入滇独立(或与滇产学研联合)建立国家级或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产业技术创新联盟等研发实体,根据实际投入给予一定比例的补助,最高补助额度可达500万元:2.对高层次科技人才(团队)或其  相似文献   

11.
滇604于2005年在滇南地区试种成功。该品种根系发达,具有优质、高产、省水、省肥、耐寒、抗病等特点,适合云南南部海拔1000~1600米的地方种植。滇604是由云南农业大学培育,并经过云南省  相似文献   

12.
张兴燕  王文静 《商》2014,(9):242-243
交通系统是一个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同时对区域旅游产业的发展也具有重要意义。川滇藏地区具有丰富的旅游资源,但区域交通发展不均衡,通达度较低,本文在研究该区域旅游通达度的基础上,提出川滇藏地区旅游通达度提升对策措施及政策建议,旨在为该区域旅游产业及经济的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意见,促使当地经济有更好发展。  相似文献   

13.
刘瑶 《商场现代化》2010,(19):37-38
四川和云南作为旅游资源大省,改革开放以来,旅游业发展迅猛,尤其是云南省,依托资源优势,运用现代营销理念,实现了旅游业的跨越式发展,奠定了旅游业在国民经济中的主体地位。因此,云南旅游业发展模式及营销策略对于四川旅游产业的发展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本文通过对川滇旅游资源、旅游产品开发定位以及营销策略等几个方面的比较,分析川滇旅游发展的差距及其原因,以促进四川旅游更好更快地发展。  相似文献   

14.
《致富天地》2012,(12):42
一、单轴型散生竹的分布1.刚竹属。滇产刚竹属的竹子达14种,多为人工栽培,其中栽培较为广泛的中大型商品竹有毛竹和灰金竹。(1)毛竹。滇产毛竹原仅限于滇东北的昭阳、威信、彝良及盐津等区县。自20世纪70年代初以来,云南先后利用广西当地开花结实的毛竹种子在昆明等地播种育苗栽植,到目前已在昆明、曲靖、红河、大理、保山等地广为引种,并且生长良好。在昆明及个旧种植的毛竹一般径粗达7厘米  相似文献   

15.
《致富天地》2006,(3):47-47
我国藏区第一个植物园——香格里拉高山植物园,引种收集的高原雪山报春、中甸角蒿、云南大百合等50余种野生花卉已开始运用于当地庭院绿化和高山植物园的建没。  相似文献   

16.
《工商行政管理》2012,(8):36-38
对于藏区的工商干部来说,红盾就是沉淀在脸颊的高原红,带着那一抹高原红,他们跋涉与颠簸,带着那一抹高原红,他们屹立在藏区维稳的第一线,带着那一抹高原红,他们用藏民族高亢的嗓音向我们歌唱着:海拔高斗志更高,缺氧气不缺志气的红盾精神。 甘孜州康定县姑咱工商所干部谭芙蓉,为我们讲述——我骄傲,我是藏区工商人  相似文献   

17.
谭鑫 《致富天地》2012,(6):66-67
当前,云南各地农村都在因地制宜大力发展高原特色农业。高原特色农业是丰富多样、生态环保、安全优质、四季飘香的现代农业,同时也是拓展功能强、能满足不同层次和不同消费需求的新兴富民产业。发展高原特色农业,也为休闲农业创造了新的发展机遇。打牢产业基础地处滇、黔、桂三省交界处的云南  相似文献   

18.
基于“六普”、“七普”资料,运用空间数据分析技术对336个地级以上城市的流动人口空间分布与集聚特征进行分析;利用地理探测器,探究2020年流动人口空间分布的影响因素。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我国人口流动规模空间差异明显,整体上呈现空间集聚,但集聚程度有所下降。(2)东部发达地区的人口集聚区逐步发挥溢出效应,流动人口由核心区向周边辐射;中部地区的空间分布不均范围进一步扩大,人口流出空心化程度加强;西北地区的人口流入显著性增强。(3)地理探测器因子探测结果表明,经济与就业因素是人口流动的核心驱动指标,第三产业对流动人口的吸纳能力更强;社会保障、教育、医疗、交通因素都可显著解释流动人口的空间分异。(4)地理探测器交互探测结果表明,社会保障因素、高等教育因素分别是省际流动人口、省内县际流动人口的重要的交互解释项。  相似文献   

19.
<正>进藏旅游意外与藏饰结缘怀着探究雪域高原的神圣与灵性的愿望,2001年8月,张仁深入贡嘎县藏区,那是一处只有十几户藏民的小地方。但跟前的一切让他惊呆了:藏民的生活非常艰苦,许多藏区并非遍地都是牦牛、羚羊和绿草,而是随处可见的盐碱地、光秃秃的石山。超出想像的荒凉和贫瘠深深触动了张仁。所以,当他看到藏区七八岁的孩子没衣服穿,光着屁股满街跑的时候,他毫不犹豫地从口袋里拿钱捐给藏民,但张仁却遭到了拒绝!理由是——“我们有天珠、玛瑙、松石、蜜蜡、珊瑚、牛骨、纯银、藏银、三色铜、贝壳项链、耳坠、家居用品等很多饰品。我们可以拿这些饰品换钱。我们不能要你的钱,那是要饭!”藏民的纯朴让他愣住了。为了尊重藏民,张仁收下了饰品。  相似文献   

20.
云南栽桑养蚕的历史已有两千多年,历史上的赵州丝、永昌绸、滇缎曾驰名中外。近年来,云南蚕桑产业布局进一步优化,标准化生产进一步推进,多元化开发进一步深化,蚕农收入持续增加,全省蚕桑产业保持良好发展势头。借力"东桑西移"云南地处低纬度高原,气候温和,光照充足,全省129个县(市、区)有12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