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住房公积金制自从其产生以来一直是中国住房金融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推动住房市场化和货币化改革过程中发挥了关键作用。目前住房公积金制度已经覆盖到全国城镇大部分固定职业职工。2008年底住房公积金缴存人超过7700万人,缴存余额12116亿元,个人  相似文献   

2.
李霞 《冶金财会》2013,(8):36-37
住房公积金制度是国家法律规定的重要的住房社会保障制度,具有义务性、工资性、互助性、保障性。单位和职工个人必须依法履行缴存住房公积金的义务。住房公积金制度实施以来经历了以筹集资金支持住房建设到以发放购房贷款支持住房消费的转变,提高了居民工资中的住房消费因素中的比重,增强了居民购房支付能力,实实在在提高了中低收  相似文献   

3.
1999年《住房公积金管理条例》的颁布实现了我国住房公积金的统一治理。随着公积金缴存额的持续稳定增长,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08年底闲置资金规模已达数万亿。2009年10月16日,住房与城乡建设部等七部门发出将住房公积金的50%用于保障性住房建设试点的意见,旨在盘活闲置资金。本文主要就实行新政策的益处和实施难点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4.
住房公积金作为住房储备的基金,由单位及其职工来缴纳,是住房分配不断规范完善的结果,其利率低,是一项利国利民的工程。但是社会的不断进步引起的系统功能的不断增加,目前各地市的系统在业务操作和数据安全等方面已经滞后,极大影响了各地市公积金中心的发展,因此更新一套现代化的先进系统,实现公积金中心的稳步正常发展,十分有必要。  相似文献   

5.
中国的住房公积金制度经过了近20年的运行与发展,为中国的住房制度改革做出了重大的贡献,但是近几年也逐渐暴露出了一些问题,难以适应新时期经济和金融环境的变化,从而导致其基础功能的缺失,如何发挥其住房保障功能值得我们深入研究,构建全国性的住房公积金模式或许是一种现实选择。  相似文献   

6.
住房公积金制度是国务院深化城镇住房制度改革的一项重大房改政策,是一种政策性、义务性和长期性的住房储蓄。由于住房公积金直接关系到企业及职工的切身利益,因此,作为承担有关住房公积金信息的收集、整理和反馈职能的管理部门,必须采取相应措施,以适应住房公积金管理工作的需  相似文献   

7.
本文结合中国文化特点和住房公积金管理实践,研究分析了住房公积金管委会决策的局限性。通过对泰国住房银行,法国住房储蓄和新加坡公积金制度的研究,对我国目前住房公积金管理的金融环境做出了分析,进一步佐证了强化公积金立法,建立具备金融法人地位的全国性住房银行的紧迫性和方向性,为全面完善住房公积金管理提供了崭新的方向。  相似文献   

8.
提高住房公积金使用效率的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住房公积金制度是我国城镇住房制度改革的重要举措,对保证职工住房消费的资金积累,提高职工购房支付能力都起到了重要作用。公积金发展中暴露出了沉淀资金多、保值增值难、不能向中低收入者倾斜等使用效率低的问题,文章分析了问题产生的原因,提出了提高住房公积金使用效率的途径,以及建立解决普通职工尤其是中低收入者住房问题的长效机制与对策。  相似文献   

9.
日前,河北、北京、上海等部分省、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先后进行了住房公积金政策的调整:河北省不仅提高了住房公积金贷款的最高额度,而且将申请范围拓宽至非公积金缴存者;北京市则将公积金贷款的申请时间从原来的二个月缩短至20天,  相似文献   

10.
11.
碳税是减少碳排放的一种重要手段。碳税开征与否的一个主要争论在于:征收碳税是否会加大收入差距。在制定碳税政策时,需要考虑碳税实施后对收入分配产生负面影响的可能性,权衡公平目标与二氧化碳减排效果,在体现社会公平的前提下实现节能减排的目的。  相似文献   

12.
经济适用房空间失配与福利损失问题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有别于空间失配与就业影响的研究主线,借助于AMM模型和空间失配假设,从经济适用房的空间失配与住房福利损失的视角作为切入点,研究了经济适用房选址与住房福利损失之间的关系,提出了经济适用房合理选址的措施建议。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从筹资、管理、使用三方面讨论全国社会保障基金问题,主张从增发专项国债、国有企业减持变现两渠道筹措,力主这笔基金集中统一管理,以适应建立全国统一的社会保障制度的需要,特别是主张这笔基金应该用来投资国有企业,确立基金所有制,并对基金所有制作了较深的阐述,提出基金所有制将创立一种新机制-“投资者主权”。  相似文献   

14.
企业社会责任的实现--基于消费者选择的分析   总被引:46,自引:1,他引:46  
本文建立了一个基于消费者选择的分析框架。分析企业社会责任标准、消费者补贴政策对企业策略的影响及其社会经济效果。研究发现:在市场可有效分割的前提下,企业实行无差异市场策略更能规避经营风险;若无政策干涉.企业无论采取差异化市场策略或无差异市场策略,最终提供的社会责任总量相等:实施企业社会责任标准不一定会提高企业社会责任总体水平,若同时辅以消费者补贴政策,最终可以从经济、制度两方面动因促使企业承担社会责任;影响企业策略的主要变量是责任市场规模及消费者对责任产品的偏好强度,消费者企业社会责任教育、企业社会责任信息的显性化是影响消费者选择,促使企业改善社会责任绩效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5.
完善我市住房公积金内部控制的建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住房公积金制度作为我国住房制度改革的重要内容,它对提高职工购建住房、解决职工住房难问题发挥了积极作用.由于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的行业特征决定了它在平稳开展各项业务、实现既定目标的同时,必须有一套完整、有效、合理的内部控制体系.随着住房公积金业务及规模不断扩大,归集额、贷款额、银行沉淀资金大幅度攀升,加强住房公积金内部控制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6.
基于社会责任的国有企业改革研究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国有企业社会责任变迁经历了三个时期,其社会责任从责任性质看包括社会义务与社会期望两个方面。对国有企业社会责任问题的关注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当前国有企业改革的目标和改革方式的选择,也对国有企业改革的思路产生了深远影响。基于企业社会责任,国有企业管理者必须建立完善的国有企业社会责任体系,并加强国有企业社会责任监督机制建设;在治理模式上,国有企业应该进行公民化治理模式改革。  相似文献   

17.
企业社会责任观的演进与发展:基于综合性社会契约的理解   总被引:81,自引:2,他引:81  
利益相关者理论与主流企业理论在企业社会责任fq题上存在着根本的分歧,但从历史的视角来审视企业社会责任观的演进可以发现,企业社会责任与利益相关者的利益要求是紧密结合在一起的。企业在履行其囊括显性契约与隐性契约在内的综合性社会契约时,必须考虑其利益相关者合理的利益要求,进而主动承担起应有的社会责任。  相似文献   

18.
中国房地产市场中保障性住房的角色和作用愈加重要,保障性住房建设规模正在逐年扩大.商品住房价格变化是供给需求作用的结果,但是随着保障房供给规模的增加,商品住房价格的涨幅也会发生改变,说明保障房的供给规模会对普通商品房的供需产生影响.本文以北京市商品住房市场为例,选取住宅需求、住宅供给、住房投机对价格的影响为自变量,住宅价格为因变量,利用多元回归模型对商品住房价格变化进行实证研究,同时通过考虑保障房供给对住房市场产生的不同挤出效应,分析保障房供给规模供需变化对房价产生的影响,进而为政府制定相关的住房保障政策提供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19.
The paper aims at uncovering the implicit regulator's social welfare weights within a generic Ramsey pricing structure allowing for distinct weights. The methodology is applied to U.S. water utilities for residential and non-residential water services, implying that the weights were virtually identical and thus no cross-subsidies occurred across those goods.  相似文献   

20.
Industrial relations and welfare state are interrelated. On the basis of time‐series data for 20 OECD countries, this paper discusses and tests the impact of industrial relations on social expenditures, including ‘social pacts’ as a means of combining wage moderation and welfare state reforms. The findings suggest that industrial relations have an impact mainly through the differential effects of distinct bargaining systems: a minor impact results from their externalities. The major impact ensues from their differing degrees of politicization, leading to higher expenditures in the case of peak‐level arrangements, as compared to more decentralized systems. Hence, the widely assumed potential of social pacts for welfare state reforms has been exaggerate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