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生态文明是和谐社会主义建设的基石,没有生态文明的生态环境基础和生态文化基础,就无法实现真正的社会和谐。生态文学从产生之初就以生态监督为己任,作品中所蕴涵的生态思想既有对人类掠夺自然的揭露,也有对人类不断膨胀的贪婪本性的批判。这些作品,不仅能培养民众的生态意识,而且能为政府了解生态现状、处理生态问题提供有益借鉴,从而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英美文学的教育学状况不容乐观,注重学科教育、专业教育,忽视人文教育、通识教育的现象还很严重,最为根本的是"人本思想"没有得到关键性体现。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和创新能力需要英美文学教学着眼和注重于人本教育。通过研究英美文学的教育学价值,探讨人本思想的教育学方论是当前高等教育外语教学改革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美国生态文学发展的分析,阐明了美国在现代工业文明发展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关于环境伦理思想的变迁,这一变化过程也反映到美国的文学作品中,以至于形成了生态文学这一关注自然、生态,以生态批评为己任的文学流派,并逐渐成为当代人发展生态经济思想的重要源泉。  相似文献   

4.
马克思生态观主要体现在:建立在对人与自然的辩证关系理解上,并从劳动的角度进一步分析人与自然的关系。马克思又基于劳动是人和自然之间物质交换得以实现的事实,用物质变换概念来描述人类同自然之间的物质关系。马克思还认为消灭私有制是彻底解决生态问题的唯一途径。我国要建设生态文明,应坚持以马克思生态观为指导,转变传统的对自然界生态系统的认识,通过社会制度的创新,不断推进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  相似文献   

5.
<正>一、旅游文化生态文化是反映人与自然、社会与自然、人与社会之间和睦相处、和谐发展的一种社会文化。和谐的生态文化是生产力发达、社会进步的产物,是生活文明、社会繁荣的标志。从广义来看,生态文化就是指人类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有关"社会-人-环  相似文献   

6.
熊茂蓉  胡勤 《商》2014,(23):103-103
《秘密花园》是一部著名的儿童文学作品,但对其的解读并不仅仅局限于儿童文学的范畴。就生态方面而言,包含了生态整体主义,生态女性主义及精神生态等。本文从如何构建与自然的和谐这一视角对该作品进行分析。主要包括回归自然,感悟自然,融入自然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7.
马克思生态观主要体现在:建立在对人与自然的辩证关系理解上,并从劳动的角度进一步分析人与自然的关系。马克思又基于劳动是人和自然之间物质交换得以实现的事实,用物质变换概念采描述人类同自然之间的物质关系。马克思还认为消灭私有制是彻底解决生态问题的唯一途径。我国要建设生态文明,应坚持以马克思生态观为指导,转变传统的对自然界生态系统的认识,通过社会制度的创新,不断推进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  相似文献   

8.
生态危机是时下备受关注的话题,今天生态危机已经成为人类共同面对的一个严重问题。《圣经》认为宇宙万物和人类是上帝创造的,上帝创造的世界是美丽,有序,和谐的,人是自然的一部分,自然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世界万物都有其存在的价值。《圣经》对于我们反思今天的生态危机提供了很好的思想资源。从《圣经》中,我们能够概括出其看待自然界的基本原则。所以圣经中包含的一些教义,对重建人与自然和谐有序的新型关系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本文将分别从几个不同的观念入手,介绍上帝与自然,上帝与人,人与自然,以及生态破坏的具体表现,回归生态美和人与自然的和谐,实现真正的"新天新地"与自由。  相似文献   

9.
刘明璐 《商》2014,(42):135-135
生态批评这一文学趋势是在恶化的自然环境下产生的。生态批评关注的核心是让人与自然的关系。济慈作为浪漫主义的杰出代表,创作出了很多有关自然、人与自然的诗歌。通过对济慈诗歌的细读,我们能够发现济慈诗歌中包含了一些他本人的生态观点,本文将从他对自然的热爱、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描述和人与自然的融合这三个方面进行阐述。济慈的生态观点对当今世界依然有着重要的意义,他的作品值得从生态批评的角度去阅读,去思考。  相似文献   

10.
《商》2015,(52):130-131
拉尔夫·沃尔多·爱默生和约翰·缪尔是美国自然文学发展中两个重要人物,普遍认为他们的自然观是一脉相传的。仔细解读他们的作品和思想,我们发现两人对于自然本身的意义、人与自然的关系以及"地域"方面的观点都是相差甚远的。首先,爱默生眼中的自然是抽象、理性的,而缪尔对于自然的认识则是具体、感性的;其次,爱默生认为人与自然的关系主要是人类开发、利用自然,而缪尔则主张人与自然的绝对平等关系;最后,爱默生的自然文学作品和观点具有强烈的地域感,而缪尔则强调的是人类生存、生产所在的整个地球。  相似文献   

11.
在市场经济的冲击下,英美文学课程一定程度上被边缘化,针对这一现象,文章就美育中的"完人"教育与英美文学课程的教学目标进行了对比论证,从美育视域指出深化文学教学的意义,并对如何在文学课中实施美育提出了具体的建议,旨在为英美文学课程的发展趋势提供一定的思路。  相似文献   

12.
艾丽 《大经贸》2001,(10):74-75
随着人类对自然征服程度的加深,深受环境恶化之苦的人们开始回归自然,"绿色"、"环保"的概念越来越热,刚刚取得2008年奥运会举办权的北京市政府,也开始为其承诺的"绿色奥运"而忙碌。环保经济又被人称为"生态经济",所包含的内容涉及生活的每一个部分。今年8月中旬,广州市有关部门决定对排量小于1000CC 微型小汽车逐步停止上牌,并将对已上牌的微型汽车逐步限制行驶范围。"决定"出台的背景之一,就是为了改善广州的排气污染状况。这也顺应了汽车这一传统产业升级成"绿色生态经济"的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13.
英语语言通过生动、精炼的方式来表达文学作品,能够更好的传递作者想要表达的思想,这不但增强了文学作品的价值和魅力,还为人们认识英美文学奠定了基础。本文从英美文学译本的语用类型出发,分析了《简·爱》译本中的语用方式,并详细的阐述了英美文学译本中的口吻语用学。  相似文献   

14.
高亢 《商》2014,(5):91-91
十八世纪末哥特式小说出现以后,哥特式的艺术手法就在文学创作中得到了广泛地应用,成为了现当代英美文学中的一种创作传统,具有深远的影响。哥特传统就是指对社会的黑暗和暴力通过神秘和恐惧的形式来进行揭示,从道德层面对这些黑暗和暴力进行深刻的探索。哥特文学整个的发展过程都受到了英美社会、宗教、文化等因素的影响,同时英美文学也受到哥特文学的影响。在这种相互影响与融合的过程中逐步出现了影响广泛的哥特式传统。  相似文献   

15.
生态文学是以考察和表现自然与人的关系为主的文学,生态责任是其突出特点.元代散曲中,马牛羊以它们独有的恨曲和悲歌,为我们展现了生命的挣扎.本文试以元代散曲中的马牛羊形象浅析其生态文学现象.  相似文献   

16.
作为中国社会经济转轨和文化转型产物的当代审美文化,以推崇媚俗与感性狂欢、蔑视高雅与理性深度为其最显著的特征。在这种新型审美文化背景下,昔日备受青昧的高雅文学正面临着“全面撤退”的尴尬。然而,伴随着生态危机的频频告急和人类生态意识的逐渐觉醒,生态文学正以一种清新和高雅的姿态迅速成长起来。它拒斥媚俗,重扬严肃、崇高的儒雅风范,积极倡导文学精神的回归;它超越感性,追求深度,叩问灵魂,探求诗意生存的理想之途。在当代审美文化的大背景下,生态文学正顽强地进行着反叛与超越的抗争。  相似文献   

17.
文章结合理工科院校的教学和学生特点,联系当前素质教育的要求,从英美文学课程所涵盖的文化知识、语言运用能力、审美意识、思想道德教育和批判创新意识入手,论证了英美文学课程所体现的素质教育作用,说明在理工科院校开设此课程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18.
黄露 《商》2014,(2):373-374
伴随着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人类对满足自身物质需求的不断更新变化,与此相对应的人类生存环境难免会遭受到某些程度上的破坏,逐渐趋于恶化。基于此,人们开始对在实践活动中由于自身不合理的生产行为和社会行为所引发的不利于人类自身生存和发展的后果进行一定的反思,生态问题日益成为了人类迫切关注的焦点。在马克思恩格斯的经典著作中包含着丰富而深刻的生态文明思想。在他们看来,作为人类遵循人和自然和谐发展客观规律而取得的物质与精神成果总和的生态文明,思恩格斯的生态文明思想这对我们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有着重  相似文献   

19.
谢思真 《品牌》2014,(12):15-15
人的消费行为体现了人对于自然的态度,反映了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现代社会的不正确的消费观使得自然成为人类的奴隶,从而造成了破坏自然和生态危机的恶果,这种后果所带来的危害又会施加在人们身上,人们只能自己承担。因此对于污染性消费、过度消费和诱导性消费的行为我们要进行深刻的反思,从而践行一种绿色的生活消费行为,实现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可持续性发展。  相似文献   

20.
<正>商业企业营销道德属于道德的范畴。它是社会道德在商业企业市场营销活动的体现。商业企业在市场营销活动作为企业的社会行为,需要一定的评价准则或标准。这些评价准则的总和就是商业企业营销道德。市场营销活动不仅反映人与人之间的利益关系,还反映人、企业与自然的利害关系。市场营销道德实质是调整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