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王敏 《东北之窗》2014,(7):51-52
正日俄战争之后,中东铁路长春至旅大段归日本,称为"满铁",其余部分仍归俄国管理,仍称"中东铁路"苏联建国后仍然维持原状。哈尔滨是俄国、苏联管理其在华铁路事宜的大本营。1929年,刚刚"改旗易帜"的张学良追随南京国民政府的国际反苏路线,采取了武力收回中东铁路苏联控制段主权的行动。但是中苏双方装备悬殊,东北军"以东北一隅之力,对抗俄倾国之师",而南京政府未发一兵一卒协助,导致中方伤亡惨重。张学良只得无条件同意恢复中东路原状。  相似文献   

2.
在我国实行全方位对外开放政策后,中苏两国经济贸易得以再次恢复。几年来,我省的中苏边境地方贸易获得了飞速发展,边境地区经济贸易企业(包括有对苏贸易经营权与对苏贸易委托权的公司)如雨后春笋般地兴建起来,与此相适应的职工队伍也在不断壮大。由于对苏边境贸易业务的开展,对苏贸易谈判、签约越来越频繁,为了贯彻对苏边境贸易有关政策并在交易中获得更大的经济效益,必须在签约之前根据掌握的有关信息、资料对进口商品价格做必要的经济核算。从苏联进口的商品价格,一般理解为  相似文献   

3.
"九·一八"事变在开启东北人民长达14年亡国奴生活的同时也揭开了中国人民反抗日本侵略者的序幕。日本的"大陆政策"与"九·一八"事变之间存在什么内在联系,"事变"到底是日本政府官方的行动,还是关东军参谋的秘密决定,张学良"不抵抗"是否只是在执行蒋介石的命令,"九·一八"事变所导致的"多米诺骨牌"效应究竟有多大?本文将就此进行初步的探讨与分析。  相似文献   

4.
高学军 《理论观察》2007,1(5):57-59
中国东北地区具有很大的经济和军事价值,从甲午战争以来一直是日本的主要战略目标。从日本大陆政策的形成、确立到最后的实际武力行动中考察于日本侵华政策的有关问题,可以说日本侵华的政策是蓄谋已久的。  相似文献   

5.
一、现状中苏贸易经历了59年代的大发展,60年代的急骤跌落,70年代的缓慢回升,80年代的迅速恢复与发展4个阶段,苏联现成为继港澳地区、日本、美国和德国之后我国的第五大贸易伙伴。1988年我国对苏劳务输出8000多人,金额愈亿美元,1989年中苏贸易额达502亿瑞士法郎。内蒙古自治区位居我国北部边疆,向北与苏联、蒙古接壤。  相似文献   

6.
东北地区的对苏(俄)贸易有着优越的地理条件和悠久的历史传统,特别是从19世纪末到20世纪30年代初,这一贸易得到飞速发展并达到高峰。1931年九一八事变以后,由于日本对东北外贸的垄断,东北对苏贸易直线下降,到伪满洲国统治后期,东北对苏贸易几乎完全断绝,直到抗日战争胜利后,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东北民主政权恢复和发展了东北地区对苏贸易,并为新中国的对苏贸易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提供了成功的经验。  相似文献   

7.
在中华大地上有一条贯穿中国东北的铁路干线——中东铁路,它构成了东北铁路的丁字型的基本骨架。100多年前,清政府的一个屈辱条约造就了它的产生。100多年后我们回望中东铁路发现,中东铁路影响了东北政治经济100多年。今天经过改造后的它,仍然是我国铁路运输的重要干线,一大批东北的重要城市都与中东铁路或多或少地联系起来。  相似文献   

8.
以“九·一八”事变为开端,日本帝国主义很快完成了在军事上对东北的全面占领,接着又制造了傀儡政权——伪满洲国。为了在经济上对东北实行控制和掠夺,他们又积极地推行使东北经济殖民地化的“日满经济一体化”政策。何谓“日满经济一体化”?按照日本帝国主义的说法,即“把日满经济合理地融合为一个统一体”,换句话说,就是使东北经济完全依附和从属于日本经济,并为日本帝国主  相似文献   

9.
本文根据日本松本一氓所著《被遗忘的贵公子——张学良的生涯》一书译出。全书共计十三章,约十万字。大标题是原有的,小标题为译者所加。本书内容包括:张林霖时代的东北历史与申日关系,对皇姑屯事件、东北易帜、蒋介石北伐、“九·一八”事变、西安事变,以及少帅生活等重大历史事件与历史人物,均进行生动地叙述与客观地评论。原作者在出任驻台湾特派记者期间,曾多次与张学良将军接触、交谈,本书就是取材于少帅本人的自叙,以史话体裁写成的。因此,本书相当于少帅张学良的回忆录。本书对研究东北地方史、中日关系史均具有较大的参考价值。本刊自本期起,予以连载,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0.
伯力会议以后,中共东北各省委同苏联远东边疆区布尔什维克委员会建立了兄弟党的执导的关系,也使东北抗联同苏联远东方面军军事委员会建立了相互支援的战略协作关系。1942年7月16日,东北抗日联军领导人周保中、李兆麟同苏联远东方面军司令员阿巴那申克大将经过协商,决定将留在苏联远东境内的东北抗联部队加以扩充整理,编为"东北抗日联军教导旅",东北抗联教导旅暨远东苏联工农红军独立步兵第88旅的组建成立,使东北人民的抗日游击战争融入了苏联伟大卫国战争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体系和巨流之中。  相似文献   

11.
我国历史上曹流传"国民党一枪未放丢掉了东三省",还将张学良称为"不抵抗将军"。事实上918战争爆发的当天夜里,国民党军队——东北军,张学良的劲旅——第7旅620团团长王铁汉曾率部抵抗,打响7抗日战争的第一枪。近年发现的日本资料《满洲事变真相》披露,日本人说当夜日军遇到了"顽强抵抗",日军死伤25人。  相似文献   

12.
东北经济发展受历史和地域的影响走了一条与其他区域经济发展不同的道路。统计资料表明现代东北企业不外乎以下几个来源:第一,对日本侵华时投资建设的工业基础加以改造;第二,新中国政权对民族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以及单独投资兴办的企业;第三,接受苏联援建的工业项目。由此为依据对东北企业的历史继承性加以研究,以论证受历史继承性影  相似文献   

13.
张学良在东北主政期间,提出了东北新建设思想.其主要内容是:革新政务,维护国家的统一和民族团结;休养生息,积极发展地区民族经济;鼓励和兴办各类学校;注重交通、电信等基础设施建设.张学良的改革措施,推动了东北地区的近代化进程.  相似文献   

14.
伪满洲国成立后,为了强化对广大东北农村的殖民统治,日伪政权基于立法和行政的双重视角出台了一系列殖民统治政策,根据不同时期这些殖民统治政策实施的目的和强化重点的不同,大体上经历了由"保甲制度"向"街村制"演变,最后走向"国民邻保体制"的一个嬗变过程,并以此来构建日本法西斯在东北农村的殖民统治秩序。  相似文献   

15.
日本帝国主义将我国东北变成立的独占殖民地的历史,已过去了半个世纪,但历史不能忘记,特别是在今天,国际上仍有那么一些人在竭力掩盖日本帝国主义侵略我国东北的罪行,制造谎言,宣扬“侵略有理,侵略有功”的谬论。低毁中国人民正义的抗已斗争。本文就中国东北沦为日本独占殖民地的历史原因作以下剖析,旨在还历史以真实面目。一、日本侵略中国“大陆政策”的出笼.导致日本国家走上军国主义道路1868年,一场前所未有的资产阶级维新运动降临了日本这个资源贫脊的岛国,打开了日本的国门。而向外侵略扩张便成了明治政府对外政策的宗旨。…  相似文献   

16.
"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帝国主义为了永久霸占中国东北地区,大力推行农业移民侵略政策.日本开拓团侵入中国东北后,以"高等民族"自居,充当了殖民统治者的帮凶,欺压当地民众.开拓团不仅抢夺农民赖以生存的土地,成为殖民地形态下的新型地主,还是镇压东北人民的工具,强迫被掠去土地的农民迁移到荒漠地区.被迫迁徙的农民衣食住无着,许多人被饥饿、 严寒或疾病夺去了生命,甚至成家成户的死绝.  相似文献   

17.
田晶 《黑河学刊》2013,(1):65-66,165
东北军是奉系军阀的核心力量,表面上看,它是一个以张学良为首的整体。实际上,东北军内部不但存在着不同的派别,且纷争复杂。其内部派系之争,为日军发动"九.一八"事变提供了可乘之机;同时,"九.一八"事变爆发后,东北军内部也进一步分化。  相似文献   

18.
1931年9月18日,日本策动了蓄谋已久的“九一八事变”,随即侵占中国东北,1932年3月1日,日本扶持的伪满洲国成立,日本为了更好的通过伪满洲国政权加强对东北的殖民统治。于是极力加强对东北人民的思想统治,而儒家思想就成为了日本殖民侵略的思想工具。日本为了使儒家思想教育中更好的得到宣传,学校就成了日伪当局利用儒家思想进行殖民宣传的重要基地。  相似文献   

19.
云云 《东北之窗》2014,(3):82-83
正今年的情人节与元宵节是同一天,这与一千多年前的唐宋时期,中国东北广为流行的正月十六日这天有情人的过"情人节",没情人的过"愚人节"的"纵偷一日"只差一天。无独有偶,中国传统文化中有凤凰涅槃的佳话,凤凰城是许多中国城市的别称,而远在美国,在古印第安人城镇废墟上兴建的Phoenix(凤凰城)也承载着凤凰文化而成为名城。中西方文化在这一语境上的通融,令人惊叹不已。"纵偷一日"真快乐秦汉唐宋各大王朝谁都没有能力实际统治东北腹地,东北的人民一直过着禁  相似文献   

20.
一面坡镇的中东铁路建筑,是目前原中东铁路东部线上保存最为完整的俄式建筑群。它已驻足百年,经历沙俄统治、日伪统治、中苏共同经营中长铁路和新中国建设各个不同历史时期。其布局合理、功能齐全、形式多样、数量众多,犹如历史的一面镜子,折射出中东铁路时期铁路交通和社会生活的繁荣;它以独特的建筑形式记述着中东铁路的历史的脉络,同时展现出细腻精湛的建筑技法和华丽多姿的艺术魅力。这处宝贵的工业文化遗产,是不可多得的中东铁路历史见证,也是研究近现代东北历史特别是经济发展史的珍贵的第一手资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