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潘锋 《发展》2003,(3):59-60
如何对独生子女实施有效的教育,是社会乃至每一个家庭,从家长到教育工作者都普遍关心的一件大事。作为独生子女父母,在自己孩子以及对周围孩子的成长过程中,笔者不间断地进行了一些观察和思考,觉得根据孩子的心理特征施教显得尤为重要。儿童和成年人一样,除了最基本的生理需求、安全需求需要得到满足外,还有好奇、攀比、追求新鲜事物等各种心理需求也需要得到满足。在多子女家庭里,兄弟姐妹之间心理上比较平衡,对各种欲望没有过分的企求,心理状态比较趋同,个性化的特征不太突出。而在现今独生子女家庭里,生活的离群性、上辈人的…  相似文献   

2.
黄玉翔 《魅力中国》2011,(8):174-174
在推行素质教育的今天,随着我国经济和文化的快速发展,学习音乐已成为很多家庭提高孩子综合素质中一个很重要的组成部分。由于家长对孩子学习钢琴的重视,所以学习钢琴的孩子也越来越多,虽然学习钢琴能提高孩子的音乐修养,但并不是每一个学习钢琴的孩子都能成为音乐家或演奏家。家长对孩子的学习之路是持什么样的观点?盲目考级会给学生带来什么误区?学习钢琴是为了陶冶孩子的情操,发展孩子的情商.每年虽有很多孩子投身学习钢琴的大潮中,而且每年音乐考级的人数也越采越多,但这有利有弊.在学习之路中,要避免误区,让考级真正成为这些学生学习钢琴的加油站,让孩子们的课外活动更加快乐!  相似文献   

3.
刘菁华 《魅力中国》2013,(29):218-218
长期以来,我国的教育受到应试教育的束缚,单一的教学方式让学生被动的学习,严重的抑制学生个性及能力、技能等方面的发展,素质教育的实施,确立了我们新的教育观,如何更好地实施素质教育,首先需要看重的是教师素质的培养。  相似文献   

4.
申青林 《新西部(上)》2010,(6):165-165,167
本文从个性发展、家庭背景、校园环境和社会环境等角度考察了大学生综合素质教育的现状,着重提出了强化综合素质教育的对策,认为大学生应当认清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形势,转变学习方式,学会学习,投身社会实践,提高就业、创业能力,注重自己非智力因素的发展,立志成为全面发展的人.  相似文献   

5.
马晓旭 《发展》2010,(2):124-125
本文探究青少年个性心理发展过程是素质教育的要求;当今青少年所处的社会情境下,职业兴趣与学习兴趣的密切联系,以及理想难以实现时所产生的不良个性心理;论述青少年自我意识、自我评价的个性特点,以及教师的任务;从教学活动的设计、组织、沟通三个环节阐述如何加强青少年的个性心理教育。  相似文献   

6.
田瑞华 《魅力中国》2011,(20):192-193
人才的许多优秀品质,离开了家庭环境是培养不起来的,就像花草失去了土壤和根系。家庭承担的重要职责,家庭环境的氛围与熏陶对孩子的品质的塑造、重视子女的个性成熟与道德成长,是孩子成才不可忽略和缺少的家庭教育环节,所以家庭是终生的学校,是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  相似文献   

7.
来文玲 《魅力中国》2010,(11):78-78
高等教育实施素质教育是时代精神的呼唤和要求,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成功素质教育是以让学生具备与其人生奋斗目标相一致的优秀素质即成功素质为培养目标,它为我国高等教育如何开展素质教育,如何多出人才、快出人才、出优秀人才提供了新的思路。成功素质教育是素质教育在大学的一次具体化。素质教育应包含专业素质和非专业素质两个方面,而大学的素质教育应该是成功素质教育。  相似文献   

8.
根据SOS孩子的心理情感状态与需要,选择运用有效教育时机,对孩子进行有针对性的情感、人伦角色教育,是在SOS家庭中实践因势利导教育原则,保证提高SOS家庭教育实效性的基本方法与科学途径。  相似文献   

9.
当前,在整个教育界甚至整个国民中,都在谈论“素质教育”,都在致力于“素质教育”。笔者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也就“素质教育”的话题谈点个人的想法和看法。   一个良好的国民素质是国家兴旺发达的必然前提。只有一代又一代高素质的国民为着国家的利益去拼搏,国家才能永远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永远保持繁荣昌盛。加强“素质教育”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历代领导人都极为重视的,并且对“素质教育”提出了具体的要求。毛泽东同志提出素质教育要达到“三好”标准,即身体好、学习好、工作好,要求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邓小平同志要求教育…  相似文献   

10.
南景嘉 《魅力中国》2011,(8):350-350
近年来,父母对未成年子女实施家庭暴力,使子女致伤、致死的案件屡屡见诸媒体。对未成年人实施家庭暴力,对家庭和社会造成了严重的影响,对孩子的心理和身体造成了严重的伤害,为了社会的发展和孩子的未来,必须让孩子远离家庭暴力。  相似文献   

11.
勾殿爽 《魅力中国》2013,(10):261-261
素质教育是通过科学的教育途径,充分发挥人的天赋条件和潜能,使人的品质得到全面和谐发展,所以在美术教育中必须推行素质教育。儿童画归根到底是童心的表现,是一种游戏,完全是从孩子的心态出发的。怎样利用儿童的这些特点,在推行素质教育中,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呢?我在不断提高教师自身素质的同时,把培养儿童的创新精神贯穿到培养学生的兴趣、个性、观察、记忆、想象和创造等能力中去,  相似文献   

12.
王永钢 《魅力中国》2014,(15):219-219
素质教育是以提高受教育者诸方面素质为目标的教育模式,它重视人的思想道德素质、能力培养、个性发展、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教育。素质教育推行多年来,对提升我国教育价值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效果是积极的。高中数学教学中要落实素质教育。应推进数学课堂教学改革,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发展。最大限度地发挥教师的教学与学生学习双方面的创造力。笔者在高中数学落实素质教育中做了三点尝试,现抛砖引玉,就教于同仁。  相似文献   

13.
武宜君 《发展》2011,(2):115-116
离婚对孩子而言是一种伤害。大量事实和研究表明,单亲家庭的孩子会因家庭残缺而变得心理失衡。这种心理失衡会影响其情感、意志和品格的发展,导致很多成长问题的产生。笔者拟从案例研究出发,立足于单亲子女的心理健康,力图通过教育心理学理论和恰当的教育措施,找出引导单亲家庭子女健康面对社会生活的途径。  相似文献   

14.
党的十五大报告提出,要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重视培养受教育者的素质。这既是新形势下我国教育改革的一项重大任务,也是基础教育所面临的一个重大课面。要顺利实现这一目标,就需要我们学校、社会和家庭充分发挥自身在基础教育中的主渠道作用,努力为全面提高国民素质作贡献。相对于学校、家庭、社会来说,家庭教育在三条主渠道中占据着特殊的地位,这是因为,孩子从小开始,大部分时间是在家庭中度过的,与家庭的关系是谁也无法替代的,因此家庭对孩子的影响力是巨大的,也是无法比拟的。事实也充分证明,一个好的家庭是培养和输送人才…  相似文献   

15.
梁凤娇 《魅力中国》2011,(12):314-314
“腹有诗书气自华。”阅读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最佳途径。家庭作为孩子生命中的第一所学校,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所以,“亲子阅读”已成为家庭教育的重要内容,对孩子阅读习惯的形成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笔者首先了解了亲子阅读的现状,结合自己的实践,针对如何让孩子们越读越喜欢,越读越快乐,把阅读变成习惯,把阅读变成一院”读,让孩子在阅读中快乐成长,谈了自己的几点做法。  相似文献   

16.
全面发展是素质教育的实质 教育是为生命服务的,为的是使生命发出光。教育是培养人的,为的是成全一个富有个性的人的发展。教育是守望者,去守望学生的心灵,守望孩子弥足珍贵的个性。  相似文献   

17.
张熙鹏 《魅力中国》2012,(32):148-148,154
本文试图从多方面来阐述小学思想品德教育在当前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深化教育体制改革的重要性,并强调了加强素质教育中的关键点——德育教育。从而使学校,家庭.社会更加关注、重视这一课题。  相似文献   

18.
郑远扬 《魅力中国》2013,(26):201-201
课堂教学是一门艺术,特别是外语教学,教师应注意师生间的情感交流,营造轻松愉快的气氛。激励学生的学习兴趣,推动学生主动积极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去,这样的外语教学才是有生命力的。众所周知,实施素质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促进学生个性健康的发展,使他们成为适应现代需要的全面发展并具有完善个性的社会主义新人,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做人和自我发展作为一名英语教师,如何在传承旧的教学模式的同时又勇敢地创新呢?下面我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几点浅显的认识。  相似文献   

19.
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是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家庭作为社会的细胞,是每个人与社会接触和步人人生的起点站。可以说,每个人的意志品质、个性性格、礼仪道德、人生理想、求知兴趣等等都是首先在“家庭”获得熏陶与启迪。家庭是构成社会最基本的单位,也是人的第一个自然教育的场所。家庭对孩子的教育,是“生命的教育”。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家庭教育对人的一生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第一段]  相似文献   

20.
张瑾 《重庆与世界》2017,(21):82-83
素质教育的实施和发展应当得到学校、家庭、社会等方面共同的、持久性的支持。做好家校结合,取得相应的社会支持,对做好孩子的教育工作,推动我国素质教育的发展,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