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事件     
《证券导刊》2008,(17):7-7
上证所再处罚一起大小非违规减持事件上海证券交易所再处罚一起"大小非"违规减持事件。违规者无锡市国联发展(集团)有限公司系"万好万家"(600576)的一个持有解除限售存量股份的股东,其在交易所的督促下,于13日购回了超额减持的股份。  相似文献   

2.
事件     
《证券导刊》2008,(20):7-7
"大小非"5月份重点减持银行股5月份领跌大盘的银行板块,成为"大小非"减持的主战场,共遭遇8笔减持,减持股数总计5668万股。这8笔减持的对象,有7笔为5月16日132.4亿股限售股上市流通的交通银行,另一笔为兴业银行。据统计,5月19日  相似文献   

3.
文章通过对A股市场由"牛市"转入"熊市"的原因和2008年以来已解禁非流通股减持情况的分析,发现"大小非"解禁后短期内并没有发生"大小非"恶性减持套利的现象,股市的低迷更多的是来自于投资者信心的不足,进而提出针对"大小非"解禁安排的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4.
"大小非"减持问题,显然是所有市场机构在探讨2009年A股市场走势的决定因素时都要考虑到的.毕竟,7.5万亿的减持市值对于信心不足的当前A股市场来说,永远是一颗"定时炸弹".笔者注意到,在近期的行情中,当熊市反弹遭遇到个股"大小非"大量解禁时,很多市场人士担心的一些"大小非"重点解禁个股的走势,显然是出乎市场的意料.比如中国太保、金风科技、海通证券以及天士力等,这些个股都没有大幅度调整,反而走出了震荡上行的态势.  相似文献   

5.
从理性投资者的角度看,估值是大小非减持的重要标准。当市场存在较大泡沫,大小非的减持较为集中,而当市场处于估值合理或者低估以后,大小非减持行为减少,减持成为一种个体行为。  相似文献   

6.
听月楼 《证券导刊》2009,(23):57-59
流动性遭遇尴尬"大小非"减持从1664点起步,多头主力一路攻城拔寨,转眼间已经来到了2800点之上。市场强势的原因之一就是流动性泛滥。然而,盛极而衰,导致整个市场流动性发生转变的因素已经出现。根据统计数据显示,5月沪深两市"大小非"共减持10.54亿股,较4  相似文献   

7.
行业动态     
《证券导刊》2008,(30):16-17
目前在大小非减持面前,我国券商作为金融中介的主动性得以彰显,他们在既定的框架下通过金融创新,一方面可以为大小非提供包括减持股票在内的各项服务,一方面可以化解大小非减持对市场的冲击。  相似文献   

8.
投资者报(分析员杨秀红)小非猛于虎.这几乎是市场各方人士在看到中登公司披露的股改"大小非"历年减持数据后,形成的共识.  相似文献   

9.
但斌 《证券导刊》2008,(7):95-95
最近不断的有朋友来电话问有关"大小非"减持的问题,他们极其担心。我只能尝试着回答。据说2008年够资格减持的市值约2.7万亿、2009年约8万亿,而现在所有公募基金的规模加起来也就2.7万亿左右。如果有相当一部分"大小非"(限售非流通股)流通的话,那么市场将面临很大压力。  相似文献   

10.
全流通市场下的估值中枢为何呈现下移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根据托宾Q比率理论,从投资收益的角度分析了尚未完全流通情况下托宾Q比率对投资的引导作用,分析了在托宾Q比率指导下的投资策略以及这些策略对资本市场估值中枢的理论影响.文章还通过对所有A股公司的托宾Q值刲行测算,分别检验了托宾Q值对"大小非"减持和实物资产投资的引导关系,并通过Granger因果检验证明了"大小非"减持数量对市场的估值中枢产生了影响的结论,认为由于托宾Q值的仍旧较高而导致股票市场估值中枢可能会较之历史高水平现下移趋势.  相似文献   

11.
"大小非"减持金额巨大,存在暴利,税收手段调控"大小非"问题是共识。2008年至2011年是"大小非"限售股解禁的高峰,2010年"大小非"限售股减持预期将带来五百亿元至两千亿元的企业所得税收入。"大小非"限售股问题长期存在,涉及税款较多,税务机关应建立常态化信息监测机制加强管理。  相似文献   

12.
目前我国“大小非”的基本状况是存量巨大,对于我国股市稳定发展的影响不可忽视.目前对“规范大小非减持”这个问题的讨论还比较少,既然大小非对中国的资本市场影响巨大,而且目前还没有有效的舆论的压力以及监管的压力,那么这个问题的研究是非常有意义.“大小非”可以起到股市“调节阀”的作用,如果疏导得当,选择在适当的时间合理减持,能够使我国证券市场的股票价格维持在较为合理的范围之内,有利于股票市场健康稳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老邹 《证券导刊》2009,(27):18-19
大小非的减持会对市场形成压力,因为作为上市公司的股东,大小非对企业的情况比基金更为了解,管理层和大股东的减持和增持实际上代表了产业资本对市场价值的判断。  相似文献   

14.
有人相信"红包"牛市,有人却嗤之以鼻,曰:"一坨牛屎"。市场当前的纠结,与其说是反弹遭遇波动,不如说是天真遇到现实。如果硬要说反弹是什么所谓"新政"的""红包",那么,获益的究竟是128亿减持套现的大小非,还是50万清仓离场账户的散户,这是首先需要弄弄清楚的。对于大小非来说,不管在多少点位上减持,套现的都是利润,反弹越高,"红包"无疑也就越是丰厚。而对于亏得苦不堪言的散户来说,所谓的逢高  相似文献   

15.
戴爽 《证券导刊》2008,(30):71-72
中登公司披露的数据显示,七月份沪深两市共减持股份8.49亿股,比六月份的4.51亿股大幅上升了88.25%,其中"小非"依然是减持的主力军,占到了减持总量的65.49%,但"大非"减持有明显启动迹象。  相似文献   

16.
从股权分置改革到现在,我国证券市场在“阵痛”中迎来后股改时代,“大小非”的减持又是后股改时期必须面对的问题。虽然现在有部分规范性文件出台,但是违规减持行为层出不穷。制度缺陷显而易见。为了保证证券市场稳定健康发展.迎接全流通时期的到来.圆满完成我国上市公司股权改革.亟需完善“大小非”减持制度。  相似文献   

17.
朱茶芬  陈俊  郑柳 《会计研究》2021,(6):104-118
如何有效规制大股东股份减持是我国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面临的重大议题.2016年1月,证监会发布"减持规定",强制大股东披露减持计划,在全球范围内首次实现内部人交易"预披露"的重大创新.研究发现,大股东减持计划具有显著信息含量,其市场反应是减持公告市场反应的4倍.减持计划新规全面降低了非控股股东的减持获利能力,不过对控股股东的影响仅限于削弱了事先高位减持能力,事后的长短期获利能力并无显著改变.该规定也诱发了大股东更为偏爱预披露后的紧急减持以实现高位套利目标.本研究填补了"交易预披露"理论构想的实证空白,为政策效果评价进而完善我国大股东减持监管提供了经验证据,同时也为全球市场加强内幕交易监管提供了政策借鉴.  相似文献   

18.
本文根据托宾Q比率理论,从投资收益的角度分析了尚未完全流通情况下托宾Q比率对投资的引导作用,分析了在托宾Q比率指导下的投资策略以及这些策略对资本市场估值中枢的理论影响。文章还通过对所有A股公司的托宾Q值进行测算,分别检验了托宾Q值对"大小非"减持和实物资产投资的引导关系,并通过Granger因果检验证明了"大小非"减持数量对市场的估值中枢产生了影响的结论,认为由于托宾Q值的仍旧较高而导致股票市场估值中枢可能会较之历史高水平呈现下移趋势。  相似文献   

19.
2008年,中国证券市场出现了罕见的下跌走势,投资者纷纷将目光聚焦于本轮市场大幅度回落的机理上: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了这一结果?有人将其归结于经济减速,这可能是部分原因,却无法说明产生危机的美国为何没有出现同样幅度的下挫,实际上按照现在的估值水平,国内市场已经完全和成熟市场接轨,也有人将其归结于"大小非"的减持行为,他们认为正是"大小非"不计成本的抛售导致了市场极端的弱势格局.  相似文献   

20.
面临"大小非"减持的压力,我国证券指数从2007年10月开始大幅下滑,许多投资者的投资损失惨重。中国证监会在2008年9月5日发布《上市公司股东发行可交换公司债券的规定(征求意见稿)》,想缓解"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