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吴晓求  卢山林 《创业家》2010,(10):60-60
创业板的确有很大问题,已经成了一个"创富板",和我们的初衷有很大的差距,甚至某种意义上说正在背道而驰创业板有三个目的:一个是让未来有发展前途的企业筹集资金、建立更加市场化的公司制度,让它能够成长起来;另一方面,让创业家们能够获得与他创业相匹配的财富增长;第三个,能够让投资者分享未来高成长性企业带给社会的财富。从这个意义上讲我支持创业板。但从目前运行状况来看,创业板的确有很大的问题,和我们的初衷有很大差距,甚至某种意义上说正在背道而驰。现在的创业板已经成了一个"创富板"。如  相似文献   

2.
刘明  吉远慧 《创业家》2010,(10):104-107
一份关于创业板的造富报告,一名甘肃创业板创始人忙碌的一年,一本投行经理的IPO项目日记,一场创业板公司闯关的凶险经历,通过他们,我们勾勒出了创业板奇异的生态链。近一年来,创业板开闸,一大批之前默默无闻的创始人登上舞台,除了市场、业绩、商业模式之外,人们的目光更多聚焦在他们的个人财富上。很多规模只有几个亿的小公司,创始人的市值财富却骤然剧增,创业板出现了"小公司,大富豪"的现象,《创业家》杂志还曾就这一现象进行过报道(见《创业家》杂志2010年第6期封面文章)。那么,创业板是如何催生出这些"小公司,大富豪"的?其方式和纳斯达克有何不同?  相似文献   

3.
为思路喝彩     
为思路喝彩郑长宁很多的时候,我们一无所有。但是,我们有了富于个性也富于理性的思路,这便是财富了,一种很难得也很钉贵的财富。这是在一个下着冬雨的日子,同那个卖唱片的小伙子谈天时所想到的。我们的商界其实是苦界。挣钱很累,是个要脑子也要面子的活。因此,也就...  相似文献   

4.
谁恨财富     
有谁恨财富吗?你恨财富?他恨财富?反正我是一点儿都不恨财富的。大老板张朝阳在一次福布斯的会议上说了这么一段话:"我们社会的进步是要很多创业家来进行推动的。这些创业家能够创造公司,创造财富,同时给社会创造了很多就业的机会……但是公众对财富的态度还往往比较滞后,一提到财富总觉得要劫富济贫,财富就是通过压榨、剥削导致的。以这种观点看待财富,看不到它对社会的进步意义,而只会来憎恨财富,我觉得有点不公平。"  相似文献   

5.
我得承认,一年前,我绝对没想到创业板会这样。鼎晖王功权的那句创业板莫要成为小小板,我基本赞成。阎焱也是一个创业板悲观论者,他说他们一个企业上A股,派人在北京盯着,耗时一年。那时,我想创业板不至于如此。两个投资界的老江湖是不是判断错了呢?  相似文献   

6.
《商界》2008,(7):153-153
我发现一个非常有趣的现象,李嘉诚在创业的时候,许多人都比他有钱,但后来那些人不见了,或者财富排在他后面。比尔·盖茨创业的时候,比他钱多的人也很多,但盖茂今天成了首富。中国许多企业家也是如此。为什么?  相似文献   

7.
魏建华  石海娥 《光彩》2012,(8):10-11
上世纪80年代,北京中关村有一大批科学院以及研究院的知识分子开始下海,我们是中关村第二批下海的知识分子。当时大家对个体户有两个认知:一是个体户都是从大牢里放出来的人;二是智商和挣钱成反比,挣钱多的都是没文化的人,很多人看不起个体户。我生孩子填写工作单位时就没敢填企业的名字,因为觉得很丢人,怕会被看不起。我们下海时,只有借来的一万元钱。我们选择了熟悉的洗涤剂行业,但  相似文献   

8.
牧佑  刘恒涛  董瑾 《创业家》2010,(10):116-117
不去做关系、不去跑没戏。再好的企业,说不让你上就不让你上,一点脾气也没有中国的创业板,真不是说你公司治理好、概念好就能上的。创业板被批准设立之后,我们公司也递交了申请。走了一圈下来,发现这里面关系的因素占了很大的成分,你不去做关系、不去跑根本没戏。再好的企业,说不让你上就不让你上,你一点脾气也没有。其实要挑你一点毛病太容易了。你想,企业这么多年、这么大规模,完全合规,一点毛病没有,这几乎不可能。很多问题在于怎么认定,他往那儿认定你就不行了,往这儿认定你就行了。创业板有很多东西完全在于那些相关部门,有些还不  相似文献   

9.
释非  卢山林 《创业家》2010,(10):62-63
政府的"父爱"情结能带来一个好的创业板吗?创业板对企业的激励为什么更像毒品而不是粮食?创业板的下一步会怎样?我认识的既得利益者很多,对于创业板,这些既得利益者是不会说什么的,比如那100多家公司,他们绝对不会对创业板不满的。大家都很开心。我一哥们儿给一公司投了150万,现在市值4亿,暴富。能不开心吗?不过我不开心,因为创业板走到今天绝对走偏了。跟我们这些市场人士呼吁折腾十年,想要的那个创业板完全不是一回事。  相似文献   

10.
马博  王晖 《现代商业》2013,(34):61-66
基于多层次股权市场的理论基础,研究股权资产的财富效应,有助于深入了解股权市场的体系结构。本文就是从财富效应研究的视角,以资本市场中股权市场为研究对象,对各个层次的市场财富效应进行研究,分别对主板市场和主板加创业板市场的财富效应进行相关研究。从实证结果看,我们发现创业板的开启并未能改善市场的财富效应强度反而使得财富效应强度降低。  相似文献   

11.
一个偏僻的商场角落、一堆针头线脑、两三台缝纫机,外加两三个员工,这就是潘军敏全部的挣钱家当。可他就是凭这些撬开了属于他的财富大门,8年间,他不仅在全国开出23家直营店,还将小得让人忽略了的一针一线做成了大生意。  相似文献   

12.
财富榜样榜     
《三联竞争力》2009,(7):6-6
看了贵刊的《财富榜样榜》我深受感动。比如说陈光标,我由衷地称赞他是好样的,他不光捐献了资金,最重要的是他给我们现在的企业家树立了个榜样。他很现实也很实在,没有功利心,说话做事都很耿直。我钦佩这样的人,他是个君子。作为四川人我感谢他为我们灾区所做的事,谢谢。  相似文献   

13.
对于今天的中国来说,信息、生物、新材料产业是"新经济",房地产、汽车、金融、一些第三产业也是"新经济",这些都将是推动未来中国经济发展的增长点。上创业板,要坚定这样的信念——能挣钱的东西就是好东西。或许,我们更务实地说应当是"站在中国经济发展的高远端看创业板"。  相似文献   

14.
"很多书我都没看过,很多作家都没听说过,很愚蠢。那么多思想,人类宝贵的财富,那么美好的东西我都没有经历。"2011年,我跟(薛)蛮子一样也得了癌症,也是肠癌,部位也差不多,但蛮子手术做得比我好一点,现在为止也没有做化疗。我坚持用我们自己开发的免疫治疗、细胞治疗,本来是想做出来帮别人救别人,结果先帮了自己,我也觉得蛮有成就感。蛮子老开玩笑说,你不能死在我前面啊。很多人忌讳这事儿,他总是先挑起来再说。对付肿瘤,  相似文献   

15.
1.我17岁就开始做做批发的推销员,就更加体会到挣钱的不容易、生活的艰辛了。人家做8个小时,我就做16个小时2.我们的社会中没有大学文凭、白手起家而终成大业的人不计其数,其中的优秀企业家群体更是引人注目。他们通过自己的活动为社会作贡献,社会也回报他们以崇高荣誉和巨额财富。  相似文献   

16.
10月30日,创业板首批28家企业集体上市。在高市盈率的驱动下,创业板也成为了创投机构分享财富的盛宴。根据清科研究中心统计整理,有20家创业板上市企业背后呈现33家VC/PE机构的身影。  相似文献   

17.
女人是财神     
王冀 《创业家》2013,(3):77-82
创业板最有钱的50个女人中,19人是公司董事长的妻子,每人平均拥有4.82亿元财富。得益于创业板的推出,许多家族企业的财富一夜间飙升数十倍,而企业的缔造者们则共享财富盛宴。《创业家》此次评出的"创业板女富豪榜",揭示了女人们通过资本市场致富的规律。在创业板里,"一人得道,鸡犬升天"是永恒的法则。上榜的女富豪们,与公司实际当家人的关系,除了主流的夫妻关  相似文献   

18.
茅于轼 《商界》2008,(2):14-15
改革三十年.是了不起的三十年。 作为研究经济学的学者,我们知道经济学要解决的就是在一定的资源条件下,怎么创造更多的财富。全世界还有很多穷人,包括中国。解决的办法有两个.第一是增加财富的创造,第二是合理财富的分配。  相似文献   

19.
互动     
《浙商》2010,(1):20-21
富二代“另立门户”成潮流-创业加速器公司策划部 徐海颖 看了《浙商》2009年12月上特别策划《民企接班橙色警报》,我很有感触。我们有一个客户,谈了一段时间以后才知道他是一个家族企业的“富二代”,但是他做的却是新媒体。其实他家里完全可以给他很多钱,但他还是希望依靠自己的努力去争取资金。当然,另一方面他也是看好风投,带去资金的同时,也带去现代化的企业管理模式,让企业更成熟。当时我觉得,这样的富二代真很特别。看了贵刊的报道后,发现类似富二代还很多——“另立门户”已经成了富二代的新“潮流”。  相似文献   

20.
《浙商》2010,(6):20-21
我看了《浙商》杂志一月下特别策划“轨道上的中国”之后很有启发。铁路对于国民经济的重要意义毋庸赘述。我们就是专为铁路、煤炭和电力行业提供厢式变电的企业,在这个方面我们也挖掘出了很多商机——这也让我们在短短一百天内就实现了创业板上市,正式驶入资本市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