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从劳动力成本、转移成本和制度成本等方面,考察了外来投资出口加工企业向内地转移的可能性,认为国家梯度发展战略,并不是要在中西部继续走外向型发展道路,吸收东部沿海地区部分要淘汰的出口加工业。中西部地区发展,应以内需为导向的产业发展模式。加快中西部发展,是要在招商引资过程中,超越东部沿海地区外向型经济发展模式,积极引进内向型企业,这才是梯度战略的真实内涵。  相似文献   

2.
本文对广东工业行业面板数据进行回归分析,明确区分和分别测定FDI技术溢出的行业内溢出和行业间溢出,并从FDI市场导向性和企业所有制类型两个细分层面对技术溢出情况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FDI的后向关联溢出相比行业内溢出是更重要的溢出途径。FDI通过后向关联对当地供应商生产率提高有正向促进作用;通过前向关联产生的技术溢出不显著;通过水平方向对内资企业产生了"挤压效应"。同时,FDI存在与内资企业的这些绩效关系不是普遍一致的,而是主要存在于FDI为国内市场导向和针对内资非国有企业。  相似文献   

3.
外向FDI作为企业进入国际市场的一种重要手段,其和出口贸易的关系到底是互补还是替代,一直是经济学界争论的焦点.本文以湖南省为例,利用1995~2009年的统计数据实证检验了湖南外向FDI存量与出口贸易之间的关系,得出湖南的外向FDI具有"净出口"效应,其次对湖南省目前出口现状进行了分析,指出要促使湖南出口贸易的增长必须重视外向FDI的发展问题,并从湖南省实际出发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4.
在中国的碳排放问题上,对外贸易和FDI分别扮演了什么角色,是增加还是抑制了中国的碳排放呢?本文采用面板向量自回归模型(PVAR)分析中国各个区域的碳排放量与对外贸易、外商直接投资之间的动态关联性.实证结果表明FDI的流入对于区域碳排放是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的,也就是说FDI的“污染天堂”(Pollution Heaven)假说在中国并不成立.FDI流入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我国碳排放问题的改善.对外贸易在一定程度上恶化了我国碳排放问题.  相似文献   

5.
如今,担保业在中国主要有信用担保、互助担保、商业担保三种模式,河南省服装行业协会中部服装业投资担保公司就是这样一家互助型担保公司。早在2005年,为了帮助企业和商家解决贷款难的问题,河南服装行业协会开始部署"民  相似文献   

6.
本文在对 FDI 技术外溢效应相关文献分析的基础上,构建了 FDI 技术外溢潜力指标,并利用2007~2011年的面板数据测度了中国15个省市的 FDI 技术外溢潜力,结果表明:各个省市 FDI 技术外溢潜力存在着较大差异。其中,北京、广东、江苏、福建、浙江发生 FDI 技术外溢的潜力较大,而贵州、山西、湖南、安徽较小,其他省市居中。因此,具有较高潜力的省份应该给予外商投资企业更高的投资激励吸引外资企业以获取技术外溢,潜力较小的省份应该采取提高本地企业技术水平、改善投资环境等措施来与外资企业接轨。  相似文献   

7.
等离子喷涂梯度耐热陶瓷涂层的研究展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主要概述了耐热梯度陶瓷涂层的研究现状 ,阐述了耐热梯度陶瓷涂层的制备、组织和性能研究的成果和存在的问题 ,并提出了耐热梯度陶瓷涂层发展的新方向  相似文献   

8.
本文研究中国工业行业的市场需求对外商直接投资流入该行业的影响。本文利用中国工业行业 2003~2014年度行业层面的面板数据进行的实证检验发现,行业市场需求规模促进了FDI的流入,在外资集聚度较高的行业,该种促进作用更加明显。在考虑了FDI的动态效应后,发现外商直接投资存在“惯性”,前期FDI的流入会促进新的FDI流入。估计结果在考虑了内生性后,各检验结果依然稳健。  相似文献   

9.
转型时期中国民营企业家人力资本特殊性及成长特征分析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民营企业家作为民营企业的灵魂,其内在的特殊性人力资本是民营企业成长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作者从创新内涵视角探讨了民营企业家人力资本的特殊性及其在创新中的核心作用,并认为民营企业家通过熊彼特意义上的创新作用超过单纯的技术研发,对优化一揽子要素的配置、推动社会经济发展起到了难以替代的关键作用。本文比较分析了企业家这类特殊要素的重要性及其与专业技术人员之间的差异,从梯度升级与梯度扩散两个层面揭示了中国民营企业家成长的特征,并就如何促进其成长提出了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10.
在流入中国的外商直接投资(FDI)中有近2/3左右流入制造业的情况下,FDI对制造业的溢出效应成为国内研究的热点.本文从行业层面出发,采用"相对差距型"指标将制造业行业按相对技术差距分成3组,通过构建模型检验了技术差距组间外资企业对内资企业的溢出效应的大小,并对检验结果进行了分析,得出当内外资企业相对能力差距较小或中等时,溢出效应才较显著的结论.  相似文献   

11.
谁从谁获益:中国制造业中的外商直接投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利用中国制造业1995年和2003年的行业数据,实证研究了不同国别外资企业与不同所有制内资企业组合产生的溢出效应模式。结果发现.外资存在与内资企业绩效间的关系并不是普遍而一致的.而是与外资企业的国别和内资企业的所有制类型密切相关。我们研究的主要结果表明,西方国家的投资较港、澳、台和海外华人投资对内资企业的影响相对更大。进一步发现西方企业对国有企业具有正向的溢出效应。而港、澳、台和海外华人企业则改进了内资非国有企业而不是国有企业的绩效。本文所发现的外资在中国制造业中溢出效应的有趣模式建议外资政策设计应着力促进不同类型外资与内资企业之间的特定组合,特别是西方跨国公司与本土国有企业及港、澳、台和海外华人企业与本土非国有企业之间的合作和良性互动.从而最大化外资溢出带来的溢出好处。  相似文献   

12.
经济、社会高度发展的30年来,中国的综合国力有了显著增强,企业对外FDI的兴趣和行动不断增加,如何找到合适的投资区位已成为亟待研究的课题。理论界对FDI区位选择的研究早已有之,从Hymer的垄断优势理论到Kojima的比较优势理论,从针对发展中国家的“小规模技术模型”到对“逆向投资”现象的研究等等。文章梳理了区位选择理论的发展沿革,归纳了相关实证研究,并回顾了我国企业的对外投资实践,提出了我国企业对外FDI应借鉴创新升级理论的观点,摒弃进军大国的思路,而选择与我国贸易联系紧密、GDP总量达到一定规模、政治经济稳定、“心理距离”短的周边国家。  相似文献   

13.
虽然近几年中国企业对俄直接投资快速增长,但与双边贸易相比规模不大,仍处在起步阶段,如何促进中国企业对俄直接投资成为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重大问题。从产业的角度来看,当前中国对俄直接投资不合理的产业分布是导致中国企业对俄直接投资的效率与效益低下的重要原因。因此,本文深入研究中国企业对俄直接投资的产业选择问题,提出了相应的产业选择基准,确定了中国企业对俄投资的产业方向并加以引导,以促进中国对俄直接投资的快速增长。  相似文献   

14.
This paper examines ownership decision of Chinese outward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FDI) with a focus on the choice between a wholly owned subsidiary and a joint venture entry mode. Based on literature review and findings from our case study of ten Chinese outward investing firms, we develop a conceptual framework that integrates the resource-based and institution-based views of international business strategy. The framework reflects special characteristics of Chinese outward FDI. On the resource side, Chinese outward FDI is both asset exploiting and asset augmenting, and accordingly, both transaction costs and strategic intents have an impact on the FDI ownership decision of Chinese firms. On the institution side, when investing overseas, Chinese firms adjust their entry strategies to attain regulative and normative institutional legitimacy in host countries. Meanwhile, they also need to comply with the rules set by the Chinese government, which provide incentives to and impose restrictions on Chinese firms’ FDI ownership decisions.  相似文献   

15.
改革开放以来,外商直接投资对中国高速经济增长作出很大贡献,但是过度的外资涌入又会不利于国家产业安全。从世界范围来看,产业安全问题实际上是牵涉到全球化背景下国家之间关于经济利益和政治利益博弈的范畴之一,本文分析了目前我国对FDI的利用现状,接着分析其对产业安全的影响,进而提出必需从健全法律法规、调整外资政策、增强微观主体自主创新能力等建议来处理这一问题。  相似文献   

16.
FDI对中国工业增长和技术进步的贡献   总被引:90,自引:1,他引:90  
本文以实证分析为主,描述、分析了FDI对中国工业增长的重要贡献。外商直接投资的重要作用,体现在提供资金来源、改善投资效益、扩大产出、增加利税、引进先进技术、提升人力资源等许多方面。本文分别对上述方面进行描述和分析。结论是,外资经济不仅推动着中国工业的持续增长,而且改变着中国工业增长的方式,提高了中国工业增长的质量。  相似文献   

17.
反倾销是目前研究的热点之一,本文从中国反倾销与外商对华直接投资相关性这个角度,利用企业水平的模型进行回归实证分析,并结合案例,得出中国反倾销与外商对华直接投资之间存在正的相关性。结果表明,中国的反倾销会引起外商对华直接投资的增加,特别是跨国公司对华直接投资的增加。  相似文献   

18.
本文利用我国30个省区2000~2014年的面板数据,分投资地区和投资类型考察了最低工资标准、劳动力素质对FDI流入规模的影响。研究发现:最低工资上涨对FDI流入规模呈现正U型影响;最低工资上涨通过提高劳动力素质增大FDI的流入规模。在东部地区,最低工资上涨对FDI流入规模呈现倒U型影响;而在中西部地区,最低工资上涨对FDI流入规模呈现正U型影响。最低工资上涨通过提高劳动力素质,增大了劳动密集型和资本密集型FDI的流入规模;而对技术密集型FDI的流入没有影响。本文的研究成果可为中国当前的最低工资制度、人才发展战略以及“引进来”战略的调整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9.
We investigate the impact of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FDI) on the total factor productivity of Chinese food firms using firm-level census data between 1998 and 2007 (174,940 sample food firms). We test for within-firm, within-industry, and vertical effects. We find that the effect of FDI on the productivity of Chinese food firms depends significantly on the type of FDI and its countries of origin. FDI from non-HMT (Hong Kong, Macaw and Taiwan) regions can improve the productivity of the invested firm, and also increases the productivity of domestic food firms through vertical industry linkages. However, domestic food firms may be crowded out by non-HMT investment in the same industry. HMT investment can generate positive within-industry productivity spillovers, but negative vertical spillovers. Our findings have immediate implications for policymakers in China, as well as for governments of less developed countries that are formulating foreign investment policies.  相似文献   

20.
Prior literature on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FDI) spillovers has mainly focused on how the presence of FDI affects the productivity of domestic firms. In this study, we advance the literature by examining the effect of the diversity of FDI country origins on the productivity of domestic firms. We propose that the diversity of FDI country origins can facilitate FDI spillovers by increasing the variety of technologies and management practices brought by foreign firms, to which domestic firms are exposed and that they can potentially utilize. Further, the extent to which domestic firms can utilize these technologies and practices depends upon their absorptive capacity. Using panel data on Chinese manufacturing firms during the period 1998–2003, our results support these propositions. We find that the diversity of FDI country origins in an industry has a positive relationship with the productivity of domestic firms in the industry. This positive relationship is stronger when domestic firms are larger, and when the technology gap between FDI and the domestic firms is intermediate. Copyright © 2010 John Wiley & Sons, Lt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