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熊怡 《今日重庆》2014,(15):68-69
在一般的打工仔眼里,外出务工无非是一种谋生手段。而对于杨明哲来说,从一开始他就不甘心永远只足为别人打工。出生农家的他职高毕业后,放弃了去镇上找份工作,或即是去挖煤也有一份稳定收入的人生轨迹。那一年他18岁。  相似文献   

2.
责任心     
《民营视界》2006,(3):34-34
也许你也知道这样一个故事。 1920年,美国一个年仅11岁的男孩在踢足球时踢碎了邻居的玻璃,人家索赔12.5美元。当时12.5美元可以买125只下蛋的母鸡,闯了祸的男孩向父亲承认错后,父亲让他对自己说:对过失负责。可他没钱。父亲说:钱我可以先借给你,但一年后还我。从此,这个男孩就开始了艰苦的打工生活。半年后,他终于还给了父亲12.5美元。  相似文献   

3.
熊怡 《今日重庆》2013,(9):34-35
今年刚满40岁的农民企业家喻世文有不少头衔:2012中国优秀杰出创新企业家、巫溪县人大代表,宜昌泰康能源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湖北诺亚光电科技有限公司总裁。时光回到993年,21岁的喻世文还只是重庆巫溪县田坝乡天池村的农民,也是一个不甘心像父辈那样靠天吃饭的青年,从巫溪老家走了出来。经历年少离家打工被骗后,他绝地逢生白手起家。在有能力回馈家乡和社会的时候,他终于圆了农民的绿色光明梦。  相似文献   

4.
陈江 《开放潮》2005,(5):i008-i010
3年多前,四川一个小县城的一名下岗工人壮着胆子去了美国打工,3年多后,他竟成了美国华盛顿地区的“中国辣椒大王”。成了美国华人圈中的创业英雄。这个中国下岗工人,他是怎么征服美国的呢?《打工》杂志陈江给您讲述一个打工传奇。  相似文献   

5.
刘江出生在河北秦皇岛,因为父母离异,高考一结束他就去了一家广告公司打工,也就是在那时,他接触到了广告,并学到了一些广告的基本知识。2006年9月,个性独立的刘江离开河北老家,到宁夏大学美术学院开始了自己的大学生活。  相似文献   

6.
今年刚满40岁的农民企业家喻世文有不少头衔:2012中国优秀杰出创新企业家、巫溪县人大代表,宜昌泰康能源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湖北诺亚光电科技有限公司总裁. 时光回到1993年,21岁的喻世文还只是重庆巫溪县田坝乡天池村的农民,也是一个不甘心像父辈那样靠天吃饭的青年,从巫溪老家走了出来.经历年少离家打工被骗后,他绝地逢生白手起家.在有能力回馈家乡和社会的时候,他终于圆了农民的绿色光明梦.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欧洲掀起了中国热,来华投资的欧洲客商日益增多,欧洲已成为我第四大贸易伙伴,欧洲是个大市场,拥有3.3亿人口,市场总值达4万多亿美元。中国与欧洲贸易有很大的互补性。我们不但要向欧洲招商引资,还要到欧洲去闯一闯,把生意做到欧洲去。“欧洲掀起的中国热,给我们提供了机遇,就看我们善于不善于抓住它。”“欧洲人对中国还了解不够,要多办展览展示自己,还要有一批人去摸爬滚打,去开拓,去创业。”我国新任驻荷兰大使吴健民刚到荷兰,就为1994年9月下旬在鹿特丹中港中心组织的’94中国消费品展览会剪彩,并对中港中心的人土…  相似文献   

8.
<正>中国小电工要去闯北极今年26岁的张友斌是河南省商丘市人。从商丘职业技术学校毕业后,他进入一家超市当了一名电工。2005年春节刚过,他嫌超市的工资太低,就跟着亲戚来到北京市一家建筑工地,当了名水电工。由于张友斌勤学好问,不怕苦、不怕  相似文献   

9.
一天晚上,一个家乡的女孩子打电话给我,说她想一个人闯北京去,她的在乡镇企业上班的丈夫每天不按时回家,她一个人等在家里,一分钟就像一年一样漫长,她再不想过这样的日子了。接着她便开始讲起她的日子,一个细节一个细节的,过程中的任何琐碎都不放过。这是一种刚刚完成恋爱、结婚的过程之后的日子。我这边不作声地听着,明白她并不是真的想闯北京,只是以闯北京作为话题的开始,目的不过是想完成她的倾诉。因为她不止一次地说过“闯北京”一类的话了.却从没见她付诸过行动,有一次她干脆坦率地说,只说说罢了,去不了说说还不行么?…  相似文献   

10.
邹元清出生在一个极其贫穷落后的深山村落,穷苦在他的记忆里留下了深深的烙印,一种信念———摆脱贫困,时刻激励着这位青年的成长。1994年,读不起书的他,毅然决定外出打工,以求生财之道。在找工作的过程中,他认识到自己缺少文化知识,靠卖苦力,不如回家开发土地,充分利用家乡的自然资源,闯一条致富路。就这样,他回来了。1996年,他瞄准了菌类药材。随后的几年,他全心全意致力于天麻、茯苓的种植事业。针对天麻生产的土质、气候、菌材、籽种等环节,从下种到生长过程管理,他认真观察,反复实验,精心记录,在失败中汲取…  相似文献   

11.
《新财经》2005,(6):51-51
于品海在香港念完中学后去日本,以教英语、中文和做餐厅服务为生。之后去美国加州圣地亚哥大学读电视新闻。因学费不足,1977年前后辗转至加拿大攻读政治经济学。求学期间,于品海利用替印刷厂老板打工的机会,办了一份中文手写小报,不赚钱,但也是加拿大三省当时的独一份。两年后,  相似文献   

12.
都说市场是个大海洋,可山里人连江河都未见过,哪敢下海去闯荡?但凡事都有个例外。在革命老区江西省永丰县的山区,就活跃着一群不怕“海”的山里人,而且他们不闯则已,一闯则惊人!  相似文献   

13.
金先生大学毕业后不甘心于给人家打工,希望自己当老板。由于他在大学学的是物流专业,因此,他早就萌生了开一家速递公司的念头。但因为经营范围涉及到部分属于邮政部门的业务,因此在注册登记时卡了壳。前几天,他在网上看到了关于《反垄断法(草案)》已获国务院常务会议原则通过的消息,但他不知有朝一日《反垄断法》施行后会否给他的创业带来帮助和法律支持。  相似文献   

14.
研究路漫漫     
在出国留学前,陈月辉本来就在济南大学教学,《离散数学》等课程一教就是十年, 随着时间的推移,突然间觉得自己的事业很萎靡,国外科技的突飞猛进让他意识到自己需要与时俱进,于是他就在1998年远渡日本“充电”。虽然是自费留学,虽然开始半年处于借钱状态,可是他绝不打工,因为他算过一笔账,毕业后1年的薪水相当于打工3年的薪水, 只要早些毕业,从经济学的角度来说,是绝对  相似文献   

15.
桔子阿春     
阿春是个“傻兮”,村里的人都这么说他。那年他十八岁。村里和他年龄相仿的人,一拨一拨出外打工去了,广州、深圳、东莞,想去就去,没什么比青春年少更潇洒的了。阿春不去,高中毕业回家就承包了村里的五十亩荒废的山地。那山地是七十年代广州来的知青垦的,当时种满了甘蔗。后来知青回城去了,山地就丢荒了。他喜欢桔子,就种桔子。把十八岁的青春,满满地种了五十亩。大家就叫他“傻兮阿春”。他听了,就憋红了脸,想骂人,却连屁也没放。父母就唉声叹气,不怪儿子没出息,就怪自己命不好,生了这么个钝胎。阿春听了,就挑砖担瓦,把一…  相似文献   

16.
一个"建筑工",一个河南省防腐保温有限公司西南分公司总经理,如何将这两个角色融合为一体,匡子蛟做到了. 1987年,匡子蛟高中毕业后因多方面原因错失进大学深造机会,第二年便离乡背井走上创业之路.最初他在家乡的一家建筑队打工,月薪200元.很快,不甘清闲的匡子蛟发现一个商机,办了一整套防腐保温的业务手续闯天下,奔赴各地开始联系业务.  相似文献   

17.
2007年2月份,河南省开封市网友"五黄"在网上发布了一个争论很大的"倾城计划"。让"五黄"感到惊喜的是,他的部分设想已经得到了官方的认可。所谓"倾城计划",简单说就是让整个开封市的市民都穿上宋装,外地游客一到开封,就如同回到了宋代。开封网友"五黄"是"倾城计划"的操盘手,36岁的他曾在深圳等地打工多年。"五黄"告诉笔者,  相似文献   

18.
乡村城镇化,目前已成为山东沿海农村发展的一种趋势。龙口市前宋村就是这种变化的一个范例。在传统意义上它是一个村,从经济范畴上讲,已是一个实力雄厚的企业集团,从整体上看,则是一座极具特色的现代化的小城。假若时光倒退30年,前宋村人争着下东北,可如今,在外谋生的人回来了,外地人也纷纷到这里来打工。目前,在此打工的外地人有1.1万,这儿成了一座城,人们都叫它南山城。1995年春天,山东省某地一位官员到南山城参观,听说他辖下的地区有人在这里打工,便特意去看望,不料一位打工妹见面说了这样一句话:"咱那里要是搞得这样好,俺还用得着外出打工吗?"一句话说得那位官员红了脸,陷入了沉思。  相似文献   

19.
正当初的山东穷小子王传启,上世纪90年代初来到大连讨生活,在这里他得到了不少好心人的帮助,之后他去深圳闯天下。初到深圳时几乎是他人生中的谷底,"能有口饭吃"就不错了。然而——困境逼迫他艰难创业,几经酸甜苦辣,王传启于2006年1月在深圳创立了鑫辉餐饮公司,几年间公司不断壮大。现在鑫辉餐饮已经是深圳当地知名的品牌。鑫辉专业从事中西式餐饮制作、大型餐厅经营管理、营养配餐、酒楼宴席制作等综合性餐饮服务。公司坚持"为客户做良心饭菜",这样的企业愿景  相似文献   

20.
走南想北     
<正> 自1989年以来,每年我都要去一次广东,短了一周,长了二十多天。所幸年年都有这样的机会。就象半个世纪前许多沿海大城市的人纷纷投奔解放区一样,现在的社会时尚是投奔开放区。我加入南下的行列并非去为了谋求职业或寻找致富门路。恰恰相反,纯粹是出于一种精神需求,感受一种新的生活信息,观察一种希望,跟踪一批企业家。实际上我把广东当作一个“采访点”,在东北、华北、华东都有这样的“采访点”。我是靠这些“点”跟踪中国,观察工业社会的变化,跟生活保持着联系。 中国人历来就有走西口、闯关东、下南洋的传统,这走、闯、下是“人往高处走”,是“人挪活”,想活得更好。广东正是当今人们想走、闯、下的“高处”,是个可以“活得更好”的地方。近十几年来北方人一批又一批地大量南下,正说明广东的优势,是一块得现代风气之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