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熊怡 《今日重庆》2014,(21):72-75
罗国家,从在家乡水库边涂鸦的孩童,到一名出色的乡村美术教师,再由乡村美术教师,转身成为优秀的摄影记者。“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这一路的蝶变,缘于他从未停止过追逐梦想的步伐。  相似文献   

2.
新疆作家刘亮程的散文创作内敛、朴实,其成功的因素在于他既生于乡村、长于乡村的独特身份,又在于他不是以纯粹的农民视角书写乡村生活.他构建的独立世界--"一个人的村庄"为现代人构筑着灵魂的栖居地,其语言精粹、自然、富有诗意.  相似文献   

3.
作为地市报摄影记者,不可能拍摄到全国和世界各地发生的重大新闻事件,也不具备大报摄影记者的经济实力,拥有先进、精良的摄影器材。但作为地市报的摄影记者,我通过在黑河日报社多年的工作实践,得出小报摄影记者也有大报摄影记者所不具备的自身优势。地市报摄影记者离基层最近,用图片报道反映生活最便捷、最直接。  相似文献   

4.
“抢”新闻     
王华 《东北之窗》2011,(Z3):21-21
一年一度的"两会",是国家政治和经济生活中最为重要、影响最为深远的大事件,同时也是各大媒体的年度饕餮盛宴。参加此次"两会"报道的3000多名正式注册的新闻工作者,每天都要辛劳地奔波在各个会场,相互比拼,找焦点、约访谈、拍场面……忙得不亦乐乎。他们忙碌的身影也成了摄影记者眼里的好新闻好题材,其中不乏有让人感到震惊的独家画面。  相似文献   

5.
"一个人只有拥有土地才有价值,才有灵魂"。凡事都有个根本。就像我们常讲的,如果一个国家不尊重宪法,这个国家就少了灵魂;如果一个社会没有责任与关爱,这个社会也少了灵魂。  相似文献   

6.
徐娥  钟伟  王玉玲 《特区经济》2010,(7):149-150
本文在界定"乡村旅游地城市化问题"这一概念的基础上,探讨了"过度城市化"和"滞后城市化"两种不同情况对乡村旅游地造成的危害,即乡村旅游地城市化问题的表现,并对其产生原因进行了分析;最后从乡村旅游地发展的实际出发,提出了防范原则,并从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层面,探讨了防范乡村旅游地城市化问题的对策。  相似文献   

7.
惠特曼思想中包含着生态学思想,以期促进人类社会中生命与自然、灵魂与自然之间的绿色相融。惠特曼通过其史诗般的抒情诗歌——《自己之歌》,热情地诠释与讴歌了绿色自然;赞美了世间存在的一切人的一切生活;并通过灵魂来透视自我,使"我"之灵魂与自然之精神共舞。他将大爱寄寓在草叶里,于人间"四处散播";他从最本真的自我出发,将人与自然同化,把人看作大自然中的一员,与万物等同,人与万物一起构成富有生命灵性的活的生态系统。  相似文献   

8.
在陕西关中农村,广泛存在举办"村会"的习俗。在陕西兴平市,从农历新年到年末,每个月都有村子轮流"过会"。本文拟以对兴平冉庄郭村"过会"民俗的调查为基础,展现"过会"的基本情况及主要活动,分析关中乡村"过会"民俗的功能。  相似文献   

9.
党的十九大以来,乡村振兴已经成为全党全社会的共同行动和国家战略。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乡村制度、乡村治理、乡村文化的历史变迁为今天的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提供了有效借鉴。乡村振兴可从"家国情怀"的顶层设计进行研究,家族情感构成乡村治理的血缘纽带,家乡情结构成乡村治理的地缘凝聚,家国情怀则奠定了国家政权稳定的基层结构。从家族、家乡和家国三个层次推进当前乡村治理有效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中国老区建设》2009,(7):50-51
在国家主席刘少奇等战斗过的“小延安”确山县竹沟镇,在抗日民族英雄杨靖宇将军的故乡驿城区李湾村,在李先念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开展抗日游击战争的革命根据地遂平崦岈山、红石崖……在驻马店市的每一块红色热土上,时常可以见到一位中等身材身挎相机的中年男子——他就是全国百佳摄影记者、全国地市报新闻摄影学会副会长、  相似文献   

11.
走出农村、跨出国门,城镇化战略、开放型战略成为推动中国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的重要力量。回顾30多年的改革开放历程,无论是个人、企业、行业还是整个国家发展,都离不开走出去这个主旋律。我国国内生产总值从1978年的3645.2亿元增加到2011年的472881.6亿元,巨大的变化清晰地描绘出了"走出去"步伐的强劲有力。外面的世界很精彩。无论是"温州人密码"还是"洋插队"大潮,改革开放以来,一批批中国人背起行囊前赴后继、坚定不移地走出乡村、走出  相似文献   

12.
宋朝乡村职役制度的构成和变迁与"富民"紧密相关。"富民"是宋朝乡役的主要应役人,他们对乡役收益的不同预期,决定着他们的充役行为选择。当北宋前中期乡役从有利可图变成为一种沉重负担后,"富民"就以各种方式逃避充役以为应对,造成了严重的社会问题,也影响到国家对乡村社会的有效统治。宋朝官府一方面在制度层面进行补充完善,另一方面尝试改革"富民"充任乡役的方式。熙宁时期的免役法改革,"富民"交纳免役钱得以身免充役,官府则以役钱雇募专人应役,同时借机补充国家财源,双方初步实现了彼此在乡村中相对利益的最优化。但在政局变动和国家财政需求压力增大的背景下,官府破坏了免役法募役制,导致差役法的复行。哲宗绍圣元年(1094)以后到整个南宋,乡役制几经反复,差募并行、名募而实差成为乡役的普遍实态。在"富民"的倡导下,南宋部分地区又有"义役"兴起。宋朝乡村职役制度的变迁过程很大程度上是"富民"与国家围绕各自利益在乡村中互动与博弈的结果。通过"富民"与国家互动视角对宋朝乡役制度的考察,既可揭示其变迁的深层原因,也可从中窥见"富民"与国家关系之一斑。  相似文献   

13.
在人们的印象中,乡村有着与城市不同的清新空气,蓝天白云间的清新田野总是让人流连。同样在人们的印象中,乡村卫生条件备受诟病,农民文明素质不高,每天除了早出晚归的农活就是烟熏火燎的生活起居,并没有多少精力去参与娱乐活动。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乡村一切仅此而已。而如今的乡村,随着国家系列惠农政策的落实,经济条件有了很大改观。农民的收入提高了,对于生活环境、思想道德、文化生活等有了更高的认识和更多的需求。为此,青岛市"乡村文明行动"红红火火地展开。  相似文献   

14.
乡绅作为中国乡村社会管理中重要的一环,其自明朝中期形成后,在乡村治理史上发挥了重要作用.本文从以往学者对乡绅的不同理解出发,以时间为线,简单梳理了乡绅从明中到民国这段历史,分析了"乡绅之治"的形成环境和功能地位及其逐渐消亡的历史必然.乡绅处在国家与乡村社会之间,既是国家权力在乡村社会中的延伸,又是乡民利益的代表,在一定历史阶段中发挥了重要的社会作用.同时从其消亡中,总结经验,思考当今乡村社会的自治问题.  相似文献   

15.
正第10届国际新闻摄影比赛(华赛2013)评选4月中旬在北京揭晓。加拿大摄影记者凯文·弗瑞尔拍摄的《台风海燕》夺得年度新闻照片大奖,该照片所在的组照还摘取本届比赛战争灾难类新闻组照的金奖。本届华赛以"和平与发展"为主题,共收到60多个国家和地区3000多名摄影记者和摄影师的3万余幅作品,其中半数以上的参评作品来自国外,包括美联社、路透社、法新社、俄新社、盖蒂图片社、欧洲新闻图片社、德国《地理》杂志等在内的世界主流媒体摄影记者和来自全球五大洲的摄影师均有参赛,参赛作品内容涉  相似文献   

16.
"芳草"在哪里--从被误读的迟子建谈她的温情主义世界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芳草在沼泽中》既不像"城乡对比说"所认为的是在"乡村/城市"二元对立模式中寻找乡村的诗意,也不像"历史现实对比说"所认为的是"对生活中业已消失了的美好理想总是流露出一种固执的向往"。 "现实未来说"认为作者用温情主义世界观观照小说中人物的生活和情感,既不回避苦难的生活现实,又在一个被日益"污染"的世界里呼唤人的主体精神的高扬和人的主观能动性的激发。作者艺术性地充满激情地告诉我们: "芳草"不在别处,只在每一个人的手里和心中。  相似文献   

17.
乡村振兴关系着我国三农问题的解决,是缩小城乡差距,实现"美丽乡村"建设的重要手段,乡村经济发展情况是乡村振兴的核心基础,找寻农村经济发展的方式方法尤为重要.文章以陕西省白村为例,从基层党组织建设、红色资源开发、农业知识培训、公共社区服务建设四个方面说明了该村在经济发展探索过程中的创新性举措,同时提出了实现经济发展的现实困境与化解路径,从逻辑上梳理了实现农村经济发展的三重逻辑,即人与人利益调和、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人与制度相辅相成,为实现乡村振兴提供了理论经验.  相似文献   

18.
进入新时代,国家日益重视生态环境的治理问题。随着《民法总则》"绿色原则"、"五位一体"理念的提出,生态环境的保护开始受到法学界的重视,相应的法律法规陆续出台,各地政府积极响应。但是,我国广大乡村地区长期存在的人口数量多、生态问题严峻、资源消耗大、法律制度不健全、公民守法意识不强等情况,并不是在短时期内就能完善的。因此,推进我国乡村地区的生态法治建设进程是一项长期、艰巨的任务,必须要从健全乡村生态立法、建立乡村生态法律责任制度、完善执法机制、设立奖惩制度、加强乡村服务型政府建设、增强村民的法治意识等方面着手,全方位、多层次地构建乡村生态法治体系。  相似文献   

19.
为破解乡村发展难题,本文以江西省JA地区G村为例,将农村发展与城市发展进行对比研究,从市场化的角度探究农村发展滞后的根源所在,并以农村的"人""财""物"市场化为总体思路,逐步将农村资源要素向市场化方向推演,从而渐进式地构建起乡村振兴发展市场化路径的基本框架,推动农村资源以市场手段进行有效配置,最终实现乡村可持续的振兴发展.  相似文献   

20.
曹洪珍 《特区经济》2012,(6):142-144
近些年,随着我国经济的蓬勃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稳步提高,在国家"三农"政策的支持下,乡村旅游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发展。随着重庆市南川区乡村旅游如火如荼地发展,极大地丰富了都市居民的休闲生活,增加了农民收入,但一些影响其发展的问题也逐渐显现出来。如何解决南川区乡村旅游发展存在的问题,促进南川区旅游业的健康发展和实现南川区的可持续发展,是南川区乡村旅游发展必须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