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贺煜 《重庆与世界》2015,(18):72-77
1500年的岁月虽然悄无声息,但深刻而且细致。她把安居雕琢成为一座知名古城,而且还似一团经久不息的温火,煨出了安居悠久的历史和厚重的文化。 安居古城位于重庆市铜梁区西北部的涪江和琼江交汇处,隋开皇八年(公元588年)建县。安居古城依山为城,阁道连居,城内拥有“九宫十八庙”、“安居八景”等景观:设有湖广、福建、江西等地会馆;汇聚古县城文化、古巴渝文化、宗教文化、书香文化、移民文化和龙文化,是一座体系保存完整、规模庞大、具有立体感层次感的古城。目前,铜梁正按照5A级景区的标准,把安居古城打造成国家级休闲旅游度假区。  相似文献   

2.
熊怡 《今日重庆》2014,(17):32-34
历史的尘埃散落在星辉门上,日夜守望着奔流不息的琼江和涪江。在两江交汇的宽阔水域之滨,被岁月的风雨雕刻的安居古城风韵依旧。始建于隋开皇八年(公元588年)原名赤水县,后于元朝废县。明成化十七年复县,更私安居县。这座占地3平万公里的古城依山而立,它就是著名的中国第四大古城——重庆安居古城。  相似文献   

3.
正"这是一座让人眼前一亮的城市。"在"中国城市未来发展论坛"上,评委们对"龙乡"—重庆铜梁区啧啧称赞。2014年10月31日,首个"世界城市日"。在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和新华社《瞭望东方周刊》联合主办的"中国城市未来发展论坛"上,重庆铜梁区获"2014中国最具文化魅力城区"、安居古城获评"2014中国最具文化魅力古城"……从2013年9月重庆实施五大功能区域战略以来,尤其是今年5月铜梁撤县设区之后,定位为重庆城市发展新区的铜梁区,规划制定了"一体两翼"的发展新蓝图,确定了打造重庆工业经济重要增长极、文化旅游城市、特色农产品生产基地和渝西地区重要生态屏障的"四大战略定位"。"落实市委四届三次、四次全会精  相似文献   

4.
蔡春丽 《今日重庆》2014,(23):44-47
“这是一座让人眼前一亮的城市。”在“中国城市未来发展论坛”上,评委们对“龙乡”——重庆铜梁区啧啧称赞。2014年10月31日,首个“世界城市日”。在联合国开发设划署和新华社《瞭望东方周刊》联合主办的“中国城市未来发展论坛”上,重从铜梁区获“2014中国最具文化魅力城区”、安居古城获评“20141中国最具文化魅力古城”……从2013年9月重庆实施五大功能区域战略以来,尤其是今年5月铜粱撤县设区之后,定位为重庆城市发展新区的铜梁区,规划制定了“一体两翼”的发展新蓝图,确定了打造重庆工业经济重要增长极、文化旅游城市、特色农产品生产基地和渝西地区重要生态屏障的“四大战略定位”。  相似文献   

5.
正两山环抱、三河并流、三湖点缀,这里是重庆铜梁,山河隽秀,人文荟萃。安居古城有各类古迹197处,国家级非遗铜梁龙舞享誉海内外……近年来,铜梁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旅游发展,以安居古城为龙头,培育打造出了一系列优质旅游产品,旅游资源优势得天独厚。铜梁区委书记唐小平、区长左永祥多次深入调研全区旅游工作,为旅游发展把脉定向。6月14日,铜梁区召开旅游发展大会,全面吹响了铜梁旅游在新起点上实现新突  相似文献   

6.
正"安居古城保存的丰富历史文化资源,让我们找寻到历史记忆和生活环境的延续感,是中华龙文化、古巴渝文化的典型代表,是不可多得的重要遗产。安居古城历史积淀深厚、综合文化价值很高,是山地古城建筑的典范,它的完整性和独立性为研究中国城市建设史、建筑史、文化史提供了例证。"—安居宣言  相似文献   

7.
熊怡 《今日重庆》2014,(17):35-36
“安居古城保存的丰富历史文化资源,让我们找寻到历史记忆和生活环境的延续感,是中华龙文化、古巴渝文化的典型代表,是不可多得的重要遗产。安居古城历史积淀深厚、综合文化价值很高,是山地古城建筑的典范,它的完整性和独立性为研究中国城市建设史、建筑史、文化史提供了例证。”  相似文献   

8.
韦明芳 《老区建设》2008,(11):48-49
从上个世纪80年代末开始,广西省环江县有计划地组织一些生产生活条件比较恶劣山区的贫困居民迁入自然条件较好的地方居住,实行易地安置扶贫。经过20年的努力,该县安置本县贫困群众1454户6887人,接收了都安、东兰、大化三县大石山区贫困群众1.25万户近6万人,成为广西最大的易地安置扶贫开发工作县,扶贫工作成效显著,使6万多生活在“不具备人类生存条件”的大石山区贫困人口下山安居,普遍解决了温饱问题。  相似文献   

9.
在重庆的城市发展新区,“县”字号已经成为历史——随着潼南、荣昌撤县设区,城市发展新区全域变成了市辖区。在中国经济新常态、在中国“一带一路”宏观战略的时代大背景下,两县由县变区,正当其时,正逢其时!  相似文献   

10.
安居是民生之首。2009年4月21日,重庆市委书记薄熙来在宜居重庆建设动员会上强调:建设宜居重庆,改善老百姓的居住条件,既是“以人为本”,促进社会和谐,又有吸引人才、促进投资和消费的双重意义,一定要精心规划,为全市百姓造福。  相似文献   

11.
《西部论丛》2007,(8):4-4
沙坡头驰名中外.腾格里沙漠烟淼浩魏.高庙、鼓楼雄伟壮观.龙富湖.香山寺神奇多彩。素有“塞上江南”之称的古城中卫历史悠久,地灵人杰。伴随着2004年撤县设市.被这片热土哺育成长的中卫建行又迎来了新一轮的发展高潮,三年实现资产规模翻一番各项经营指标稳居当地同业前列。  相似文献   

12.
郭占义 《东北之窗》2013,(13):76-78
薛家玺是金州人。今已年过七十。2007年,在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庆祝撤县建区20周年的喜庆日子里,金州区政府以《旧貌新颜》为题,先后在金山宾馆、金州博物馆展出反映古城金州沧桑巨变的纪实摄影展,展出的百余幅作品全部由薛家玺一人完成。作品内容是在不同时期的同一个地点拍摄,直观地记录了家乡的新旧对比、  相似文献   

13.
《重庆与世界》2010,(11):17-17
2007年9月28日,重庆市二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三次会议审议通过设立“重庆农民工日”的议案,确定每年11月的第一个星期日为“重庆农民工日”,倡导社会公平、营造和谐氛围、为农民工提供实际服务。至今,围绕农民工维权、进城安居、社会保障、子女入学等问题,重庆已出台数十项有针对性、可操作性强的政策措施,使农民工真正得到了实惠。  相似文献   

14.
《重庆与世界》2010,(12):17-17
2007年9月28日,重庆市二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三次会议审议通过设立"重庆农民工日"的议案,确定每年11月的第一个星期日为"重庆农民工日",倡导社会公平、营造和谐氛围、为农民工提供实际服务。至今,围绕农民工维权、进城安居、社会保障、子女入学等问题,重庆已出台数十项有针对性、可操作性强的政策措施,使农民工真正得到了实惠。  相似文献   

15.
2002年,面对“林业五难”问题,武平县在全国率先探索将集体山林分山到户,推动林改领跑福建省和全国。武平县由此被誉为“全国林改第一县”。林改以来,武平“生态立县”战略部署取得实效。2018年10月,武平县被福建省生态环境厅授予“省级生态县”称号。2020年,武平县被生态环境部命名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为县域经济绿色发展打下扎实基础。武平县是典型的山区县、林区县,从其提出的“生态立县”理念、战略进行研究,可以为广大山区、林区等欠发达地区加快绿色发展转型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6.
正每个人的一生会遇见很多门,我独爱归家的那一扇。午后,一杯土茶,摇椅芭蕉扇,小睡梦福安。如果说,去平遥,是感受晋商布局严谨的深宅大院;游丽江,是体验绚丽多姿的民族风情;那么,在安居,你将会和久违了的乡愁不期而遇。安居古城有紫气、挹爽、星辉、承恩、引凤、迎龙等九道城门遥相呼映。青砖、木门、红灯笼,轩窗、檐角、老茶馆,古老景观保存得原汁原味。踏上青石板路,脚步也  相似文献   

17.
"一朵莲花耸碧霄,二水襟带万山朝."新登旧名新城,古称东安,于三国吴黄武五年(公元226年)置县,1958年撤县,有1700多年的置县史.自2021年初被列入浙江省第一批千年古城复兴试点单位以来,新登镇按照"一年破题、三年见效、五年变样"时间表,统筹推进古城建设,城墙城河风貌基本呈现.  相似文献   

18.
《重庆与世界》2016,(45):68-73
涪陵区位于重庆市中部、三峡库区腹地、长江与乌江交汇处,因乌江古称涪水,巴国先王陵墓多葬于此而得名。春秋战国时巴国在此建都,秦、汉、晋时设枳县,自唐代以来一直为州县所在地。新中国成立后为涪陵地区,辖10个县;1995年撤地设市(地级),重庆直辖后,1998年改设涪陵区,辖9个街道、12个镇、6个乡。幅员面积2941.46平方公里。总人口116.67万,其中城镇人口73.6万。  相似文献   

19.
顺德位于珠江三角洲腹地,在明朝景泰三年(1452年)立县。传统文献记载都将顺德建县的原因归于黄萧养之乱,而实质上,顺德建县是其地理环境、社会关系和国家控制等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本文认为珠江三角洲的成陆过程作深刻影响了当地的土地耕种格局,从而影响了这里的社会关系。在地方与国家的博弈中,出现了最终的结果——顺德立县。  相似文献   

20.
李哲良 《今日重庆》2007,(1):132-133
《古城重庆图》本着考证有据、文献有据、绘图有据的原则,并结合重庆清末民初政治、军事、经济、文化、教育、历史、地理、天文、气象、宗教、民风、民俗、码头文化等特点,描绘了古城重庆的山水林木、交通要道、港口码头、街巷民居、军事要塞、商铺会馆、学堂戏院、庙宇宗祠、私家花园、牌坊石刻等文物古迹的位置和外貌特征,以及城区的交通运输、商业贸易、民风民俗、街头卖艺的场景,将百年前的重庆全景式的展现在我们面前.它填补了重庆绘画史上的空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