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全德轿车工业总的情况1998年对于德国汽车工业(尤其是轿车工业)而言,是一个值得津津乐道的年份,(国内)汽车总产量达到573万辆,其中,轿车535万辆,创历史最高记录,与上一年相比增长14%。据分析,促使轿车产量大幅度增长的主要动力是出口形势强劲,而国内的轿车销售量增幅实际上只有5.9%(销售量实际为374万辆)。据认为,推动德国轿车工业1998年强劲上升的主力是大众和戴姆勒/克莱斯勒(以下简称D/C)两家企业,其汽车产销量均有较大幅度增长,经营状况也较好。与之相比,德国福特和通用公司的全资…  相似文献   

2.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建立,以及汽车市场从卖方市场转变为买方市场,我国原有的汽车商品流通体制以中间商买断产品的经营方式为标志已不适应新形势的要求。近年来,国内有关方面就我国汽车商品流通体制改革问题进行了一些有益的研究和探讨,对促进我国汽车商品流通体制的根本性变革作了一些理论和舆论准备。笔者通过对国际上汽车工业发达国家汽车流通体制的分析,结合我国汽车工业现状及发展趋势,对我国汽车商品流通体制的改革也进行了较全面的研究。  相似文献   

3.
关注中国汽车工业的发展,不可能不关注中国汽车市场及其变化。当我们为新世纪的来临倾注热情的时候,也多多少少对新世纪的中国汽车市场怀有一份期冀,愿它能在新世纪的阳光灿烂里沸腾,走出近两年来一直的低迷。 可是,尽管我们善良的期盼并不过份,尽管与汽车消费相关的政策伴随着新世纪的曙光已开始实施,利好频频。比如国家开征购置税,比如机动车尾气检测费被取消,比如汽车关税下降,比如各款新车相继登台亮相。但从北京几家大型汽车交易市场传来的消息却证实,新世纪第一年头两个月,除去赛欧和夏利2000带来的冲击波,汽车市场的销…  相似文献   

4.
据有关部门资料统计显示,今年上半年,我国轿车的增产速度达到了近年来的最低点,产量增长率仅有5.78de,而去年同期为7.12叽。这个现象令人深思。毕竟,轿车市场这种启而不动的态势,是发生在国家为扩大内需、推动经济增长,明确提出要启动私人汽车消费市场的背景下;如果这种缓慢增长的态势不能尽快遏止,势必影响我国汽车工业的发展。固然,轿车市场出现这种状况,我们可以找出许多客观因素,而且,更可以从国家宏观经济政策和环境找出原因。但是.就轿车工业或轿车企业而言,自身在市场适应性发展方面,态度是否积极主动,做出多大努…  相似文献   

5.
据 报道,不久前德国汽车巨头——大众公司董事会成员贝彻胡佛表示,未来5年内,大众汽车将在中国大陆投资30亿马克(合13.3亿美元)。2000年,大众在中国大陆销售了31万多辆车,预计今年可比去年增长5%的销售量。有报道说,德国宝马公司短期内将在中国新增11个集销售、维修、展示、信息反馈于一体的代理分支机构,加上现有的13个代理机构,宝马在中国大陆的分支机构将达到24个。戴姆勒-克莱斯勒公司的亚洲战略为:在中国、亚洲进一步扩大投资和市场占有率。马自达公司总经理马克·菲尔兹对中国汽车市场前景十分看好,准备启动小型轿车生…  相似文献   

6.
发展符合国情、服务群众的轿车业蒋一子轿车要发展,要进入家庭,这是历史的必然。但在我国这样一个人口大国,普及轿车将要经历一个漫长的历史时期。未来15年内就是能达到“中国家用轿车发展战略研究”设想的2000多万辆轿车保有量,也只有2%的居民或不到6%的家...  相似文献   

7.
关于中国轿车工业发展战略的思考许江萍早在50年代,我国轿车工业就开始起步。但是,直到80年代中期以前,我国轿车年最大生产量只有6000多辆,技术水平也远远落后于国际先进水平。1984年以来,我国先后与德国、法国和美国合资建立了三个轿车企业,并引进了日...  相似文献   

8.
现在报刊上常出现“准轿车”一词——在汽车新闻中,在车市评论中,甚至在某些厂家的新车广告中。 什么是“准轿车”?对这个问题,恐怕笔者最有发言权。早在1997年底笔者写了一篇文章谈论“国情车”,叫做《谁是未来十年中国市场表现最优秀的车》。在分析了中国的国情车必须是私家车、必须符合中国普通百姓的消费水平等四个条件后来逐步发展成“六要素”之后,还有这样一段文字: 那么,中国的国情车大概是个什么车﹖笔者认为,它应该是一种同我们现在所认为的轿车有差距的“准轿车”。它车型小,附加功能不多,以小城市和乡村为主…  相似文献   

9.
1996年 11月 ,北京北方汽车交易市场率先推出“18· 18奥拓开回家” (即首付 1.8万元 ,余款 18个月付清 )活动 ,在中国首创汽车分期付款的销售方式。受此启发 ,在市场疲软、竞争激烈的形势下 ,众多厂家、经销商纷纷加入这一行列。分期付款这种商业行为是由国外引进的一种营销手段。与一次性付款相比 ,既可暂时少支出一笔流动资金 ,又可解决工作生活的急需 ;因此 ,随着时代的发展 ,人们消费观念的改变 ,人们已逐步接受分期付款这种商业行为。汽车消费的分期付款 ,也是在汽车市场日益激烈的前提下 ,生产厂家、经销商为扩大其市场份额而采用的…  相似文献   

10.
我国很快就将加入WTO。加入WTO后,将对我国轿车工业产生多大冲击,这是业内人士十分关心的问题。更多的人士认为,“入世”后,会给我国轿车工业带来冲击,但也带来机遇。还有人认为,“入世”后,我国轿车工业将面临生死抉择。但有一点可以肯定,加入WTO不是入鬼门关。“入世”后,对消费者是利好多多。随着国家政策的调整,中国汽车工业迅速与世界汽车产业全面接轨,轿车价格会不断调整,将有更多的人买得起车,对轿车也将会有更多的选择余地,购车环境,用车环境也会逐步得到改善。但对于轿车生产企业和政府有关部门及各管理机…  相似文献   

11.
目前,我国石油销售企业正处于发展阶段,其内部财务控制还存在着不少问题。文章从内部财务控制主体与客体、内部财务控制目标与重点、内部财务控制方法、内部监督机制与财务人员职业道德规范几个方面构建了石油销售企业内部财务控制体系。  相似文献   

12.
煤炭企业放开经营,步入市场,但煤炭销售工作尚没有完全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主要表现在销售政策不够灵活,影响销售人员的积极性;运输紧张,运销之间的矛盾突出;产品的品种和结构跟不上市场变化,煤炭质量不高等。这些问题制约了煤炭销售,造成产品库存大量增加,影响了效益目标的实现。为此。就当前如何搞好煤炭销售工作建议加下: 转变观念,切实把销售工作摆上一线位置。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必须由生产型向生产经营型转变,必须以提高经济效益为  相似文献   

13.
大型建筑企业一般纵向有多个管理层级,横向有完整的职能部门设置,如何在这样的企业构建完善的全面风险管理体系,是非常重要的课题,也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  相似文献   

14.
15.
一、关税政策与中国轿车工业1978年,我国轿车产品的总产量只有2640辆。按当时一句比较流行的话来概括我国汽车工业的发展状况,就是“缺重少轻,轿车生产几乎是空白”。改革开放后,在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了被压抑的需求迅速释放出来,尤其是对轿车产品的需求增长更猛。而在长期“闭门造车”情形干成长起来的以中型载货汽车为主体的我国汽车工业难以满足这一迅速增长的需求,这样就导致了国家不得不用大量当时紧缺的外汇来进口国外轿车。表1显示了“六五”期间汽车和轿车产品的进口数量和金额。表1“六五”期间汽车产品的进口数量和金额资料来…  相似文献   

16.
现在,我国轿车生产布局之乱,正日益引起越来越多人的注意。对中国汽车工业的发展而言,它影响不可谓不大。那么,其表现特点如何呢﹖现状:细数六点论是非 且让我们先将新出现或将要出现的轿车项目简单过目。排量比较大的车种读者可能早已耳熟能详,例如别克,这里我们不谈。附表1列出的一些车种,都是近两年冒出来的,或已经有比较可靠的消息说将要出现的2升以内车型,读者不一定全知道。 这么多的轿车车型,大约就是在这三五年中蜂涌而出或将出,实为"井喷"行情。细看一个个车型和一个个生产企业,不抛出一个"乱"字,实在没有别的话好说…  相似文献   

17.
一、概述国内外的经验告诉我们,汽车修理业的发展必然依托汽车工业的发展,同时受制于地区性工业发展的能力。“七五”期间我国的汽车工业发展很快,汽车的保有量以人们不可想象的速度递增,我国的轿车工业也在全国几处大规模地建成投产,形成了不可阻挡的势头。同时还引进许多外国的大、中型载重车和  相似文献   

18.
规模经济的概念起源于美国,揭示的是大批量生产经济性的理论。其主要内容是指随着产量的增长,即生产规模的扩大,产品的单位成本相应下降,从而显示出规模的经济性。与规模经济相关的一个概念是经济规模,某一产业的经济规模指的是在一定的生产条件下,用一套生产设备、一定的资金投入等,某产品达到最低成本的年设计生产能力。西方经济学家在研究规模经济和经济规模时,都是以特定的时间段、特定的国家内的某一产业作为研究对象,对其生产规模和成本进行统计和分析,并经过总结、推理而得出的一个趋势性规律,其规律只有在满足了大量的前…  相似文献   

19.
20.
毋庸讳言,WTO会给中国汽车 工业带来冲击,但是也有机遇,我们不能丧失信心。中国轿车工业的发展,特别是“三大”轿车系列的形成与发展,能让我们感悟出许多。 一、五十年代起步早 从毛泽东主席亲笔题写“第一汽车制造厂奠基纪念”开始,1953年7月15日,中国第一座汽车制造厂——第一汽车制造厂在长春破土动工,标志着中国汽车工业实现了从无到有的历史巨变。1956年7月15日,第一辆解放牌汽车诞生,结束了中国不能生产汽车的历史。1958年5月 12日,一汽自主开发设计的中国第一辆轿车——“东风”牌中级轿车的问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