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14 毫秒
1.
行为无价值论,也可称为人的违法论(或人的不法论)。单纯从违法的角度而言,行为无价值的核心观点是,在考察是否存在实质的违法性时,重视行为人的意思这种“人的”要素。行为无价值论和结果无价值论,原本是在违法性领域的争论。但是通说认为,构成要件是违法类型,违法要素必然是构成要件要素,所以,行为无价值论和结果无价值论的分歧,必然会影响对构成要件的认识。  相似文献   

2.
褚欣 《商》2014,(25):202-202
行为无价值论与结果无价值论两种理论是大陆法系刑法理论针对不法性的实质的探讨,萌发于德国而兴盛于日本,影响了包括我国在内的多个国家。本文试图对两种理论的产生和发展进程进行梳理,揭示犯罪体系中不法的实质,探究对我国理论发展的启示。  相似文献   

3.
耿晨 《商》2014,(36):236-236
无讼这一中国传统法律文化,自古以来对国人有着非常深刻的影响,并且至今仍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们的思维和行为,影响着我国法治现代化的进程。本文在研读了相关资料重新认识"法治"的基础上,并以儒家无讼思想为例,分析传统无讼观的内涵与存在必然。针对传统无讼观对我国法治进程的价值,从实际出发,进行了简单论述。探究传统无讼观,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可以有效推动我国法治进程。  相似文献   

4.
杨灵芝 《商》2014,(14):117-117,111
如果要成立正当防卫,则行为人需要具备防卫意识的存在。然而,偶然防卫的成立要件不需要具有防卫意识,因此偶然防卫不能成立正当防卫。但是偶然防卫在客观上起到了正当防卫的效果,防止了危害后果的产生。虽然偶然防卫不具有结果无价值,但因为主观上具有侵害他人重大法益的恶性,所以应该具备行为无价值。因此,可以从行为无价值的二元论来看,偶然防卫仍然构成犯罪未遂。  相似文献   

5.
市场经济对大学生价值取向具有双重作用,既有积极的一面,又有消极的一面;从影响人们价值取向的几个要素着手,分析了市场经济运行体制对大学生价值行为选择的影响结果。  相似文献   

6.
暴华丽 《商》2014,(16):168-168
人权作为一种普世价值为当代文明社会所普遍接受和逐渐推崇。国家作为全体公民的代表当然负有保障人权的义务。刑法作为国家法律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制裁措施往往关涉公民的基本人权。刑罚是国家在犯罪人的基本人权与全体公民的基本人权之间作出的迫不得与的选择。刑法不得已原则折射出刑法的价值取向,具有指导性的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7.
项黎宁 《消费导刊》2009,(7):156-156
被害人承诺是被害人基于自己的意志,承诺放弃刑法所保护的利益,允许他人对自己的利益造成侵害的行为。在一定条件下,被害人承诺会产生阻却违法性的效果。很多国家的刑事立法都对被害人承诺问题作出了规定,而我国刑法中对被害人承诺没有明文规定,所以应当在立法中加以明确。  相似文献   

8.
"不知法者不赦"这一古老的法谚体现了一项法律原则,即认定行为人的主观犯意无需考虑其是否认识到自己行为的合法性,但随着社会日益复杂化,缺乏违法性认识能否免责面临一些争论.当前我国正处于法治社会发展的关键阶段,正确认识违法性认识在故意中的地位,准确认定具体案件中行为人是否具有违法性认识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刑法安全体系的构建经历了由一元化到四维化的发展过程.作为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生态安全保护既是确保公民生命健康安全的需要,又是实现社会秩序稳定和国民经济繁荣的必然要求.严格意义上的生态安全应当由自然生态安全和社会生态安全两部分组成.将生态安全纳入刑法规制,是基于刑法的定位和价值取向以及我国日益严峻的生态安全形势所做出的正确选择,同时符合了世界法治的发展大势.实现生态安全刑法规制的体系化和规范化,要同时加强宏观统筹和微观调适.  相似文献   

10.
全球化趋势显著,大学生毕业后被推向就业市场,文科生作为一支重要的人力资源,其就业价值取向影响其正确择业观的形成。由于家庭教育及社会对职业评价的差异,文科生的就业价值取向呈现出强调个体功利性、追求职业稳定性、规划模糊性及缺乏自主创业性等特点。因此,引导文科生形成正确的就业价值取向,树立客观、公正的择业观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1.
根据现代刑法学理论对中国古代刑事法律规范中所蕴涵的原则和思想进行分析。刑法是掌握政权的的阶级为了维护其阶级利益,根据本阶级意志以国家名义颁布、规定犯罪及其刑事责任的法律规范总和。它是一个历史范畴,具有阶级性、政治性和法律性,是一个国家和民族文化价值在经济价值上的反映。因而刑法又具有经济性和文化性。这就决定了古代刑法既具有共同的原则,又因各自所处时代政治、经济、文化,以及地理环境的不同,而具有独特之处。同时,在中国封建刑法思想当中关于对德、刑关系的深刻认识,有力的促进了礼、法的协调统一,构成了中国古代封建刑法。  相似文献   

12.
资本结构与股票价值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王秋燕 《商业研究》2005,(4):144-146
股票价值评价受多种因素的影响。资本结构是影响股票价值评价的一个方面。通过分析资本结构理论及其对股票价值评价模型的影响,可以得出资本结构对股票价值的影响在于:直接作用于股本结构、影响收益、改变股利政策,对公司的筹资、投资和利润分配政策都会产生影响和牵制,影响公司未来发展。  相似文献   

13.
法律解释在法律发展和司法适用中的地位已不容置疑,但是就法官的刑法解释权而言,到目前仍未在法律层面得到承认。理论上。我国的法律传统、刑法解释的思想、司法机关的职能要求及现行刑法解释体系的缺陷,无不体现出法官享有刑法解释权的合理性;实践中,此种解释已然存在于我国的司法实践中。故而赋予法官刑法解释权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4.
制药企业品牌价值与营销传播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玉娟  方芳  杨静 《商业研究》2008,(3):126-128
由于药品的特殊性,人们在选择药品时很难直接判断药品的质量,只能凭借药品品牌去判断药品的质量。顾客感知品牌价值的线索很多,根据药品顾客对产品质量和价值的感知规律,进行整合营销传播并塑造理想的品牌形象是制定有效营销传播的关键。根据制药企业顾客品牌价值理论,分析制药企业顾客品牌联想的一般线索规律,提出制药企业塑造品牌的整合营销传播模式。  相似文献   

15.
随着我国金融市场建设和网上金融服务的不断发展,网络洗钱犯罪随之而来,并呈现出不断扩大的趋势。刑法在面对这种新型犯罪时表现出滞后性,未能及时、科学、有效地打击金融犯罪。以网络洗钱为视角,以金融法制建设的刑法功能理论为依据,研究打击网络洗钱犯罪的刑法规制和突破点,即完善其刑事立法及刑事司法制度并建立预防犯罪机制,提高刑法及时性与震慑力来预防与惩治网络洗钱犯罪。  相似文献   

16.
分工、交易与协同劳动创造价值乃是资本主义企业生产的一般形式,基于劳动价值论对剩余价值生产过程的分析可以被作为马克思企业理论的主体内容。《资本论》第1、2、3卷分别从历史维度、逻辑形态和具体形式三个方面全面阐述了马克思的企业理论。企业是劳动合约的实体形式,劳动者通过协同在企业中创造价值,劳动价值论作为马克思经济学的基础,统领着马克思经济体系的各个范畴,建立在劳动价值论基础之上的马克思企业理论依然需要更多的关注和挖掘。  相似文献   

17.
王永年 《北方经贸》2003,(12):14-16
本文认为 ,广义劳动价值论的基本观点和分析方法是我国现阶段社会主义社会的理论基础。深化劳动价值论的认识的一个重点是加强对生产价格规律的现实应用的研究 ,坚持和利用这一规律有利于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来促进我国社会经济发展。“要素价值论”具有资本拜物教性质 ,它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内容和形式颠倒关系的反映。  相似文献   

18.
我国对侵犯著作权犯罪"营利目的"要件存废问题,大致有取消论和保留论的对立。TRIPS协定中"蓄意"规定不应排除成员采取"营利目的"实施方法,"蓄意商业规模"一般可意味着以营利为目的,故我国侵犯著作权犯罪"营利目的"要件与协定具有符合性。基于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和"因特网条约"在我国的适用,"传统——网络二分论"应成为"营利目的"要件在我国侵犯著作权犯罪中存废与否的未来走向。  相似文献   

19.
Criminals often falsify their identities intentionally in order to deter police investigations. In this paper we focus on uncovering patterns of criminal identity deception observed through a case study performed at a local law enforcement agency. We define criminal identity deception based on an understanding of the various theories of deception. We interview a police detective expert and discus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criminal identity deception. A taxonomy for criminal identity deception was built to represent the different patterns that were identified in the case study. We also discuss methods currently employed by law enforcement agencies to detect deception. Police database systems contain little information that can help reveal deceptive identities. Thus, in order to identify deception, police officers rely mainly on investigation. Current methods for detecting deceptive criminal identities are neither effective nor efficient. Therefore we propose an automated solution to help solve this problem.  相似文献   

20.
当前司法实践中,由于存在因果关系理论不统一,对渎职侵权因果关系的法律规范缺失,渎职侵权行为责任分散和模糊,对渎侦办案人员实行通才管理体制等问题,严重影响了渎职侵权犯罪因果关系的依法正确认定。应当用传统刑法学因果关系理论作为认定渎职侵权犯罪因果关系的理论基础并明确为具体法律规范,引入和参照共同犯罪理论,多渠道加强办案人员的分类专业建设,上提一级该罪的立案侦查权等,以促进对渎职侵权犯罪因果关系的依法正确认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