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花间集》是我国最早一部词集-晚唐、五代词的总集。在文学史上有其独特的研究价值。同时由于晚唐、五代又是近代汉语的历史开端,所以《花间集》也有重要的语言研究价值,但目前对这部词集的语言还极少有研究。本文将从词集的词汇角度,对其中出现的联绵词做些研究的尝试。  相似文献   

2.
余露 《老区建设》2011,(20):53-56
词汇作为语言的基本单位之一,是表达思想的载体。英语词汇中大量存在着一词多义和一词多用的现象,这些词汇通常也是导致词汇学习复杂化的原因之一。隐喻作为人们认识世界和进行思维的重要方式之一,与词汇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本文运用认知语言学中的隐喻理论,对多义词的习得和教学作了初步的探讨。认为在多义词的教学中,教师应结合隐喻理论帮助学生理解词汇,提高学生的词汇习得能力从而达到更好的学习效果。  相似文献   

3.
翟艳艳 《河南经济》2003,(10):46-46
“南风”法则也称为“温暖”法则,源于法国作家拉封丹写过的一则寓言:北风和南风比威力,看谁能把行人身上的大衣脱掉。北风首先来一个冷风凛冽寒冷刺骨,结果行人把大衣裹得紧紧的。南风则徐徐吹动,顿时风和日丽,行人因为觉得春意暖人,解开纽扣,继而脱掉大衣,南风获得了胜利。这则寓言形象地说明了一个道理:温暖胜于严寒。  相似文献   

4.
在2009年最新版《韦氏大词典》新添加的词汇中,最引人注目的要数“Green Collar”(绿领)一词——每年美国人民的“新华字典”《韦氏大词典》都会公布若干个新添加的热门词条词汇,这些现代人看来稀松平常的“新”词,往往都会成为反映社会变迁的风向标。  相似文献   

5.
吴玉容 《魅力中国》2010,(32):288-288
“规范”一词在汉语中渊源颇深,在《北史·宇文恺传》、《陆士龙集》中均有记载,这一词的意思是标准、法式、典范。杨玉圣、张保生先生主编的《学术规范导论》是这样定义当代学术研究中所谓的“规范”指规则、标准或尺度,“是人们为实现一定的目的而根据某种观念所制定的供社会群体诸成员共同遵守的规则和标准。”  相似文献   

6.
湘乡学者周寿昌,著述颇丰,有《思益堂集》存世。咸丰二年至同治五年,时值太平天国骚乱之际,其《思益堂集》中诗、词及文多有“烈”、“忠烈”、“烈士”、“烈妇”字眼。文章拟以《思益堂集》诗、词及文为基点,结合周氏之言行轨迹,以窥探其“烈性”本真:刚直忠正,慷慨切列。  相似文献   

7.
何玥 《科技和产业》2024,24(9):59-64
随着文旅行业持续发展,网络评论文本成为影响大众选择出游景点的重要因素。采用文本分析方法对携程网中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的旅游者评论文本进行研究。使用ROST ContentMining6和UCINET 6软件,对旅游者网络评论进行语义网络分析、中心性分析与情感分析。研究发现:社会语义网络分析“熊猫”“花花”构成一级核心高频词,“排队”“可爱”“成都”为二级核心词汇,且与一级词汇互相关联;旅游者积极情绪占比达75.15%,中性情绪占比为12.13%,消极情绪为12.72%。  相似文献   

8.
隐喻是各种语言中存在的一种普遍的修辞手段。在俄语中与ЖИЗНЬ一词相关的隐喻数量众多,这和该词的来源、构词和语义等多方面有着较为密切的关系。本文正是对这一词及该词的隐喻用法进行系统总结,从它的词源分析,概念构成,常用隐喻三方面进行研究,以期概括出若干典型的隐喻模式。  相似文献   

9.
周哲鑫 《宁波通讯》2012,(13):63-63
这部英国古典文学名著被誉为“英国文学中最著名的寓言”,家喻户晓的程度仅次于《圣经》。《天路历程》的寓言式语言不仅能够清晰地阐释现实的意义,也会使我们更加深刻地意识到现实世界背后的复杂性。对于班扬来说,这些象征性的寓言式语言使他能够同时掩盖和表现真理,它要求读者必须通过对字面意义的各种解释来获得更深层次的涵义。除了对寓言体和梦境的运用,《天路历程》的现实主义风格、结构的安排,出色的对话、简洁的文风也是其文学性的体现和经久不衰的原因。  相似文献   

10.
《第二十二条军规》是海勒最有代表性的作品,也是“黑色幽默”的经典之作。小说中最荒诞也最具“黑色幽默”性质的便是“第二十二条军规”所象征的总体题旨,即社会和人类存在的荒谬性。小说以荒诞隐喻真理,寄托了作者对自己所描绘世界的深深厌恶和绝望。  相似文献   

11.
李秀丽 《魅力中国》2010,(25):273-273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美的事物总能让人赏心悦目。但是,“美”,在《现代汉语词典》里并没有明确的解释,只是罗列了一些词汇。因为美是一个抽象的概念。所以我们有必要给他组一个词来进行讨论,就美育而言,简而言之就是审美教育,美感教育。在《现代汉语词典》是这样解释的.“以培养审美能力、美的情操和对艺术的兴趣为主要任务的教育。音乐和美术是美育的重要内容。”它的任务是使受教育者在获得知识的同时.  相似文献   

12.
隐喻是词义产生的重要方式,隐喻是词汇语义演变的一个重要认知机制,隐喻的关系是词汇网络节点的连接方式之一,因此,隐喻能力应成为学习者词汇能力的一个重要维度。本文以中国英语学习者为例,论述如何通过在课堂词汇教学中融合隐喻观,以及培养学习者的隐喻意识,促进学习者词汇能力发展。  相似文献   

13.
一词多义在词汇中是普遍存在的现象,是社会发展的产物。而隐喻作为人们普遍存在的一种认知方式,是一词多义现象发生的本源。  相似文献   

14.
中国几千年来的传统文化对企业管理的影响不可谓不大。在中国文化的词汇中.有两个词语是所有外文都翻译不出来的.而这两个词正是中国社会的精华缩影。这两个词就是“面子”和“关系”。有人用Face或Facilist作翻译.也翻译成不伦不类.外国人照样看不懂。“关系”这个词更不用说.它不同于传统上的“relation”,在法文里.干脆把它直接翻译成了“GuanXi”.可见中国社会是离不开这两个词的.  相似文献   

15.
《庄子》因寓言众多而闻名,寓言中又有众多的人物,而孔子是众多人物形象中出现次数最多的一个。《庄子》全书中的孔子形象也并不相同,本文就《庄子·内篇》中的孔子形象阐释庄子思想与孔子思想的关系。  相似文献   

16.
章佳萍 《新西部(上)》2009,(10):139-139,142
周邦彦是宋代婉约词的集大成者,是北宋晚期承上启下的一代词人。在周邦彦《清真集》中的186首词中有5】首词运用了“追忆”的手法,这类词通过今昔的对比来表现作者的羁旅行役和怀人忆旧的愁绪,由于所作时间不同,这些词在变现的内容,作者的思想和语言风格上各有差异。  相似文献   

17.
从传统寓言理论的发展来看,寓言文本中表现的言意之间的断裂关系,使得文本具有表层和深层的意义,我们称之为多义性或复义性。寓言体之所以用这种割裂的表达方式,是为了用最简单易懂的方式传达较为深刻哲理意义的道理。  相似文献   

18.
刘基寓言《郁离子》在受先泰寓言、韩愈寓言影响的同时也受到柳宗元寓言的影响。《郁离子》继承了柳宗元寓言的“社会讽刺性”和“踔厉风发”的特点,但内容更广泛,且气势更强烈;结构与表达方式上,不反继承了柳宗元寓言纯叙事、叙议结合等形式,还运用了纯议论成篇的形式;形象塑造上,吸取了柳宗元的随物肖形,精彩描绘的艺术手法,而塑造的形象显得更具丰富性、独特性和系统性。  相似文献   

19.
宁创 《宁波经济》2014,(4):16-17
“如今在商场中人最常挂在嘴边的一个词是什么?”答案想必五花八门,但其中一定有“020”一词。一场主题为“共生共荣与颠覆自我”的中国时尚连锁业020创新高峰论坛早前在北京举行,多位与会人员的对话让人们从各个角度了解了这一个词汇背后的商业模式变革,以及未来需努力的方向。  相似文献   

20.
顾季尧 《魅力中国》2014,(18):86-86
本文通过对《答谢中书书》的文本解读,来剖析陶弘景的“傀士”精神。在解读文本的过程中,将参考学术界对《答谢中书书》的考证,对陶弘景的“隐士”精神的合理性与真实性进行论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