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在新形势下,三峡库区生态旅游资源整合问题对于提升三峡库区旅游业的综合竞争力和可持续利用具有重要意义。文章深刻分析了三峡库区生态旅游资源整合的内在背景以及三峡库区旅游资源开发的利用现状、存在的问题,探讨了三峡库区生态旅游资源整合的内涵、原则要求、战略目标、指导思想、整合思路、模式及途径,并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一体化框架下郑汴旅游资源的整合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旅游资源整合是实现区域旅游资源市场价值和综合效益最大化的过程。文章通过郑州与开封旅游资源的互补性及其整合效应分析,提出了基于一体化的郑汴旅游资源整合思路,并在区域旅游营销创新、旅游业发展平台构建、旅游资源深度开发、区域旅游协作等方面上提出一体化框架下的郑汴旅游资源整合措施。  相似文献   

3.
文化视野中的水系旅游资源整合初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系的跨越流动性使得滨水地区的旅游资源整合问题显得尤其重要。“旅游文化圈”是“旅游经济圈。形成的先决条件,水系旅游区域联合开发应以文化整合为基础。从文化的角度整合旅游资源,可以强化水系水域魅力独特的旅游形象并丰富其文化内涵,从而进一步提高其整体竞争力。文章分析了日前我国水系旅游资源整合的现状和文化基础.总结了文化整合的几种途径并提出了若干策略。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随着温泉旅游产业经济规模的不断发展及其在我国旅游产业地位的不断提升,国内温泉旅游资源的开发也如雨后春笋般涌现,然而开发过程中却出现了一些较为严重的问题:开发模式大同小异、温泉产品缺乏特色、资源整合开发度远远不足。尽管近年来有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关注这一领域,开始对温泉旅游相关方面进行研究,但总体看来研究多局限于探讨性、展望性和综述性问题,实践指导性不强,研究成果已远远落后于实践。文章以云南省滇中地区为例,对温泉旅游资源的整合策略进行研究,分别从地域空间和不同类型的温泉旅游资源整合两个角度进行分析,提出相应的可操作性策略,以求填补温泉旅游资源整合策略研究的空白,对云南省温泉旅游产业的发展起到理论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5.
旅游一体化开发与整合是旅游业发展过程中必然经历的阶段。基于依附理论和资源整合理论,通过对驻马店市旅游发展现状的调查和分析,发现驻马店市各个旅游景区之间整合力度不够,精品景区缺乏,旅游开发过程中整体规划意识缺失,文化挖掘、提升、凝练工作缺位。针对以上问题,提出打造“四大精品旅游区”,弘扬“四大文化”的设想,并给出了相对应的整合和优化对策。  相似文献   

6.
区域旅游优势整合是当前区域旅游开发研究的热点和焦点问题,也是区域旅游品牌创建和核心竞争力提升的关键问题。文章针对区域旅游整合的现实需要提出了区域文化产业优势整合开发模式概念,并结合永康中国科技五金城实施"商旅大市"战略进行了实证研究。该模式的构建对于解决类似旅游区域的优势整合与品牌创建问题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段超  李彦西 《时代经贸》2010,(24):149-150
旅游文化是旅游业发展的原动力,而资源整合又是欠发达地区旅游文化产业发展的必经之路,为了更好实现欠发达地区旅游文化资源的最优配置,必须要先理清影响资源整合的各类因素。本文从系统学角度出发,整体把握整合主体、整合客体、整合环境及整合机制这些影响因素,构建出一个基于政、企、产、学、研协调发展的旅游文化资源网络体系,有效实现对现有旅游文化资源的优化整合,对促进欠发达地区旅游文化产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区域内港口群一体化资源整合是当今世界港口发展的趋势,我国正处于探索之中.通过对国际上流行的港口资源整合模式分析,认为地主港模式(landlord port model)较适合我国不同行政区划的港口资源整合.以宁波-舟山港为例,提出了地主港模式下的资源整合策略.  相似文献   

9.
景区资源属性的异质性使得各地资源整合方式和农村可持续发展模式具有差异性.本文以星子县为例,指出当前景区资源整合现状的缺陷,提出景区资源整合途径,即实施有效的景区资源属性评价、进行旅游环境资源的SWOT分析、识别环境的潜在开发能力,制定差异化的旅游市场战略,采取"亦旅亦农"复合式的景区开发模式,从而实现景区农村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0.
着眼于解决古村落群旅游开发所面临的一系列问题,在深入分析古村落群旅游开发现状和回顾相关研究文献的基础上,以黄山乡村旅游国家示范区为例,从区域整合和内在机制优化两个视角出发,对其深度开发的关键环节进行了剖析和总结,认为皖南古村落群旅游深度开发应强调其区域性、文化性和国际性,并通过内生式发展与广义BOT模式,最终实现开发主导权利的本地回归.研究为旅游地整体升级转型提供了科学的理论指导与系统的经验借鉴.  相似文献   

11.
公司是企业演变的一个更高级形态。现代意义上的董事会具有一定程度的内生性,董事会一方面是股东力量互相抗衡的场所,另一方面是联结各利益相关者的中枢机构,具体而言应具有战略性、调和性、独立性、问责性。国企董事会尚存在政企不分、职责定位不清、独立董事功能有限等问题,政府应首先让董事会独立行事,然后对其问责,同时寻求高素质的董事,促使独立董事主动为小股东利益代言。  相似文献   

12.
文章的分析从教师视域出发,选择企业规模、经济实力、人力资源稳定性、战略目标、人才培养质量、师资水平、二级管理、文化兼容、政策支持、法律法规支持以及交流沟通平台建设11个测度变量,作为校企合作战略联盟长效机制达成的影响因素,通过问卷设计与调研,借助信度与效度分析、线性回归分析,得出企业规模、人力资源稳定性、人才培养质量、政策支持、交流沟通平台建设对校企合作战略联盟长效机制的达成具有显著的正相关性。基于此,文章最后提出企业应逐步扩大经营规模、维持校企合作参与人员的稳定性,高校要把人才培养放在首要位置,政府应搭建多渠道交流沟通平台、制定具体激励政策等建议。  相似文献   

13.
物权变动登记时抗主义试图结合公示的公信力,让物权变动昭告天下.其本质上是意思主义.这就使得对抗主义在努力兼得意思主义和公示实质主义两种模式之优点的同时,也带来了两种模式联体作用所产生的矛盾效果:有对抗力的物权与无对抗力的物权同时存在于同一物.两个物权皆系依法取得,都是适格法权,理应受同等保护,然而基于标的物的不可分割性,两个物权必然相克,损害物权的静态安全和动态安全,并实际上对恶意串通予以不当激励,形成尖锐的利益冲突.应当理顺我国物权变动制度的逻辑体系,统一采用登记生效主义.  相似文献   

14.
魏下海  黄乾 《经济前沿》2011,(2):152-160
在农村劳动力进城就业的新形势下,满足农民工就业服务需求是我国城市化过程中的重要问题。本文利用五城市农民工调查数据实证分析了农民工就业服务的需求和供给状况。研究发现:农民工的就业服务表现为需求不足和供给匮乏的双重特征,年龄、婚姻、收入水平、就业状态、教育水平、劳动合同等因素对就业服务需求具有重要影响。个人、单位/雇主和营利机构是农民工满足服务需要的三大来源,而政府公共部门和民间非营利组织的服务作用还没有得到很好的开发和加强。  相似文献   

15.
上市公司管理层报酬--绩效敏感度评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现实市场中,公司经理人普遍存在着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问题,为了尽可能地减少由此造成的代理成本,一个相当普遍的策略是对公司管理层实施薪酬激励政策。对中国上市公司管理层报酬—绩效敏感度的实证分析表明:上市公司管理层的报酬——绩效敏感度的离散程度非常高,没有明显的规律性和一致性;相当一部分上市公司的管理层报酬表现出“工资刚性”;公司绩效与管理层报酬——绩效敏感度之间不存在明显关联性。在重构中国企业高管薪酬体系的时候,对这些问题有必要慎重考虑。  相似文献   

16.
基于完全计划经济的市场化程度为0%,完全市场经济的市场化程度为100%的假定,文章以四川宜宾为例,从所有制结构多元化、产品市场化、要素市场化、价格体制市场化等方面对工业部门市场化程度进行了测度,结论认为四川丘陵工业部门市场化程度为40%~50%.  相似文献   

17.
自美国FASB发布其首份财务会计概念公告之后,一些国家和国际组织等都纷纷效尤,建立起了各自的概念框架体系。我国迄今为止真正意义的财务会计概念框架尚未建立,修订后的《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虽然具有财务会计概念框架的雏形,但当作我国的财务会计概念框架还不成熟。对我国基本准则与财务会计概念框架进行了比较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构建我国财务会计概念框架的总体设想。  相似文献   

18.
介绍沈阳市公共交通现状,指出沈阳市公共交通存在公交线网分布不均衡、公交路权优先理念落后、公共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体制矛盾突出等问题,提出加强资金投入、加强车辆更新改造、加强公交专用道及信号管理、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和改进服务水平等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19.
Research on the impact of learning style preferences is very rare in economic education. This article reports the results of a project in which the student's preferred learning style and the instructor's teaching style were included as variables in a regression model. Those favoring independent styles achieved significantly more than students favoring dependent styles. Changes in student attitudes towards economics were also taken into account. The researchers assert that the addition of these variables also “greatly increases the power of the model to explain variation in student achievement and attitudes concerning economics.”  相似文献   

20.
学生群体是高校科研工作的重要力量,我国长期采用职务发明制度来规制科技创新成果权属,却忽视了学生与高校间不具备雇佣关系的逻辑前提,加之高校凭借强势地位进行扩权管理及师生群体默认“代际补偿”等原因,共同导致以补偿制度掩盖权利对价不公的非逻辑理性制度长期存在。因此,重构高校学生科技创新成果权属模式应摆脱职务发明制度思维的桎梏,重新回归发明权属一般规则。同时,基于学生对教师依附性及高校对科研过程物质支持的考虑,构建两层次法律规范——科技创新成果权属依据学生创造性贡献进行初次分配,再由高校与学生约定权属划分,法律仅规定“缺省规则”兜底。该模式既符合权属分配正义,又可以促进成果转化,是较为理想的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