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哈贵林 《新西部(上)》2010,(2):136-136,140
本文从历史的角度分析了洪秀全的指导思想。宗教唯心主义与一神论思想、空想社会主义思想对太平天国运动初期的作用;同时分析了洪秀全思想的局限性:在道德标准上表现为追求“正道”的伦理思想和封建传统伦理思想的冲突;在政治思想上表现为追求“平等主义”的思想和追求“皇权”思想的矛盾;体现出浓厚的宗教思想和进步农民运动革命思想的对立。  相似文献   

2.
洪秀全的思想在我国吏学界研究的已相当多,并且成果丰硕.本文主要论述他早期的宗教思想,讲述他如何从一个深受中国传统化教育的仕子逐渐转化为一个敢于揭竿而起的农民领袖.  相似文献   

3.
李清 《魅力中国》2013,(26):92-92
太平天国运动是我国历史上规模最大、水平最高的农民起义,其失败原因一直是学界研究的热点。主流观点将失败归咎为愚昧的宗教思想、洪秀全用人不察、农民阶级劣根性等原因。本文旨在探究洪秀全本人在人生不同阶段思想的变化,并以此为角度寻找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可能原因。  相似文献   

4.
蒙田的宽容思想在其随笔中占据着重要位置.文艺复兴运动和宗教改革是其产生的背景.蒙田的宽容思想表现为宗教上的宽容和文化上的宽容,宗教上的宽容是其宽容思想的主要方面,蒙田的宽容精神是同他主张自由平等的思想相联系的,对18世纪的启蒙思想家们产生了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5.
<吕氏春秋>"以民为本"的政治伦理思想是在一面批判商鞅的君主"独裁",蔑视人民群众的思想的同时,另一面继承了儒家的"民本主义"思想后提出的.<吕氏春秋>的"以民为本"的政治伦理思想包括"顺民心"和"爱利民"两个部分.  相似文献   

6.
藏民族是一个富有道德情感和重视道德传统的民族,历史上轻政治、 重宗教;轻法制、 重德治是藏民族社会的一大特征.伦理道德在藏民族的社会生活中发挥着规范行为、 洁化风尚、 维系社会秩序和促进人际和谐的重要作用.《萨迦格言》 作为藏族文化历史上一部重要伦理著作,对藏族伦理思想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大大地推动了伦理思想发展.  相似文献   

7.
费尔巴哈的宗教观和他的伦理思想都无不体现了人本主义思想.人本主义是费尔巴哈思想的核心内容,马克思的"以人为本"思想正是在对费尔巴哈人本主义思想的扬弃中发展起来的;人本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的价值内核,对当代中国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具有重要的思想价值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天人合一"思想其核心内涵在于人要尊重并顺应自然规律,协调人与自然万物之间的关系并进而达到人与自然统一的境界;现代西方环境伦理思想把伦理拓展到生态领域,对人与自然之间的紧张关系注入了伦理关怀;深入挖掘,吸收和运用环境伦理语境下中西"和谐"理念不仅是处理当代人与自然矛盾的理想追求,更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的理性选择。  相似文献   

9.
孔子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思想家,伦理思想在他的思想体系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他总结了以往的伦理思想,在中国伦理学史上第一个建立了以"仁"为核心的伦理思想体系,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伦理思想对中国两千多年的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今天对于我们进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重建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伦理道德体系,对于培养良好的道德风尚和社会风气,都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0.
墨子的"兼相爱、交相利"思想是其伦理思想的出发点和核心.其思想在当代仍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它与构建当代国际关系、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和公民道德建设都有着十分深厚的思想渊源.  相似文献   

11.
孔子在什么情境下提出"敬鬼神而远之";"祭如在,祭神如神在";"子不语怪、力、乱、神。"等宗教观点。通过对孔子家庭成长背景、当时社会生活背景及思想文化背景的分析,可窥视出,孔子从小对"礼"具有浓厚的兴趣,成年之后对"礼"的完美追求甚至达到了痴迷的程度,这样的兴趣及追求完美的人格影响了他对未来理想职业的选择。故而孔子一生的理想是要恢复"周礼",但自西周晚期"疑天"思潮一直延续到春秋。显然,孔子的理想("敬神")与现实("远神")发生了碰撞,为了调和这种冲突,孔子最终选择了对礼中的宗教成分则进行改造,使之人性化、现实化,发展出"神道设教"人本主义宗教心理观。这种宗教心理观对后世的汉民族宗教心里及统治者对待宗教宽容的态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后冷战时期,宗教的复兴运动已在全球范围内蔓延开来,并大规模地介入国际政治领域,对国家间安全产生了特有的冲击和影响。然而,安全领域中的宗教具有无形观念和有形组织的二律背反本体论,是一种自里向外由宗教思想、宗教规范和宗教行为构成的"同心圆"观念体系。一方面,宗教表现为信徒的个人信念,通过个体的理性偏好介入国家安全的决策过程,发挥着"路线图"、"聚焦与黏合剂"和"制序"的作用;另一方面,宗教又是信众的集体共有意识,通过宗教观念和规范的构成性作用以及宗教"言语-行为"的主体间作用影响着国家安全观、安全政策和安全利益。为此,作者指出,揭示国际社会领域宗教的特殊性,并围绕国家安全的判定环境,探讨宗教与国家安全的关联性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13.
文章阐释魏源和洪秀全对于西学、进化思想以及政治制度的论述,并以此为依据对中国梦进行复兴。魏源对于西学主要集中在器物方面的介绍;洪秀全对于西学主要集中在基督教的介绍,二人的介绍都使西学在中国得到广泛传播,产生了思想启蒙的作用。在进化思想方面,二人都主张中国传统的变易观,主张通过逐渐发展的方式改变中国的落后形式。二人虽然在政治制度上都主张封建君主专制体制,极力维护封建君主的统治形式,保留帝制和皇权,以适应中国长期的大一统形式,但是也加入了西方政治思想中的民主成分。在复兴中国梦的过程中,他们所做出的努力在客观上消解了封建君主专制。  相似文献   

14.
儒家文化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蕴涵着许多精华。而作为儒家文化精华部分的“修身之道”是儒家伦理思想的核心内容,其基本精神主要表现在这样几个方面:儒家追求的修身目标,倡导的修身途径及修身理论特征,以及儒家修身思想的现代价值。  相似文献   

15.
作者认为伊斯兰人权伦理体系是基于宗教伦理背景下提出,是一种以宗教属性为特征的人权伦理观,其目的是在真主的引领下,保障人的最基本权利,维护家庭、社会的和谐发展.本文从伊斯兰人权伦理思想的理论基点、扩展范围和现实意义三个方面对伊斯兰人权伦理思想进行初步论述,肯定伊斯兰人权伦理概念的可能性,并尝试探寻伊斯兰人权伦理对国际人权及全球伦理所具有的重要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6.
习仲勋长期致力于国家统一和民族宗教事业,在处理宗教事务上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正确贯彻了我党的宗教政策,提出了团结各宗教人士和群众、坚持独立自主与政府管理相结合、注意和克服"左"的思想和右的倾向等宗教思想,为当今和谐社会的构建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17.
儒家文化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蕴涵着许多精华。而作为儒家文化精华部分的“修身之道”是儒家伦理思想的核心内容,其基本精神主要表现在这样几个方面:儒家追求的修身目标,倡导的修身途径及修身理论特征,以及儒家修身思想的现代价值。  相似文献   

18.
心理分析运动自始就与宗教信仰关系密切.大概与心理分析将人的心理和意识看做具有独立性的现象来进行研究有关.荣格心理学中的“情结”和“原型”概念深刻揭示了人类个体和整体的心理结构和意象表现,认为原型属于宗教的范畴,而且情结的诸多特性与宗教信仰、宗教经验和皈依有密切关系,换言之,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情结支配了皈依和宗教经验的表现.  相似文献   

19.
犬儒学派和居勒尼学派同属于小苏格拉底学派,但他们由于对苏格拉底的“善“的理解的不同而分为两派,犬儒学派坚持认为“善“是德行,因此最高的价值是道德,而居勒尼学派认识“善“是快乐,因此在价值观上就应该把快乐放在首位,人生在世就应该追求快乐。通过比较两派伦理思想的不同,我们可以看出西方伦理思想在源头上的分流,并对后世伦理思想的分析也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0.
在西方一些国际人士眼中,他是一个爱好和平、不会支持自杀式攻击行动的人;他自己宣称和平、非暴力和宗教慈怀,不追求"西藏独立",没有政治目的。但实际上,他在各类国际舞台上为所谓的"西藏自治"积极游走,实质是以宗教为幌子追求政治目的,甚至不惜为了政治目的制造流血事件。2008年3月14日他,操纵、策划拉萨打砸抢烧事件,造成包括平民在内的18人死亡,300多人受伤。他就是第十四世达赖喇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