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魏传风 《现代商业》2014,(15):251-252
目前,在国外已经出现了“内部审计外包”的现象,即企业将全部的内部审计或重要内部审计职能承包给其他单位或与审计相关的专业人员来实施。随着企业内部控制越来越受重视,内部审计作为环境控制的一部分,引起了企业管理层的高度重视,所以内部审计外部化对我国很多单位实现单位工作目标具有很好的借鉴意义。本文对内部审计外包动因进行了阐述,在此基础上,又对企业内部审计外包的风险进行了深入浅出的理性分析,对如何规避风险提出了初步设想。  相似文献   

2.
对外向型企业出口贸易的内部审计,需要全面认识其复杂性和风险性特征,提高其内部审计的独立性和前瞻性,通过优化企业内部审计人员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构建起以内控为基点的风险规避体系。  相似文献   

3.
企业内部审计风险分析与规避对策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企业内部审计风险是指反映被审计单位及其经济活动事项的财务会计报告存在重大错报、漏报或者内部控制制度存在重大漏洞、缺陷或未被有效执行,或经营管理存在重大舞弊时,内部审计人员经过审计未能发现,且发表不正确或不恰当审计意见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4.
谢乐 《商》2012,(19):63+49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与变化,我国企业也越来越重视企业审计,企业审计对提高企业的经营决策,防范企业的经营风险发挥了很大的作用。但实际工作中,企业审计也存大很大的风险,因此,需要企业能有效规避风险,使企业审计真正发挥审计作用。本文简单介绍了审计风险的概念,分析了审计分析发生的原因,并提出了有效规避企业审计风险的方式。  相似文献   

5.
张琦 《商》2012,(7):71-71
本文主要针对目前电力行业内部审计所存在的各种风险,详细分析了电力行业内部审计风险的种类和成因,同时提出了相应的风险规避对策,最后展望了今后电力行业内部审计的发展远景。  相似文献   

6.
内部审计在促进企业发展,提高企业竞争中起着很大的作用。但是,企业内部审计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着一些缺点,这些缺点在慢慢的暴露出来。我国学者提出了"内部审计外部化"的设想,就是将企业内部审计全部或部分分离出去,由独立的外部审计组织履行。其目的是为了完善内部审计,使企业更快更好的发展。本文对内部审计外包的可行性以及动因进行了简单的说明,在此基础上,又对企业内部审计外包的风险进行了理性分析,对如何规避风险提出了初步设想。  相似文献   

7.
审计风险是客观存在的.但具有可控性.本文从审计风险这一审计领域重要概念入手,阐述了影响审计风险的诸多因素,并着重探讨了防范规避审计风险的措施,在审计工作中,要对风险进行预测、分析,建立相应质量控制系统,强化风险意识,提高审计人员抵御风险的能力.最大限度的规避审计风险.  相似文献   

8.
该文从审计风险产生原因入手,提出了审计风险的规避与防范措施  相似文献   

9.
于志云 《现代商业》2007,(30):49-49
笔者从审计风险的概念及产生原因入手,提出了审计风险的规避。针对财务报表审计的冲击,注册会计师应根据审计环境的重大变化,识别和评估其经营风险和重大错报风险,并实施进一步的风险应对程序。  相似文献   

10.
强化内部审计工作,有利于加强财务内部管理,优化资源配置。合理确定内部审计重点规避审计风险,是提高内部审计经济性、效率性的保证。文章通过对审计风险的涵义及成因分析,提出了对审计风险规避控制的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11.
目前,我国市场经济稳定快速发展,国内大中企业同样呈现出快速发展的趋势。在企业发展过程中,审计工作是提升各企业竞争力稳固的有效保障,主要源于它可以有效地健全企业内控制度,提升和完善企业的经济效益。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国内企业的发展形式和环境正在日趋复杂,给审计工作造成诸多问题及风险。本文对审计工作风险的特征和原因进行探索分析,并探讨了该如何有效规避审计风险的相关方案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前,在国外已经出现了企业将内部审计职能全部或部分地委托给外部单位或相关的专业人员来实施,即所谓的"内部审计外包"。本文就企业内部审计外包风险进行了理性分析,并对如何规避内部审计外包风险,提出了初步设想。  相似文献   

13.
林英法 《财贸研究》1998,9(6):61-63
<正> 一、风险导向审计的概念及其产生的动因 所谓风险导向审计是指以量化的风险水平为重点,在确定的风险水平基础上,决定实质性测度的程度和范围的审计模式。风险导向审计之所以能产生,并成为一种审计方法模式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的因素。1.经济因素。随着经济的发展,市场竞争的加剧导致了会计师事务所的收益不断下降。会计师事务所为了能在审计市场上保持自己的一席之地、维持期望的收益,其出路只有二条:一是增加他们的公费收入;二是努力提高效率降低审计成本。显然,在一定有序的经济条件下,公费收入的增加是很困难的,为了生存和发展,审计人员就把目光转向降低成本上。由于决定审计效率高低的关键在于审计方法,审计人员就不得不去寻找效率更  相似文献   

14.
笔者从审计风险的概念及产生原因入手,提出了审计风险的规避.针对财务报表审计的冲击,注册会计师应根据审计环境的重大变化,识别和评估其经营风险和重大错报风险,并实施进一步的风险应对程序.  相似文献   

15.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审计工作所面临的风险也更多更复杂。重视审计风险,探讨风险成因以及如何有效的规避和控制审计风险,成为了当前审计界关注的重点问题。  相似文献   

16.
本文立足于我国企业内部审计现实,阐述了风险导向内部审计的涵义和背景,分析了如今企业风险导向内部审计实施中的问题,并针对发现的问题提出推行和完善风险导向内部审计的对策。  相似文献   

17.
随着高校内审工作的转型,审计业务范围的不断拓宽,审计风险逐渐被高校所重视,增强审计意识,防范审计风险,最大限度地规避和控制审计风险,对高校内审工作健康有序进行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8.
审计风险的规避措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我国目前CPA审计风险较高的现状和目前所处的环境,为了建立适应市场经济体制要求的审计风险防范机制,在审计准备、实施和报告阶段要采取多种有力的风险管理和控制对策,以减少审计风险和不必要的损失是目前职业界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笔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规避审计风险:  相似文献   

19.
吴明 《商场现代化》2007,(29):57-58
经济越发展,审计越重要。内部审计、国家审计和注册会计师审计构成了审计的三个分支。控制内部审计风险,是内部审计工作的主要工作。本文主要探讨内部审计形成原因,提出控制内部审计风险的建议。  相似文献   

20.
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能够确保财务信息的有效性,提高企业经营效率,维护市场秩序。但随着市场竞争的激烈,内部控制设计的合理性及实施的有效性受到广泛关注,内部控制审计应运而生。伴随着内部控制审计要求的提升,内部控制审计风险也越来越高。本文以被审计单位的内部控制为基础,对内部控制审计及其审计内容进行了概述,指出内部控制审计风险由固有风险、内部控制设计和运行有效性风险、内部控制评价风险三部分构成。在此基础上,针对内部控制审计风险的构成,本文提出了若干防范和规避内部控制风险的措施,以尽可能的降低内部控制审计风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