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加强河蟹的秋季饲养管理,是预防河蟹秋季死亡,提高河蟹养殖效益的关键。防止河蟹秋季死亡,主要应防止以下几点:一、感冒死亡秋季白天和夜晚温度变化大,水温差别也较大,有时高达10℃以上。河蟹因不适应  相似文献   

2.
<正> 秋天是养殖河蟹成熟和收获的季节,又是河蟹极易死亡的时期,因此,应注意从以下三方面预防河蟹死亡。 一是自然死亡 俗话说:“西风起,蟹脚痒。”每年9—11月,都有一批生长了2  相似文献   

3.
目前,寒露已过,我国自北而南进入秋季,每到秋天,养殖河蟹进入成熟和收获的季节,从濒临东海之滨的浙江省宁波市区看,市场上市河蟹增多,价格也平衡。但同时河蟹也进入极易死亡的阶段。河蟹养殖户若不注意加强管理,有可能因河蟹成批死亡造成重大损失。  相似文献   

4.
<正> 河蟹是杂食性淡水鱼类,产量高,经济效益好,是农民致富、增加收入的门路。秋季是河蟹性成熟和收获季节,又是河蟹极易死亡的时期。其死亡原因有以下3点:  相似文献   

5.
<正> 秋季是河蟹生长的关键时期,这时许多河蟹都要进行一年中的最后一次蜕壳,成蟹将开始生殖洄游,幼蟹将穴居越冬。河蟹能否顺利蜕壳,完全取决于养殖条件的优劣及河蟹本身体质的好坏。内外环境不适,就会使河蟹蜕壳不遂,造成河蟹死亡,引起养殖损失。因此,河蟹养殖者应根据这时的季节特点,针对河蟹生长的自然习性,采取促进河蟹蜕壳的各种有效措施,确保养殖成功。现就我地群众的养殖实  相似文献   

6.
深秋是收获河蟹的好季节,也是河蟹死亡的高峰期。加强河蟹的秋季养殖管理,是预防河蟹秋季死亡,提高养殖效益的关键。俗话说:“西风起,蟹脚瘁”。每年的9~11月,都有一批生长了2年的河蟹由黄蟹脱壳成为绿蟹,性腺成熟,进入其生命的最后阶段。凡是脚痒要逃跑的河蟹,因其已经成熟,体内渗透压升高,不能适应淡水低渗透压环境,从而导致大部分河蟹自然死亡。因此,对于这些河蟹应及时捕捞出售。  相似文献   

7.
《江苏农村经济》2011,(10):50-50
随着养殖河蟹进入成熟和收获的季节,同时也进入极易死亡的阶段。若不注意加强管理,有可能因河蟹成批死亡造成重大损失。怎样预防河蟹死亡呢?这要从下述三个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8.
<正> 夏秋二季,是河蟹养殖生长的旺季,但也是容易受病害致死的时期,为此,要特别注意加强管理。 一、养蟹池内要有一定比例水生植物。可以就地寻找并投放水葫芦或节节草、人工栽培水(艹维)菜,其数量约占水面积20%以上,可供河蟹摄食和躲避敌害。河蟹吸去叶子和根  相似文献   

9.
<正> 在池塘中人工养殖的河蟹,由于受到环境条件的限制,加之管理不善,很容易死亡,其主要原因有以下五种情况。1、蟹池缺氧:河蟹喜欢生活在水质清爽、溶氧充裕且有一定微流水的环境中,若水中溶氧低于每升2毫克时就会引起死亡。由于一般养蟹池的深度相对较浅,大多数为1—  相似文献   

10.
老黄 《致富之友》2004,(9):40-40
河蟹养殖户经过炎夏的煎熬,迎来了河蟹收获的金秋。秋天是河蟹成熟的季节,又是河蟹极易死亡季节。养蟹户如不注意加强饲养管理,便会导致河蟹大批死亡,严重影响收益。因此,预防河蟹秋亡,是提高河蟹养殖效益的关键。  相似文献   

11.
<正>河蟹养殖入秋以后,随着气温下降,河蟹活动量增加,摄食也加入高峰期,并在9月份前后河蟹完成最后的、增量最大的一次生殖性脱壳。抓好河蟹池塘养殖的秋季管理,对促进河蟹的蜕壳生长,提高河蟹出塘规格、产量  相似文献   

12.
13.
14.
<正>俗话说,秋风起,蟹脚痒。当前,正是河蟹大量起捕上市的时机,为了避免集中上市而打压售价,海安县南莫镇积极引导养殖户将河蟹暂养至春节前后上市,以获取更大的利润。1.建好暂养池:暂养池应水源充足,水质无污染,溶解氧丰富,淤泥沉积少,以510cm为宜,池中水生植物丰富,面积在210cm为宜,池中水生植物丰富,面积在23亩,水深0.83亩,水深0.81m,长方形,最好东西走向。蟹池要留2/3-3/4的面积作深水区,其余作浅水区。2.清塘消毒:在10月中旬前建好暂养池,暂养蟹入池前半个月,用生石灰带水清塘消毒(水深101m,长方形,最好东西走向。蟹池要留2/3-3/4的面积作深水区,其余作浅水区。2.清塘消毒:在10月中旬前建好暂养池,暂养蟹入池前半个月,用生石灰带水清塘消毒(水深1015cm),用量为每亩75kg,以杀灭有害生物。对池中的淤泥、池周杂草也要加以清除。最好不要用网箱暂养河蟹,除非几天后即出售,但箱体四周要放养水花生。  相似文献   

15.
<正> 近期笔者在接待蟹农咨询中发现,一些养蟹塘每天都有非病害性死蟹,少则几只,多则数十只,甚至上百只。经塘口现场调查和诊断,其原因是养殖蟹已达性成熟而“寿终正寝”所致,这种情况过去很少发现,也未见文献报道,笔者通过多方调查,就此现象作一浅析,供广大水产同仁和养蟹朋友参考。  相似文献   

16.
<正>去年入秋后,我市河蟹死亡比较严重,全市6万亩蟹池,死蟹1500多吨,有的池塘几乎全军覆没,河蟹大量死亡时,有的老养殖户掉以轻心,不引起重视,他们认为每年秋天都有螃蟹死,死蟹是正常现象,无法避免,也方药可医。但是,我们在调查之后,认识到只要采取有效措施,减少河蟹死亡、减轻损失是完全可能的,也可以做得到。  相似文献   

17.
<正> 池塘养殖的河蟹进入秋季,大多要捕捉上市。为了确保上市质量和经济效益,在捕捞时要注意以下事项: 一、捕捞要适时:在我们地区一般以10月中旬至11月上旬是捕蟹的最佳季节。在此时,河蟹完成了成熟蜕壳,基本上没有软壳蟹,而且壳质坚硬,蟹黄丰满,捕捞时不易受  相似文献   

18.
<正>河蟹养殖生态系统中,水草作为生产者,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水草可为河蟹提供部分植物性饵料;水草提供河蟹不可缺少的栖息、蜕壳场所;水草维持水温稳定和水体生物多样性;增氧、净化水质和改良底质。因此保  相似文献   

19.
<正> 河蟹暂养,是将性成熟的河蟹捕捞后进行短时间暂养育肥,待价而售。但暂养过程中如管理不当,易造成大批暂养蟹死亡。其原因有以下几种: 一、生理性死亡河蟹性腺成熟后,为繁衍后代而进行生殖洄游,如继续在淡水中暂养,会造成生理失调,体内渗透压过高而死(胀死)。因此,河蟹暂养过程中,应将过于成熟的黄蟹剔除。  相似文献   

20.
<正> 对具备河蟹栖息生长条件的河道进行人工放流河蟹,一般投入产出比为1∶3-5,实践证明是一项投资少、周期短、好管理、易推广、市场大、效益高的“短平快”项目,是充分利用河网化水面的有效途径之一。根据笔者多年的实践和调查,现将河蟹增养殖技术的要点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