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面对铺天盖地的国外名牌涌入我国,我们的企业应该有忧患意识。不讲名牌战略的企业难以立足市场。在名牌战略日益火爆的商战中,我国的品牌应该有怎样的“战略”?就这一问题,谈谈我们的认识。──名牌的涵义及含金量。名牌即“鸣”牌,顾名思义,是叫得响的产品,质量叭叭叫,信誉响当当,能在老百姓的心目中占一席之地。从这种意义上说,名牌也是“民”牌,一提到某名牌,老百姓耳熟能详,深入人心。名牌不仅产品的市场覆盖率大,在竞争中卓而不群,而且拥有巨大的社会效益。名牌是一种无形的资产。这种无形的资产对企业来说价值是巨大的…  相似文献   

2.
成都春季糖酒交易会,号称中国第一盛会,历经近二十年风雨,成为众多白酒厂商、品牌角逐的平台。2000年春交会,整个成都同样是酒的海洋,“湘酒鬼”创意营销,在紫薇大厦前做一巨大话“酒鬼”,摇摇摆摆,引得行人驻足观赏,给严肃的市场竞争增添了不少山野之趣。这本来是酒鬼定位宣传的精妙之作,但在2001年,它已经杳无影踪。不知是酒鬼自己真的醉得不少人事了呢,还是市场的竞争太残酷?!回首近几年酒鬼大力推广化的市场宣传,我们不禁要问:酒鬼为什么不将化进行到底?  相似文献   

3.
如今,企业界流行着一句话:“能取得优异成绩的企业是企业文化水准高的企业。”企业文化在当今现代企业的建立和经营来说必不可少的,它对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起着主导、制约作用;而企业的营销文化则是企业和社会在长期经营过程中形成的涉及市场或销空间的意识,规范、价值取向、思维方式、道德水准、行为准则、法律观念的总和。企业的营销文化贯穿于整个企业生产经营的全过程。  相似文献   

4.
2005年11月青岛市被授予“中国品牌之都”的荣誉称号,时隔一年半,即2007年7月由山东经济学院黄少英博士撰写、经济科学出版社出版的《中国名牌成长战略———青岛“中国品牌之都”研究》就面世了,这不仅是因为作者出手快,更是作者长期从事青岛名牌企业研究的结果。通读全书,认为该书是一部研究青岛“中国品牌之都”的得力之作。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从宏观、微观的角度分析青岛“中国品牌之都”形成的原因,颇有新意。该书认为铸造青岛“中国品牌之都”的宏观原因主要为:世界制造业由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转移是其千载难逢的机遇;青岛市政府率先实施“名牌战略”是其重要环节;地理优势是其得天独厚的条件;齐文化和海洋文化的完美结合是其文化基础;殖民者以近代化技术和理念塑造青岛,商品经济观念相对较强表明青岛发展经济的基础好,起点高。铸造青岛“中国品牌之都”的微观原因是企业主体、企业家开拓、创新、积极进取的结果。其成功经验有八条:企业家在打造名牌的过程中起着最重要的作用;把“人才战略”作为“第一战略”是青岛企业成功的重要原因;重视“质量”是青岛企业创建名牌的基石;重视“科技研发”是青岛企业创百年品牌的智力支撑;“管理创新”是青岛企业充满活...  相似文献   

5.
<正> 学术界把四五十年代电子计算机的发明和人造卫星的升空作为信息时代的标志.美国著名学者阿尔温·托夫勒更把当代不会利用信息情报的人称作“当代文盲”.中国改革开放不久,就大张旗鼓地宣传“新技术革命,呼吁中国的企业家要有信息情报意识,立足“地球村”,驾驭国际市场.应当说,情报意识于当今中国企业家并不陌生,但真正把情报意识付诸运用,建立情报网络的,实在还并不多见.当今企业家要有科学的决策,就必须建立四个方面的情报网络.一、市场情报网络市场是企业的命根子,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不了解市场,无疑是极度危险的.然而,中国大量的企业家,对市场的了解完全建立在自我感觉的基础上,动不动就说:“我做了那么多年的生意,能对市场不了解?”事实上,这种自我感觉式的了解偏差极大,有一个老总是“营销经理”出身,满以为自己对市场了如指掌,说自己的产品在乌鲁木齐占了80%以上的市场,“满街都是我们的产品”,结果市场调查发现,其产品的市场占有率不足31%.难怪黑格尔说“手知非真知”.  相似文献   

6.
吴言松  张淑萍 《发展》2007,(1):83-84
卖白酒,如果能很好地借用中国传统文化,那无疑是一件好事.小糊涂仙的糊涂文化,茅台的传统文化,金六福的福文化等等都不错.宁夏酒类市场的品牌虽然多,但实际基本上是昙花一现.究其原因,笔者认为,我们的文化营销是不成熟的,缺少文化积淀,甚至是浮躁和急功近利的,基本特征是一种以企业自我利益观为主导的单向营销主义,我们的白酒企业要想持续发展,我们的白酒文化塑造必须回到以关注消费者消费需求上来,而不是开发一个产品就闭门造车似的臆造文化,只有以关注消费需求为导向的文化塑造才会获得持久的市场竞争力,获得市场的认同.  相似文献   

7.
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包括四大要素:产品竞争力、科技竞争力、营销竞争力和管理竞争力.实践证明,没有这四大要素的优化组合就形成不了企业的竞争优势,也就形成不了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形成并保持企业核心竞争力是一项长期的根本性战略,必须做好以下工作:培养创新人才;调整企业竞争战略;及时整合业务资源和知识资源;建立良好的企业文化;更新营销观念,真正将企业营销工作放在中心位置.  相似文献   

8.
知名品牌对消费者的吸引力是巨大的,它是企业启动市场的金钥匙,也是企业增强竞争力、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途径。当中国的出口产品被外国人嘲笑为“一流的产品,二流的包装,三流的价格”时,才咋舌于可口可乐的品牌竟拥有数百亿美金的身价。勿庸讳言,国人名牌意识的增强,使得企业越来越注重创造名牌,追求名牌。但是由于实践的短暂,理  相似文献   

9.
朱徐晨 《北方经济》2011,(18):51-52
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中国企业面临着竞争优势的减弱、经营理念的落后和营销观念的脱节等诸多挑战。因此,中国企业要想在国际市场建立稳固的市场,就必须树立国际市场营销观念,完成从技术到经营、从产品到顾客的转变,实现从ODM到OBM产业链的上移,从而加快中国企业的转型升级。  相似文献   

10.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要求我们必须从市场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和运转机制的角度出发,去树立市场观念、竞争观念、信息观念、开放观念、经济效益观念等。商品市场的经营者、生产者、销售者就需要有一定的知名度。企业的宣传工作在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同时,也要充分利用报纸、广播、电视、刊物为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做力所能及的工作,提高本企业的知名度。 那么企业的知名度都有哪些内容呢?有以下三个: 一、产品知名度。企业首先要生产优质产品,进而创造名牌产品,还要提高产品的知名度。从消费者的心理状态上分析,人们都想买质量好、价格低、外形美观的产品,他要从许许多多个优质产品中来比较,考察选择。产品知名度的基础是质量,还要通过价格、性能来体现。因此,要想在市场上保持竞争能力,既要质量优于别人,同时知名度也要优于别人,给人以牢固的信任感。由此可见,产品知名度问题,要纳入宣传工作的议事日程,列入党委保证作用的范畴。 二、企业知名度。既然产品是优质名牌,必然会引起社会对产品生产企业的关注,这就有了一个企业知名度的问题。出色的优质产品伴随着出名的企业。同时  相似文献   

11.
名牌战略二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济学家预言 :在世界市场日趋一体化的今天 ,如果我们自己不奋起自救 ,中国的市场将只会写上外国企业和外国产品的名字。面对严峻的竞争形势 ,中国企业要想不被外国名牌挤出市场 ,就必须创自己的名牌产品 !本文重点论述中国企业应如何正确认识和运用现代营销中的名牌战略 ,创造出中国的名牌。  相似文献   

12.
中国加入WTO之后,与世界经济的联系越来越紧密.国内企业对国际市场越来越重视。我国企业频繁与国外企业进行贸易往来。这就需要做好国际市场营销。本文通过研究中国企业国际市场营销中存在的问题及营销策略.在概述了中国企业在进行国际市场营销中存在营销观念落后、品牌意识不强、企业管理不足、营销力度不够等问题的基础上,针对这些问题提出相应策略:同时,树立正确的产品观念、市场营销观念和社会营销观念,树立强烈的品牌核心意识。不断提高品牌价值和企业竞争力,重视品牌的整合营销;最终,形成完备的营销蓑略.在国际市场营销中取得成功。  相似文献   

13.
有识之士曾断言,没有名牌的企业是缺乏号召力的企业,名牌是企业的生命。所谓名牌战略,就是企业争创名牌产品的全局方针、任务和决定全局的谋划,其目标就是要千方百计地使自己的产品成为名牌产品。而名牌不仅是由产品名称、辞句、图案、色彩、标志和设计等多种组合而成的高质量的标志,而且也是属于高价值的知识范畴,是现代社会消费心理、科学技术、管理经验、营销策略、企业信誉和文化价值取向的特征,是有较高知名度和市场占有率的产品。一般具备三个特征:一是产品本身有特色,或是色彩、图案、标志、设计上有独特的风格,或是制造质量特别好,包括耐用、符合公众消费习惯;二是拥有市场,或是有较高的知名度,或是有较大的市场占有率;三是有较好的外部条件作衬托,包括企业的信誉,企业的精神,企业公关活动以及管理者的名牌意识等。这就告诉我们,创立名牌产品,不仅要在产品品种、款式、质量、科技、价格等硬件上下功夫,也要在产品的名称、商标、图案、广告创意、公关宣传等软件上做投入。 名牌意识——实施名牌战略的前提。我们这里讲的名牌意识,主要是讲企业管理者对名牌产品的观念、看法和重视程度。既然名  相似文献   

14.
市场经济驱使中国企业进入营销时代,然而中国企业的营销问题,往往是关键不在专业、技巧方面,需要解决的根本是心态,即怎样看待营销的作用。因为任何战略的实施效果最终要通过市场来体现,要得到营销基石的强有力支撑,如果对营销抱以神话般的期望,揠苗助长,却忽视企业基础的建设,让营销承受太多的不能承受之重,那么营销就会浮躁,企业要付出相当高的浮躁成本。  相似文献   

15.
市场洋名牌半有天下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建设取得了巨大进展,尤其是90年代前期至今中国企业在不进则退的激烈竞争中创造出一批在国内国际上有一定影响的产品品牌,这些品牌已成为我国消费者放心购买的标志。但也应看到随着对外开放的深入,窥视中国市场的外国企业纷纷冲入中国大门,以他们的名牌产品为开路先锋抢占市场,一时间中国市场上充满了“潘婷”、“可口可乐”、“百事可  相似文献   

16.
中国市场的不规范导致频出行业丑闻,企业要想与消费者实现长远的“共赢”,在企业决策中导入营销伦理观念已极为必要,它可以助推企业的长远发展。  相似文献   

17.
耿改智 《特区经济》2005,(12):201-203
名牌意味着质量、信誉、消费者的普遍认同和市场占有率。名牌不仅代表着企业的竞争实力,它的多少已经成为一个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1992年,邓小平同志在南方谈话中曾说:“我们应该有自己的拳头产品,创出我们中国自己的名牌”,江泽民总书记也提出:“要立民族志气,创世界名牌”。所谓世界名牌,是指在世界市场上具有杰出表现、得到相关顾客认可和偏爱、产生巨大效应、具有强大竞争优势的企业产品品牌、商标和商号。  相似文献   

18.
世界知名企业在创名牌道路上,推出了诸多经营绝招.我们的企业可借鉴这些成功做法,加快实施名牌战略,获取名牌效益.一、取个好名创名牌.从企业营销角度出发,企业创名牌产品,先得取个好“名字”,以“名”促“牌”,以“牌”促销.湖北随州市一家酿酒企业生产的特种曲酒醇甜、净爽,只因长期来未取个好品名而使销售不畅.后来,这家企业从当地发掘出战国时期的古乐器——编钟震惊世界一事中得到启示,将厂名更名为编钟乐酒厂,并以“编钟乐”为酒名注册,推出编钟乐特曲和编钟造型酒瓶包装,很快名扬海外市场,远销30多个国家和地区.产品有个好名称,就会锦上添花,为创名牌迈出可喜的一步.反之,就不易被市场接受.这是因为品牌不仅代  相似文献   

19.
本文首先介绍了文化营销的定义及其增值、提升、调适、差别化、育人、凝聚等六大功能。接着结合国际市场营销的定义,阐述了任何企业的产品要想在国际市场营销领域取得成功,其核心就是该产品必须能满足当地消费者的需求。这就要求企业在国际市场营销中充分发挥文化营销的调适功能,通过符合本土化的经营创新,达到相互间的沟通和互融,消除文化障碍,实现消费认同与市场开拓。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市场不再是某一个国家的内部市场,顾客也不再是某一个国家的内部消费者,任何企业不管主动与被动,最终都必须面对国际市场,面对不同文化理念的消费者。因此文章最后呼吁我们中国的企业也必须将文化营销作为21世纪国际市场竞争中最锐利的营销武器,使我们在国际市场获得生存、发展、壮大的空间。  相似文献   

20.
中国市场的不规范导致频出行业丑闻,企业要想与消费者实现长远的“共赢”,在企业决策中导入营销伦理观念已极为必要,它可以助推企业的长远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