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刘萍 《山东经济》1999,(5):72-73
国有企业亏损严重,效益不高,从根本上讲是机制没有转换,但管理水平差的问题也不能忽视。本文就当前企业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成因与对策谈点粗浅的看法。(一)管理者的素质国有企业亏损的主要原因在内因———内因的主要表现是管理不善———管理不善的关键因素是管理者素质欠佳———这样一个逻辑关系是成立的。不久前,国家有关部门曾对2000多家亏损国有企业进行调查,其结果是:政策性亏损占9.09%,宏观原因亏损占9.20%,因经营管理不善造成亏损占81.71%,这足以证明,强化内部管理是何等重要。管理者的素质包含面…  相似文献   

2.
据有关部门调查,近年来甘肃省工业企业由于自身经营管理不善造成亏损的占60%左右,也就是说,企业亏损的原因很多,各地和各企业的情况不同,但从总体来看,管理不善是第一位。造成管理不善的原因有很多,但从根本上讲,主要是没有形成一个促使企业抓管理的机制。从客观上看,由于长期以来政企不分,造成企业的依赖性,而忽视抓管理。由于企业被当作政府的附属物,企业有难  相似文献   

3.
《中国国情国力》1999,(12):21-22
国有资产每年在流失。据对海南省1445户企业的调查,1996年、1997年和1998年的国有资产净损失分别为6.03亿元、4.11亿元和4.04亿元,分别占当年统计户所有者权益的4.31%、2.45%和2.77%。若加上资金挂帐及其他不良资产,占到统计户所有者权益的近一半。国有资产流失主要集中在国有独资企业。流失的渠道很多,原因复杂,应采取得力措施,遏制国有资产流失。一、国有资产流失渠道1.经营过程流失。这是国有资产最主要的流失方式。主要表现形式如下:其一是由于经营管理不善造成的国有资产流失。具体表现为:企业经营效益低下,  相似文献   

4.
魏明静 《产权导刊》2006,(11):48-50
目前,国家对国有资产的管理,主要是实施价值形态的管理,以货币量表明资产存量。由于多年来管理条块分割,缺乏专职管理,再者也无专门的国有资产法可依,国有资产管理相对薄弱,造成国有资产流失十分严重。据报载和有关资料分析,近年来全国平均每年流失的国有资产达上百亿元,而其中流失最严重的则反映在国有资产产权变动中,这种流失不是一般的实物资产的流失,主要是国家所有者权益的流失。比如,在中外合资中低估了中方资产,从而导致中方所占股份降低,在这种情况下,  相似文献   

5.
<正> 深圳市市属国有资产经过十余年的发展,已形成一定规模。至1991年底,市属二级以上企业的总资产已达336.2亿元,净资产近90亿元。但是,在国有资产迅速增长的同时,也存在着国有资产大量流失的现象。1991年底,市属国营企业历年未弥补亏损、待处理财产损失、坏帐损失合计达14.62亿元,1988年至1990年,因携款或涉嫌重大经济问题潜逃,造成市属国营企业直接经济损失2.61亿元,因承担担保责任而使企业蒙受损失2.58亿元,被骗而蒙受损失0.75亿元,因玩忽职守、经营失误造成损失1.09亿元,以上几项合计达7.03亿元,比1990年市属国营企业实现利润(盈亏相抵后)6.37  相似文献   

6.
企业经济效益不佳,亏损面大,很大程度上是由于管理不善造成的,有关抽样调查表明,目前,我国45%的企业基础管理不仅没有提高,反而下降了,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相似文献   

7.
《调查研究报告》2006,(68):1-13
我国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总量规模不断扩大,在国有资产总量中所占比重持续上升。1998年原国资局撤销后,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职责合并到财政部,多数省级地方政府国有资产管理职责划回财政部门,个别省份交给了国资部门。目前管理体制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家底不清、账实不符;闲置浪费、配置不公;管理不善、流失严重;体制不顺、职责不清;制度缺失、方法落后。  相似文献   

8.
国有资产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加强国有资产管理,保证国有资产的流动能够公平、公开、公正、安全、有序。优化国有资产结构,提高国有资产质量,防止国有资产流失,是深化企业改革,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关键。而防止国有资产流失是保证国家发展和进步的政治问题。国有资产的流失有诸多方面的原因,概括起来有如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9.
闵健 《上海国资》2003,(5):20-24
近几年来,全国的国有资产管理工作已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然而,也应清醒地看到,当前在国有资产管理、运营、监督中还面临着诸多矛盾和问题,国有资产流失情况仍不容乐观,需要进行深入的思考和研究,并采取积极有效的对策和措施予以解决。一、形成国有资产流失问题剖析我国的国有资产经过建国后几十年的积累,已达到相当规模。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国有资产平均每年以18%的幅度持续稳定地递增。目前,我国国有资产总量已超过10万亿元。但是,我国国有资产的经营情况不容乐观,资产损失的情况较为严重。国有企业资产负债率仍然较高,利润率仍然较低,全国国有大中型企业尚有很大部分没有脱离亏损境地。国有资产流失,首先是管理上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 ,一些在计划经济体制时期建成曾经辉煌过的国有企业弱点纷纷显现出来。产品结构不合理 ,产品科技含量低 ,更新和技术改造投入低下 ,缺乏市场竞争能力 ,企业资不抵债 ,亏损严重 ,生产经营难以为继。在这种情况下 ,经有关部门批准纷纷关停或改制。在对这些关停或改制的国有企业进行审计监督中 ,发现存在一些问题 ,需要引起有关部门的重视并加以解决。其主要问题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 ,对关停企业缺少有效的监督管理 ,国有资产流失严重。有的被关停企业 ,在关停时尚有大量的固定资产和流动资产。而…  相似文献   

11.
企业的往来款项是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因发生供销产品、提供或接受劳务而形成的债权、债务关系.在实际工作中,管理不善最终会形成不合理的往来款项,会造成不合理的资金占用,形成呆账坏账,不仅对会计信息的准确性造成不利影响,还容易导致管理上的漏洞,引起单位资产的流失.文章探讨了如何加强往来款项的管理,提高企业效益.  相似文献   

12.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上海外向型企业的国际化经营程度日益提高,海外设点的数目越来越多,规模越来越大,分布也越来越广,海外企业的发展,对上海经济的增长形成了推动力,为上海企业的发展找到了新的生长点,但在母公司对其海外子公司的管理中尚存在着一些问题。 1.关于对海外企业管理的重视 从管理形式上看,上海的母公司一般都设有对海外企业的管理部门,指定了负责人。但从管理的执行和效果来看,在上海的各母公司之间却存在着差异。有不少母公司对其海外企业的管理得当,效率较高,经济效益较好;但也有很多母公司对其海外企业的管理不善,效率低下,经济效益较差,甚至长期亏损,致使国有资产流失。这些差异的存在,有经营和市场方面的原因,也有对管理的认识和重视方面的原因。  相似文献   

13.
<正> 自1990年开始,在特区预算外企业择点试行《深圳经济特区会计改革试行方案》,已届一年。这次特区会计制度的改革,是加快特区外向型经济发展,强化国有资产管理,增强企业发展后劲的客观需要,是同深圳市委、市政府提出的特区第二个10年以经济效益为中心,创造“深圳效益”的要求相一致的。一、特区国有资产流失,企业发展后劲不足,经济效益不佳,与现行国营企业会计制度有关近年来,我市国有资产流失,企业发展后劲不足,经济效益低落,成为影响经济发展的最重要因素。据市投资管理公司调查,截至1990年上半年止,市属近百家一级企业及下属企业中,库存积压占总库存资产的27%以上,估计库存损失近3亿元;企业应收帐款中有问题资金约占12%,坏帐损失、待处理  相似文献   

14.
在现代企业制度条件下 ,国有企业的经营将日益表现为依赖于国有资本的市场化营运 ,科学的资本营运已成为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有效途径。但是 ,如果缺乏健全的运行机制 ,资本营运本身又具有导致国有资产流失的潜在因素。因此 ,在我国企业制度日益创新的环境中 ,如何防止国有资产营运不当而造成国有资产流失 ,是当前国有企业深化改革所亟待解决的一个难题。一、建立新型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要有效地防止国有资产流失 ,必须建立一个新的有效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 ,取代在国有资产管理中 ,以决策权集中、信息纵向传递、运行机制缺乏活力和约束为特…  相似文献   

15.
一、国有资产流失表现及原因国有资产流失是指任何国有资产占用单位违反国有资产管理及有关法律、法规和行政规章造成的国有资产或其应得收益的损失。这里我们所谈的国有资产流失是一种非法(或非正常)流失,它与国有资产在产权市场的产权交易流通是有本质区别的。国有资产正常的产权交易变更,使其保值、增值,从量上看资产价值仍然是存在甚至是增加的,资产利益没有受到侵害。而国有资产流失则是对国有资产的掠夺,从总量看减少了国家控制、拥有的经济资源。据权威部门估算,1982—  相似文献   

16.
万俭明 《产权导刊》2005,(11):48-49
一、审计投资项目的效益性,防止因缺乏科学论证、决策失误造成国有资产流失 某企业不按照程序办事,对项目的开发不作充分的调查和科学的论证,拍脑袋定盘子,1994年在茂名电白买了一片土地,建了商贸城,如今大部分房屋处于烂尾楼状态,部分建成的房屋一套未卖出,由于管理不善,铝合金门窗被人撬走,造成国有资产严重流失5000万元.某公司投资600万元建保龄球馆,由于市场变化,从国外进口的400万元的保龄球设备至今未安装投入使用,造成国有资产流失1000万元.  相似文献   

17.
“应收帐款”科目是核算企业因销售产品、材料、提供劳务等业务 ,应向购货单位或接受劳务单位收取的款项 ,它是企业流动资产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目前 ,许多企业的应收帐款失真现象严重 ,这不仅影响了企业经营成果的真实性 ,导致国有资产流失 ,还破坏了与销售收入的对应关系 ,造成会计核算体系的破坏。更有甚者 ,有的企业通过“应收帐款”科目 ,从中营私舞弊 ,达到谋取个人和小集体利益的目的。因此 ,加强企业应收帐款管理已成为会计工作中亟待解决的问题。一、应收帐款失真的表现应收帐款失真是由主观和客观两种原因造成的。(一 )客观原因…  相似文献   

18.
国有资产流失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国有资产流失是各种形式国有资产流失的总称。从时序来看,既包括国有企业注册、投资、生产经营(承包、租赁)、产品交换等环节的流失,也包括国有企业破产、拍卖、变更登记、注销、兼并等终止过程中的流失;从流失的种类来看,既包括因重复建设形成的国有资产闲置、投资失误造成国有资产浪费,又包括因管理不科学造成国有资产低效率使用、人为侵吞造成国有资产灭失、交易中的合谋造成国有资产损失等;从形式上看,既包括国有资产实物形态的损失,也包括国有资产价值形态的损失;从形态上看,既包括有形国有资产的流失,又包括无形国有资产的流失。狭义的国有资产流失是指发生在退出过程中国有资产权益损失,特别是在产权变更中国有资产的转让价格低于其实际价值,资产不合理地从国有流向非国有的过程。可见,现阶段人们关注的退出中的国有资产流失是狭义的国有资产流失,狭义的国有资产流失只是国有资产流失中的一部分,而且只是一小部分。  相似文献   

19.
因无形资产管理不善,而造成国有外贸企业资产流失的问题日显突出。本文论述了国有外贸企业无形资产的创造特征及流失原因,并提出了新形势下国有外贸企业改革与资产管理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国有资产流失是指国有资产的经营、占用和管理出于主观故意或由于过失、违反法律、法规及国家有关规定,造成国有资产流失的行为,笔就国有资产流失表现、原因及对策作一些初浅的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