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 毫秒
1.
(一)日本中央银行的历史1872年,日本取法美国,制订了“国家银行法”。按照这个法令,在几年内就成立了一百五十多个“国家银行”,每家银行都可发行钞票,它们都是民间出资的。其所以叫做“国家银行”,是因为它们根据国家法律成立,并享受钞票发行的特权,随后,由于纸币发行过多,带来了猛烈的通货膨胀,1881年松方正义任财政部长,认为有必要收回流通中不能兑换的纸币以阻止通货膨胀,他提议设立一个中央银行,专门发行可以兑换本位币的钞票。当时取法于比利时的中央银行。于1882年6月份公布了“日本银行  相似文献   

2.
日本金融体系的现状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泡沫经济崩溃给日本金融体系带来了诸多问题。金融机构由 1 0年前的 1 0 0 0多家减少到不足 70 0家 ,处理了相当于 1 0年前贷款额 1 7%之多的不良债权。目前 ,日本金融体系所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是不良债权 ;二是如何提高金融机构效益。不过 ,由于拥有巨额的个人金融资产和对外债权 ,日本经济仍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  相似文献   

3.
金融创新与金融体系的稳定性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金融创新对目前我国金融业的改革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金融创新可以拓宽融资渠道,增加金融机构的业务收入,并且最大限度地回避金融管制。许多新生的金融产品都可以给金融机构带来了巨大经济效益。但是,风险和收益总是并存的,在带来巨大收益的同时,金融创新业务也带来了极大的风险,这表现在对金融体系稳定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瞿强 《经济导刊》2001,6(4):58-64
金融体系是一个国家资金流动的基本框架,它包括金融资产的交易、金融机构的构成和金融活动的监管、法规等多项内容.美国的金融体系常常被认为是与其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先进的体系,从而对其他国家有着较强的示范效应.本文拟分上下两篇,分析美国金融体系中的金融机构及其发展变化.上篇从机构的角度对美国的金融体系进行概述,下篇从机构提供的产品、各机构之间的关系以及监管等方面探讨美国金融业的演变与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5.
瞿强 《经济导刊》2001,22(5):59-64
一、美国金融业的历史变化 在20世纪大部分时间中,美国的金融体系处于分业经营、分业管制状态,不同类型的金融机构提供不同的金融产品、受到相应的管制.但是,随着技术的发展、竞争的加剧、管制的变化,社会对不同金融服务的需求、不同金融产品的成本以及管制负担等也会发生相应的变化,最终导致不同金融机构的市场份额发生变化.  相似文献   

6.
文章对金融脆弱性进行分析,对金融体系金融脆弱性进行界定,阐述了形成金融脆弱性的原因,并通过对我国金融体系脆弱性表现分析,提出抗脆弱性的措施。  相似文献   

7.
理论研究中,根据金融体系内部银行体系和金融市场所占份额和作用大小,可以把各国金融体系划分为“银行主导”和“市场主导”两种类型。从理论分析角度看,银行体系和金融市场具有各自独特的优势,难分优劣。但是,从全球金融发展的历程看,各国都出现了明显的金融市场化趋势,也即金融市场在各国金融体系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从经济危机发生的史实看,银行主导型金融体系中主要危机事件是银行倒闭,而市场主导型金融体系中主要危机事件是由资产价格波动引发的金融危机。如果我们把金融市场相对于银行体系的份额上升看作是金融体系由银行主导型向市场主导型变迁的活,则金融体系变迁是否意味着金融危机的发生机制出现了根本性的变化?是否意味着以金融稳定为己任的中央银行应该更多地关注资产价格的波动?  相似文献   

8.
陶永诚 《经济师》2005,(7):236-237
我国县域金融资源长期处于净流出状态,且外流问题日益严重。造成县域金融资源外流的根源在于我国当前金融的组织体制与管理体制,要解决外流问题必须从体制上入手,通过构建一个能实现资源横向共享的金融体系,可实现县域金融自我循环。  相似文献   

9.
10.
孙洪钧 《经济师》2008,(2):199-199,201
文章分析了金融抑制及其局限性、金融深化及其内在缺陷性、金融约束及其政策取向,提出我国金融体系改革应确定以金融深化为改革的终极目标,以金融约束为必要手段,协调货币金融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1.
杨谊  刘军 《生产力研究》2012,(10):45-48
文章以1999—2009年中国地区层面的经验数据为样本的研究发现,金融中介规模的扩张促进了经济增长,但股票市场的发展对其却有阻碍作用,这主要应归结于金融体系功能的被抑制和扭曲;股票市场上私人诉讼机制的缺失、法律监管制度的无效以及资金"漏损效应",恶化了股票市场与经济增长间的关系;在金融体系功能得不到有效发挥的条件下,金融结构对经济增长并不具有显著效应,并且不取决于法治和经济发展水平的高低。  相似文献   

12.
傅坤 《经济视角》2007,(10):55-57
路径依赖是描述对过去和将来产生强大影响的术语。人们过去的选择决定了他们现在可能的选择。路径依赖类似于物理学中的"惯性",一旦进入某一路径就可能  相似文献   

13.
90年代初日本金融体系存在的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4.
鞠方  伍志文  张琦 《生产力研究》2004,(10):40-41,47
通过侧重从金融功能角度就近二十多年来天津金融体系创新进行了分析 ,我们发现目前天津金融体系核心功能不足 ,金融体系各个单位模块的功能缺陷十分明显 ,主要表现为 :银行市场垄断严重 ,竞争不足导致信贷资源配置失衡 ;证券市场相关功能模块发育迟缓 ,企业直接融资困难 ;金融租赁、信托功能发育迟缓 ,创新性的金融品种发育不足 ;本地企业尤其是上市公司成长受制于金融体系的融资能力 ,产融互动效应比较差。实施金融功能再造战略对提升金融体系整体竞争力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5.
基因工程与细胞工程日本具有完善的仪器制造系统和厂家,并有十分充裕的资金用于基因工程项目研究开发所需的仪器,一般的研究机构和大专院校都是完整的配置和部分的储备,所用仪器除少部分由美国或西欧(包括瑞典)购买外,绝大部分自  相似文献   

16.
前不久,我应日本野村证券株式会社的邀请,对日本的股份经济和证券市场进行了考察。日本的证券业的繁荣程度,给我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当今的日本经济,可以说是一种证券经济。股票和债券的广泛发行,证券业务的广泛开展,成为日本经济持续繁荣的重要的支持手段。战后日本企业发展的一个显著特点,是负债经营。在1984年以前,日本企业的负债额曾达到其全部资产额的80%的水平,近年来,企业的负债率虽有所下降,但仍高达70%以上。企业的负债来源有两个方面:一是从银行借贷,二是发行债券,而通过后一种途径筹集的资金,一直占有很高的  相似文献   

17.
长期以来,受经济发展程度、信息不对称以及搜索成本等影响,我国中小企业、低收入人群以及农村地区的融资需求受到了较大程度的限制。影子银行体系以及民间金融活动由于监管缺失,也带来了高融资成本及高风险等方面的问题。本文以我国三元金融结构为基础,从普惠金融四个目标出发,对比分析我国目前的金融体系不具备完全普惠性的现状,体现在金融服务覆盖率低、融资成本差异过大以及监督监管机制不健全等。最后,从客户需求、微观金融机构与市场、宏观监督监管机制和相关法律法规体系的建设方面,对构建我国普惠金融体系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战后日本养老保险金融体系及对中国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战后日本养老保险金融体系及对中国的启示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岳颂东日本劳动研究机构钱小英战后日本养老保险基金成为国家财政的重要支柱,在从战后到70年代大兴基础设施建设和八、九十年代提高养老者福利水平方面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几十年来,日本养老保险的成功经验举...  相似文献   

19.
我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碳排放国,碳金融市场蕴藏着巨大商机,应运而生的是对于碳金融发展的探讨和研究。文章综合碳金融理论与功能金融理论,立足于碳金融的产生及特征,分析了碳金融的发展现状,结合我国碳金融的发展困境提出构建了全方位、立体式碳金融理念体系、政策法律体系、组织体系、市场体系、产品体系和人才体系等碳金融发展体系。  相似文献   

20.
1996年11月,桥本代表日本政府提出了《金融体系的改革—面向2001年东京市场的新生》构想,日本此次金融体制改革的深度和广度比起被称为“大爆炸”的英国1986年的金融大改革,有过之而无不及,所以被人们称为日本的金融“大爆炸”。 本文将从阐释当前日本金融体制改革入手,进而分析改革的影响及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