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研究目的:在地方政府财政压力存在的情况下,考察土地市场对于经济增长波动的影响程度及动态相互作用机制。研究方法:面板向量自回归。研究结果:土地供给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长期的双向因果、相互促进关系;短期内,财政压力迫使地方政府干预土地出让市场以增加土地出让收入,但长期并不有效;地方政府的偏向性土地出让行为会提升土地出让市场化水平,但土地出让市场化水平提升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已不太显著。研究结论:基于土地供给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具有短期效应,应改变对新增建设用地的依赖,加大存量土地的挖潜;对于面临的经济增长和财政压力,地方政府制定政策要进行长期目标和短期目标的权衡,增强土地供给方式和土地供给指标使用的灵活性。 相似文献
2.
研究目的:分析中国土地财政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内在关系。研究方法:文献分析法,计量经济分析。研究结果:(1)在全国范围内,现阶段土地财政指标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着单调递增的关系,暂时否定了本文所构想的土地财政库兹涅兹曲线假说;(2)在东、中、西部地区,土地财政指标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虽然呈现出不同的曲线形态,但就现阶段而言,三大区域的土地财政指标在经济增长过程中都呈上扬之势;(3)城镇化、工业化在全国及三大区域对土地财政指标发挥着不同程度和不同方向作用的影响。研究结论:要化解土地财政引发的各类矛盾与问题,应该从财税体制、政绩考核体制和土地制度改革的顶层设计入手,充分考虑区域差异,系统构建分类治理土地财政的区域差异化制度体系和管控对策。 相似文献
3.
本文将财政分权制度、农业经济增长与城乡收入差距纳入统一的逻辑分析框架下,利用1985—2010年时间序列数据,基于向量自回归模型VAR分析的研究认为,城乡收入差距、农业经济增长和财政分权之间具有长期均衡关系,财政分权短期内会加剧城乡收入差距,但长期内会缓解城乡收入差距。通过误差修正模型、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脉冲响应与方差分解等系统考察了三者间短期动态影响。 相似文献
4.
文章采用环境污染货币化测度了2001-2019年新疆14个地州的环境污染损失,根据STIRPAT模型搭建财政分权以及政府竞争力与生态环境污染指标之间的数量关系,并利用空间模型探索西北特殊资源禀赋下财政分权、政府竞争对于环境污染影响的独特路径及效果。结果显示,新疆环境污染损失先升后降,空间溢出效应明显;财政分权全局范围下对环境污染有加剧作用,政府竞争对于环境污染的影响存在时空差异性,根据地区和发展阶段的不同,地方政府之间的竞争对区域环境污染的作用不同。最后,从完善体系和加强产业规划等方面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5.
文章采用环境污染货币化测度了2001-2019年新疆14个地州的环境污染损失,根据STIRPAT模型搭建财政分权以及政府竞争力与生态环境污染指标之间的数量关系,并利用空间模型探索西北特殊资源禀赋下财政分权、政府竞争对于环境污染影响的独特路径及效果。结果显示,新疆环境污染损失先升后降,空间溢出效应明显;财政分权全局范围下对环境污染有加剧作用,政府竞争对于环境污染的影响存在时空差异性,根据地区和发展阶段的不同,地方政府之间的竞争对区域环境污染的作用不同。最后,从完善体系和加强产业规划等方面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6.
本文对中国近十年来经济增长速度与产业结构转型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检验,发现经济发展水平越高,农业就业份额提升对经济增长作用越弱.2013年前后三次产业经济增长的作用大小发生变化,农业对经济增长的作用不再显著.不同经济发展阶段,区域间经济发展显现出异质性. 相似文献
7.
文章基于1989年~2009年中国29个省市区的面板数据,利用面板单位根检验和协整检验和面板回归分析对我国城市化和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在短期内,城市化能够有效的促进经济增长,而在长期内,城市化对经济的作用并不明显。并且根据结论对我国城市化进程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8.
本文以中国财政分权改革为背景,利用1985年。2010年29个省份的省级面板数据,分析了财政分权、金融发展与城乡收入差距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始于1985年的财政分权改革,大幅提高了城乡居民的收入,且金融发展从总体上也提高了城乡居民的收入;然而,1994年进一步的分权分税制改革后,由于地方政府之间存在盲目和恶性竞争,使得金融发展与城乡收入差距背道而驰。由于我国金融结构不合理,导致城乡收入差距不断扩大。因此,要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就需要鼓励农村内生金融健康发展,改变城乡“二元金融结构”,建立城乡互惠的金融制度。 相似文献
9.
宋珂 《中国国土资源经济》2012,(1):45-47,56
土地是人类生产生活最基本的自然资源,利用得合理与否直接影响经济的发展、生态环境质量及所承载的人口数量。通过面板数据分析,根据选取变量的分析结果和精明增长理念,建议:为进一步提高土地集约化利用程度,应合理调整用地结构;运用科学规划,提高土地利用的综合效益;强调土地使用功能的适当混合。 相似文献
10.
吉庆华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17,38(5):101-107
[目的]通过实证分析农村教育水平对农业经济增长的影响,以期为未来中国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文章选取除港澳台及西藏外的中国30个省市的2000~2015的数据作为研究样本,构造成一个16×30的面板数据构建面板模型,实证研究教育水平对农业经济增长的影响,并对模型进行设定检验。[结果]农村教育水平对农业经济增长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其中初中教育水平对农业经济发展的影响最大,是农业经济增长的最主要农村劳动力资本,其次是大学教育,而小学教育对农业经济增长具有阻碍作用。[结论](1)教育水平对农业经济增长有显著的正影响。物质资本的产出弹性大于教育水平的产出弹性,表明中国农业还是典型的物质投入型增长。(2)不同教育水平在中国农业经济增长中的作用有很大的区别。其中初等教育对农业经济发展的影响最大,是农业经济增长的最主要农村劳动力资本,其次是高等教育,最弱的是中等教育。这表明我国提倡的高等人才回乡创业成效逐步显现,而中等教育人员比重较小,外流严重,对农业经济增长的贡献比较小。 相似文献
11.
黎泽龙 《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2021,(5):36-38
本文利用西部地区11个省、市和自治区(西藏除外)的数据,探索环境规制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研究发现,(1)环境规制、人力资本、科技创新、对外开放程度、城镇化率对经济增长具有促进作用;(2)现阶段环境规制通过科技创新对经济增长影响的中介效应较为显著. 相似文献
12.
对土地财政与经济增长相关性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我国地方政府在推动经济增长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并逐步形成了地方经济增长对土地财政的极大依赖。本文在对土地财政内涵以及社会背景阐述的基础上,对土地财政与地方经济增长的相关性做出了实证分析,指出了经济增长过度依赖土地财政造成的问题,并提出了摆脱经济增长对土地财政依赖的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13.
“中国式财政分权”下的两种典型现象——财政纵向失衡和横向政府竞争,是影响地方政府预算行为的深层次原因。本文在理论模型分析的基础上,利用省级和地级市层面的数据,分析了财政纵向失衡和横向政府竞争对地方政府支出预算执行偏差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一方面,财政纵向失衡和横向政府竞争会直接降低地方政府支出预算执行偏差,但这一现象背后可能隐藏着“突击花钱”的风险;另一方面,两者会通过影响预算编制的准确性间接加剧地方政府支出预算执行偏差。预算审计能够削弱财政纵向失衡对地方政府支出预算执行偏差的影响,但并未影响横向政府竞争的作用。进一步分析发现,财政纵向失衡和横向政府竞争会降低地方政府全年支出预算执行均衡性。与省级层面相比,财政纵向失衡和横向政府竞争在地级市层面的影响更大。 相似文献
14.
选取2002—2015年我国30个省际面板数据,应用系统GMM估计方法,实证检验了环境分权的水环境治理效应。研究结果显示,环境分权与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排放、工业废水氨氮排放量及工业废水化学需氧量三类水污染指标呈现显著且稳定的正向关系,这意味着赋予地方政府过高的环境管理自主权将不利于改善水环境治理效果;财政分权对水环境治理效果产生负向效应,随着财政分权程度的提升,环境分权对水环境治理效果的不利影响得以强化。分组检验结果表明,中央政策干预和环境管理体制改革促使财政分权对水环境治理效果的负面作用逐渐趋于不明显,且有效削弱了财政分权对环境分权与水环境治理效果两者关系的调节效应;在东部沿海地区,环境分权可一定程度上降低水污染排放,其治理效应总体上优于中西部内陆地区,而财政分权对水环境治理效果的负向作用及其调节效应在中西部内陆地区更显著。 相似文献
15.
16.
依据1998~2010年中国的省级数据,利用面板协整分析方法,对中国区域旅游业发展对林业经济增长的长期效应进行了经验研究。结果表明,无论在全国范围还是在东、中、西部地区,林业产值和旅游总收入之间存在长期稳定的协整关系,旅游发展对林业经济增长具有明显的正向推动作用,且三大地区旅游发展促进林业经济增长的长期效 相似文献
17.
关于城市化如何影响二氧化碳排放,业界尚未达成共识。将中国分为东部、西部、中部3个区域,探索二氧化碳排放和城市化之间的因果关系。对1997—2015年的面板数据进行格兰杰因果检验。结果表明,中部地区城市化水平对二氧化碳排放有一定影响,而在东部和西部地区的大多数省份中,没有发现这二者之间有显著因果关系。根据研究结果可知,决策者应建立低碳消费的激励机制,促进清洁能源的发展,并提高城市居民的环保意识,以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 相似文献
18.
新疆财政农业支出与农业经济增长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运用协整理论和误差修正模型,对新疆财政农业支出与农业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1978~2008年间,新疆财政农业支出与农业经济增长之间存在显著的长期均衡关系,但短期内,两者之间相关性并不显著。因此,促进新疆农业经济增长,就必须加大财政支农力度,建立财政支农资金投入稳定增长的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19.
为探究区域用水的空间特征及经济增长与区域用水的作用机制,构建空间面板STIRPAT模型,对全国以及东、中、西地区水资源利用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我国水资源利用与经济增长存在较强的空间相关性,二者存在多种形态的EKC曲线关系;全国层面二者呈现为倒"N"型曲线关系,拐点出现在人均GDP 7 358.79元和60 668.53元,除少数东部地区外,大多数省区处于下降前的爬坡阶段;东部和中部地区二者分别近似地满足单调递减和递增的关系;西部地区二者关系呈现为倒"N"型形态,对应的人均GDP拐点分别为521.52元和35 225.87元,结合全国层面的测算结果,虽然短期内西部地区用水量会出现下降,但是经济发展与用水需求增长这一长期存在的"两难"困境并没有得到缓解。此外,不考虑空间自相关性的传统面板计量模型估计出的结果不存在EKC拐点,说明遗漏区域用水的空间自相关性会导致我国水资源利用峰值对应的人均GDP产生较大的偏误。 相似文献
20.
财政分权后,县级政府成为农村地区公共物品的供给主体.从政治经济学的角度看,在中国的政治体制下,作为政治代理人的县政府官员只接受省级政府的监督管理,不恰当的监督机制会造成县级政府在农村地区公共政策的扭曲.为了增进社会福利,省级政府应该根据不同情况设置适当的监督机制.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