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刘畅 《农业经济问题》2012,(6):49-54,111
农村公共投资和公共服务是推动新阶段中国农村益贫式增长的重要政策工具。本文运用1987—2009年相关数据就中国农村公共投资和公共服务对益贫式增长的影响进行分析发现,农村公共投资对于益贫增长率指标呈现显著的负向影响,社会保险、公共救助和农村教育人力资本对益贫增长率有显著正向影响。总体来看,推动益贫式增长的制度设计面临转型,其中公共投资的影响正在逐步减弱,需要寻求突破;而包括社会保险、公共救助和教育人力资本在内的农村公共服务对益贫式增长有显著推动作用,亟待全面建立和完善。  相似文献   

2.
文章利用新疆1988-2013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分组数据,运用洛伦茨曲线确定的广义二次法,估计该阶段新疆农村基尼系数和贫困发生率,采用Hendry"从一般到特殊"的建模方法建立误差修正模型,考察新疆农村贫困变动、收入增长与不平等之间的长期协整关系和短期动态关系。研究结果表明,无论从长期或短期来看,经济增长对贫困减缓产生积极的影响,即经济增长减少贫困。但收入不平等对贫困减少产生消极的影响,即收入差距的扩大降低经济增长减缓贫困的效应。研究结果还显示,经济增长对贫困减缓的积极影响大于收入不平等对贫困减少的消极影响。因此,为了有效解决新疆农村贫困问题,在推动农村经济发展、提高农民收入的同时还要注重收入差距的缩小,使贫困群体从经济增长中获得更多收益。  相似文献   

3.
正去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延安主持召开陕甘宁革命老区脱贫致富座谈会时强调:"没有老区的全面小康,特别是没有老区贫困人口脱贫致富,那是不完整的。"随着农村改革的发展,扶贫投入的增多,政策机制的不断深入与完善,革命老区的扶贫工作已进入新阶段。近年来,河南省洛阳市针对新形势下老区扶贫开发工作进行了一系列有益的探索,笔者对此形成了一些思考和建议。建立贫困分类识别机制确保认定公平在实际工作中,贫困对象的确  相似文献   

4.
陕甘宁革命老区曾为中国革命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但由于受自然、区位、基础条件等因素制约,目前老区经济社会发展仍然相对滞后,贫困面依然很大。加快经济社会全面发展、改变老区落后面貌成为当前老区人民群众的迫切要求。陕北地区作为革命老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老区经济发展中占有相当份额,其发展道路和模式,对振兴老区经济具有带动示范作用。  相似文献   

5.
新疆作为我国少数民族聚集的边疆省份,贫困问题的妥善解决至关重要。文章通过测试新疆农村地区1988-2012年间FGT贫困指数发现,新疆农村地区贫困程度呈现阶段性波动,而近几年贫困人口内部收入分配状况有恶化趋势。新疆农村地区经济增长水平较高,但同时收入分配状况却不容乐观。状态空间模型的计量结果显示:经济增长具有贫困变动负效应,可以降低贫困,而收入分配状况具有贫困变动正效应,加重了新疆农村贫困程度。相比之下,经济增长的不断提效虽然有助于改善地区发展状况,但是随之带来的收入分配问题却使新疆农村居民收入差距拉大,大大降低了经济增长的减贫作用。在此结论基础上,提出了相应建议。  相似文献   

6.
《自然资源通讯》2021,(4):21-24,28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革命老区是党和人民军队的根,是中国人民选择中国共产党的历史见证。革命老区大部分位于多省交界地区,很多仍属于欠发达地区。为加大对革命老区支持力度,2012年以来国务院先后批准了支持赣南等原中央苏区和陕甘宁,左右江、大别山、川陕等革命老区振兴发展的政策文件,部署实施了一批支持措施和重大项目,助力革命老区如期打赢脱贫攻坚战,持续改善基本公共服务,发挥特色优势推进高质量发展,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作出了积极贡献。  相似文献   

7.
李长江 《农村经济》2003,(11):11-13
一、农村经济公平与社会公平发展的基本趋势改革开放至今 ,在我国政府正确的农村政策指导下 ,我国农村的经济和社会状况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农村居民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得到了极大的提高 ,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由 1978年的 134元增长到 2 0 0 0年的 2 2 5 3元。但是 ,我国农村居民收入差距却呈扩大之势 ,农村社会不公平问题日显突出 (见表 1)。表 1:1978— 2 0 0 0年农村居民收入变化趋势和收入分配差距变动趋势年份 农民人均纯收入 (元 )增长率(% )全国基尼系数东部地区基尼系数中部地区基尼系数西部地区基尼系数省际基尼系数1978134……  相似文献   

8.
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增长的加速,居民收入差距急剧拉大,这一现象已引起党中央的高度重视。解决地区发展差距,坚持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是今后改革和发展的一项战略任务。一、我国居民个人收入分配差距现状基尼系数是国际通用的衡量贫富差距的可行方法。联合国有关组织规定:若低于0.2表示收入绝对平均;0.2~0.3表示比较平均;0.3~0.4表示相对合理;0.4~0.5表示收入差距较大;0.6以上表示收入差距悬殊。据社科院经济研究所收入分配课题组公布的调查报告显示:2002年全国的基尼系数达到0.454,城镇内部的基尼系数达到0.319。如果把非货币因素…  相似文献   

9.
<正>2015年初,习近平总书记在陕甘宁革命老区脱贫致富座谈会上指出,一些老区发展滞后、基础设施落后、人民生活水平不高的矛盾仍然比较突出,特别是老区还有数量不少的农村贫困人口,我们必须时刻挂在心上。中国农村杂志社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讲话精神,挖掘革命老区特色农产品,提升其  相似文献   

10.
扶贫政策、收入分配与中国农村减贫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进入新世纪以来,经济增长在一定程度上表现出"益贫困地区"大于"益贫困户"的特征。农村扶贫政策的实施从生产能力、市场参与和缓解脆弱性等角度改善了贫困地区农民分享经济增长的机会和能力,有劳动力的贫困农户如果能够参加扶贫项目,其收入增长速度是非常可观的。扶贫政策的实施促进了中国农村减贫的进程,缓解了收入分配对减贫的负面影响,使经济增长表现出一定的益贫性。但扶贫政策实施过程中存在的瞄准偏差,是导致"益贫困地区"大于"益贫困户"的原因之一,未来的农村扶贫政策需要在加强扶贫资金投入的同时提高扶贫资金的瞄准效率。  相似文献   

11.
开发和振兴老区经济问题日益受到各级党政机构和全社会的重视。怎样加快老区治穷致富的步伐?本文试图从基本战略角度做一些粗浅的探讨。 一、致力打破闭塞状况,是开发和振兴老区经济的基础 老区经济的发展,为什么同其他地区存在明显的差距?我认为,主要应从老区的形成及  相似文献   

12.
<正>地处苏鲁交界处的江苏省连云港市赣榆区黑林镇属于丘陵山区,拥有88.8平方公里土地、21个行政村、4.6万人。这里位置偏僻、交通闭塞、山贫地薄,老百姓缺少致富门路,"十二五"期间,低收入人口占25%、经济薄弱村占81%。为摘掉贫困的帽子,改变革命老区的落后面貌,镇党委书记马秀云带领全镇干部群众向贫穷发起一波又一波的挑  相似文献   

13.
本文通过对湖北省否受益并相关结论贫困变动由人均收入水平和收入分配不平等程度两个因素共同决定。贫困变动的增长再分配分解,考察1997—2003年间如上两个因素村贫困变动的影响方向和程度,进而分析在经济增长过程中穷人是算和比较基尼系数,考察在此期间农村居民的收入分配状况,得出对农测。  相似文献   

14.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 革命老区是党和人民军队的根,是中国人民选择中国共产党的历史见证.革命老区大部分位于多省交界地区,很多仍属于欠发达地区.为加大对革命老区支持力度,2012年以来国务院先后批准了支持赣南等原中央苏区和陕甘宁、左右江、大别山、川陕等革命老区振兴发展的政策文件,部署实施...  相似文献   

15.
本文旨在评估我国农村近十年来的收入增长是否益贫并呈现共享发展特征,这对识别中长期内我国迈向共同富裕进程中将面临的成就与挑战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为此本文利用CHIP2013—2018年农村样本和国家统计局五分组数据,测度农村的益贫增长指数和共享发展指数。研究显示,“十三五”时期我国农村居民收入增长呈现严格益贫特性,低收入农户收入增速快于社会平均增速。然而,新冠疫情等不利因素冲击了农村低收入群体,导致2020年后益贫特性暂时消失。基于共享发展指数的测度结果也印证了上述发现。进一步分析表明,“十三五”时期低收入群体的造血能力持续提升,通过其工资性和转移性收入的快速提升,分享了经济发展成果。上述结论在展现成就的同时,也揭示了技术变革与全球范围不利发展格局对实现共同富裕的全新挑战。本文认为,下一阶段我国仍要继续积极探索有效“提低”路径,以益贫增长和共享发展理念持续推动共同富裕。  相似文献   

16.
本文运用GIS技术分析江西革命老区空间贫困分异和集聚特征,并采用SLM模型和GWR模型探究其致贫因素的空间异质性问题。研究发现,从时间维度看,2011—2016年江西各地区的贫困人口和贫困发生率持续下降,且非革命老区、革命老区的非片区和片区的贫困程度和脱贫速度依次增加。从空间维度看,贫困主要以“高—高”模式集聚在片区,形成空间贫困陷阱;以“低—低”模式集聚在非片区,形成脱贫溢出效应。通过实证分析本文得出,片区、非片区及各县(市、区)致贫因素影响程度具有明显的空间异质性,其中,农村人均收入、卫生技术人员比例、农村人均耕地面积和农业机械化水平的边际脱贫效应较高地区分别集中在革命老区的东南部、东部、东北部、中东部、南部,大部分属于片区;城乡收入比、中学教师负担学生数的边际致贫效应较高的地区分别集中在革命老区东北部和南部,绝大数属于非片区。  相似文献   

17.
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益贫性及其机制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合作社一直被人们视为一个由贫困群体通过自助和互助而实现益贫和胶贫的理想载体.可以确认,贫困农户通过农民专业合作社实现的合作,对于我国反贫困工作益处非浅.然而,应该明确指出的是,合作社并没有什么针对穷人和小农户的特殊制度安排,要实现其益贫功能还存在诸多现实约束.  相似文献   

18.
本文初步构建一个基本公共服务形成机制框架,重点阐述供给端的财政制度改革脉络,并采用549万个服务设施点位大数据信息,测算基础教育、医疗卫生和文化体育三类公共服务设施的地理空间分布、均等化程度和边际受益归宿。结果显示:第一,新时代以来,县乡基本公共服务供给水平大幅提高,特别是在原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和革命老区实现翻倍增长;第二,基本公共服务在空间上呈现高集聚特征,但整体上区域差距呈缩小态势,非均衡现象在逐步改善;第三,基本公共服务配置事实上践行了财政保障机制设计理念,“十三五”时期经济发展落后和地理区位处于劣势的地区受益更大,基础教育供给表现出更加偏向欠发达地区的包容性。本研究对于完善公共服务供给模式、搭建共建共享机制以及推进财政治理体系现代化具有重要的政策启示。  相似文献   

19.
本文利用2000~2008年分省的经济增长和贫困数据研究中国新世纪以来经济增长与贫困减少的关系,包括不同区域经济增长和贫困人口变化的趋势,以及经济增长和不同产业增长对不同区域贫困发生率的影响。结果表明,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的经济增长依然对减少贫困发挥着显著的作用,但贫困减少的速度低于经济增长的速度,贫困发生率对人均GDP的弹性绝对值为1.09,明显低于20世纪80年代的水平;然而,各区域的经济增长速度、贫困减少速度以及贫困发生率对人均GDP的弹性存在明显的差异。与第二、第三产业相比,农业部门的增长仍然具有较高的减贫效应。  相似文献   

20.
文章利用1979~2012年的时序数据与2012年各地区截面数据,运用统计方法与计量经济方法从全国及各地区两个层面实证分析了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库兹涅茨倒"U"曲线及其拐点的存在性问题。结果表明,从全国来看,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与经济增长在长期呈现显著的倒"U"曲线特征,且二者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库兹涅茨拐点已经在2007年、2008年及2009年这3年出现,此后连续4年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进一步缩小;从各地区来看,倒"U"拐点的出现时点为人均GDP达到4万元,GDP总额超过20 000亿元,以此为标准,真正出现拐点的只是少数东部省市。文章主要结论是:从全国来看,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库兹涅茨倒"U"曲线且拐点已出现;而从各地区来看,库兹涅茨倒"U"曲线并不显著,且倒"U"拐点只存在于东部少数发达省市,从而证实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存在极大的不平衡。因此,若要保持城乡居民收入差距随经济增长而继续缩小的趋势,须采取有效措施促进区域经济的平衡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