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是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发展的重要力量。农业政策性金融定位于"三农"领域,其金融要素的投入在保障粮食安全、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促进农业新业态发展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一、扬州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对农发行发展的启示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目标就是要从过去着重强调需求扩张提供动力,转变到着重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来提供新动力。农业政策性金融作为专职于"三农"领域  相似文献   

2.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影响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对我国经济金融运行带来深刻变化,为加快"三农"发展创造了新的需求和机会。农发行应深刻认识我国经济发展速度变化、结构优化、动力转换三大特点,全力服务粮食安全、农业现代化、城乡一体化、区域发展、脱贫攻坚、生态文明建设等国家战略,拓宽服务"三农"新境界,努力将政策要求转化为优惠便利的金融服务,大力支持国家推进经济结构性改革。一、我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政策背景(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含义。我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相对于过去需求侧改革而提出的新概念、新思路。(见表1)如  相似文献   

3.
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切实解决"三农"问题、破除阻碍我国农业发展壁垒、推动我国经济快速增长的基础,具有较强战略意义。农业结构性改革需要金融服务大力支持,同时又推进了金融服务领域的发展。以金融支持农业供给侧改革的必要性为切入点,结合潍坊市农业农村经济的发展,对山东省潍坊市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金融服务所发挥的作用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4.
正2016年是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攻坚之年。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既是我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保障整个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顺利推进的基础。农业政策性金融作为农业投入要素中资本要素的重要供给者,既是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内容,又是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手段,在我国着力推进供给侧改革的新形势下,将面临良好机遇,发挥更大作用。一、政策性金融在农业供给侧改革中的机遇和作用(一)政策性金融在农业供给侧改革中的机遇发展政策性金融可以降低实现国家政策目标的社会成本,促进社会公平,更好  相似文献   

5.
陕西省是农业大省和重要粮食生产基地,农业是榆林的支柱产业。中央一号文件为解决"三农"问题和推动农业发展提供了新思路,也为金融支持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供了新方向。在新发展理念的引领下,深入分析了榆林金融支持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情况,探讨了金融支持榆林农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成因,结合榆林的实际情况,提出针对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正>一直以来,建设银行认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做好"三农"金融服务的号召,积极支持乡村振兴,助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一是以普惠思维服务乡村振兴。"三农"和扶贫,是普惠金融的重点领域,核心在于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提升广大农村地区金融服务覆盖度,着力解决"最后一公里"延伸问题,在这方面,建设银行通过设立"裕农通普惠金融服务点",打造真正的"村口银行",为广大农民服务;另一方面是帮助涉农小微企业、农户等这些难以得到传统金融眷顾的群体,提升  相似文献   

7.
正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农业农村工作的主线。作为一家农业政策性银行,农发行必须主动提升站位,强化责任担当,全力服务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积极支持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助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切实增强服务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三农"领域的一场深刻变革,关系农业的长远发展,关系脱贫攻坚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能否如期实现。农发行必须服从服务大局,切实增强"四个意识",把思想和  相似文献   

8.
正如何发挥自身优势,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进行创新,有效服务地方经济发展,进一步推进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农发行当前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在推进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农业政策性金融肩负重任,大有可为。如何发挥自身优势,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进行创新,有效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是农发行推进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近年来,  相似文献   

9.
<正>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农村金融需求随之改变。新时期农发行业务发展路径应以政策倾斜为指向,以有效需求为导向,坚持创新驱动,通过发展新产品、培育新主体、运用新技术、开拓新市场,向"三农"领域提供有效金融供给,助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10.
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自2015年年末提出以来,一直指导着"三农"工作,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也是当前和今后时期"三农"工作的主线。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作为农产品终端供应者和生产基地农户的引领者,是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一支重要力量,应当因势利导,充分发挥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在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的积极作用。本文结合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实际情况提出一些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1.
正2017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把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三农"工作的主线。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作为农产品终端供应者和生产基地农户的引领者,是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一支重要力量。应当因势利导,充分发挥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在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的积极作用。一、农业龙头企业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大有作为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主要目标是提高农业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使农产品供给数量充足、品种  相似文献   

12.
<正>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中央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一环,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农业经济工作的主线。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坚持以习近平"三农"思想为指导,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以改革的办法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着力提高农业发展质量和效益,加快农业现代化步伐,为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提供基础支撑。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农业供给侧结  相似文献   

13.
<正>2017年中央一号文件再次聚焦"三农"问题,《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把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作为农业农村工作的主线。为进一步加深对中央一号文件的理解,促进农发行更好地服务"三农",记者就中央一号文件有关问题专访了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农村经济研究部部长、农发行专家委员会委员叶兴庆。  相似文献   

14.
分析了经济新常态的特征,提出了经济新常态下商业银行面临的挑战,即利率市场化、互联网金融冲击以及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等。建议商业银行进行差异化经营、发展金融科技、践行普惠金融,以转型破解发展难题。  相似文献   

15.
正农业政策性银行要主动担当发挥引领作用,发挥主动脉功能,与相关涉农政府职能部门紧密联动形成支农合力,推动涉农金融问题的解决,齐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深化。推进农业供给侧改革需要注入金融新动能,但"三农"风险大、担保难、融资难、融资贵等问题一直没有得到很好解决。本文以大连市普兰店区为样本,通过实地调查挖掘当前农村金融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短板,提出农业政策性银行主动担当发挥引领作用,金融机构积极作为发挥主动脉功能,相关涉农政府职能部门紧密联动形成支农合  相似文献   

16.
正服务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既是农发行履行职能的重要体现,又是拓展业务增长点、扩大社会影响力的有效途径,是必须牢牢坚持的工作主线。要紧紧围绕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施重点,遵循经济和金融规律,找准服务的重点,创新产品和服务,健全相关体制机制,更加有力有效地服务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相似文献   

17.
我国作为农业大国,"三农"问题是重中之重。农业保险是我国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金融工具。传统农业保险由于信息不对称、难以勘损、产品单一等问题,很难满足我国农业生产的需求,随着近年来互联网的发展,农业保险逐渐利用互联网来提升农村地区的金融服务质量,推动了我国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分析了"互联网+"农业保险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我国政府应推动农业现代化发展、加快农村地区互联网基础设施建设,以及保险公司应创新农业保险产品及营销、注重培养专业化人才等建议。  相似文献   

18.
正金融是支持乡村振兴的重要力量,农发行应通过完善金融产品、优化信贷服务,以农业供给侧改革为主线,全力服务乡村振兴。党的十九大提出的乡村振兴战略,为新时代农发行改革发展提出了新任务、新要求。农发行人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全面服务实施乡村战略,以农业供给侧改革为主线,全力服务农业农村现代化。一、农发行支持乡村振兴战略的途径(一)全力服务"三农"发展。要积极  相似文献   

19.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农村金融工作要加大涉农信贷投放,全力支持农业供给侧改革;大力发展普惠金融,促进农村金融服务转型升级;推进专业化机制建设,培育农村金融服务新动能;突出区域服务重点,助力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着力供给侧技术创新,提升农村金融供需契合度;构筑风险防控体系,改善农村金融生态环境;实施差异化监管,强化服务三农政策引领。  相似文献   

20.
<正>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三农"领域的一场深刻变革,关系长远。在南京这样一个大都市,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提高供给体系的质量和效率,具有其特殊内涵和实现路径。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要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动力,聚焦影响农业新旧动能转换的突出瓶颈、影响全要素生产率提高的重点问题、影响市场主体活力释放的关键环节,以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新主体、新机制为核心,推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