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农村小额信贷在我国经过了十几年的实践,事实证明它在扶贫开发,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加快新农村建设方面都起到了巨大的作用.本文从农村小额信贷可持续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入手,对其原因进行深层次的剖析,最终给出了解决这些问题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我国农村小额信贷发展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小额信贷自成为我国金融发展史上一项新生事物以来,经过十多年的实践和尝试,为我国九亿农民特别是贫困落后地区的农民提供了生产资金,改善了生产条件.但中国小额信贷的发展目前仍处于实验探索阶段,还面临着各种各样的风险和挑战.文章在介绍小额信贷对我国农村经济发展作用的基础上,分析了其发展过程中的存在问题,然后结合实际提出了大力拓展小额信贷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我国小额信贷发展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额信贷自二十世纪90年代被引入我国以来,其可行性已经得到证实。但一些矛盾也在实施中暴露出来,严重制约了小额信贷的前进步伐。文章通过探究小额信贷发展中出现的问题,对其未来的发展提出一些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自我国开始金融体制改革以来,农村小额信贷在完善农村金融服务、切实解决农村融资难问题中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在众多开展农村小额信贷的相关机构中,农村信用社因其合作性、服务性而具有较大的优势,深受农户的欢迎,在完善农村金融的竞争机制和民间资本引导等方面也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文章主要从黑龙江省农村信用社农村小额信贷的业务现状入手,通过对其相关数据的整理和分析,指出其存在的问题,提出可行性的对策建议,以便其业务开展更加合理、高效、科学。  相似文献   

5.
文章以全新的视角,从国外可持续发展的农村小额信贷的典型模式,泰国农业和农村合作社银行、印尼人民银行农村信贷部和孟加拉乡村银行等三家银行经营业绩分析与农村小额信贷可持续发展国际经验分析三个方面,为农村小额信贷的实践和发展提供了思路。  相似文献   

6.
农村小额信贷是国际社会普遍认同的一种能够改变农村贫困现状的成功方式,它关注于农村地区中低收入群体和微型企业发展。我国现行农村小额信贷在制度、发展策略方面存在着一定缺陷。本文基于对四川仪陇农村小额信贷的调查研究,借鉴国际上成功的农村小额信贷发展经验,依照新制度经济学原理并结合中国具体国情提出对现有制度以及发展策略方面的若干建议,以实现我国农村小额信贷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7.
农村小额信贷是国际社会普遍认同的一种能够改变农村贫困现状的成功方式,它关注于农村地区中低收入群体和微型企业发展。我国现行农村小额信贷在制度、发展策略方面存在着一定缺陷。本文基于对四川仪陇农村小额信贷的调查研究,借鉴国际上成功的农村小额信贷发展经验,依照新制度经济学原理并结合中国具体国情提出对现有制度以及发展策略方面的若干建议,以实现我国农村小额信贷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8.
我国农村小额信贷需求的变化与供给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村小额信贷上世纪90年代引入我国,通过在我国部分地区的试点,探索了扶贫资金到达贫困户手中的途径,使穷人获得了参与项目选择的机会或权利,减少了决策的盲目性,增强了扶贫组织的管理能力。小额信贷项目的引入,对我国农村金融改革、金融创新和金融深化产生的深远影响超过了小额信贷本身。本文基于需求的视角,从小额信贷在我国的发展历程出发,具体分析了新农村建设对小额信贷需求的新变化,提出了农村小额信贷健康和可持续发展的思路。  相似文献   

9.
都市圈的形成和发展加快了农村城镇化建设,特别是对于北上广等特大型城市而言,都市圈的辐射效应已经使得大批农民告别了传统的农耕生活,进入二、三产业工作,同时第一产业的生产方式也发生了巨大的改变。本文以北京市为例,对该市平谷区大兴庄镇农村小额信贷的认知态度、农户现有融资渠道以及现有农村小额信贷产品推广情况等展开抽样调查,发现伴随着都市圈农村经济的发展,现有的“一刀切”农村小额信贷产品已经不能充分满足都市圈内农村居民的需求。因此,期冀农村信贷机构能更加细分小额信贷对象,积极为都市圈农村提供更精准营销的小额信贷产品,从而促进都市圈农村经济的增长。  相似文献   

10.
李倩  卢潇 《特区经济》2011,(7):182-183
2010年印度小额信贷危机的发生,使我们对小额信贷规模问题加深了认识,本文通过对农村小额信贷市场需求分析,建立数学模型,得出结论:小额信贷的农户年人均收入和农产品生产价格水平是需求规模确定的关键因素。笔者并结合我国现存农村小额信贷问题,提出了若干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11.
对于我国农户小额信贷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任蓉 《特区经济》2007,(2):145-146
农户小额信贷被引进中国,其目的是解决中国的贫困人口问题,增加贫困人口的收入。大力推广农户小额信贷是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但是在其推广过程中,由于多种原因致使农户小额信贷发放存在诸多问题。本论文针对这些问题逐条提出解决方案,尽一切努力减少农户小额信贷潜在的风险。  相似文献   

12.
宋波 《特区经济》2009,(4):162-163
实践证明,农村小额贷款在服务新农村建设方面取得了巨大作用。但是,小额农贷在支持新农村建设的过程中,资金的外流、载体的缺乏、风险失控、政策法规的缺失等方面的因素制约了小额农户贷款持续发展。为了能更好地服务于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经济发展,缓解农业金融贷款需求,补充替代非正规金融,补充正规金融,改善信贷分配不平,本文提出了农村小额贷款的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13.
张晴  沈丰 《特区经济》2008,(9):75-77
小额农贷的推出改变了传统扶贫方式主要依靠国家财政或外来捐赠资金、扶贫效果不明显的局面,依靠一种新型的信贷运作模式实现了部分地区扶贫项目的规范化、长期化运作。但我国农村小额信贷的发展目前仍处于实验探索阶段,还面临着各种各样的风险和挑战。本文以浙江绍兴地区为例分析了我国农村小额信贷发展过程中的问题,并提出有针对性的建议以实现我国小额农贷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4.
我国农村小额信贷发展路径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莉 《特区经济》2009,(7):75-76
本文从我国农村小额信贷发展现状出发,首先对我国农村小额信贷机构类型、贷款对象和实践效果进行分析,然后指出小额信贷发展在我国陷入困境,提出了我国小额信贷在产权治理、法律监管、持续经营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最后从产品创新、设立小额信贷保险及建立农村信用评级制度提出了建议,进一步完善和发展我国农村小额信贷体系。  相似文献   

15.
黔东南乡村旅游发展探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何武 《特区经济》2008,235(8):153-155
随着人们的观念由观光旅游转向休闲度假,在城市周边,逐渐形成的乡村旅游正为旅游的发展释放出新的活力。黔东南旅游资源丰富,资源组合状况较好,既有喀斯特地貌的奇山秀水和原始生态的完美组合,又有古朴独特,原汁原味的民风民俗,可根据已有精品旅游景点和红色旅游资源,充分利用其众多民风民俗资源,开发具有发展潜力的乡村旅游品牌精品,而村寨中人民也将由乡村旅游获得充满幸福与文明的生活。  相似文献   

16.
农村法制体系构建之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雨  刘冬梅 《特区经济》2009,(4):160-161
"三农"问题目前成为困扰我国社会和经济发展中的重要问题,对它的解决成为各界关注的焦点。本文试图通过阐述法制环境的建立对于"三农"问题的必要性,来探索建立农村法制体系,将"三农"问题放置于法律视野中进行规范,尝试对此问题进行解决。  相似文献   

17.
张健 《特区经济》2008,(3):200-201
农村土地流转制度改革对健全完善重庆土地制度有着重要意义。当前重庆农地流转呈现规模扩大、速度加快和流转形式与流转主体多样化的特点。与此同时,重庆农地流转过程中也存在诸多问题。针对问题,文章提出应在农地流转市场主体的培育、健全农地流转市场机制以及改善政府职能、建立中介组织等方面加强改革力度,从而加快重庆农地制度改革的步伐。  相似文献   

18.
我国新农村建设中法律援助制度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樊德玲 《特区经济》2010,(9):252-255
法律援助制度在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意义重大,我们应超越个人利益、阶层利益的局限,站在时代、历史、发展、民族振兴的高度来看待我国法律援助制度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法律援助制度的建立健全有利于农村社会生产力的解放,有利于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有利于又好又快地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的社会主义新农村;有助于公民法制意识的强化,有利于促进社会正义,加快农村的民主法治进程;有助于社会不同阶层间的交流,尤其是加强群众与政府的交流,加强民主管理;有助于保持农村的安定团结和社会稳定。法律援助制度是保障人权,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必然要求,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司法保障。因此深入分析农村实施法律援助制度以来存在的问题,并有针对性地提出健全农村法律援助制度的对策建议很有必要。总体来说,我国的法律援助制度尚处于初建阶段,随着我国法制建设的进一步发展,法律援助制度也将不断发展和完善。  相似文献   

19.
洪世勤 《特区经济》2007,(3):146-149
农村义务教育是具有很强外部经济性的公共产品,这种外部经济性的存在,使农村地区义务教育承担了更多的社会成本。从区域经济的角度来看,也即农村地区教育向区外提供了更多的外部经济,这种外部经济性导致农村教育资源发生扭曲性流动,减少了农村地区来自于教育的收益并限制了农村义务教育的再发展。因此,客观上要求政府采取适当的措施来激励其发展,确保农村教育顺利向前发展。  相似文献   

20.
邹宏霞 《特区经济》2009,(5):155-156
新休假制度将引发我国旅游市场结构、旅游者消费观念以及旅游产品功能等方面的改变,也给乡村旅游的持续发展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本文通过对我国乡村旅游的现状进行剖析,提出新休假制度下推动我国乡村旅游发展的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