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东昌府年画在中国传统木版画史上有着重要的美学地位,从东昌府年画的刹制、印刷、题材、以及艺术风格的独特性进行分析,可以看出东昌府年画中所承栽的文化民俗的信息和它在山东民间年画中的独特地位与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2.
贾子艺 《走向世界》2013,(31):61-61
<正>中国的玉器制作和鉴藏已有8000多年的历史,在这一漫长的历史过程中,玉器制作工艺经数千年的沉积、传承、演变、发展,至清代不论数量、品种、工艺技巧、纹饰雕刻等均已达到玉器工艺发展的顶峰,而乾隆时期则进入清代玉器制作工艺的鼎盛时期。这件清乾隆雕蟠龙御题玉瓶高34.4厘米,口最大径6.3厘米,底最大径9.8厘  相似文献   

3.
文章介绍了外销折扇的材质、分类、工艺,同时对外销折扇的文化意义进行深入解读:认为清代外销折扇,其材质之珍贵,雕刻工艺之精湛,髹漆工艺之精美,牙丝工艺之精细,镶贴工艺之传神,绘画工艺之融贯中西,扇面布局之中西元素融汇,可谓扇之珍品。其独特的工艺和装饰风格反映了中西文化交流史上的相互融合。对外销折扇收藏及研究,特有助于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和不断创新。  相似文献   

4.
莱西,位于山东半岛中部,青岛市的北端,民俗民间文化丰富多彩,乡土气息浓厚。因其北部为低山丘陵,南部为涝洼平原,因此当地十分适合葫芦的种植,历来有种植、制作和观赏葫芦的习俗,当地的雕刻葫芦更具特色,久负盛名。  相似文献   

5.
人民是文艺创作的源头活水,人民在自身发展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不断发展和完善自身的灿烂文化,中华人民在自身辛勤劳动奋斗过程中创造出独特的地域文化、丰富多彩的中华文化,古往今来数不胜数的优秀文化都是由人民创造出来的.各地都有自己的文化传承与发展,文字、绘画、建筑、雕刻、诗词、歌曲等都是人民在长期社会生活劳动中逐渐积累传承的.在各个历史时期,人民大众也继承丰富了传承的文化,为文艺工作者在取材和创作过程中提供了丰富的素材.  相似文献   

6.
桂北红瑶由于其独特的居住环境及历史发展,生活中应用广泛的织锦成了红瑶文化的一种特殊符号,其独特的织造技艺、明艳的色彩与精美的图案让人记忆深刻,这些符号也因此成了我们了解红瑶文化的一个有形窗口。但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桂北红瑶织锦工艺的生存却日渐式微,工艺传承面临困境,传承人的老龄化、传承方式的变迁等无疑成了影响传承的重要因素。本文通过对红瑶织锦工艺系统的分析,提炼其典型意义的特征,以期在方寸之地梳理其工艺变迁并深层挖掘其悠远的文化内涵,为桂北红瑶织锦工艺的研究及传承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7.
杨帆 《发展》2013,(12):45-46
一、葫芦文化雕刻葫芦的产生,是在我国“葫芦文化”的影响下发展起来的。葫芦栽培历史悠久。早在近一万年前的石器时代,我国就已经生长着葫芦植物。又据马家窑等文化遗址出土的彩陶器皿说明,在八千年前的原始氏族社会,人们就已借鉴模仿葫芦的形象,创造出各种生活器具。从我国先秦以来的文史典籍资料来看,对葫芦的记载更为多样,《诗经》称葫芦为:“匏、瓠、壶、甘瓠”。  相似文献   

8.
红木雕刻家具,古色古香,别具一格。据历史记载:从明代开始,红木雕刻工艺的名师好手,已云集宫廷,制作专供皇帝使用的红木雕刻家具。后因历代皇朝的盛衰,红木雕刻工艺逐渐流传到民间。到清代末期,古朴的红木雕刻家具,逐步发展成为红木雕刻制造业,产品远销东南亚和欧美各国。解放前,涞水就有不少手艺人在北京故宫、颐和园等地做木器、玉器、铜器等活计。  相似文献   

9.
欣蔓 《东北之窗》2015,(6):54-55
在首届大连市民间文艺迎春会上,有一处展台总会引来众人围观赞叹。只见这里挂满了大小不一、造型各异的葫芦,一位颇具艺术家气质的中年男子手中刻刀翻飞,刀走游龙,行云流水,片刻功夫,一行纵横潇洒、神采飞扬的草书便跃然葫芦上。这位中年男子便是酷爱葫芦雕刻、人送绰号"葫芦孙"的孙永涛。一说起葫芦,性格有些内向的孙永涛变得健谈起来。"葫芦谐音‘护禄’、‘福禄’,体型优美、天质朴拙、寓意祥和,是中华民族最原始的吉祥物之一。葫芦不仅是一种自然瓜果,也是种  相似文献   

10.
<正>王国荣,1953年出生,浙江绍兴人,高级工艺美术师,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雕刻委员会委员、中国根艺美术学会会员、浙江省书协刻字委员会委员,曾任绍兴柯岩风景区党支部书记,陈半丁纪念馆馆长,绍兴市工艺美术大师,绍兴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竹刻)代表性传承人。王国荣雕刻领域宽广,自制刀具能在竹、木、石、砖、角、牙、龟甲、葫芦、灵芝等不同材料上,游刃有余地雕刻文字和图案。从业四十多年来,他为兰亭碑林和浙江省人民大会堂雕刻数十方  相似文献   

11.
<正>相比于有着几千年历史的国画、雕刻等艺术形式,仅有百年历史的软木画显得还如此"年轻",但它却是将中国画和雕刻艺术完美结合的艺术形式,在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中已经占有了一席之地。作为有着60余年软木画创作历史的吴传福老人,已经是软木画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第三代传承人,并用自己的创新思维为这一优秀文化的传承做出了重要贡献,也为祖国的绘画艺术发展增添了浓重  相似文献   

12.
《开放潮》2005,(4):51-51
竹木雕源于竹木器,从使用竹木器的史前时代开始,到竹木雕艺术独立发展并成熟的明清时代,在中国经历了几千年的漫长历程。牙角雕,顾名思义,应为各种用兽牙、兽角制作的雕刻品,然而在收藏界,其含义则主要是指象牙和犀角的雕刻品。象牙以光洁如玉,柔韧细腻的质地深受人们的喜爱,而象牙雕作为一项特种工艺,在中国艺术史上更是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犀角雕在我国古代各种门类的工艺美术品中,属于既高雅又稀有的品种,与竹木、金玉等雕刻器物同为艺林珍赏之品。匏器,又名:“葫芦器”,是流行于中国民间的雕刻工艺新品种。竹木牙角匏器的雕刻作品有的雕刻简练,古朴大方,有的精工细作、纹饰繁密,变幻无穷,  相似文献   

13.
《安徽省情省力》2004,(3):42-44
具有徽派风格的砖雕、白雕、木雕、竹雕四种民间雕刻工艺的简称。徽派“四雕”以歙县、黟县、婺源县最为典型,保存也相对较好。主要用于民居、祠堂、庙宇、园林等建筑的装饰,以及古式家具、屏联、笔筒、果盘等工艺雕刻。“四雕”的历史源于宋代.至明清而达极盛。明代雕刻粗矿、古朴,一般只有平雕和浅浮雕。借  相似文献   

14.
蝈蝈葫芦是产生于聊城地区的一种民间手工艺术品,是运河两岸人民的一项家庭手工业,历经百年而不衰。从历史上看,东昌蝈蝈葫芦是人类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与艺术创造实践中产生的,是人类物质性和精神性生产高度结合的创造性行为。东昌蝈蝈葫芦是在怡养鸣虫的风俗活动的推动下诞生的,追溯这种活动的历史渊源,可以得知东昌蝈蝈葫芦兴起的历史因素。  相似文献   

15.
正质地细腻,色彩丰富,纹理多变,工艺先进;古典质朴,传统文化,民族艺术……2018年10月25日,法国卢浮宫,几把石头雕刻的茶壶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地游客的目光。这是由法国文化部、法国国家艺术行业联合会主办的第24届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展,中国重庆秀山县非物质文化遗产秀山紫砂石壶,在这座艺术殿堂向世界展示其独特魅力。展会期间,法国艺术家联合会主席塞尔奇·尼克对秀山紫砂石壶天然色彩、自然纹理及雕刻工艺产生了浓厚兴趣,称赞这是大自  相似文献   

16.
大运河之于我们,很多时候,似乎只是一个传说。但是在历史上很长一段时间,大运河担负的,是整个国家最主要的交通运输任务,其历史地位,远在如今的高铁之上。甚至如果没有大运河,中国的历史将要改写。与大运河一起兴盛的,还有沿河玉带一样的山东城镇:德州、临清、东昌府、李海务、七级、张秋、阿城、济宁、台儿庄……  相似文献   

17.
丁丁  宗爱迪 《走向世界》2014,(47):104-105
忙忙碌碌中,葫芦康辣椒炒肉已经走过了8年的时光,现在"葫芦康"品牌的又一力作——葫芦康家常菜馆也已经在历城区闵子骞路19号成功试营业。依然是青砖白瓦,依然是门庭若市,依然是辣椒炒肉十里香!葫芦康是济南第一家以品牌为支撑的"辣椒炒肉"。一开始他们就把全部的烹饪功底,渗透到家常菜中,原料求精致、烹饪求扎实、价格求实惠、风味求独特、经营求亲民,是一家真正接地气的餐馆。  相似文献   

18.
青海民间木雕包括古代木雕遗存和现代木雕作品。其形态涉及建筑雕刻、宗教雕刻、生活用具;其造型涵盖了远古图腾、传统风俗等内容。形态各异、种类丰富,风格独特,具有鲜明的地域、民族、宗教艺术特质。  相似文献   

19.
雷红薇 《魅力中国》2010,(16):103-104
豫剧艺术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在数百年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独特的文化传播特征。在现代化、信息化的社会背景中,充分利用网络传播平台,进行戏曲艺术传承、发展和创新,对于促进现代艺术教育改革与发展,保护及传承中华民族戏曲文化的精髓,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0.
琉璃厂在发展过程和历史传承中,逐步形成独特的文化资源和发展特色,这既是琉璃厂的财富,也是琉璃厂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根基和底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