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中国装备制造业竞争力非均衡性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发展装备制造业,是提高中国制造业竞争力的关键。本文运用主成份分析法,借鉴产业竞争力分析的框架,结合装备制造业的产业特征,建立了一套评价我国区域性装备制造业综合竞争力的指标体系,并对各地装备制造业的综合竞争力进行实证研究。研究得出中国装备制造业综合竞争力的非均衡性及各地发展装备制造业的优势与劣势。结合各地现有产业的比较优势,提出发展我国装备制造业的内部结构调整及相应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开发研究》2016,(3)
装备制造业作为陕西省工业的支柱产业,有着带动上下游产业发展、促进区域经济增长的重要作用。本文基于2010—2014年的经济数据,运用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模型、偏离-份额Esteban拓展模型分析,与全国其他省区比较,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仪器仪表及办公用机械制造业等四大行业在全国省区间同行业中具有比较优势和产业竞争优势,金属制品业、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等三个行业在全国省区间同行业中竞争优势弱。根据分析结论,提出推进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发展有比较优势的产业集群、走资本化运作道路组建大企业集团、引导资本流入有比较优势行业,在行业产业结构调整上把发展零部件、元器件生产和采购基地建设放在首位等提升陕西装备制造业竞争力的策略。 相似文献
3.
文章从生产能力、市场开拓能力、装备能力、产出效率、国际市场竞争力等方面对大连装备制造业产业间竞争力进行了分析,同时利用RCA法分析了大连装备制造业区域间竞争力并就如何提升大连装备制造业竞争力从政府和企业两个角度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4.
上海目前己进入后工业化时期,各种成本呈现出逐渐上升态势,投资边际收益进入递减阶段。因此具有技术含量高、经济效益好、创新能力强、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服务功能全、就业比较多等特点,能够不断吸收国内外高新技术成果,并将先进的制造技术、制造模式及管理方式综合应用于研发、设、制造、检测和服务等全过程的的装备制造业.无疑是上海实现城市发展的新动力。
本文用区位商法初步分析了上海装备制造业近4年来的产业集中度变化情况,得出结论:不断提高产业集中度是强化上海装备制造业竞争力的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5.
基于低碳经济视角的装备制造业产业集群竞争力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经济的主体是第二产业,能源消费的主要部门是工业,工业生产技术水平的落后,加重了中国经济的高碳特征。低碳经济是人类社会应对气候变化,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一种模式,它代表了未来经济发展的形态。装备制造业产业集群要抓住低碳商机,运用集群优势,积极探索产业竞争力的提升策略。 相似文献
6.
7.
辽宁装备制造业产业结构竞争力分析及建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辽宁曾经是全国先行工业化地区,装备制造业基础雄厚,产业基础以重工业为主,工业化指数较高,为发展装备制造业提供了可靠的依托。加快发展装备制造业是我国在国际经济竞争中准确的定位,不仅是东三省提升地区竞争力的内在需要,同时也是增强我国实力的有效途径。市场经济的本质是竞争,提升该产业在国际上的地位其根本在于培育其国际竞争力,围际竞争力是持续竞争优势之源。一个企业拥有国际竞争力,就能获得丰厚的长期回报;一个产业拥有国际竞争力,就能生机勃勃、不断发展; 相似文献
9.
黑龙江装备制造业发展中的问题与成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装备制造业是黑龙江重点发展的支柱产业,而在黑龙江装备制造业发展中存在着发展规模偏小、资本结构不合理、自主创新能力差、产品竞争力低、分工体系不合理等诸多问题,是由科研投入不足、科研人员流失严重、生产工艺落后、体制改革滞后等深层次原因致使的。 相似文献
10.
装备制造业是为国民经济发展和国防建设提供技术装备的基础性产业。黑龙江作为"一五"时期建设起来的老工业基地,装备制造业发展已有五十多年的历史积淀,目前,飞机制造、微型汽车制造和发电设备制造等行业已成为黑龙江的标志性产业。装备制造业的发展已经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同时也面临着许多新的问题和挑战。随着经济全球化步伐的不断加快如何提升黑龙江省装备制造业核心竞争力成为面临的主要问题。本文针对中国装备制造业所面临的新的发展机遇,提出了应从促进产业聚集、加强自主研发、培育成套公司、实施人才战略及提供政策支持等方面来提升中国装备制造业的核心竞争力。 相似文献
11.
"十一五"期间,黑龙江省外贸产业竞争力提升的途径主要在于强调贸易企业的多元化,提升外贸主体核心竞争力;加强外贸商品的技术含量,增强外贸品牌竞争力;完善外贸政策,加强进出口管理.同时,要提升外贸企业竞争力,必须注重贸易人员的素质培养,创造贸易竞争力提升的软环境;支持和鼓励外经贸企业到国外进行市场考察,探寻合作途径,开辟中国商品市场. 相似文献
12.
Comparative and Competitive Advantage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Peter G. Warr 《Asian-Pacific economic literature》1994,8(2):1-14
This paper reviews the relevance of the concepts of comparative and competitive advantage for the developing countries of the Asian-Pacific region. It argues that the competitive advantage supporters' attack on the comparative advantage concept rests partly on a misunderstanding of comparative advantage and partly on a false analogy–that between the determinants of the success of a single firm and the success of a nation. The central theme is that for a developing country, as for any other, while competitive advantage may be relevant for the performance of firms, comparative advantage remains as relevant as ever for the performance of the nation. 相似文献
13.
从比较优势与竞争优势看我国产业结构升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比较优势理论和国家竞争优势理论是一国据以发展经济和对外贸易的两种理论,各有其优缺点.绝对的否定或肯定两者中的任意一个,在实践中都是有害的.中国产业结构还不合理,应根据中国的国情和国力,把两种理论结合起来考虑,促进我国产业升级,提高我国国际经济地位. 相似文献
14.
15.
黑龙江省在东北亚经贸格局中的优势产业有两种类型:一是具有显性优势的产业,如绿色(有机)农产品及食品、医药和林木加工业等。谈类产品在对日韩的贸易中是优而不强.出口规模有限且数额起伏较大.而在与俄罗斯的贸易中表现出很强的互补性;二是具有潜在竞争优势的产业,主要是机电产品。其贸易竞争力与俄罗斯、日本和韩国之间形成很强、很弱、较强三个级别.反映出黑龙江与日本和韩国在该领域内有着巨大的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16.
测算了山东省17市蔬菜生产的资源禀赋系数、规模比较优势指数、效率比较优势指数及综合比较优势指数,并依据测算结果对各市蔬菜生产的区域比较优势作出了判断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潍坊市、济南市、泰安市、莱芜市和枣庄市的区域比较优势较为明显,鲁北、半岛地区各市缺乏蔬菜生产的区域比较优势。为进一步促进山东省蔬菜产业的区域集中化,应进一步推动蔬菜产业向优势区域转移,充分发挥蔬菜生产基地和企业的带头作用,完善山东省政府针对蔬菜合理区划的制度建设,同时还应注重蔬菜产区的环境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7.
中国水产品产业从比较优势转化为竞争优势的路径选择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水产品产业的生产和出口都得到了快速发展,显现了较强的比较优势,但贸易利益和竞争优势并不特别明显。本文从竞争优势理论的角度探讨了中国水产品产业从比较优势转向竞争优势的可能路径。 相似文献
18.
双重比较优势与竞争型FTA的获益者和受损者--CAFTA的启动与双方的利益分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FTA(自由贸易区的简称)建立后,贸易利益如何在成员国间分配取决于各成员国的双重比较优势。在竞争型的南南FTA中,具有极端比较优势的国家利益将受损,而对具有中等比较优势国家将获益。从中国的对外贸易格局来看,其总的趋势是与东盟出现越来越大的贸易逆差。特别值得关注的是:在高新技术产品领域,东盟竟连续两年成为中国的头号进口国以及头号贸易逆差国。 CAFTA(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简称)的启动,对中国来说将主要带来贸易转移,将进一步导致优势产业在东盟的集聚,强化中国在高新技术领域与东盟的贸易逆差,从而使中国在国际生产链条的末端长期驻足,并导致利益损失。政府必须对此密切关注并采取相应的政策和战略。 相似文献
19.
20.
当代美国竞争优势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根据迈克尔·波特的有关论述,一国之所以强盛,根本在于该国有一个在驰骋于世界的产业群。本文从制造业和服务业入手,揭示了当代美国的竞争优势。作者认为,美国的强盛固然有其特有竞争优势在起作用的因素,但很多方面具有当今世界经济强国竞争优势的共性。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