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教师主体性问题是一个在主体性教育研究中长期被忽视的问题,这对主体性教育的研究与实践都会带来不利影响。教师的主体性具有复杂性与独特性,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即教师主体性是社会价值和个体价值的协调统一,教师主体性是多元主体交互作用下的主体间性,教师主体性是主体意识、主体能力与主体人格的统一。  相似文献   

2.
曹晶  汪维 《改革与开放》2021,(22):44-49
高校师德评价应以教师主体性作为评价的内在依据和出发点.当前高校师德评价中,教师主体性不足主要表现为师德评价的功利化遮蔽了教师的主体性、评价脱离教师具体生活情境、教师自我评价缺位、教师评价话语权缺失等.文章基于第四代评估理论,提出高校师德评价应弱化外在的工具性价值,强化个体发展的内在价值,回归教师现实生活,重视师德自我评...  相似文献   

3.
实施教师聘任制在一定程度上调动了广大教师的积极性,促进了教师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但在实施过程中,也出现了一系列侵犯教师合法权益的现象.  相似文献   

4.
对于艺术终结,黑格尔、丹托各有解说:黑格尔把艺术终结的原因看作是艺术真理发展的必然过程;丹托提出一种反叛的反艺术以求解决艺术岌岌可危的命运。但艺术的发展有其历史时代的因素,主体性丧失的困惑也是艺术终结论出现的一种原因。  相似文献   

5.
一直被长鼻子困扰的主人公内供试图寻求各种能使鼻子变短的方法,可变短后的他更受到别人的嘲笑讥讽。从鼻子意象、内供的心理变化,探讨"内供"这一官职名以及他与弟子之间的地位逆转,来剖析内供自主性的完全丧失,进一步分析芥川的意图与世纪末意识。  相似文献   

6.
桑治国 《黑河学刊》2011,(4):87-88,121
增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的实效性关系到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国家的长治久安。进一步增强我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实效性的关键在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主体性的彰显,教师主体性的体现无疑是基本出发点。  相似文献   

7.
政府雇员制改革,自2002年起开始在全国各地推行,但实施效果却不理想,最终政府雇员制改革在我国销声匿迹,这本身和其在中国的适应性不足有关,这种适应性取决于四个方面的原因,同时,政府雇员制没有完全退出历史舞台,聘任制作为政府雇员制的发展开始被重视起来,起到了一定的替代性作用,但是聘任制并不一定就完全替代了政府雇员制,并且政府雇员制也不一定就应当被抛弃。  相似文献   

8.
论我国高等学校与教师劳动关系的完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等学校与教师的劳动关系一直是我国教师聘任制实施后教师与高等学校关系的焦点。由于我国目前的法律法规对教师的劳动性质并未做出明文规定,使教师与高等学校的劳动关系和教师的身份一直受到争议。本文讨论完善了高等学校与教师劳动关系在法律,学校和社会层面上的对策。  相似文献   

9.
论大学教师聘任制改革的制度环境建设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郭丽君 《改革与战略》2006,(11):108-110
我国大学教师聘任制改革推行的艰难,不仅源自于高校制度规则的变革所牵涉利益格局的复杂性,更为重要的是其面临着高校自身无法解决的一些根本性问题。因此,必须转变政府管理方式、培育学术劳动力市场、完善相关法律制度,为聘任制改革创造一个良好的制度环境。  相似文献   

10.
地市州高校的先天不足,使得推行教师聘任制流于形式,高层次人才留不住,低层次人员流不走,过多强调短期效益,管理工作不够到位.其对策是:准确把握教师聘任制的内涵;妥善处理办学目标与教师自身价值、队伍稳定与人员流动两个环节;因校制宜,分类实施;争取良好社会条件;加强聘后管理.  相似文献   

11.
彭艳  张林森 《科技和产业》2014,14(11):183-187
我国地方税主体税种的缺失,导致地方政府的财权与事权严重不匹配,无法满足其提供地方公共支出的需要,影响了税收调节功能的发挥。因此,如何选择地方税主体税种是地方税体系建设要解决的最根本的问题。通过分析我国目前地方税体系的现状,同时明确地方税主体税种选择的导向,提出了确立财产税为我国地方税主体税种的目标模式,并配备相应的改革设计方案,为今后我国地方税主体税种的选育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2.
民主政治建设一直都是我国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随着我国政治民主化进程的推进,民主政治建设相关课题也越来越热。但不得不承认,我国舆论界在对民主化政治建设的研究与态度上存在有很大误区——片面的强调民主制度的建设而忽视民主主体的建设。结合我国相关国情和民主政治建设的相关理论,我们可以看出,民主主体建设在我国具有相当的重要性,为了推进我国民主政治建设的快速进行,应该高度重视民主主体建设的重要性,并在稳步进行的前提下不断探索加强民主主体建设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3.
新农村建设中主体培育的制度设计思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特定的行动集团是新农村建设中重要的主体基础。目前,在新农村建设中存在着农村、政府和社会力量这三个主要的主体来源。本文从新农村建设的主体角色特征出发,分析了农村、政府和社会力量在制度变迁中的潜在收益,以及有关主体面临的行动约束,由此探讨各主体对具体制度的需求,并给出制度设计的主要思路。  相似文献   

14.
张爱勤   《华东经济管理》2011,25(12):126-128
高职教育的供求主体是指与高职教育的供求相关的、有着自我本位预期的政府、社会组织(学校、企业)和个人。文章分析了供方政府和学校,需方企业和个人四方主体的利益构成及冲突博弈,提出了政府干预与调节的职能整合,企业与学校联手的合作整合,学校自身发展的优化整合等化解其利益冲突的整合对策。  相似文献   

15.
农地流转参与主体与社会福利的关联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和城镇化进程的加快推进,在很大程度上依靠农村集体土地转用为城市国有建设用地提供的资源支撑。然而,我国存在的农村与城市二元土地制度、国家垄断城市土地一级市场、农村集体土地产权制度的模糊等土地制度和政策缺陷,成为制约城市社会经济发展和城镇化、工业化进程的关键。在充分考虑集体建设用地入市流转的各参与主体利益及社会福利变化的基础上,应引入农村建设用地发展权的市场交易模式,建立和规范城乡统一建设用地市场,提高土地要素的流动和利用效率。  相似文献   

16.
高校教师绩效考核制度的探索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改变高校教师“干与不干、干多干少、干好干坏一个样”,这种人才利用处于死水一潭的局面,重庆医科大学经过10余年的探索与实践,绩效考核制度从无到有,从粗放到精细,从模块分割到转化互通,基本形成了充满活力的“以岗定薪、多劳多得、绩效优先、优劳优酬”的绩效评价机制,激发了教师队伍活力,推动了学校各项事业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7.
对权力结构与收入分配内在关系与机理的分析证明,改革开放至今,国家和社会资源(包括资产和资本)在所有权、管理权和使用权之间的二次分离是我国市场经济的主导经济体制和管理模式。在这样的制度结构下,国家和社会公民的公权力与所有权被演变转化为政府行政管理权和资本控制权,即社会和市场经济活动的实际控制权。它们决定着国家资源和社会权利的初始分配,也决定着生产和社会收入的再分配。权力结构决定着分配结构,经济权利的分配是最根本的分配;强化国家公权和确定全体社会成员的民权是解决收入分配问题和实现社会稳定的必要条件;没有权力结构的平衡就不可能有收入分配的均衡。  相似文献   

18.
从金融危机以来我国企业的抗风险能力看,创新和知识产权在应对危机中发挥着巨大作用。当前,我国企业的自主创新意识不高、自主创新能力和知识产权综合能力不足,已经成为制约相关产业核心竞争力形成的瓶颈。一方面,是因为我国的创新政策法律体系尤其是知识产权保护法制仍显粗糙,另一方面,是企业本身的知识产权工作仍有不少的问题,需要在进一步提高知识产权工作的战略地位,以及营造保障企业知识产权的司法环境等方面,加以制度整合和建设。  相似文献   

19.
农村土地产权流转制度的缺陷与农地证券化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源于改革开放初期实施的农村土地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历经30多年的发展,在提高农业生产效率、促进农村发展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但随着改革的进一步深入,现行的农村土地制度也表现出一定的消极作用,阻碍了农村改革的进一步深化。文章针对农村土地产权流转制度存在的缺陷,提出了实施农村土地证券化的思路,并建议:继续推动和深化农村土地产权制度改革;建立健全农村土地使用权流转市场;建立健全农村土地证券化信用担保、信用评估体系;建立和健全相关法规,为土地证券化提供有力的法律保障。  相似文献   

20.
农地产权制度演进及其优化配置的路径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产权制度是关于稀缺资源利用的权利行为规则安排。排他性权利界分是产权发挥作用的前提性条件。现行农地产权制度呈弱排他性,主要表现为:农地所有权缺少排他性;农地使用权排他性虚弱;农地处分权排他性不强;农地收益权排他性有限。改革和完善农地产权制度,必须转变指导思想,整体推动农地非排他性产权制度变迁,完善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制度,构建物权性农地承包经营产权制度,复造民事化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产权结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