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我国的银行在投融资体系中仍居于主导地位,但近些年来出现了“脱媒”迹象。应该说,银行一定程度的“脱媒”,是我国金融放松管制,直接融资市场发展的必然结果。但银行“脱媒”也给我国的货币政策、银行监管以及银行业自身发展带来一定的挑战。为此,我们应正视银行“脱媒”的趋势,引导银行“脱媒”有序进行,控制这个过程可能对金融安全、宏观调控带来的风险与挑战。  相似文献   

2.
商业银行服务营销战略透析——以中国银行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国次贷危机波及全球金融体系,金融产品及金融衍生产品的受信度受到质疑.我国的商业银行受此冲击强度较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银行战略眼光和营销运作的成功.本文从营销战略的角度,结合中国银行服务营销的运行状况,对中国银行发展走势及营销战略进行深度透析.  相似文献   

3.
曾体 《中国经贸》2008,(20):65-66
美国次贷危机波及全球金融体系、金融产品及金融衍生产品的受信度受到质疑。我国的商业银行受此冲击强度较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银行战略眼光和营销运作的成功。本文从营销战略的角度,结合中国银行服务营销的运行状况,对中国银行发展走势及营销战略进行深度透析。  相似文献   

4.
随着金融网络化的趋势日益明晰,我国网上银行用户也越来越多.在营销方式上,网上银行和传统银行有很大的区别.在银行业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各银行要想取得更广的客户面,必须网络为业务发展平台,以银行服务为核心,不断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提高服务质量、打造名牌产品.  相似文献   

5.
张璐  李娜 《北方经济》2014,(7):78-79
正一、金融脱媒产生的背景金融脱媒是指资金供求双方摆脱了传统的融资中介——银行,双方直接通过金融市场进行融资,这对以存贷款利差作为主要收入来源的传统银行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并且促使其运营机制,盈利模式产生了变动。  相似文献   

6.
魏诗琪 《北方经济》2007,(3):116-117
随着金融网络化的趋势日益明晰,我国网上银行用户也越来越多。在营销方式上,网上银行和传统银行有很大的区别。在银行业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各银行要想取得更广的客户面,必须网络为业务发展平台,以银行服务为核心,不断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提高服务质量、打造名牌产品。  相似文献   

7.
银行营销——国有商业银行的必然选择□张晓青一、银行营销:内涵与特征银行营销是指银行采用整体营销策略,博得顾客满意,重视社会责任,并获得合理利润,以顾客为导向的经营哲学和管理活动。它通过研究确定客户的金融需要,规划新的服务或改善原有服务,来满足不同客户...  相似文献   

8.
金融脱媒是指在金融管制的情况下,资金不经过商业银行而到达融资者手里的过程。所谓银行“脱媒”化是指国民储蓄转化为投资更多地脱离开银行为媒介的间接融资方式,转而采用直接融资方式的过程。其主要表现就是储蓄资产在社会金融资产中所占的比重持续下降及社会融资方式由间接融资为主向直、间接融资并重转换的过程。在金融脱媒时代以加速之势来临的环境中,以存、贷款为主要业务的商业银行目前必须高度关注和认真解决的一个现实问题,就是如何采取对策面对金融脱媒带来的机遇和挑战。  相似文献   

9.
“银行脱媒”成为金融大趋势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在发达国家银行的发展史上.随着直接融资的发展.银行失去了其融资主导地位.利差收入减少.依靠传统的业务难以维持生存.即产生所谓的“银行脱媒“。近年来.中国银行业也渐渐出现“脱媒”状况。经济运行“高增长、低通胀”的良好态势令人欣慰,而银行信贷增长的低迷状态同样引人注目.金融机构各项贷款增幅在12%~135%之间徘徊.而固定资产投资的增幅却呈现渐升趋势。  相似文献   

10.
随着我国金融制度在深化改革环境下的不断完善,我国的金融市场融资方式和融资渠道不断多样化,对传统商业银行的存贷业务模式造成了很大的冲击。同时,随着银行外金融机构以及互联网金融的不断发展,外资和民间资本的积极参与,传统商业银行的利差不断收窄,银行间竞争日趋白热化。金融脱媒现象已对传统商业银行产生了显著的影响和冲击,金融脱媒的现象使企业和个人拥有更多的直接及间接融资渠道,这就迫使国内的商业银行改革传统盈利模式,探索新的营业模式。本文具体分析金融脱媒现象在中国的特色环境下,对传统商业银行的多角度影响,并将结合国情,为我国商业银行提供具体的金融脱媒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11.
随着村镇银行、邮政银行、外资村镇银行、农村商业银行的接连成立,一个经营业务交叉、竞争合理的农村金融市场正在逐步形成。农村商业银行想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争夺和维持客户、抢占市场份额,就必须彻底改变以往营销战略与理念。文章从现有农村商业银行营销状况进行分析,对农村商业银行的营销战略、营销模式、人才培养、金融产品创新等方面提供建议。  相似文献   

12.
我国银行业长期在垄断的非市场的金融业态中运作,品牌营销意识先天不足,广告营销更形成了一种机械化的运行模式。入世后,中国金融市场逐步开放,各银行为适应市场竞争的需要,开始探索符合自身特色的整合营销模式,银行业广告从内容到形式逐渐突破传统思维和运作模式的瓶颈,为金融品牌的创建,品牌营销的发展提供了支撑。  相似文献   

13.
邓晓科 《理论观察》2005,(5):145-146
银行营销已经成为一种时尚.在各种金融新产品满天飞的今天,城市商业银行如何使自己的产品和服务能够让广大客户接受,摆脱目前所处于的窘境,并在未来的市场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城市商业银行要面对当前营销工作现状,以及营销工作中存在的各种各样问题,必须对银行营销的思想意识和组织行为两个方面进行分析与探究,找到问题解决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随着我国金融改革和金融创新的脚步加快,金融市场呈现百花齐放的态势,"金融脱媒"现象日益显现,影子银行发展成我国金融业的一个新的市场模式,但中国影子银行在没有有效的相关法律法规规范的情况下爆炸式发展,其前景引人担忧。文章从影子银行的根本概念以及其发展特点出发,简要地罗列其膨胀式发展的原因,以此为依据来简要分析影子银行的发展存在的一些问题并提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朱琳 《特区经济》2014,(12):82-85
随着金融改革与创新的不断深化,中国金融脱媒和大量表外资产的出现,我国影子银行体系迅速发展,成为当前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得到国内外学术界积极地关注。关于影子银行相关问题的研究众多且角度多样。本文主要从影子银行的概念界定、影子银行体系的运作特征、影子银行对金融体系的影响以及影子银行风险控制与监管等角度加以文献综述。  相似文献   

16.
杨青 《辽宁经济》2007,(12):52-53
近年来,我国资本市场发展迅速,金融"脱媒"现象日益明显,对银行传统的储蓄业务和公司业务的影响很大,许多传统业务的市场发展放慢,甚至出现了不同程  相似文献   

17.
潘正彦 《上海国资》2011,(11):35-36
客观地说,从当代世界金融发展史看,金融脱媒是货币信用社会发展的趋势之一。中国经历了30多年的经济和金融大发展,金融脱媒现象本身应该也是必然的趋势。但从当前宏观金融与微观金融的情况来看,金融脱媒越来越显现扩大化的风险。  相似文献   

18.
商业银行金融营销策略是商业银行根据市场化经营和经营产品销售采取的一系列计策和谋略,是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的重要内容。随着金融业的发展,人们对金融产品的需求日益多样化,传统的金融营销方式已经无法适应现代社会发展需求。商业银行必须结合用户实际需求,制定符合用户需求的金融营销策略。本文主要分析了当前我国商业银行金融营销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并根据这些问题提出了具体营销策略,希望可以提高商业银行的营销水平,促进商业银行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吴匡 《湖北经济管理》2014,(22):122-123
从长远看,金融脱媒将有利于资产证券化业务的发展.而资产证券化又进一步可使金融机构增强抵御风险的能力,充分发挥其金融中介作用,提高资本管理的效率.在这种背景下,本文首先概述了金融脱媒与资产证券化的相关理念,进而分析了金融脱媒背景下资产证券化的意义,最后给出了金融脱媒背景下证券投融资的建议.  相似文献   

20.
要改变银行在客户心目中的严肃古板形象,让客户记住这是一家"有趣的银行"。受到利率市场化、融资脱媒、技术脱媒以及互联网金融的冲击,传统银行主要依赖净息差的盈利模式即将走到尽头。而零售银行,尤其是占用较少资本金的中间业务,将成为各家银行的转型重点。作为最早开始零售银行转型的招商银行,其在2014年半年报中披露:"零售金融业务盈利占比继续提升:税前利润达151.33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