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陆解芬 《经济论坛》2004,(2):107-108
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绕不过去的关口,没有农民的小康就没有全社会的小康。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须切实解决“三农”问题,这是国家社会经济发展的头等大事。财政作为党和政府支持和保护“三农”发展的重要手段,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过程中肩负着重大的历史使命。  相似文献   

2.
党的十六大报告在经济理论方面有许多新的提法,认真学习和领会这些“新提法”的深刻内涵,对于我们在新世纪拓展新思路具有重要意义。1.从“小康水平”到“全面小康”。与20年前提出的“小康水平”相比,党的十六大报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涵义更加丰富:“小康水平”着眼于人们的物质生活状况,“全面小康”则涵盖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小康水平”是总体上平均计算达到的小康,属于不全面、发展不很平衡的小康,“全面小康”是考虑到我国疆域辽阔、各地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实际,目标是实现“全面小康”和“均衡小康”;“小康水平”是以人均GDP…  相似文献   

3.
宋立芝 《经济论坛》2006,(12):22-24
引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党的“十六大”提出的崭新课题。它有着丰富的科学内涵,同时又担负着重要的历史使命。“小康社会”是典型的中国化的社会概念,在国外没有现成的理论可以借鉴;尽管经过20余年的努力,到20世纪末中国已在总体上实现了小康,取得了一些有关小康建设的有效理论和方法。但是,这种小康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而“全面小康社会”目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从东部到西部,使全体人民都享受到经济发展的成果”;要求“不仅提高物质生活水平,而且要加强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一个全民共享的、全面进步…  相似文献   

4.
可持续发展视角下的全面小康社会建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邹再进  田洪 《经济师》2003,(10):252-253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与可持续发展之间有着十分紧密的关系。全面小康社会建设必须以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原则为指导 ,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才能在可持续发展中实现全面小康社会建设的基本目标。因此 ,要在可持续发展中实现全面小康社会 ,关键是要突出可持续发展 ,强化全面小康建设的可持续能力。  相似文献   

5.
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点和难点在农村,而农村的难点在中西部地区的农业大省。本文以江西农村为例,就农业大省的农村小康建设现实基础、问题根源、对策措施进行研究。一、江西农村小康建设现状分析江西是传统的农业大省,但大而不强,尤其近年来农民收入增长急剧下滑,实现农村小康目标的难度加大。按照20世纪90年代中期国家统计局确定的农村小康16项指标综合评价,到2000年底,江西农村小康实现程度达90.1%,综合评价分值为90.01分。“九五”期间江西农村小康进程的特点是:(一)温饱问题基本解决,但小康进程不平衡江西农村小康实现程度由1995年…  相似文献   

6.
孙邦栋  邱易亮 《经济师》2003,(9):250-251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党的十六大的主题词。文章从解释“小康”的概念入手 ,对古代“小康”、邓小平同志提出的“小康”、“总体小康”和“全面小康”进行了比较和辨析 ,并引用数据对“总体小康”和“全面小康”进行了比较和辨析 ,并引用数据对“总体小康”和“全面小康”进行了说明  相似文献   

7.
论小康社会经济内涵的历史演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康是一个源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古老概念。邓小平把“小康社会”作为一个带有综合性和整体性的核心概念,用以说明广大人民群众对经济繁荣、生活富裕、政治昌明、教育发展、社会稳定的向往和追求。他关于实现共同富裕的构想,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思想先导和理论渊源。江泽民在十六大报告中不仅明确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而且全面阐述了实现这一目标的途径和举措,是对邓小平小康社会思想内涵的最新发展。  相似文献   

8.
公正对待农民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没有农民的小康 ,就没有全面的小康社会。实现全面小康的关键和难点都在农村。最需要的一种实质性变化就是减少农民 ,提高劳动生产率。而这种变化的关键和基本出发点就是公正对待农民。公正对待农民既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基本立足点 ,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一项基本内容 ,也是事关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全局性大事。  相似文献   

9.
提高农民素质是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我国在21世纪 头20年的奋斗目标。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是建设一个惠及十几亿人口的较高水平的小康社会。而这十几亿人口的绝大多数在农村。因此,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难点在农村,重点在农民。没有农村和农民的全面小康,就没有全国的全面小康。 然而,从我国当前的实际情况看,要全面实现我国农村和农民的小康目标,任务是十分艰巨的。目前,我国农村尚有3000多万人没有解决温饱问题,还有6000多万人没有稳定地解决温饱问题,两项合计起来约有一亿多人。按国家统计局等部门制订的关于小康的16项发展指标体系,到2000年实现了13项,而农民人均纯收入、居民每天蛋白质摄入量、初级卫生保障体系建设3项指标没有实现,基本问题都在农村。农民收入增长缓慢,还引起了社会的需求不足,工业扩张受到市场约  相似文献   

10.
《经济视角》2002,(11):4-5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的这个经济发展战略的新目标,令人振奋。 “小康”,尽管这个词国人已经谈了20多年,它一直是我们经济发展战略的目标,但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确实有新的内涵,它使“小康”有了新境界。  相似文献   

11.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研究综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党的十六大向全党和全国人民发出的伟大号召。理论界为响应这一伟大号召,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涉及的理论问题进行了全方位的探讨,涉及的内容包括: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背景与意义,全面小康的概念与包含的内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有利条件与不利因素,全面小康的衡量指标以及如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等。本文将2003年3月份前公开发表的代表性研究成果综述如下,作为进一步研究的参考。  相似文献   

12.
论财政在全面建设农村小康社会中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作为一个农业人口大国,全面建设我国农村小康社会则是实现该奋斗目标的关键。当前,农村与全面小康目标的差距主要涉及到基础领域和收入公平分配等市场无法解决和解决不好的问题,因此,需要财政运用财政投资、财政贴息、财政补贴、财政投融资、财政转移支付和税收等多种手段发挥弥补市场缺陷的作用,逐步实现农村的全面小康。  相似文献   

13.
中国财政政策转型:从经济建设型转向公共服务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我国在2003年人均GDP跨上了1000美元的水平,成为我国经济增长的里程碑。然而从公共财政的角度出发可以发现,当前的社会经济发展特别是公共服务水平与“全面建设小康”的目标仍有较大差距。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实现既有赖于经济陕速持续发展,也有赖于财政政策的适时调整,特别是实现财政政策从经济建设型向公共服务型转型。  相似文献   

14.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重点在农村 ,难点也在农村 ,没有农村的全面小康 ,就没有全省及全国的小康。推进农村劳动力转移 ,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由之路。因此 ,我们必须要统一思想认识 ,把解决好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中之重。今年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开局之年 ,要率先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 ,就要全面提升中心城市带动力。为了发挥中心城市的龙头作用 ,首先要从体制改革入手 ,打破城郊经济旧圈圈 ,使区郊县连为一体。而且 ,根据国内外工业化、城市化的历史经验 ,农村富余劳动力仅向城镇转移还不是解决”三农”问题…  相似文献   

15.
党的十六大明确提出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建设现代农业,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从我国的未来发展看,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最繁重、最艰巨的任务在农村。没有农民的小康就没有全国人民的小康,没有农村的现代化就没有国家的现代化。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强调,要把解决好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进一步解决好“三农”问题,加快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村…  相似文献   

16.
农村实现全面小康社会是关系到中国能否全面达到小康社会的关键.世界各国实现农村现代化对我国发展农村经济、实现农村全面小康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资源丰富的美国实行的大农业模式、资源缺乏的日本高效农业模式,以及韩国的新村运动模式,对我国农村建设和实现全面小康有着重要的启示.  相似文献   

17.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提出的在本世纪头20年的奋斗目标,西部地区全面小康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运用人工神经网络的方法,以国家2008年制定的中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统计监测指标为评价体系,进行预测建模,对广西在西部地区率先实现小康目标进行了预测,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为率先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的预测与对策提供了新的思路和途径。  相似文献   

18.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党的十六大在新世纪、新阶段向全党全国人民提出的奋斗目标,是21世纪前20年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宏伟蓝图,是我们实现既定目标的重要阶段,也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虽然我们已经实现了“总体小康”,但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则是一项需要扎实推进的系统工程,需要我们从制度上、方法上等各方面加以保证。我们只有紧紧抓住重要的战略机遇,迎接挑战,发奋努力,才能实现这一宏伟目标。  相似文献   

19.
邓小平对传统小康概念赋予了新的内涵 ,对当时“本世纪末实现四个现代化”的发展目标进行了战略调整 ,提出二十世纪末实现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之后 ,又围绕这一问题对小康社会的科学内涵、建设步骤、道路选择、方针政策等一系列问题进行了阐述 ,从而形成了比较系统的小康社会思想。邓小平的小康社会思想成功地指导了我国二十世纪后二十年的小康社会建设 ,必将对新世纪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继续发挥其战略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20.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下的中国城市化问题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在详细分析“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内涵及中国城市化现状的基础上,对中国城市化在小康建设进程中的作用进行了论述。认为在中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的进程中,城市创造了服务于经济发展的物质基础,是推动社会全面发展的直接动力。但当前存在于城市发展中的不合理现象已经开始制约经济社会的协调、健康发展。为实现全面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以可续发展观为指导促进城市化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