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随着企业资信评级结果使用频度的增加,社会各经济主体对企业信用评级制度的重视程度日趋凸显。市场化企业信用评级已成为我国经济发展到现阶段的必然选择,本文以山西晋城企业评级状况为例,剖析了企业市场化评级工作推进中的困难,针对具体困难提出推进企业信用市场化评级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常莹莹  曾泉 《金融研究》2019,467(5):132-151
基于2008至2015年期间公司债券发行主体的信用评级数据和手工收集的上市公司环境信息数据,本文研究了环境信息透明度对企业信用评级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公司获得高信用评级的概率与其环境信息透明度显著正相关;环境信息传递出公司的特质风险、盈余持续性以及盈余质量等信息,从而影响评级决策。进一步研究发现,环境信息透明度与企业信用评级之间的正相关关系在内部控制质量高、具有高质量外部审计的公司中更显著。采用工具变量两阶段回归方法、公司固定效应模型以及倾向得分配对方法控制内生性后,上述结论依然成立。此外,本文发现环境信息透明度可通过影响企业信用评级降低公司的债券融资成本,环境信息透明度对企业信用评级和债券融资成本的影响在污染行业中显著更强。上述研究发现有助于拓展环境信息披露对市场中介行为影响的相关研究,对认识非财务信息在资本市场中的作用和推进节能减排提供了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3.
目前,借款企业信用评级途径主要为银行业金融机构的内部评级和专业资信评级机构的外部评级,而内、外部评级都是为了控制信用风险,二者相互交织与补充,同为金融风险监管的有效工具。本文从加快法律法规和相关制度建设、建立信息资源共享平台、积极拓展外部评级市场、提高企业信用评级认识等方面积极探索企业信用评级内外部相结合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4.
本文从信用生态角度探讨商业银行信贷评级体系,介绍了信用生态的概念,从信用生态环境、企业贷款申请、企业信用生命力等三个方面,探索建立五个企业信用评级指标体系,并对各有关评级计量模型进行评价,推荐模糊综合评价法作为信用评级中的计量模型。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为培育借款企业外部评级市场,促进借款企业信用评级健康发展,人民银行和有关部门做了大量的工工作,但由于欠发达地区受各信用环境等方面因素影响,企业信用评级存在一定问题,影响了企业的健康发展. 企业信用评级基本情况 甘谷县作为国贫县,工业企业少,产业结构单一,发展后劲不足.2012年全县工业企业4000多个,完成工业总产值18.89亿元,同比增长18.5%.从调查情况看,目前县域工业企业信用评级主要来自银行内部评级和政府监管部门评级,基本没有涉及信用中介机构外部评级.一是商业银行内部评级已具一定基础,但差异较大.目前商业银行内部评级已形成较为规范的内部评级体制和流程,评级对象为所有正在使用或申请使用银行授信的企业,每年只在4-6月份对企业进行信用等级评定,但有的商业银行只对企业申请贷款时才进行评级.  相似文献   

6.
企业信用评级的现状自1987年起,各级专业银行都建立起了自己的企业信用评级机构。综观现行企业信用评级制度,我认为存在以下缺陷:1.现行企业信用评级制度的适用性差。具体表现在两个方面:①企业信用评级的适用范围受到限制。各信用评级机构都以各自不同的标准、不同的方法来对企业进行评估。这样的信用评级只适用于当地,而不适用于外地;仅适用于系统内,而不适用于系统外。现实生活中常发生工行拒不承认农行的信用评级,农行同样不承认工行的信用评级。  相似文献   

7.
对开展企业信用评级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企业信用评级是对企业债务偿还能力和可信程度的综合评估,对维护市场经济秩序、促进资本市场健康发展、协助银行提高信贷质量、防范和化解信用风险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但是,从实践操作来看,企业信用评级并未受到企业的青睐,开展企业信用评级工作困难重重,成为制约我国信用体系建设的重要瓶颈,必须加以认真研究和妥善解决。  相似文献   

8.
郭雪莲 《云南金融》2012,(5Z):11-12
2011年国际金融形势跌宕起伏,同时伴随着标准普尔、穆迪和惠誉这世界三大评级机构助推世界经济形势,扰乱世界金融秩序的新闻爆出,企业信用评级再次成为了炙手可热的话题。本文希望通过企业信用评级内涵与方法的分析和思考,并构建上市企业评级指标模式,为投资者提供防范企业信用风险的思考路径。  相似文献   

9.
郭雪莲 《时代金融》2012,(14):11-12
2011年国际金融形势跌宕起伏,同时伴随着标准普尔、穆迪和惠誉这世界三大评级机构助推世界经济形势,扰乱世界金融秩序的新闻爆出,企业信用评级再次成为了炙手可热的话题。本文希望通过企业信用评级内涵与方法的分析和思考,并构建上市企业评级指标模式,为投资者提供防范企业信用风险的思考路径。  相似文献   

10.
小微企业融资难是制约其发展的关键因素,而银企之间的信息不对称是造成融资难问题的主要原因,小微企业信用评级工作的展开将有效地缓解目前小微企业融资难的现状。但小微企业信用评级中,信用评级机构之间的过度竞争、评级机构内部评级指标体系的不统一、小微企业信用评级意识薄弱等问题的出现,需要政府、信用评级机构和金融机构的相互配合,共同改善信用评级行业状况和小微企业资信水平。  相似文献   

11.
章寒冰 《时代金融》2014,(1Z):233-234
小微企业融资难是制约其发展的关键因素,而银企之间的信息不对称是造成融资难问题的主要原因,小微企业信用评级工作的展开将有效地缓解目前小微企业融资难的现状。但小微企业信用评级中,信用评级机构之间的过度竞争、评级机构内部评级指标体系的不统一、小微企业信用评级意识薄弱等问题的出现,需要政府、信用评级机构和金融机构的相互配合,共同改善信用评级行业状况和小微企业资信水平。  相似文献   

12.
以A商业银行为例,对小微企业信用评级模型优化进行实证研究.结合当前小微企业信用评级模型的背景和现有数据、模型存在的问题,提出小微企业信用评级模型的优化方案和建议,为我国金融机构及相关研究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我国大部分银行逐步建立起了企业信用风险评级系统,作为加强信用风险管理的主要措施。但与发达国家的国际性银行相比,我国银行业的企业信用风险评级不论是在评级方法、评级结果的检验,还是在评级工作的组织等方面,都存在着相当大的差距,这严重地限制了信用风险评级在揭示和控制风险方面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潘玮 《金融纵横》2008,(9):68-68
目前欠发达地区企业信用评级试点工作存在着企业信用评级观念不强、信用评级结果难以运用、相关法律法规建设滞后、评级付费方式有悖常理和评级机构缺乏市场公信力等问题,作为一项新生事物,信用评级还处在探索阶段,许多工作需要不断总结、规范。因此,笔者建议如下:  相似文献   

15.
本文指出企业信用评级是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但目前企业信用评级仍存在诸多障碍,必须统一思想,纠正错误认识,依靠政府推动和法律保障,实事求是,积极探索科学的、客观的评级方法。  相似文献   

16.
以2010—2020年沪深两市发行公司债的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实证检验了分析师关注度、媒体报道与企业主体信用评级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分析师关注度能有效提升企业主体信用评级,媒体报道在分析师关注度与主体信用评级之间发挥了部分中介作用,即分析师关注度主要通过提升媒体关注度这一路径对企业信用评级产生影响。考虑评级机构声誉异质性影响,将总样本分为高声誉组与低声誉组进一步研究发现,分析师关注度对企业信用评级的正向作用以及媒体报道的中介效应只在高声誉组中成立,即高声誉的评级机构更关注分析师通过媒体传递的信息,提升企业主体信用评级。研究结论拓宽了外部信息环境对信用评级的影响,补充了证券分析师和媒体在资本市场中的外部治理作用,丰富了评级机构声誉治理机制的研究。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以2008—2019年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实证检验了企业信用评级与股票错误定价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具有信用评级和高信用评级的公司股票错误定价水平较低;金融脱媒、产权性质与企业战略差异度显著影响信用评级作用的发挥。具体而言,信用评级在金融脱媒程度较高的宏观环境下、产权性质为国有以及战略差异度较大的企业中对股票错误定价的缓解作用更为显著。作用机制分析表明,企业信用评级具有信息效应和监督效应,通过缓解信息不对称和降低盈余管理,修正了股价偏离价值的程度;信用评级等级则是通过提高投资者关注和降低企业融资约束缓解了股票错误定价。研究结论有助于投资者更好地理解信用评级在资本市场发挥的作用,也为信用评级监管提供了理论证据。  相似文献   

18.
企业信用评级指标变量的选取
  信用评级指标体系是进行企业信用评级工作的依据,也是衡量信用评级结果是否客观公正的标尺。本文对国内外几大企业信用评级机构的指标体系进行归纳汇总,结果显示各指标体系在资产结构、资本流动性、经济效益、现金流量以及企业的发展前景等方面都有所涉及。但具体来看仍存在着诸多差异,各机构均自立体系进行评级,还未形成规范统一的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19.
健全适合我国国情的企业信用评级体系无论对企业、投资者,还是对金融业、政府都具有相当重要的意义。本文系统分析了我国企业信用评级的现状、融资困境,在此基础上,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提出了应对方案和途径。  相似文献   

20.
健全适合我国国情的企业信用评级体系无论对企业、投资者,还是对金融业、政府都具有相当重要的意义。本文系统分析了我国企业信用评级的现状、融资困境,在此基础上,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提出了应对方案和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