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社保基金在证券市场上的投资表现会直接影响其运行的稳定性,由于其资金来源的特殊性,社保基金对于选择投资对象有没有明显的偏好呢?本文利用2008—2018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的数据,研究社保基金的持股偏好。研究表明,社保基金在进行投资时对于经营业绩好、风险性低、股权集中度高、估值偏低的股票具有明显的偏好。进一步研究发现,与保险公司偏好股权集中度低的股票、公募基金偏好流动性高的股票相比,社保基金更偏好股权集中度高的股票,而对于流动性高的股票并没有明显的偏好。  相似文献   

2.
本文对保险机构持股的行为特征和偏好进行了分析,采用面板数据估计了保险机构持股行为对被持股公司股价波动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第一,保险公司的股票投资注重安全性和收益性,主要遵循长期价值投资的原则,没有追涨杀跌,在股市低迷的时期,起到了稳定市场的作用;第二,保险机构短期买卖股票的投资行为没有对被持股公司股价波动产生显著冲击,而长期持股的股票价格有上涨趋势,与其遵循价值投资的理念相符,体现了保险机构投资的价值发现功能。  相似文献   

3.
我国基金重仓股选股偏好的时期似无关回归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基金重仓股季度面板数据,本文采用时期似无关回归模型分析了四大类共28个指标对基金持股比例的影响,并利用基金重仓股的统计值特点发现基金筛选股票的标准。研究结果表明,基金确实在寻求价值型投资,扩大基金规模可减轻股市投机行为;基金在调研阶段和操盘阶段对风险有不同的偏好,调研阶段规避风险,操盘阶段偏好高风险高回报;基金偏爱长期流动性好的股票;开放式基金的选股要求高于封闭式基金,牛市时基金的选股要求高于熊市;基金偏爱关注率高、信息丰富的股票;基金对行业的偏好基于行业的业绩表现;基金重仓股持股比例基本上与指数有相似的变化趋势。  相似文献   

4.
祝小全  陈卓 《金融研究》2021,496(10):171-189
本文以2003—2019年间开放式主动管理型的股票型和偏股型基金为样本,以持仓占比为权重估算基金投组中A股的总市场风险暴露,检验结果表明,该序列上升反映了基金面临的隐性杠杆约束收紧,刻画了市场的弱流动性。内在逻辑在于,流动性收紧时,投资者难以通过融资直接增加杠杆,更倾向于重仓持有高市场风险头寸的股票而间接实现杠杆。本文发现隐性杠杆约束所刻画的风险在股票或基金收益截面上的无条件定价基本失效,而条件定价则依赖于低市场情绪与弱流动性。分解基金持股的敞口,进一步发现,因中小盘基金在流动性收紧时具有更强的流动性偏好,其持股的市场风险头寸能够更敏锐地捕捉到弱流动性风险。  相似文献   

5.
中国第二代偿付能力监管规则(以下简称“偿二代”)要求保险公司应当结合业务发展战略和实际风险状况制定风险偏好。风险偏好体系由上至下包括风险偏好、风险容忍度及风险限额3个部分。建立风险偏好体系需要考虑风险偏好形成、风险偏好陈述、风险偏好传导及风险偏好跟踪调整机制4个步骤流程。保险公司风险偏好一般包括资本、盈利、战略、流动性等主要维度。在风险偏好体系框架基础上,可通过风险限额分解,使风险管理责任得到层层落实,其中经济资本分解和传导,最具典型性和代表性。保险公司风险偏好高阶指标,以及一些更为细化的指标,共同构成“关键风险指标”,即KRI。通过KRI日常监控和限额管理,保证风险偏好落地实施,最终为保险公司创造价值。  相似文献   

6.
2015年开始,保险公司在股票二级市场的频繁举牌成为保险业界、监管机构和社会公众普遍关注的热门现象,保险公司作为大股东持股上市公司,能否提升上市公司的经营业绩?保险公司是否是优质的机构投资者?本文选取中国A股市场2006~2015年上市公司的数据,采用Tobit模型对保险公司作为前十大股东持股的上市公司的特征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发现:寿险公司作为大股东,其持股比例与上市公司的经营业绩、公司规模、发展能力、流通股比例、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股票回报率显著正相关,与贝塔系数负相关;财险公司作为大股东,其持股比例与上市公司的经营业绩、公司规模、发展能力、流通股比例、股票回报率显著正相关。此外,本文进一步采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对保险公司作为大股东持股与上市公司经营业绩二者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显示:寿险公司持股可以显著提升上市公司下一期的经营业绩;财险公司持股对上市公司下一期经营业绩则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7.
路磊  吴博 《金融研究》2012,(6):167-177
本文从基金持仓股特征出发,研究了上市公司投资者保护与基金投资业绩的关系。由于投资者保护影响公司的盈利能力以及投资者获取信息的难易程度,基金在投资时更加偏好于投资者保护好的上市公司的股票。使用我国上市公司基金持股比例的数据,本文证实了这一结论。更为重要的是,本文发现对于有能力的基金,他们会投资于投资者保护比较差的上市公司的股票,从而获得更高的投资业绩。  相似文献   

8.
通过分析沪深A股上市公司2004—2018年的数据发现,股票流动性加剧了公司股价崩盘风险。经过多种稳健性检验并处理内生性问题后,该结论仍成立。另外,股票流动性加剧股价崩盘风险的效果在分析师关注程度较低和所在地区制度环境较差的企业中表现得更为明显。最后的机制分析表明较高的股票流动性通过提高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加剧股价崩盘风险。研究结论拓展了股价崩盘风险影响因素的视角,为合理引导股票市场流动性,防范未来的股价崩盘,维护股票市场稳定性提供了政策参考。  相似文献   

9.
机构持股、特质风险与股票收益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机构投资者的投资行为对股票市场的风险与收益产生了极大的影响,机构投资者的大量参与有助于股票市场的稳定、特质风险的分散以及超额收益的减少。文章选取机构投资者持股占股票市值比例这一指标来刻画机构投资者的行为,检验机构持股比例、特质风险和股票收益之间的关系。实证发现,在中国股市,特质风险与股票收益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机构大量持股有助于降低股票的特质风险;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越低的股票,特质风险越大,股票预期收益越高。  相似文献   

10.
郑天涯 《投资研究》2023,(1):88-102
本文基于2012-2021年沪深两市上市公司和股票型ETF数据,运用固定效应模型,探究ETF持股对股票流动性的影响机制。研究发现:(1)A股市场上,ETF持股比例增加对股票流动性有显著提升作用;(2)ETF的日内套利活动特别是日内折价套利活动,能够提升股票流动性;(3)ETF持股比例提高,能够提升成分股的投资者情绪,进而改善股票流动性。  相似文献   

11.
基于多种数据生成方式全面检验了核正则化最小二乘法(KRLS)的样本拟合效果和样本外预测能力,在此基础上使用KRLS方法对传统定价模型进行修正,分析我国四种类型开放式股票型基金的风险偏好特征.研究发现:与广义线性模型相比,KRLS方法能够有效捕捉随机变量之间复杂的非线性相关关系.从横截面维度来看,我国不同风格的基金均偏好于投资高市值股票,其中指数型基金的投资比例最高;除成长型基金外,价值型和平衡型基金也均热衷于投资"成长型"股票.从时间维度来看,我国指数型基金的风险偏好相对稳定,而三类主动型基金表现出明显的风险调整行为,并且风险偏好的变化特征较为相似.  相似文献   

12.
李科  陆蓉  夏翊  胡凡 《金融研究》2019,463(1):188-206
基金经理更换打破了基金共同持股投资组合中股票的关联性,降低了股票收益率相关性,进而影响了股票价格。本文基于基金共同持股和基金经理更换构建了对冲投资组合,获得0.1%的日超额收益率。基金投资组合中股票收益率相关性能够解释这种超额收益率,本文发现基金更换经理后,新基金经理重建投资组合,打破了原投资组合中股票间的关联,股票收益率相关性减弱,基金共同持股程度高的股票价格受到了更大影响。基金的被动流动性冲击不能解释本文的发现。本文的研究表明基金经理变更等基金管理行为通过股票收益率相关性对股票价格产生了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3.
以2017—2022年各季度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投资数据为样本,考察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投资对股票收益率与股价波动性的影响。结果显示: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持股比例变化对股票未来收益率有一定预测效应,持股比例增加会加剧股价波动。异质性检验表明,被持股公司规模越大,持股比例变化对股票收益率的影响越不明显,对股价波动性影响的时滞性越强。对于短期持股而言,持股比例增加会加剧股价波动,而对于长期持股而言,持股比例增加有利于稳定股价。鉴于此,应继续推动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全国统筹,进一步扩大其市场化投资规模、延长投资考核期限,提升基金可持续发展能力。  相似文献   

14.
机构投资者交易行为特征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本文通过研究股票收益变化和机构持股变化之间的关系,发现对于高机构持股股票,过去表现较好的股票会吸引机构增加持仓,且机构增持的股票相对减持的股票的后续表现又更好,而低机构持股股票则不然。这表明机构投资者整体上是采用正反馈即惯性交易策略的,而个体投资者的行为则较为随机。对于缺乏投资经验的个体投资者而言,论文结果意味着他们应当委托机构进行理财如投资于基金。  相似文献   

15.
《保险研究》2011,(11):I0010-I0011
A股市场最大的机构投资者公募基金市场地位越来越受到第二大机构投资者保险公司的挑战,2011年9月底,保险公司的股票、基金等权益投资上限金额历史上首次超过了公募基金的A股持股市值,两者分别为1.43万亿元和1.38万亿元。  相似文献   

16.
周广肃  边晓宇  吴清军 《金融研究》2020,475(1):150-170
本文使用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2010年家庭和个人层面数据,考察了户主的上山下乡经历对于家庭风险金融资产投资决策的影响。结果表明,上山下乡经历显著提高了家庭对于股票及广义风险金融资产的投资概率和投资规模。机制分析表明,此经历主要通过提升家庭投资的风险偏好和投资能力来影响家庭的风险金融资产投资。分样本讨论结果表明,上山下乡经历对家庭风险金融投资产生的正向影响在高人力资本、高收入和高社会资本群体中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17.
动态资产配置模型是现代资产管理理论中最具价值的理论之一。本文使用Sorensen(1999)提出的拟动态规划方法寻求保险人效用最大化的投资策略,求得在不同风险偏好和投资限制下的各期限债券以及股票的配置比例。研究发现:保险人的风险偏好影响股票持有比例,20年投资期间下不同风险偏好投资者的股票持有数量会收敛到理性投资水平;债券组合中只含有最短和最长年期债券,两种债券的持有量随时间此消彼涨,其他年期债券持有为零;负债持续期缺口是影响债券组合配置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8.
邓柏峻  李仲飞  梁权熙 《金融研究》2016,437(11):142-157
是否对境外资本开放我国上市公司股权以及开放程度大小,是我国国际化进程中需要考虑的重要问题,本文使用手工收集的上市公司境外股东持股数据,研究了境外股东持股对股票流动性的影响。研究发现,境外股东持股会显著降低上市公司的股票流动性;在股票信息含量较低的公司,境外机构股东对流动性的负向影响更强,但境外个人股东对流动性的负向影响减弱,并且这种增量效应只体现在国有股持股比例较高的公司。  相似文献   

19.
不同于现有文献多集中于讨论羊群行为对股票价格和波动性的影响,本文构建一个包含基金经理和散户投资者的三期模型,探究基金经理羊群效应对股票流动性的影响机制。我们通过均衡求解发现,基金经理羊群行为降低了风险资产投资,股票流动性下降。本文还使用2005-2020年我国股票市场中主动型基金投资股票的数据实证检验,发现基金经理存在羊群行为,该行为导致股票流动性下降。  相似文献   

20.
机构投资者持股特征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郡 《南方金融》2006,(9):42-45
本文通过对2004年以前在中国证券市场上A股公司机构投资者持股的特征实证分析,从中得出机构投资在选择股票时对上市公司的流动性、盈利性和增长性并不十分看重的结论,也就是说机构投资者持有的上市公司在流动性、盈利性和增长性方面与那些机构投资者持有比例低的公司相比并没有显著差异。但是机构投资者会倾向于选择股权结构良好的上市公司,这意味着机构投资者可能会对公司治理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