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飞速发展和国有企业改革的进一步深入,中小企业得到了快速发展,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保证国民经济健康发展、推动技术创新和增加就业机会、维护社会稳定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作用。然而,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也日渐突出,成为近年来社会各界广泛关注被一提再提的一个焦点问题。也足见其解决难度。那么。中小企业融资难究竟难在何处?根源何在?如何破解?本文将对此进行深入的探讨。  相似文献   

2.
当前,操作风险“管控难”已成为基层银行一致呼声。为什么难?难在何处?笔者作以下剖析,并提出几点解难之策。  相似文献   

3.
国有企业的改革已进行了二十个年头,成效不能说不大,但离我们的期望值还很远,最明显的事实是从整体上说,国有企业至今尚未摆脱困境,亏损面还很大。究其原因,不能不说与我们对国有企业改革目标的认识尚不清晰有关,即我们到底想让国有企业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扮演什么角色。目前我们的一般提法是,要把国有企业改造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法人实体和市场竞争主体。对这一改革目标尚有两个问题需深究:一是是否所有的国有企业都应成为市场竞争主体?二是改造成为市场竞争主体后,是否仍然必须保持企业的国有制性质?在回答以上两个问…  相似文献   

4.
国有企业改革是中国经济改革的核心问题,其难度也最大。国有企业改革难,难就难在从共性上看。国有企业虽然普遍存在着政企不分、机制不活、负担过重等问题,但是不同的国有企业个体又存在不同的特性,在现实中没有普适性的改革措施可以包治国有企业的“百病”。因此,只能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对症施治。本文即是对一个典型国有中型老企业的改革实践进行的案例调查,展示国企改革中的可能选择。企业概况黑龙江佳木斯收获机械厂(以下简称佳收厂)是一个具有41年历史的地方国有中型企业。现有职工近1000人,退休职工对8人,资产总计4634万元…  相似文献   

5.
国有企业改革向何处去?这是一个讨论了十几年的老题目。现在旧话重提,是因为在认识上有些反复。一、自主经营自负盈亏是增强国有企业活力的关键国有企业活力不足,效益不高,这是上下左右已经达成的共识。但对如何增强国有企业的活力,一直增强到能够与世界同行业的强手相竞争,却远远没有达成共识。现在有一种占统治地位的说法,这就是:只要有一个好班子,一个好产品,一套科学的管理制度,问题就解决了。这当然是正确的,但只是抓住了表面现象,没有触及问题的实质。三十年前我们就曾经提出过这样的奋斗目标,但至今没有实现,原因就在…  相似文献   

6.
纪尽善 《经济界》2001,(6):23-27
摘好国有企业必须大力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发展。当前国有企业改革发展的现状如何?存在什么问题?应该采取怎样的对策才能有效解决这些问题?这些问题都值得我们认真研究。本文拟通过对成都市国有企业改革发展情况的考察,对这些问题作一些初步分析和研究。 一、国有企业改革发展现状 成都市新一轮国有企业改革源于1995年对全市国有小企业进行较为详细的调查。在学习借鉴外地经验,大量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在1996年大面积地展开,当年国有小企业改革数就达到了应改企业的50%。 随着改革的深入,新的问题不断出现。为了促使国有企业…  相似文献   

7.
中国国有企业改革的攻坚战已持续了多年,然而,时至今日,国有企业改革的前途和命运仍是大家十分关注的社会问题。究竟是什么原因阻碍着国有企业改革的顺利推进?反思这么多年的改革历程,现实的困境似乎在告诉我们,我们的改革应当跳出原有的在国有企业内部做文章的狭窄的改革思路,改从国有企业外部去审视改革的前程、寻求改革的动力。  相似文献   

8.
对于供应商来说,家具招标究竟难在何处?如何提高自己的应变能力,本文希望能够通过对难点问题的深入分析给供应商带来某些启示。  相似文献   

9.
当前,物价上涨过猛、国有企业经济效益下降及整治腐败不力等问题,正在困扰着国民经济的正常发展。这些问题中,虽然有些是改革的成本,难以完全避免,但最根本的问题还在于国有企业改革滞后,影响了整个经济体制改革的进程。这是中央党校教授、著名经济学家王珏日前在家中接受本刊记者专访时讲的一番话。 他说,国有企业改革是整个改革的中心环节。中心环节没有抓好,大中型企业没有搞活,其它改革势必难  相似文献   

10.
“税收第一难”难在何处?──关于个人所得税的思考江苏射阳县政府办公室224300文亭,夕山在中国,被称为“税收第一难”的税种并不是指数额巨大、动辄数万元、甚至百万元的增值税,也不指营业税、消费税等等税种,而是指在整个税收中所占比例并不大的,却和许多人...  相似文献   

11.
地璐  松涛 《英才》2007,(3):72-73
在今天的中国,一提到投资银行,人们会想起哪些公司?高盛、J.P摩根、摩根斯坦利、美林证券、所罗门美邦、雷曼兄弟……一波又一波大型国有企业的剥离重组和海外上市,都是这些国际巨无霸的战场,人们几乎看不到中国自己的投资银行身在何处。  相似文献   

12.
国家大计,民生为重。医疗问题是一根敏感的“社会神经”,牵动千家万户。这个问题解决得好不好,直接关系到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关系到社会的和谐稳定,关系到全面小康社会的实现。“看病难”,难在哪里?“看病贵”,贵在何处?面对这一个个问号,人们在思考、在追问、在求解……  相似文献   

13.
选举村干部本是老百姓求之不得的事情,可在一些地方也“难”了起来。那么究竟难在何处?路又在何方呢?日前,记者采访了福建省民政厅分管基层政权工作的副厅长郾一忠。村委会直接选举有阻力,首当其冲的原因是部分基层领导干部头脑中存在着这样那样的思想障碍,有的人甚至把“直接选举就是踢开党委闹革命,就是搞无政府主义”这样的话都说出来了。带着如此糊涂的认识还能槁好村民自治?记者:目前一些地方的村委会选举遇到不少阻力,出了不少问题,产生了直选难的现象。您作为分管此项工作的副厅长是如何看待这一问题呢?郾一忠:直选难,…  相似文献   

14.
质量经营 标准先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质量是现代企业生存与发展的决定因素,“质量是企业之生命”,这是人人皆知的道理。但是一些国有企业不能持续发展、质量上不了台阶,原因在何处呢?江泽民总书记曾在“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座谈会上指出:“企业能不能持续发展,管理能力和管理水平往往是决定性的。管得严、管得好,好的企业可以发展得更好,原先不好的企业也可以改变面貌;管得松、管得乱,好企业也会被搞糟”。他还进一步强调指出:“科学管理是企业永恒的主题,加强企业管理,要从基础工作做起”。标准化作为企业技术基础工作中的排头兵,是质量的源头。所以,要抓质量…  相似文献   

15.
我国的改革是一个渐进过程,很多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积累起来。按照发展社会主义币场经济体制的目标,全面推进国有企业改革越来越触及到这些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尽管早在几年前我国已开始进行股份制改革的试点,并有近千家上市公司,但由于股份制改革触及到国有企业改革中的产权制度问题.因而近年来一直有争论国有企业改革要不要明晰产权实现制度创新?股份制是否会导致国有资产的普遍流失和全面的私有化?由于在这些涉及到国有企业改革的基本原则上很难统~.所以它成为国有企业改革难以取得突破的一个重要因素,正是在这样一个深刻的背…  相似文献   

16.
“招工难”难在何处?在这个本由市场调节、由企业自己解决的问题上政府当如何作为?中国就业促进会会长、原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副部长张小建对此进行了深入分析,并提出政府要将“招工难”作为就业工作的新任务、新课题,积极开展企业用人指导,帮助企业有效化解“招工难”。  相似文献   

17.
《中外企业文化》2005,(2):21-21
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主任李荣融说,尽管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和国有企业改革开始显现成效,但这仍是一项极具探索性和挑战性的工作。国有企业改革还面临不少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当前正处于攻坚破难阶段。  相似文献   

18.
<正>香港中文大学郎咸平教授前一段对我国国有企业内部管理层收购(MBO)提出质疑和批评。郎的主张得到国内一批学者的赞同,他们发表文章或演讲,矛头直指各地正在进行的国有企业产权制度改革。 国有企业改革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中的"难中之难",这是所有参与或关心改革的人们的共识。国有企业改革难在哪里?改革自身的复杂性是一个方面,但更为要害的,是担心"误入私有化"的政治考虑而表现出来的举棋不定和走走停停,以及由"国有情结"所引发的各种观念障碍。  相似文献   

19.
国有企业改革已成为我们国家改革中的老大难。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改革国有企业可以说是几届政府为之倾注力量最大的。特别是近几年,国家在“减轻国企赋税,支持企业技术改造,保证下岗职工基本生活,确保离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发放,分离企业社会职能”等方面,采取了一系列重大措施。但国有企业仍处于举步维艰的困境中。国有企业改革之所以难,关键是国有企业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多年形成的固有的运行机制与市场经济体制下推行的现代企业制度存在着很大差距;在市场经济的进程中,暴露出来的诸如思想意识陈旧,技术创新能力不强,历史包…  相似文献   

20.
◆最◆优存货决策的计算机方法○广州华南理工大学马良渝存货决策包括四方面的内容,即进什么货?从何处进货?何时进货和进货批量是多少?进什么货和从何处进货是销售部门、采购部门和生产部门根据市场调查和预测的结果而定。而何时进货和进货批量则需要由财务部门作出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