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一九九三:东亚的崛起与世界经济格局的变化王志乐(外经贸部国际经济合作研究所副研究员)1993年,东亚(传统的西方地理学把日本、朝鲜半岛和中国以及蒙古称做东亚、本文所指东亚包括东北亚(日本、朝鲜半岛、蒙古和中国)以及东南亚。--作者注)经济依然高速发展...  相似文献   

2.
文章通过对全球金融海啸的原因进行梳理分析提出后危机时代全球经济格局中的要素格局、贸易格局和产业格局会发生演变,同时,对后危机时代东亚经济整合提出了一些设想,认为亚洲一体化进程和经济货币合作进程的趋势是不可逆转的。为了推动亚洲区内经济的发展,必须加强亚洲各经济体之间的合作,促进贸易自由化。  相似文献   

3.
东亚区域经济发展和外汇储备累积与现有国际贸易格局和国际金融体系密不可分。以"三角贸易"为支撑的全球经济失衡为东亚积累外汇储备提供环境支持和持续增长的内在动力。美国金融霸权地位和东亚关键货币缺失使美国与东亚之间出现资金—产业贸易循环链条,促使东亚外汇储备流向美国债券市场。东亚地区由主动积累外汇储备变成被动承担外汇储备,并且这种局面将在长期存在。  相似文献   

4.
论战后东亚经济增长的关键动力--基于人力资本扩张视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述了东亚经济在金融危机前后的两轮增长,分析东亚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在于三个方面金融资本投入的增加和人力资本的迅速扩张,以及综合要素生产率的增长。根据东亚经济的实际情况和未来的经济发展,东亚经济增长的关键动力是人力资本的扩张,而且若要保持东亚经济持续增长,必须注重人力资本的投入。  相似文献   

5.
一、骏马奔腾,东亚经济驶入快车道过去30多年的历史表明,东亚经济的发展与国际资本的大量流入有直接关系。国际资本犹如一匹奔腾的骏马,使东亚经济驶入快车道。大规模国际资本流入支撑了东亚经济的高速增长,实现了“东亚奇迹”,因而可以说,国际资本对东亚经济的崛...  相似文献   

6.
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后,东亚经济制度性合作得以推进,已在区域政治合作、自由贸易区建设和货币金融合作方面取得较大进展,但这种制度合作还远未达到与东亚各经济体间生产一体化程度相匹配的水平.各经济体发展水平和政治制度的差异、“两头在外”的区域生产贸易格局和美国的制衡战略是影响东亚经济合作深入推进的主要原因.最新一轮经济危机之后全球经济面临新一轮的深刻调整,加速推进东亚经济一体合作显得尤为迫切.在当前条件下推进东亚经济合作,应首先深化各个领域的功能性合作,提升已建立的合作机制的效率,使成员国获得更多的切实利益.  相似文献   

7.
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发展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逐层深入,东亚经济的区域合作势在必行。作为本地区两个最大的经济实体和最有影响的国家,中日关系的发展、演进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东亚一体化的进程,中日之间的合作不仅有利于中日乃至整个东亚经济的发展和繁荣,也必将促使东亚区域合作迈上新台阶。  相似文献   

8.
随着东亚经济持续高速发展,东亚、北美和西欧正由过去的不等边三角形逐步形成等边三角形,三足鼎立的世界经济格局正在形成.东亚崛起东亚经济崛起是20世纪后半期最引人瞩目的事件之一.自50年代中期以来,东亚经济一直高速增长,被世界银行称为“东亚奇迹”.东亚地区系指从日本、中国直到东南亚等太平洋西岸和岛屿地区,战略地位重要、资源丰富.16世纪初,葡萄牙殖民者率先闯进东南亚,侵占了从太平洋通往印度洋、地中海的咽喉——马六甲海峡.葡萄牙航海家麦哲伦率领远征船队自1519年8月10日到1522年9月6日第一次完成环球航海后,西方殖民者相继侵占东亚地区.到第二次世界大战前,除日本外,东亚大多数国家和地区都沦为西方列强的殖民地、半殖民地,形成了产品单一、生产技术落后的殖民地经济结构.被称为新加坡“工业之父”的前副总理吴庆瑞说:新加坡经济起飞之前属于殖民地经济,“我们主要的经济活动是采集本区域的热带物产运送到欧洲和美洲,直到1960年制造业仅占新加坡国内生产总值的16%.”  相似文献   

9.
翁博 《时代经贸》2008,6(9):10-12
东亚经济奇迹的经验集中体现为世界银行所定义的“东亚模式”。东亚发展型政府的基本特征是通过加强自身能力建设以完成和支持相关发展目标的实现,对经济进行适度的干预,使市场经济与政府干预有机结合,倡导“经济立国”的经济优先主义,通过实施出口导向型的外向型经济发展战略,实现经济的高速增长。东亚发展型政府在缔造东亚经济奇迹的过程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政府促进发展的强大决心推动着国家走上快速发展的道路,政府推行了正确的发展战略,实施了有效的经济和产业政策并进行了有效的宏观经济管理。  相似文献   

10.
后经济危机时代,如何确保经济实现共赢发展?面对国际经济形势持续低迷的现状,我们必须对未来如何深入发展进行深入思考。为此,对以东盟为先驱和奠基石的东亚、东亚太和泛东亚区域经济合作路径的发展历程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1.
黄宁 《经济研究导刊》2008,(14):186-189
基于贸易引力模型、相互依赖理论以及“支配-依附”理论,研究能力结构对区域经济合作的影响,通过对中国地区能力结构的差异分析和东亚其他国家能力结构的评价,说明中国能与东亚不同能力结构的国家开展持续稳定的经济合作,并通过实证予以证实。中国能够对东亚区域经济合作的持续性和稳定性发挥重要作用,中国的参与是东亚经济合作的“稳定器”。  相似文献   

12.
经济合作是实现经济发展的手段,对于中国来说,参与东亚经济合作首先是并且主查为了更好地实现中国经济的发展,因此,中国应该主要根据中国经济发展的要求,同时充分考虑到东亚经济合作的现状与趋势、经济区域化和经济全球化的进程等重要因素,合理选择参与东亚经济合作的具体方式。  相似文献   

13.
20世纪60—80年代,东亚在“雁行模式”下飞速发展,成为世界上经济发展最快的地区,创造了举世瞩目的“亚洲经济奇迹”。然而从20世纪90年代至21世纪初,在“亚洲四小龙”和中国经济迅速发展和崛起的同时,日本却经历了经济的长期萧条,从而导致了东亚“雁行模式”的终结。在新的世纪东亚经济发展中。日本和中国将以其资金和市场潜力的优势,推动区域经济发展,形成东亚经济“双引擎模式”。  相似文献   

14.
一、引言当前,经历了全球金融危机洗礼的世界政治经济格局正在进入大调整和大变革时期。在世界经济秩序重塑的过程中,一方面,以新兴经济体为代表的东亚地区表现抢眼,已经成为世界经济格局和全球经济治理模式(涵盖东亚10+3主要成员国在内的20国集团机制在美国匹兹堡峰会上已被界定为国际经济合作的主要平台)中新崛起的区域之一.  相似文献   

15.
自1997年东南亚金融危机及相应的经济调整以来,东亚城市的格局在重新洗牌,这一地区的城市一方面十分担心被边缘化,另一方面在积极谋求对东亚和全球经济空间实现更大的覆盖,于是纷纷调整战略,实施跨国定位,汉城,东京、横滨、大阪、北京、天津、上海、香港、深圳、广州、曼谷、吉隆坡、新加坡等国际区域性中心城市相互间的竞争异常激烈。  相似文献   

16.
论大国东亚地缘经济战略与东亚地区经济合作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从历史的角度,说明地缘战略是大国实施其全球战略的重要手段。在此基础上指出,冷战后,国际政治格局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地缘政治斗争逐渐让位于地缘经济斗争。东亚虽然发生了严重的经济危机,而东亚奇迹确是不可争辩的事实。所以,从长远来看,东亚地区仍将是美、日、欧等大国地缘政治经济斗争的焦点地区。各大国纷纷提出了自己的东亚地缘战略,特别是美日的东亚地缘战略,其目的在于主宰东亚地区的经济发展,最终实现其控制全球的战略目标。为了制衡美日的地缘战略,唯一正确的选择就是根据东亚地区的实际,加强东亚地区的经济合作,特别是发展中国家之间的经济合作,以促成东亚经济合作组织的建立  相似文献   

17.
东亚国家将美国对台湾的支持,视为美国对这一地区所做出的承诺。对台海关系发展的反应,可能会改变目前东亚的政治秩序和战略格局。  相似文献   

18.
王周博 《时代经贸》2008,6(7):94-95
长期以来东亚区域经济合作落后于经济一体化进程。东亚是世界上差异最大的一个地区,主导权、经济、主权、历史和宗教文化等一系列因素制约了经济一体化的进程。尽管目前离建立东亚共同体的长远目标还很遥远。但东亚地区的合作进程已不可逆转。本文从东亚经济一体化的必要性、可行性和长期性方面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一些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东亚经济与后工业时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鸿 《经济问题》2000,(11):50-53
以美国为首的后工业国家率先占领信息产业经济成果,创造了90年代的经济繁荣,成为今日名副其实的世界经济中心。东亚经济的再次回升并不会摆脱其在后工业时代的受制约地位。重要的课题是工业国家如何在世界经济格局中选择最佳的协调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20.
一、引言当前,经历了全球金融危机洗礼的世界政治经济格局正在进入大调整和大变革时期。在世界经济秩序重塑的过程中,一方面,以新兴经济体为代表的东亚地区表现抢眼,已经成为世界经济格局和全球经济治理模式(涵盖东亚"10+3"主要成员国在内的"20国集团"机制在美国匹兹堡峰会上已被界定为"国际经济合作的主要平台")中新崛起的区域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