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结构经济学理论是用新古典主义的方法来研究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动态发展以推动经济增长的发展经济学理论,认为产业发展要符合要素禀赋结构,这样的产业才是有比较优势的。现基于新结构经济学理论框架从产业发展角度,在甘肃提高对外可开放程度,参与国际产业分工、根据要素禀赋结构发展产业、发挥比较优势调整产业结构三个层面进行系统论述。  相似文献   

2.
郑小娟 《商场现代化》2007,(11X):237-238
区域产业梯度转移是转移地区和被转移地区相互选择的结果。本文依据成本——收益基本原理建立模型,分析产业转移的的根本原因,并结合比较优势分析表明产业转移的推进路径:由高梯度沿海发达地区A1转移到中梯度欠发达地区A2,进而转移到低梯度落后地区A3。沿海发达地区采用产业转移的方式,将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到有承接能力的欠发达地区,龙南作为A2区典型代表,充分发挥其比较优势承接了产业的转移,从而使得各区域实现了产业结构优化。  相似文献   

3.
郑小娟 《商场现代化》2007,(33):237-238
区域产业梯度转移是转移地区和被转移地区相互选择的结果。本文依据成本——收益基本原理建立模型,分析产业转移的的根本原因,并结合比较优势分析表明产业转移的推进路径:由高梯度沿海发达地区A1转移到中梯度欠发达地区A2,进而转移到低梯度落后地区A3。沿海发达地区采用产业转移的方式,将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到有承接能力的欠发达地区,龙南作为A2区典型代表,充分发挥其比较优势承接了产业的转移,从而使得各区域实现了产业结构优化。  相似文献   

4.
李敏 《现代商业》2014,(30):74-76
随着我国从仅注重引进外资到引进外资和对外投资并重,我国的要素禀赋状况已发生变动,资本越来越丰腴,劳动力成本优势逐渐受到东亚国家的挑战伴随着2008年开始国际金融危机以来,国际国内的环境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国际环境复杂变化,国际金融危机影响深远,全球需求结构出现明显变化,国内传统发展方式面临挑战,产业转型升级迫在眉睫。在此背景下,本文基于林毅夫新结构经济学的思想,将中国"引进来"和"走出去"结合起来,也即中国国际投资的合作,与国内产业转型升级结合研究,搭建两者关系的是要素禀赋。要素禀赋不仅是国际投资产生的原因,国际投资的发展也能促进要素禀赋的变动。因此,通过中国国际投资的合作发展,有益的引导要素禀赋的变动,从而才有了产业转型升级的基石。  相似文献   

5.
彭文慧 《商业时代》2012,(17):143-144
现代产业体系是支撑区域经济发展的物质基础和主体内容,中原经济区建设的核心应该是积极承接东部地区产业转移,发展现代产业,实现产业支撑,将利用地方资源要素和吸引外部高级要素流入有效结合,最终形成有竞争力的产业体系。  相似文献   

6.
金光盛 《商》2013,(16):269-269
产业转移理论与国际产业转移的基础上对贵州省产业选择的优势、劣势分析,产业转移趋势下,贵州省煤碳资源,矿产资源,生物资源,旅游资源,交通设施,通信设施,能源建设,劳动力成本具有自身的优势,贵州省充分利用自身的优点,与东部发达地区优势互补,利用优势资源,优化贵州产业,提高贵州经济。  相似文献   

7.
刘金曼  刘梦琳 《商》2014,(48):230-230
永州毗邻“港澳台”地区,是承接“珠三角”产业转移的“桥头堡”,本文通过分析永州承接产业转移的现状,区位优势及其所存在的问题,并针对问题提出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8.
本文利用产业Hoover系数来构建产业静态区域集聚指标,并将其拓展为动态模型以描述东部城市的产业转移趋势,从工业基础、制度环境、消费市场等角度分析重庆在承接转移产业具有的优势,并选取单位企业工业产值分析具有区域竞争力的优势产业,从而确定重庆在承接东部产业转移的产业时,应将重心置于通信设备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等产业。  相似文献   

9.
新结构经济即经济体在某一时间点根据优先方式明确投资产业.本文就新结构经济基础下,改革开放以来国企改革各个阶段进行了回顾及反思,并且就这几年改革的特点进行了分析与总结.然后就改革期间国企所承担的战略性与社会性政策负担是影响其改革效率及预算编制的关键.最后就国企改革现状,提出了深化改革的有效策略.  相似文献   

10.
承接产业转移是欠发达地区顺应产业发展趋势、把握经济发展机遇、实现地区综合实力"弯道超车"的有效路径。文章对于安徽承接产业转移的条件进行分析,并探究其积极承接产业转移的对策。研究显示:区域、政策、产业配套存在优势,加之国家"一带一路"与长江经济带建设进程加快是安徽承接产业转移的优势与机遇,开放程度低、高端人才不足、行政壁垒存在是其劣势与威胁;因此,文章提出要落实"一带一圈"规划、加速"简政放权"改革、采取"优中选优"策略、贯彻"人才30条"政策四大完善安徽承接产业转移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一直以来,产业转移都是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世界各国的发展规律无不如此,产业转移对于转变经济发展的作用是有目共睹的,是毋庸置疑的。最近十几年来,河南省的经济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功,尤其是最近几年12个国家战略规划和战略平台落户河南,可以看出国家过于河南省经济发展的重视程度,但河南省的产业结构还有很多不适应经济发展的地方,新常态下,河南省要落实利好政策红利,以利于承接新一轮的产业转移,促进结构升级,为河南省的经济发展插上翅膀。  相似文献   

12.
改革开放以来,东郜沿海地区通过产业结构升级,发展了大量的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而传统的劳动密集型产业逐渐成为失去比较优势的边际产业.根据产业转移理论,失去比较优势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应该转移到西部地区.然而,本文研究发现,劳动密集型产业并未像人们预想那样大规模的从东部沿海转移出去,且还具有相当大的比较优势,而这种优势在短期内不能消失.文章通过分析东部沿海向西南地区产业转移滞缓的原因并提出相应对策,以期加快区域间的产业转移,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3.
全球价值链的形成是全球化带来的重大变化之一,台湾地区作为后起者在全球化背景下进行产业承接和产业外移的过程,实际上是台湾在全球价值链进行升级的过程.台湾地区在推进产业升级的同时,更重要的是着眼于提升其自身在全球产业价值链中的地位,即价值环节的升级.通过分析台湾地区产业承接和产业转移,探讨其价值环节升级的困难,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以地处中部的江西省为例,通过对江西省承接产业梯度转移的现状和优势条件的论述,以第二产业作为研究重点用产业梯度系数模型计算得出江西在全国范围内具有相对优势的产业,并结合其他情况综合分析得出江西可承接的重点产业。  相似文献   

15.
在分析河南承接产业转移和产业集聚能力现状的基础上,选取2007年和2012年两个时间截面,运用产业区位商指数和产业动态集聚指数进行分析,并借鉴波士顿矩阵分析法得出河南的明星产业、金牛产业、问题产业、瘦狗产业和衰退产业,从而判定河南承接产业转移的重点行业。  相似文献   

16.
孙植华 《对外经贸》2016,(11):56-61
承接产业转移有利于加速产业结构升级,提高产业集聚能力,加速区域经济发展。以中部六省为研究对象,选取2010年和2014年两个时点,运用产业梯度系数和产业动态集聚指数进行分析,得出各省具有静态比较优势和动态集聚能力的承接产业,并借鉴波士顿矩阵分析法将其划分为明星产业、金牛产业、问题产业、瘦狗产业和衰退产业五类型,从而判定中部六省的重点承接产业。据此提出以下对策建议:制订承接产业转移目录,充分发挥区域比较优势;重点打造优势产业集群,不断提高产业扩散效应;促进城市群产业带形成,充分发挥产业集聚效应;切实改善投资外部环境,不断提高产业支撑能力。  相似文献   

17.
依据多层面的数据和面板数据计量、全局主成分分析法,构造外向型产业梯度的指标体系,评估各行业各省市的外向型产业梯度分值;筛选从沿海内迁的制造业出口企业,统计这些企业迁移发生时的外向型产业梯度势差;依据上述梯度势差和外向型产业梯度的分值,推算了安徽、江西、湖北、湖南、河南五省适宜承接的外向型产业。  相似文献   

18.
目前,我国经济发达地区不断加快了对中西部地区进行产业转移的步伐,河南在承接产业转移中具有区位和资源优势,具有良好的发展机遇。本文通过进行河南产业集聚度的计算和分析,提出河南承接产业转移过程中优势产业选择的问题,以期在高效承接产业转移的同时,促进河南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使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9.
侯冰清 《现代商业》2014,(1):144-145
随着我国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东部地区产业向中西部地区转移步伐加快,商丘市作为中西部东向对接东部地区的"桥头堡",在承接产业转移方面具有独特优势。本文分析商丘市承接产业转移的优势和困难,提出承接产业转移六个方面的对策,给出承接产业转移的行业性、资源性和承接地的选择。  相似文献   

20.
产业集群是东部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但也是妨碍其产业转移和升级的主要阻力。博弈分析表明,西部地区通过发展产业集群吸引东部地区大规模产业转移是双方的最优战略组合。因此,为有效承接东部地区产业转移,西部地区应高度重视产业集群战略,认真规划集群产业;制定产业集群政策,稳步实施集群创导计划;认真贯彻产业链招商的思路,引进集群产业链上的企业;认真规划产业园区,打造有效的产业集群平台;积极发展中介机构,创造产业集群"生态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